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44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docx

公务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笔记第六讲天下为公

第六讲天下为公:

公务员的道德精神

天下为公:

公务员的道德精神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鄯爱红

导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礼运》

公务员自身能力的一种考验。

公务员只有把握公共行政的道德精神,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复杂的行政活动中,自觉地按照公正精神行事,为社会提供公正的价值导向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内容提要

公共性:

是公务员的职业特性

公仆:

公务员的角色任职

公正:

公务员的道德精神

职业与职业化

有了人类社会与分工就有了职业活动

任何一种职业都是职、权、利的统一体。

既包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又拥有一定的职业权利,此外,每种从业人员都能从职业工作中取得工资、奖金、荣誉等利益。

历史发展证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分工细化,职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与职业化(概念)

职业化是指:

以某种特定的、专门的知识或技能而形成的特定的职业领域,并形成的专门的知识权威和相关的职业操守状态。

外国学者归纳专业化的职业特征:

1)职业人员的技能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

2)职业人员对他们的工作有相当大的自觉性

3)职业人员形成联合体,它调整职业内部事务,对外代表职业的利益。

4)加入一个职业受到成员的认真审核,要成为一个职业成员往往要参加职业考试,获得许可证,得到头衔

5)职业拥有道德法典,违反者将被开除出职业。

1、职业与职业化(公务员的职业与职业化)

公务员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专业化和技术化的专业。

首先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地研究日趋繁荣。

其次公共行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各级各类的培训机构也在培训相关内容。

第三,具备了各种形式的专业伦理规则。

第四,成为一名公务员要通过专门的考试。

基于这些条件,公务员可以看作一种专业化的职业。

公务员职业化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职业化的概念:

公务员的职业化问题,源起于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

公务员变成了一种专业这一专业需要经过培训的官员,官员终身任职,通过有薪金作为报酬,并有退休保障,官员在等级结构系统中从事其终身职业,一般都遵循一个从低到高的升迁路线,

公务员职业化概念形式:

是一个动态概念表达的是公务员逐渐成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的趋势和过程。

职业形成:

是在社会分工的驱动下,日益形成的一种具备一定职业准入、职业技能及执业规范的新职业的过程。

就公务员个人来说是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维护和内化公务员精神、提供服务更加专业化的过程。

公务员职业化目标:

建立一支具有专门职业技能和专业品格的公务员队伍。

2)公务员职业化特征

第一,公务员不再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而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第二,公务员从事的工作就是公共管理,他们的首要任务“管理”而不是技术;第三,有严格的职业规范、行为准则和职业准入资格;第四,具有职业资格的公务员,将公共管理活动视为职业生命。

他们的行为活动体现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第五作为一种职业,期更新机制的核心是竞争;第六,公务员系统应该是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个封闭系统。

3)公务员职业化的意义

我国的公务员从过去的公家干部演变而来。

国家干部涵盖面很广,既包括党政机关干部,也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

长期以来,我国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并没有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干部并是一种职业。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公务员成为一种职业,公务员与过去干部不仅是概念上的转变,而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由于公务员从干部演变而来,对公务员教育管理一直沿袭干部管理的一套办法,未针对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展开教育管理。

因而人们包括公务员自身对公务员的职业特性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导致这一领域诸多问题:

对公务员职业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权力掩盖了职业特性;第二,权力滋生了公务员的职业特权;第三,权力排除了公务员的职业危机。

公务员职业化的意义:

第一公务员职业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公务员管理国家事务以法律为依据,同时也要对公务员进行法制化的管理。

法治的本质是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公务员有遵守国家法律和依法行政的义务,同时其权利也受到法律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励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公务员更加专业化、更职业化地工作。

通过公务员职业化,提升公务员的执行水平和专业化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国家依法治国之国策。

第二,公务员职业化是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

公务员职业化要求公务员的选拔、激励、晋升等方面都严格遵守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这对以保证高素质的人员进入公务员系统以及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公务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财产的申报、礼品就业等重要领域职业道德的规范化管理,对于预防公务员的腐败具有直接的意义。

公务员职业化要求中的竞争上岗制度,以制度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最大可能地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必将冲击“买官卖官”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

第三,公务员职业化是政府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政府行政频率体现为行政系统在一定资源条件下能够提供更多的行政服务或一定服务水平条件下减少更多的行政成本。

