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317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docx

万灵煤矿资源量估算报告

瓮安县草塘镇万灵煤矿

 

一、二采区资源量估算报告

 

编制:

审核:

 

2011年5月25日

目录

一、前言3

二、概况4

(一)概况4

1、地理概况4

2、矿井生产现状5

(二)生产外部条件5

1、交通运输条件5

2、电源条件5

3、水源条件6

4、其他生产条件6

(三)资源条件7

1、地质构造及煤层7

2、水文地质条件10

3、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6

4、井田及采区资源/储量18

三、资源量估算19

(一)、资源量估算范围及对象19

(二)、资源量估算方法及依据19

(三)、资源量估算参数确定20

(四)、采空区边界圈定20

(五)、块段划分20

(六)、资源量类型确定20

(七)、资源量估算结果21

四、结论23

(一)、成果23

(二)、存在的问题23

(三)、改进方向23

 

一、前言

我矿为9万吨整合技改矿井,2011年3月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5月份已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属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矿井。

按照我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实际生产布置中,1101首采面已接近尾声,估算尚有可采储量0.39万吨;1102准备采面进、回风顺槽施工中均揭露大湾田老空区,无法布置采面;+920m水平东运输巷施工中(220米)揭露一条斜交断层,构造复杂,顶板较破碎,且有淋水,施工难度大。

+920m水平东回风大巷施工中(210米)揭露构造,施工困难,掘进了两条探煤上山,其中1号上山施工28米时,揭露了老空区,且顶板有导水,2号探煤上山施工41米时,也揭露了老空区,顶板破碎有淋水较大,均已停止施工并密闭。

经询问大湾煤矿老职工,该矿曾下过坐凼(下山)采煤,估计最低开采水平达到+940m以下,意味着+920m水平以上所圈定的煤炭储量大幅度缩水,已无法按设计要求在一采区井田中部布置正规采面,在井田东部可能有少量边角煤,但因受构造影响,施工布置较困难。

+920m水平西翼上部受井筒及工业广场保安煤柱压煤影响,经估算还有2.1万吨地质储量,仅可布置一个倾斜短壁小采面。

综上所述,我矿一采区剩余可采煤量不足3万吨,导致矿井开拓、准备、回采三量不平衡,采掘失调的问题十分严重。

二、概况

(一)概况

1、地理概况

(1)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

瓮安县万灵煤矿位于瓮安县城东15km,属瓮安县草塘镇管辖,距镇政府约7公里,有矿山简易公路与302省道相连,交通较为方便。

其地理坐标为东径:

107°29′40″-107°30′20″,北纬27°10′00″-27°10′47″。

(2)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①地形地貌

矿区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地貌受地质构造及河溪侵蚀作用而形成一走向北东的单面山,因本区位于瓮安向斜倾斜端的北延部分,其走向为北北东,倾向西西北,其间发育一些横向笔架式沟谷;区内最高海拔1124m,区内最低海拔990m,相对高差134m。

本矿区总体上属侵蚀—溶蚀型山丘陵地貌,矿区峰丛,洼地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含煤地层以多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②气候条件

矿区内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历年最高气温34.3℃,最低气温-9.2℃,全年平均气温13.6℃,7月平均温度25.7℃。

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8.2mm,雨季多集中在5~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6%,年相对湿度83%。

③水系及主要河流

万灵煤矿矿区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和地表水体,仅在矿区近南部见一条小溪沟,受季节的影响,雨季时水量充盈,枯季则断流,平时水量小。

矿区内煤层大部分埋藏于潜水面之下,岩溶发育,尤其P1m地层分布地带,随处可见洼地、溶洞、溶沟、石芽、残丘等。

地表水大多为雨季“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水量较小,旱季时干涸。

2、矿井生产现状

目前,瓮安县万灵煤矿已完成矿井技改建设并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验收工作,2011年3月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5月份已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达到9万吨矿井安全生产要求,正处于生产中。

(二)生产外部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瓮安县万灵煤矿位于瓮安县城东20km,属瓮安县草塘镇管辖,距镇政府约7公里,有矿山简易公路与302省道相连,交通较为方便。

2、电源条件

矿井主电源从草塘镇35KV变电站和拟从瓮安县城北35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分别接线至瓮安县万灵煤矿的双回路供电电源。

