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59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docx

最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伛偻瘐毙咀嚼踽踽独行

B.寒暄喧闹火亘赫头昏目眩

C.齑粉跻身赍赏有案可稽

D.虫豸炽烈卷帙残羹冷炙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寻物启事轻歌漫舞适得其反化干戈为玉帛

B.拭目以待故伎重演世外桃园毕其功于一役

C.不可救药直接了当礼尚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D.宏伟抱负冠冕堂皇黄粱美梦偷鸡不着蚀把米

3.依次填入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际泳联宣布,将在4月初于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上尿检和血检相结合的药检手段。

②金融界的人士都应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

③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施行增值简洁B.实行增殖简捷

C.施行增殖简捷D.实行增值简洁

4.下列句子中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问题多向他人虚心请教,就一定会有进步的,你也该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

B.走过场是不行的,一定要认真自查,查出问题后,再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会来检查的。

C.大家不用再吵了,事实胜于雄辩,咱去现场看看,谁对谁非,不是就清楚了吗?

D.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把手不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单位的其他领导就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6.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看他,他也看大家;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足以减少对他的怀疑。

B.他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C.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D.一路上,山形树态,掌故传说;他都描写得真真切切,活活鲜鲜。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氢是一种清洁、高含能量的新能源。

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课题。

从水中生产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但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水。

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渗透性的薄膜①,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能把相对大一些的氧原子拦住。

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部分,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出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②。

已有的能渗透氢原子同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③。

由于它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

例如,温度达到2200℃时,就会有1/3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氧。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料,制成了能在22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④。

他认为,还能进一步开发出能在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其他材料。

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外,生产陶瓷的粉末经过特殊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

粉末的每一颗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这就意味着一旦形成薄膜,它们中间极少棱角接触,因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

一些专家认为,科干的这项发明对于用加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

7.对文中①②③④处的“薄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①处含义最广,可包含②③④

B.②处与③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C.③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不同

D.②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8.对第二自然段从水中提取氢的工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要把水加热至氢氧分离B.要用渗透性薄膜将氢氧分开

C.水加热的方式简单D.两种气体的分离要及时

9.与进一步开发出能在2200℃温度下工作的薄膜无关的一项是

A.制作薄膜的材料要进一步选择B.制作材料间的配比要进一步研究

C.渗透性薄膜的密度要进一步控制D.制作薄膜的粉末要经过光滑处理

10.下列判断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A.尽管利用氢这种能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可如何制造出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课题。

B.用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薄膜,由于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还不能用来提取氢。

C.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高温,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氢原子转变为氢气的速度就越快。

D.以色列某科学院研制出了既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能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l4题。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

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

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

“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

少庶子甘罗曰:

“君侯何不快甚也?

”文言侯曰:

“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

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甘罗曰:

“臣行之。

”文信侯叱去曰:

“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

”甘罗曰:

“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

君其试臣。

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唐曰:

“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

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

”甘罗曰:

“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

”曰:

“知之。

”“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曰:

“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

”曰:

“知之。

”甘罗曰:

“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

”唐曰:

“请因孺子而行。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

甘罗谓文信侯曰:

“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

谓赵王曰:

“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

”曰:

“闻之。

”“闻张唐之相燕与?

”曰:

“闻之。

”“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

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

归燕太子。

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唐辞曰辞:

言辞

B.燕者必径于赵径:

通“经”,经过

C.武安君难之难:

责难

D.府具币币:

钱财;财货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君其试臣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C.

请因孺子而行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请为张唐先报赵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甘罗自负自荐,承担重任的一组是

①臣行之;②君其试臣;③自请卿相燕;④请为张唐先报赵;⑤请归燕太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甘罗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少年,身为秦相的文信侯做不到的事情,十二岁的甘罗陶有成竹,毛遂自荐,完成任务。

B.甘罗不但以寥寥数语说服了张唐,而且自告奋勇,出使赵国,不用兵刃相见,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广河间”的目的。

C.甘罗给张唐进言,以应侯比文信侯,以武安君比张唐,比况对象身份相近,事理类似,因而很有说服力。

D.甘罗见赵王,先谈燕太子入秦等事,说明了秦燕不相欺赵危的事实真相,是真心为赵国着想,因而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译文:

(2)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译文:

(3)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

译文:

1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②。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③。

【注】①天末:

天尽头。

这里指夜郎。

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②过:

经过。

此句说山林鬼怪喜欢有人经过成为它们的食物。

③汩罗:

汩罗江。

屈原投汩罗江而死。

(1)首句以“凉风”开头,作用是什么?

前四句怎样具体表现怀念李白的殷切情意?

答:

(2)颈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普遍意义?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2题)(4分)

(1)古之学者。

师者,。

(韩愈《师说》)

(2),身死入手,,何也?