简单说,就是“最少行政资源最多行政服务;最少行政成本最高服务水平”。

我国政府部门运作效率不高,与我国公务员职业化程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政府改革在把着力点放在机构、职能调整上的同时,还必须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公务员职业化要求公务员提升其职业水准、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想方设法提高工作质量,从而对提高政府的效率起到根本的促进作用。

3、公共性:

公务员的职业特性

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有职业的基本特点,就是从事公共事务管理、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获得工资或报酬的岗位。

公务员从事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公务员职业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并对社会有广泛的支配力和影响力的职业,基本特点是公共性。

要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驶,公务员就要提高对自身职业公共性的认识,加强道德自律,规范执业行为。

公共性表现为行驶公共权力、掌握公共资源、提供公共物品方面,体现在职业活动的投入、转化产出等环节和过程。

1)公务员职业活动投入的公共性

任何职业活动都要投入一定资源,支付一定成本。

公务员职业活动需要投入公共资源、支付公共成本的活动。

公务员职业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但其职业活动必须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支撑。

就人力资源而言公务员从业者是按照法定程序进入公共组织、获得国家薪酬的公职人员,靠国家财政供养的人员,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应经让渡给国家使用;就其财力而言,公务员职业所掌管使用的保证公共行政运转所需的经费、成本、来源于社会其他组织和公民税收,是公共社会资源;就其物力而言,公务员掌握的国土、矿山、深林、水利等也是社会公共资源,公务员职业负有节约和合理使用公共资源的责任。

而且,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力量,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利都是通过相应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法律授权赋予的。

公务员行驶公共权力应代表公共利益,而不能将公共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2)公务员职业活动过程的公共性

公务员的职业活动过程是一个伴随公共资源的投入而进行决策、执行和控制落实的过程,其公共性表现为民主性、公众性和公开透明性,

公务员制定决策时要充分发扬民主。

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汇集民智、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科学性;公务员执行决策过程要发挥公众的积极性,只有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才能实现行政目标;公务员的行政活动过程要接受公众监督。

公务员在职业活动中要接受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等外部监督,并要求深化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以畅通行政参与和监督渠道。

3)公务员职业活动的产出的公共性

公务员职业活动的产出的成果既是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

就公共政策而言,其公共性表现为,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务员须克服部门、行业、团体利益、行业、团体利益倾向和决策者的主观偏好,真正使公共政策代表公共利益;就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而言,其公共性表现为:

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环境条件等公共物品和服务都属于社会共享的整体性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要求公务员在职业活动中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需求的公共性和与多样化关系,努力提供符合最大多数人意愿和要求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二、公仆:

公务员的角色任职

每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并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个体在同的场合扮演着不社会角色。

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使公务员的职业责任的要求,也是社会公众的期待,不仅关涉公务员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公共行政机构能否有序运转的关节点。

1、职位与角色意识

所谓角色,指具有特定身份和地位的人的特定地行为,是社会的为和身份的动态性质。

“概念最初来自舞台,以某些行为和品格为特征。

角色引申意义是指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实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中,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的行为。

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位置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

角色意识:

是指扮演角色的个人对自我的社会地位的自觉意识。

公务员的角色意识是指公务员自身对自己所处的公务全利与职责、义务与权利的主观认识。

1)对权力和职责的认识

公务员从事社会活动的的场所是行政组织。

在行政组织中,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职责权利,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不是独立的、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个人,而是组织中的既定角色,是一定权力与之对应的职责的担当着

行政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岗位、职位、权力和职责。

岗位与职位都是指行政组织体系中设立的包括一定权力与职务的法定工作位置。

行政组织的目标、任务、权力及责任,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职位上才能实现;全力规定了组织内部的各种角色和上下服从关系,星辰组织的秩序及协调组织内部关系的契机;指责是指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履行行政职能所必须承担的工作责任和法律上应负的行政责任。

行政组织本质上一个权责交织的体系,正是权力和责任的有效联接,才把岗位、职位、单位部门等要素组合起来,对公务员来说,每一个职位都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承担相应职责公务员有其相应的权利。

2)对义务和权利的认识

公务员是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体

所谓公务员的义务:

就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约束和限制。

所谓公务员的权利:

就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履行职责、执行国家公务中,可以做出一定行为,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公务员的权利义务的内容,是与一个公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

国情不同,对公务员的权利义务要求也不同。

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存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公务员可以获得履行职责应有的权利,同时又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公务员只有执行公务的职权,但必须依法行驶。