供电距离分别为5km和15km,两回路供电线路规格都为LGJ-70,电源能满足矿井开发需求。

3、水源条件

矿区内泉点分布在井口及村寨附近,本次工作调查泉点S2(1.25L/S),无肉眼可见物,无臭无味,感官性状较好。

可供生活用水。

矿区西部的白水河已被污染,不能作为生活用水,可作为生产用水。

4、其他生产条件

(1)建材供应条件

矿井建设所需材料中钢材、水泥需从瓮安县或外地调入,其它建筑材料如砂、石材、砖瓦、石灰、木材等均可就地解决。

(2)环境条件

万灵煤矿投产会对矿井所在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可分为自然环境影响和社会环境影响两部分。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对地下水资源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由于矿井建设时考虑了全面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规划,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正常使用,可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资源条件

1、地质构造及煤层

(1)地层及地质构造

矿区及周围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二叠系茅口组(P2m)、吴家坪组(P3w)及第四系(Q)。

二叠系(P)

1)茅口组(P2m):

灰白、灰色中至厚层生物屑灰岩,局部见燧石团块或燧石条带。

厚>100m。

与上统吴家坪组呈不整合接触;其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

2)吴家坪组(P3w)

第一段(P3w1):

顶为厚1.46-1.62m的煤层(D煤层),煤层之下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地段偶夹炭质泥岩,厚20-30m。

第二、三段(P3w2+3):

中上部为暗灰色中厚层生物屑砂泥质灰岩,生物屑含砂泥质灰岩,夹薄至中厚层泥灰岩、泥岩及1-2层燧石灰岩。

中下部具韵律性(沉积旋迴),表现为厚至中厚层生物屑燧石灰岩夹3层中厚层生物屑砂泥质灰岩、生物屑含砂泥质灰岩、泥灰岩、泥岩。

底部为厚5-8m的暗灰色中厚层生物屑砂泥质灰岩、泥灰岩(标志层1),为煤层直接顶板。

厚325-375m。

其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及西南部。

第四系(Q):

腐植土,黄色粘土,含砾砂土,厚0-20m。

其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及西南部,其它地带也有零星分布。

构造

矿区位于瓮安向斜转折端的北延部分,矿区范围北部岩层总体近南倾,往东及东南逐渐转为南东,倾角11-24度,平均倾角18度,断层极不发育,属构造中等复杂的矿区,+920m运输巷及+928m回风巷施工中揭露一条斜交断层,落差15米左右,其附近岩层较紊乱,并有淋水,且导致煤层走向发生变化,对矿井生产影响较大。

(2)煤层

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为一套陆地边缘沉积环境的细屑沉积岩夹煤层的沉积组合。

细屑沉积岩之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地段偶夹炭质泥岩、鲕状泥岩及角砾状泥岩,岩石中普遍见即植物茎叶化石。

含煤地层(P3w1)厚20—30m,一般用25m,含煤一层(D煤层),其位于P3w1之顶。

1)含煤性

含煤地层(P3w1)厚20—30m,一般用25m,含煤仅一层(D煤层),其位于P3w1之顶。

其为可采煤层。

煤层平均总厚1.66m,含煤率为5.5%。

区内可采煤层仅为1层,厚度小,含煤地层的含煤率不高。

2)可采煤层

区内可采煤层仅为1层(D煤层),煤层厚1.46—1.92m(受构造影响地带可达2.2米),平均厚度为1.66m,结构简单其厚度变化较小,为无夹矸的结构单一的煤层,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煤层特征见下表2-3-1:

表2-3-1主要煤层特征表

煤层

名称

煤厚(m)

倾角(°)

容重

(t/m3)

稳定

程度

围岩性质

平均

平均

顶板

底板

D

1.66

13

1.4

较稳定

泥灰岩

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碎屑岩

3)煤层风、氧化带

矿区未采风、氧化带煤层样,根据矿区区域原生产窑及老窑开采情况,煤层风、氧化带为煤层露头往下垂深25m,风、氧化带下界定为煤层露头往下垂深25m。

(3)煤质

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煤层颜色为褐黑色,粉末为黑褐色;以玻璃光泽、沥青光泽为主,少量半金属光泽和丝绢光泽;以参差状断口为主,其次为贝壳状及阶梯状断口;硬度2左右;内生裂隙发育,且多为无机物呈脉状充填;机械强度低,易碎,呈粒状、粉末状。