(贾谊《过秦论》)

(3)钉头磷磷,,,多于周身之帛缕。

(杜牧《阿房宫赋》)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坦然看生活

活着真叫累,有人悲观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①。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

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别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

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美丽。

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

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

给我的回答却是:

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

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

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

给我的回答却是:

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

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一种沮丧时的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我便想:

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

给我的回答是:

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

忽然想起泰戈尔最有名的一句诗: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这不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

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

我们只须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巳设起屏障。

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铭感自己的博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一次地失去机会。

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能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幽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欢乐的体验。

【注释】①绾结:

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盘起来打成结,这里是“总结”之意。

18.作者认为“活着真的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19.作者通过垂钓者、纺织女工、扫街者的事例分别说明什么道理?

参照原文有关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6分)

答:

20.请揣摩泰戈尔诗句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5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采用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我”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B.文中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一个道理:

只有通过劳动才可能获得快乐。

C.文中表现出对从事平凡职业者的同情与怜悯,这是作者的思想缺陷。

D.第六段画线句指纺织女工拥有坦然的、快乐的心态,这是最美丽的。

E.这篇抒情散文语言自然、清新优美,而且语句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六、(12分)

22.将下面的长单句改为短句,使其语言简短、有力。

(可以增减必要的词语)(3分)

积淀着历史之炉冶炼过的精英、文明之树生长出来的最甘美的油的良知,在心灵的杯盏里,庄严地燃烧着。

答:

23.根据下面这则简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

(3分)

据《黑龙江晨报》报道:

中国国家经贸委在日前发布的一项预测中称,由于下半年粮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的增加,预计下半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上涨,可以肯定,在一定时期内粮食商品将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略紧的状况。

据悉,今年以来,中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旱涝情况,使人们对粮食价格会不会出现波动产生担心。

这份调查显示,下半年粮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增加,糖酒副食类商品供求趋于好转。

一句话新闻:

24.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句子呼应的排比句。

(6分)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

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

请以“寻找位置”为中心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均读jī。

A踽:

jǔ,咀:

jǔ,余读yǔ。

B火亘:

xuǎn,眩:

xuàn,余读xuān。

D炽:

chì,余读zhì。

2.B(A项中“轻歌漫舞”的“漫”字应为“曼”;C项中“直接了当”的“接”字应为“截”;D项中“黄梁美梦”的“梁”字应为“粱”。

3.C(施行;按照某种方式或方法去做;实行:

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增值:

资产价值增加;增殖:

增生。

简捷:

直截了当;简洁:

简明扼要。

4.A(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此处用于“向他人虚心请教”,错。

5.B(A项的“禁止取缔”。

C项的“看不上”。

D项的“对报案人称”皆有歧义。

6.A(B项“伤痕”后为分号。

C项分号改为逗号。

D项分号改为逗号。

二、(12分)

7.B(②耐2200℃高温刚研制出来③1750℃已有的,故内涵不同。

8.C(“简单”是就从水中提取氢的途径而言,而不是指水加热的方式简单。

9.C(无中生有)

10.D(A原文是“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B原文是“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

C原文是“转变的效率越高”,同时应该是水转化为氢气,而不氢原子转变为氢气。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A(辞:

推辞)

12.C(因:

介词,通过。

A其:

副词,还是,表祈使;副词,难道,表反问。

B而:

连词,可是,表转折;连词,而且,表递进。

D为:

介词,替;介词,对)

13.B(③句“自请卿相燕”的人是文信侯,而不是甘罗。

⑤请归燕太子“是甘罗同赵王讲条件时给赵王所许的愿”,与题干所言“自负自荐,承担重任”不是一回事。

14.D(甘罗作为秦国使臣,一心只想侵占他国领土,绝无真心为赵国着想。

附:

译文

文信侯想进攻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历时三年,就使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了人质。

文信侯又请张唐到燕国做相国,计划与燕国共同讨伐赵国,以扩展河间的地盘。

张唐推辞说:

“到燕国去必定要经过赵国,赵人捉到我时,可以得到一百里的封地。

”文信侯离开张唐后很不高兴。

少庶子甘罗说:

“君侯为何这般不高兴?

”文信侯说:

“我让刚成君蔡泽去事奉燕国,只用了三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我们手里做了人质。

如今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去做相国,可是他不肯去。

”甘罗说:

“我能让他去。

”文信侯喝斥他走开说:

“我亲自让他去都不答应,你怎么能让他去呢?

”甘罗说:

“项橐长到七岁就能做孔子的老师,今天我已经十二岁了!

您还是让我试一试,凭什么声色俱厉地喝叱我呢?

甘罗见到张唐说:

“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相比谁更大?

”张唐说:

“武安君战胜攻取,不计其数;攻城占县也不计其数。

我的功劳当然不如武安君。

”甘罗说:

“您的确知道功劳不如武安君吗?

”张唐说:

“知道。

”甘罗问:

“应侯在秦国用事时,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权?

”张唐说:

“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权。

”甘罗说:

“过去应侯想讨伐赵国,武安君反对他,在离咸阳七里的地方,应侯把他绞死了。

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到燕国任相国,您却不肯去,我不知道您将死在何处!

”张唐说:

“请允许我通过您的帮助再到燕国去!