享受私利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公务员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包括第一,遵守宪法,法律合法规;第二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执行公务;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四,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五,终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第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第七,公正廉洁,克己奉公;第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员权利基本有以下方面:

第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第二,获得履行指责所拥有的权力。

这是保证公务员正常执行公务最基本的权力;第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这是对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的经济物质保证。

报酬的过少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务员的地位和作用等相适应;第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把培训作为公务员一项重要权利,不仅是国家机关对公务员的要求,也是公务员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第六,提出申请和控告;第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辞职,公务员依法辞职是其选择职业权利的具体形式和实现途径;第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公务员的角色意识

公务员对职责和权利的认识,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构成了公务员的角色意识的基本内容

2.公务员道德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公务员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由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其角色定位也各不相同,有政治定位,职务定位,权力定位等,但最为关键的是道德定位,道德定位贯穿于各种角色定位之中。

公务员道德角色定位含义:

指公务员基于对自身所处各种道德关系中自己所处位置以及自己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认识,是公务员基于将自己所处的职位、所具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是公务员基于其所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从而选择的行为模式。

公务员能处理好自己道德角色定位,一是意味着他能处理好各种行政关系,也就意味着他能正确的对待职务、权力,也就意味着他对自身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保证其更好的履行公务员的各项义务和职责。

1)、公务员的岗位职责通过道德角色定位实现

行政体系是一个“官僚层级制”系统,在同一个层级中又存在着不同的部门,同一个部门中又有不同的岗位,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纵横交错的网络。

在行政实践中,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之间并不总是有明确的界限,职能交叉现象任何时候都存在,因此要保证公务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就需要依靠公务员的道德角色自觉。

给一个行政人员都会被安置在特定的岗位上,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能充分承担岗位责任,只有那些能主动地把岗位内化为自己的角色的行政人员,才能发现自己的责任所在,并自觉把这些责任转化为义务。

道德角色意识对于公务员岗位责任实现至关重要。

2)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以道德角色意识为保证

行政权力的主要特点是公共性,掌握公共权力的公务员在社会生活领域、私人生活领域扮演著多种角色;公务员执行公务,需不断根据自己所处的低位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如果把私人领域的角色意识带入公共领域,行使公共权力是带有个人利益偏见,会使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受到威胁,使公共权力成为满足个人私利的工具,明确的道德角色意识,能使行政权力的公共性获得保证。

公务员的行政人格再到的角色意识中的造就

人格源于拉丁文的面具。

面具是舞台上角色扮演着的道具,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与外在特点。

人格与角色相联系,角色是人格的外显人格是角色的内化。

人格指一个人以特殊的方式,对环境做出持久的和稳定的反应的气质。

人格给人的行为以特色,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成为独特的个体。

公务员的人格就是行政到的角色意识的内化,公务员明确了自己到的角色定位,并且内化到个性中,形成行政人格。

3、公仆:

公务员的角色定位

公仆:

“公”指“公众、大众”即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仆”“仆从”即被主人雇来做杂事、共役使的人。

“公仆”就是指公众的仆人,比喻为公众服务的人。

马克思国家学说“社会公仆”比喻为权力机构的国家,应当像仆人一样为社会服务。

公仆意识指公务员在从事公务活动中基于自我角色定位而形成的主观倾向。

社会公仆思想本质是一种道德关系,既掌握国家权力的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在和公民的关系中如何定位的问题;社会公仆思想所反映的是政府如何看待公共权力,如何定位自身的职能,如何定位公务员与公民的关系的问题

1)“公仆论”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在西方,《圣经。

马太福音》中有“在你们中间,谁愿意为人,就必做你们的佣人;谁愿为首,就必须做你们的仆人”的说法,这只是一种宗教思想,且从领导者个人的角度而言的没有明确提出“公仆”二字;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在其政治名著《论世界帝国》一书提出了“人民公朴”的概念。

他说:

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在;相反,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

国王也是为百姓而存在……虽然从施正政方面来说,公民的代表和国王都是人民的统治者,但从最终的这方面来说,他们却是人民的公仆。

普鲁士1794颁布的有关行政人员的招募、晋升与内部组织制度的法典《普鲁士各邦普通国家法》,其中就有“公务员是国家公仆”的规定

中国“公仆论”的思想萌芽与唐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写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知乎?