2)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

a、化学性质

煤层原煤水分(Mad)0.52%-1%;灰分(Ad)11.46%-12.6%;挥发分(Vdaf)30-32.13%;硫分(St.d)1.2—2.5%。

b、工艺性能

发热量(Q):

煤层原煤发热量(Qnet,d)为27.25MJ/kg—36.01MJ/kg,平均35.4MJ/kg,属高热值煤。

胶质层指数:

胶质层厚度(y)为23.80—41㎜,收缩率(x)为16.80—30.50㎜。

表2-3-2主要煤质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种

类别

工 业 分 折

Wad(%)

Ad(%)

Vdaf(%)

St,d(%)

Qnet,d

(MJ/kg)

D

肥煤

0.52

11.46

32.13

1.2~2.5

35.4

c、煤类

煤层煤类属肥煤。

3)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

煤层煤质属低灰、中至中高硫肥煤,可作炼焦配煤或炼焦用煤、电力、化工等动力用煤,也可作民用燃料用煤。

2、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万灵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乌江南岸一级支流清水江水系。

位于黔中高原,区内地形以低中山为主,东高西低,内部多盆地和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峰丛等分布普遍。

区内最高海拔1124m,区内最低海拔960m,相对高差164m。

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

碳酸盐岩主要包括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二叠系上统长兴组灰岩及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溶斗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

碎屑岩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一段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砂泥岩,碎屑岩靠近地表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

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据瓮安气象资料区域内累计年平均降水量1148.2mm,春秋雨季降水量较多,属全国年降雨量最稳定的地区之一。

区域内吴家坪组煤层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只是当导水断层或其它导水通道沟通上覆含水层与煤层间的水力联系时,上覆含水层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从而威协到煤矿的开采。

吴家坪组下伏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与深部煤层间隔水层较薄,其地下水间接威协深部煤层的开采。

(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系

矿区西缘为茶头河下游,矿区南部有一条溪沟自东向西流过矿区汇入茶头河,流量3.2L/s;矿区中部有一小溪自东向西流出矿区,流量0.9-5.25L/s。

该小溪没有与煤层及主要含水层露头产生交叉关系;矿区东南面有一条季节性小溪自西南向北从矿区边沿流出,在井田的东南面矿界外200米附近与D煤层露头交叉流过;另矿区内主井井口前约40米有一条季节性小洪沟从工业广场流过,其最高洪水位为+1039米。

此外区内还还存在着一些小地表冲沟,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将来沿沟溪一带开采煤层时,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矿区内地层大部分岩溶发育。

随处可见洼地、漏斗、溶沟、石芽、残丘等。

本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24-436毫克/升,受煤粉污染的矿井水属SO4.Ca型水,矿化度中等,PH值中偏酸性。

地质测量的同时,对该区池、生产窑及岩溶等水文地质现象相应地进行了调查与测量。

面积1.30km2。

2)含水层、隔水层

矿区内地层由老到新为中二叠统茅口组(P2m)、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3w)。

a.茅口组(P2m):

岩性为中厚-厚层燧石灰岩,岩溶化作用强烈,地下水均一性较差,排泄集中,富水性较强。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

b.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

含煤地层,岩性为粘土岩、页岩及煤。

厚20-30m,为隔水层。

C.吴家坪组第二、三段(P3w2+3):

岩性为灰岩及燧石灰岩,岩溶化作用强烈,岩溶漏斗、落水洞及溶洞发育。

地下径流模数2.459L/S.Km2,属岩溶溶洞水及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偏强。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

d.第四系(Q):

残留于山谷、溪沟、洼地及山间斜坡一带。

残积、坡积及冲积物厚度一般小于10m,仅含微弱孔隙潜水。

调查中未发现泉点,总体上该层为一弱含水层。

3)断层含、导水特征

矿区构造简单,本井田内未揭露出大的断层破碎带,井下只发现有2-3米落差的小断层,没有形成破碎带,个别地点有滴水现象,断层有导水性,但没有沟通地表水体或强富含水层的导水断层存在,而当井巷穿越地下浅部发育的小断层时,由于周围岩层的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井巷可能发生渗水、淋水和涌水现象。