”甘罗于是命令仓库里准备车子,马厩里准备马匹,府库里准备财货,张唐已经启程好几天了。

甘罗对文信侯说:

“借给我五辆兵车,请允许我替张唐先去通报赵国。

甘罗去见赵王,赵王到郊外迎接。

甘罗对赵王说:

“听说燕太子丹已经到了秦国吗?

”赵王说:

“听说过。

”甘罗又说:

“听说张唐要做燕国的相国,是吗?

”赵王说:

“听说过。

”甘罗说:

“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这件事,说明燕国不会欺骗秦国;张唐做燕相国这件事,说明秦国也不想欺压燕国。

秦、燕两国不互相欺诈,而攻打赵国,那么赵国就危险了。

秦、燕两国之所以不想相互欺诈,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通过攻打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

现在大王只要给我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的地盘,我请求秦王归还燕太子,再反过来帮助强大的赵国去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割出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秦国送回了燕太子丹。

于是赵国进攻燕国,夺得了上谷地区三十六县,分给秦国十分之一。

(选自王守谦等译注的《战国策全译·甘罗十二岁出使》)

四、(18分)

15.(8分)

(1)您还是让我试一试,凭什么声色俱厉地喝叱我呢?

(2)应侯在秦国主事时,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权?

(3)秦燕两国不互相欺诈,而攻打赵国,那么赵国就危险了。

16.(6分)

(1)以“凉风”起兴,自然引出对李白的怀念。

“凉风”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悲苦的感情基调。

这几句话结合眼前事物和李白的处境,具体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前一句是说文才出众者往往遭遇坎坷,后一句隐喻李白流放夜郎是遭小人陷害。

这两句诗表现对李白身世的同情。

两句诗中议论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共同的悲剧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17.(6分)

(1)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为天下笑者

(3)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

五、(18分)

18.心中坦然。

19.失意后要乐观,沮丧时要调整心态,平淡中要有自信。

20.我们要尽力做事,却不必太在意结果。

21.BC(B不恰当,文章说明的道理是:

坦然地活着,生活才更加美好。

C不恰当,第五段中“我便想,怎么说女孩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

”一句并非表现作者轻视某种职业的思想缺陷,而是为引出后文纺织女工的回答,是一种写作技巧。

六、(12分)

22.(4分)这积淀着精英、文明之树,经历过历史之炉的冶炼,生长出最甘美的油的良知,它庄严地燃烧在心灵的杯盏里。

23.(3分)国家经贸委日前预测今年旱涝灾害不会造成粮价大涨。

内容正确,语言通顺,给3分。

内容要点不全酌情扣分。

语言不通顺或超过字数,扣1分。

24.(6分)举例:

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读。

答案可以多种多样。

每句3分。

25.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范文参考】

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扇窗

“哇,××大明星真是酷毙了!

”“什么呀?

人家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唉,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

”……

教室后面的那几位又在怨天尤人了。

我真想告诉他们:

模样是父母给的,我们无法选择,然而应记住:

上帝在关闭一扇窗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

这是我的座右铭,我不是基督教徒,所以我不相信上帝,但我却深信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我也曾迷惘过,也曾失落过。

那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理科成绩特别差,几乎每门功课都亮红灯。

那时我好迷惘,好无助,甚至不敢和同学们在一起,怕他们用“大红灯笼高高挂”来嘲弄我。

惟一值得骄傲的是我的作文曾获得过省级大奖,但我还是感到自卑,看到那些学习上的佼佼者,总免不了自惭形秽,于是我便把自己整天关在一个无形的城堡里。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一句话,一句给我启迪、促我奋然前行的话,我才打开这座城堡上的一扇尘封的窗,抬起头来,放出眼光,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追寻失落的时光。

那天,我刚买来一本杂志,我一如既往地从第一页仔细读起。

读着,读着,一行小字倏地映入我的眼帘:

你知道吗?

上帝是绝对公平的,他每在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打开了另一扇窗。

我感到心中突然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豁然开朗起来:

为什么我总是埋怨和自卑呢?

为什么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扇窗,那一席之地呢?

此时,仿佛有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进了窗子,我依稀听到了自卑的坚冰融化的声音,那是多么的舒畅。

是啊,我终于透过窗子看到了希望,我为自己呼吸到新鲜空气而欢欣鼓舞,我为自己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而欣喜若狂。

我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我终于明白了,每个人都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窗子。

上帝没有赐给我灵活运用数理化公式的过人智慧,却给了我一个能巧妙写好作文的头脑,韩寒不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吗?

可他同样以他精彩的文章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扇窗。

我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牢记在心中,我感谢它为我指明了航向,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坐标、自己的位置。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告诉自己:

前进吧,去寻找你的那扇窗!

点评:

本文通过写“我”由“迷惘”“失落”到“抬头”“追寻”的过程,表达了“我”终于找到“那扇窗”时的兴奋与惊喜。

全文以一句格言统领材料,结构紧凑,主旨突出。

语言流畅优美,富含哲理,读后令人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