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官吏对于老百姓来说,要了解自己的职守,那就是“民之授”而不是“役民’,因为民拿出其土地上收获物的十分之一,缴纳赋税雇佣了官吏,有权要求官吏公平办事并对老百姓负责。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反复强调,我们所有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

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提出“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重申领导干部要树立公仆意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2)公仆意识的政治本质

公仆意识的深层次本质是政治关系,济公家与社会关系定位问题,说到的是一个公共权力的性质的问题

公共权力的来源问题根据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公共权力源于公民权利的让渡,来自人民的契约。

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不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但是,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关系中,公共权力发生了异化不可避免,就必然会导致主任和仆人的关系颠倒。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为指导确立了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一切权力,我当作为执政党只不过是接受人民的委托,为人民之执政。

作为具体履行执政职能的人,公仆从本质上讲只是人民政府的雇员,是人民的雇员。

3)公仆意识的道德本质

首先,公仆意识体现了公务员的利益观:

社会现实中的道德关系是由利益关系所决定的,人们的道德观是从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

改革开放是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但作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务员,他的权力来源于公民,是公权力它没有与社会大众相分离了私人利益。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公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公仆职责就是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最终目的。

政府及其公务员只能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公众谋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而不能把公共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第二,公仆意识体现了政府和服务对象的道德关系。

公仆意识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国家、国家机关与社会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及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摆正权力所有者和权力使用者,国家主人与人民公仆之间的关系,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务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

现实的情况是:

传统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关系在行政系统内依然存在,这种道德关系是封建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的产物,它要求的是臣必须绝对服从君,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母。

倡导公仆意识就是要从根本上把颠倒了的道德关系,颠倒过来;第三,公仆意识体现的是一种“人民本位”。

受计划经济影响中国政府的一些部门和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中扮演了“公婆”角色,与此相应,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其价值取向不是“民本位”而是“官本位”、“国家本位”和与此相对应的“政府本位”,而不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而是从服务政府内部管理、方便官员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出发。

当代文学家郭沫若说过,“在官僚本位之下,无论‘贪官’还是‘清官’,有一个共同点是共同的,即它们都自命为‘为民父母’,用家长制的包办求‘为民做主’;而在人民本位之下,则是人民自己做主”

三、公务员的道德精神

公务员的职业特点是拥有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公共性确立了公务员的公仆角色,要求公务员必须维护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确立公平公正的道德精神。

1.维护公共利益:

公务员职业取向;2、承担公共责任:

公务员的道德理念;3.实现社会公正:

公务员的价值目标

1.维护公共利益:

公务员职业取向。

所谓公共利益,既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其中不特定多数主体即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也可能不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利益范围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正义、公平、美德等抽象价值。

在公共领域公务员作为“公共人”他的职业取向与“经济人”职业取向是相悖的。

公务员“公共性”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必须以公共利益为信仰,以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职业标准。

在公共领域,公利是唯一合法性取向,追求私利则是不道德,不合法的;公务员在分配公共资源时必须按照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进行配置,而不能按某一社会群体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进行配置。

同时公务员掌握着分配公共资源时还要考虑社会群体的长远利益而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利益,只顾及当代利益,而不顾及后代人的利益,要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和长远原则结合起来。

在公共管理职业活动中,公务员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而开展职业活动,公共利益就是公务员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他服务于公共利益,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增长。

2、承担公共责任:

公务员的道德理念

责任总是与相应的权利和权力相结合,公务员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当获得这一职位所赋予他的权利的同时也就承诺了其所应承担的责任。

首先,在公务员与公民的关系层面,公务员应向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尽职尽责谋取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和遵法执行的义务;其次,公务员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须严格履行他们各自岗位与赋予他们的职能,负担与他们所承担的公共职责相应的管理职责。

与政府层级制的行政权力下授权相一致,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负责,承担忠于职守、努力工作、提高效率和遵纪守法的义务;第三,公务员要和全体公民一起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的共同价值,公务员应当把承担公共责任作为自身的道德理念。

公务员身兼公务员和公民两种身份和角色,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公务员更应注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实现社会公正:

公务员的价值目标

公务员不是一个通过市场化竞争获取消费性资源的群体,在行政活动中不能享受利益往来的影响,必须把公平公正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公共行政要求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层次的利益,平衡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国家公务员代表国家行驶职权,担负着组织经济建设和实施社会管理的任务,经常和人民群众打交道,他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必须公正无私地执行公务,如果公务员偏私,介入交换关系,用于谋取个人的利益或某一组织或集团的利益,权力的公共性就会偏离,公共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