因而断层对本矿井充水作用不大。

4)水力联系情况

矿区内吴家坪组煤层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只是当导水断层或其它导水通道沟通上覆含水层与煤层间的水力联系时,上覆含水层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

但该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较强,节理、裂隙很发育,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从而威协到煤矿的开采。

矿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一般都由层间沿倾斜方向迳流,在侵蚀基准面之下(+960m)之上大多以泉涌方式排出;而在侵蚀基准面之下(+960m)之下吴家坪组下伏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与深部煤层间隔水层较薄,,其地下水间接威协深部煤层埋藏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下(+960m)的开采。

5)小井老窑水文地质情况

矿区内老窑众多,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因其采空区已被膨胀的泥岩填满,故积水量不大。

但其将成为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

值得充分重视的是:

极大部分小窑都为浅部开采,其大部分采空塌陷都与地面连通,大气降水可通过山洪形式从其采空区塌陷直接溃入井下,对矿井构成极大的威胁。

6)相邻矿井老空

青菜沟煤矿:

位于东南面相距4公里附近,与被矿无直接接壤关系,老空资料不详。

原大湾田煤矿:

位于井田内,开采标高为+1090m—+960m,矿井涌水量:

正常40m3/h,最大160m3/h,最小20m3/h,;采空面积0.49Km2,由于采场底板为极易膨胀的泥岩,经过一段时间采空区即被填满,故积水量不大,只有当其连通山洪时,才对矿井造成威胁。

原大湾煤矿:

位于井田内东北部,于2005年6月份停产关闭。

开采深度为+1060米—+1020米,累计产煤9万吨,积水情况不详,估计与大湾田煤矿一样,采空区已被膨胀的泥岩填满,故积水量不大。

7)矿井水测量

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进行计算:

现行矿井涌水量为:

Q最大=120m3/h;Q最小=20m3/h;

Q正常=30m3/h。

同期采矿面积为S=0.49Km2;,

故单位(采矿)面积(本井田矿井涌水量与采矿面积发生关系较大,而与采出量关系较小)涌水量系数Kf:

Kf大=Q大/S=120÷(0.49×1000000)=0.000245m3/m2;

Kf小=Q小/S=20÷(0.49×1000000)=0.00004m3/m2;;

Kf常=Q常/S=30÷(0.49×1000000)=0.00006m3/m2,

式中:

Kf常-----单位采矿面积涌水量系数(采场富水系数)

Q常-----矿井涌水量(m3/h)

S------同期采矿面积(Km2)

矿井涌水量深部递增系数:

Kh=(Q2/S2-Q1/S1)÷Q2/S2÷h×100%

式中:

Kh——深部递增系数(10.5%·100米)

Q1——一水平涌水量(m3/h)

Q2——二水平涌水量(m3/h)

S1——一水平采空面积(Km2)

S2——一、二水平采空总面积(Km2)

h——一、二水平高差(m)

求出已开采矿井的富水系Kf数和矿井涌水量深部递增系数Kh=后,再用下式进行计算,即得矿井未来开采的+600米标高的涌水量:

Q=Kf·S·Kh

式中:

Q——矿井预测涌水量(m3/h);

Kf——含义和数据同前;

S——待开采矿体面积,采用(+600米标高以上)的可采面积0.71Km2)参加计算。

Kh——深部递增系数(10.5%·100米)

预测结果:

矿未来开采+600米标高的涌水量:

最大涌水量238.6m3/h,平均涌水量79.5m3/h。

8)水文地质类型

本矿区大部分矿床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吴家坪组裂隙水、茅口组强岩溶裂隙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和地表冲沟水,故本矿区属以岩溶裂隙水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水文地质类型属二类一型。

9)、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2010年11月提供的《物探工作报告》结论:

A、矿区内地下水发育程度中等,岩溶、裂隙含水较丰富,断层附近更强,开采过程中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B、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岩溶、裂隙水、断层导水,老窑水。

矿井采掘活动中必须加强水害防治工作。

3、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顶底板条件

直接顶板为泥灰岩,力学强度中等,部分会发生顶板跨塌。

煤层底板:

为强风化的大冶组一段(T1d1)、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以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碎屑岩为主,力学强度很低,遇水时极易软化,塑性强,岩石完整性不好,岩体稳定性很差,巷道掘至该层段时,易产生顶部塌陷及底鼓、片帮等现象;底板有底鼓现象,并会发生支柱下陷。

(2)瓦斯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831号,对《黔南州工信委关于上报2010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报告》的批复,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8.59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5.76m3/t,属低瓦斯矿井。

依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万灵煤矿不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区,故按低瓦斯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及瓦斯检测记录,防止局部瓦斯积聚,必须关注瓦斯涌情况,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矿井在建设及生产期间必须进行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的测定,并定期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根据以后鉴定的瓦斯等级情况,采取相应的瓦斯管理措施。

(3)煤尘爆炸性

2003年11月27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鉴定结果,整合后瓮安县万灵煤矿D煤层按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4)煤的自燃性

2003年11月27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鉴定结果煤炭自燃倾向等级为三类,瓮安县万灵煤矿D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

(5)煤与瓦斯突出

本矿未作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本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作出鉴定,根据本矿井及整个瓮安向斜的情况,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属低瓦斯区,地压较小,突出可能性不大,所以本次设计按无煤与瓦斯突出设计,但建设期间在揭煤时,必须预防突出,根据以后鉴定的煤与瓦斯突出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6)地震情况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瓮安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

4、井田及采区资源/储量

(1)井田资源/储量

根据中化地质矿山勘察总局贵州地质勘察院2008年8月编制的《瓮安县万灵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08年8月底,瓮安县万灵煤矿资源保有量234.56万吨,其中:

控制的资源储量(332)53.73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09.33万吨;预测的资源量(334?

)71.46万吨。

三、资源量估算

(一)、资源量估算范围及对象

本次资源量的估算范围为矿界内一采区和二采区,估算的煤层为D煤层,我矿可采煤层仅一层。

(二)、资源量估算方法及依据

由于我矿矿区面积不大,根据目前揭露情况,煤层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故选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按类别、分块段估算D煤层的储量,具体估算时,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进行。

主要依据为:

1、煤层为层状,厚度、煤质变化不大,D煤层为稳定煤层。

2、煤层为单斜产出,各块段煤层的倾向、倾角变化较小。

3、空气内虽构造、断裂发育,但煤层连续性较好。

采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地质块段法进行资源量估算,计算公式:

Q=S÷cosa×N×d

式中:

Q-资源量(t)

S-块段煤层投影平面积(㎡)

N-块段煤层平均厚度(m)

d-煤层视密度(t/m3)

a-块段煤层平均倾角(°)

(三)、资源量估算参数确定

1、块段平均厚度

根据我矿揭露情况来看,煤层厚度在1.4m~2.0m之间,煤层平均厚度1.66m。

2、视密度

根据我矿《储量核实报告》和煤质化验结果表明,D煤层的视密度为1.4t/m3。

3、块段面积

直接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上取得。

(四)、采空区边界圈定

根据我矿生产情况和采掘揭露情况及调查情况,圈定矿区内采空区范围。

(五)、块段划分

原则上以开采范围、煤层底板等高线、水平及主要构造线等为边界。

其中:

一采区划分2个块段,二采区划分6个块段,具体见资源量估算图。

(六)、资源量类型确定

矿区内煤层属较稳定型,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根据我矿采掘工程控制程度将本区煤炭资源划分为探明的经济基础资源量(122b)(回采工作面),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三类。

其中:

各井巷工程见煤点沿煤层走向方向外推500m,沿倾向方向外推500m内圈定的块段划分为333资源量类别。

此次采空区不计算储量。

(七)、资源量估算结果

根据资源量估算图计算得:

一、二采区范围内总资源量为109.32万吨,其中一采区资源量为2.49万吨,二采区资源量为106.83万吨,+972m水平(一阶段)资源量为49.74万吨。

各类别资源量具体见资源量估算结果表。

 

一、二采区资源量估算结果表

煤层

编号

采区

编号

资源量

类别

快段

编号

平面积

(㎡)

煤层倾角(°)

斜面积

(㎡)

真厚度(m)

体积

(m3)

密度(t/m3)

资源量

(万吨))

D

122b

332-1

1625

8

1641

1.70

2789.7

1.4

0.39

331

332-2

9324

8

9415.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