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621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XX省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主管单位:

XX市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1.1.3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

1.1.4项目实施技术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技术依托单位:

XX农专

项目负责人:

技术依托单位:

XX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我公司受XX市发改委的委托,承担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能过组织专家现场勘察,并与项目区所在县有关部门及领导充分交换了意见。

XX市发改委牵头组织项目区所在地发改委、农业局、水利局、XX农专、XX市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组织各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收集相关资料,对该项目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了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必需的相关资料。

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政策及行业规范,我公司邀请各方面专家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3.1编制依据

1、2007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2、《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3、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

4、农业部《优质油菜区域布局规划》;

5、《“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专项规划》(2007-2010年);

6、《XX省优势农产品与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7、《XX市优势农产品与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8、《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9、《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0、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1、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

1.3.2编制范围与内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围绕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市场对“双低”油菜的需求,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XX市加快“双低”油菜生产的步伐和国内外市场对“双低”油菜的需求,对XX市的地理位置、交通、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着重论述了“双低”油菜良种繁育、大田生产基地、农田水利灌溉保障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土肥检测体系、植保体系、种子质量监测体系等建设内容。

同时对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了可靠和准确的论证。

1.4报告内容概要

1.4.1项目区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的选择原则,经实地踏勘,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本项目拟安排在XX市的XX区、XX县、XX县和XX县等县(区)实施。

项目涉及占地面积61055亩,包括亲本种子繁育20亩,良种繁育6000亩,大田种植55035亩。

其中:

1、亲本种子繁育

拟选在XX市XX区XX港乡XX村,占地面积20亩。

2、良种繁育

XX县2000亩,分布于XXX等11个自然村;XX县1500亩,分布于XXX二个乡镇的XXX村等8个自然村;XX2500亩,分布于XX2个镇的XXX等13个自然村。

3、大田种植

XX县项目区涉及XX乡的XX村,XX乡的XX等4个乡镇20个村,本次双低油菜种植基地面积为20000亩。

XX县项目区涉及XX3个乡镇10个村,本次双低油菜建设面积为19035亩。

XX县项目区涉及XX等3个乡镇7个村,本次种植面积16000亩。

种子加工、仓储依托XXXX公司扩建。

种子检验检测室依托XX农专原有检测室建设。

1.4.2建设内容与规模

1、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主要内容为种子加工厂、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设施、20亩亲本繁殖基地、6000亩良种繁育基地。

其中:

新建种子仓库1600m2、种子晒场3000m2,新增补种子加工、仓储等设施设备4台(套);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设备14台(套);整修支渠13.9km(新开挖支渠5.4km,整修支渠8.5km),整修斗渠4.85km,新修排涝沟8.5km,整修大塘12口,新修生产桥2座。

新修机耕道路6.56km,人行道11.5km。

2、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主要建设55035亩大田生产基地(XX20000亩、XX19035亩、XX16000亩)。

其中:

整修大塘15口,新打机井85眼,加固维修水库3座,整修溢洪道1处,整修支渠斗渠33.9km、整修灌渠59.175km,整修排水沟、农沟60.94km,清淤沟10km,整修毛渠8.2km,新修涵洞305处,新修生产桥103座,新修闸227座,新建提灌站1座,新修斗门77个,新建电灌站15座。

新修机耕道57.02km,人行道66.818km。

3、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种子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土肥监测体系、植保体系等建设。

其中:

农技推广服务设备16台(套),土肥监测设备15台(套),植保体系设备13台(套)。

1.4.3项目管理与实施

本项目由XX市发改委及项目区所在地发改委承办,为做好“双低”油菜生产基地的前期工作,XX市人民政府成立了“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项目的协调、设计、申报、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为2年,自2008年1月起至2009年12月止。

1.4.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

国家资金20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

中央与地方投资比例为1:

0.5。

总体投资见下表:

总体投资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合计

占总投资(%)

工程费用

2733.00

91.10%

1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600.00

20.00%

2

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2080.00

69.33%

3

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53.00

1.77%

其他费用

267.00

8.90%

项目总投资

3000.00

100.00%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I

技术指标

1

良繁基地

6020

1.1

制种基地

6000

1.2

亲本种子基地

20

2

大田基地

55035

2.1

XX县

20000

2.2

XX县

19035

2.3

XX县

16000

II

经济数据

1

总投资

万元

3000

1.1

其中: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

资金筹措

万元

3000

2.1

其中:

国家专项资金

万元

2000

2.2

地方配套

万元

1000

3

收入

万元

317

增量

3.1

其中:

种植收入

万元

317

增量

3.2

良种补贴

万元

0

增量

4

种植成本

万元

83

减少

5

利润总额

万元

400

增量

III

财务评价指标

增量

1

投资利润率

%

13.2%

增量

2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

7.9%

增量

3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

9.60

增量

4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万元

354

增量

5

盈亏平衡点(BET)

%

26.04%

增量

1.6结论及建议

XX市“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农业投资发展方向。

按照立足产业优势、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化农作物区域布局的要求,项目建设地点位置优越,自然生态条件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建设和生产条件具备,建设目标适中,定点定位准确,内容规模合理,方案设计科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提高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确保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目切实可行。

建议项目承办单位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尤其是农田基本设施的有效管理,保证工程完成后有良好的运行和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健全项目区各级项目管理机构,抓紧制订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

项目承办单位要加快前期工作进程,尽快把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审批,争取项目建设尽早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油料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食用植物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

锥刀之末发展油料生产,对于增加食用油有效供给,维护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料的主产区,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开始安排资金实施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我国油菜生产。

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反复强调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列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项重点工程。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也进上步明确“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建设油菜生产基地,反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基地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XX地处长江中游,属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气候类型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油菜种植历史悠久,是XX省油菜的重要主产区。

油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30万亩以上,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0%,产量35万吨以上,且优质“双低”油菜的种植普及率达到90%以上,油菜面积、总产和优质化率均居全省前列。

但与进口油菜籽相比,XX市油菜籽品质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商品菜籽含油率39-40%,比进口菜籽低2-3%,芥酸含量3%左右,比国外高1-2%,硫甙含量40-45μmol/g(饼),比加拿大高20μmol/g(饼)以上。

加入世贸组织后,XX省油菜生产已经面临进口油脂产品的较大冲击,同时随着经营许可制度的逐步取消,品种审定制度将逐渐弱化,贸易壁垒将减少,给国外种业公司提供了占领中国种子市场的便利机会,势必对中国种子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积极正确应对中国加入WTO和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根本出路是加快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籽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培育、生产优质、高产、高抗品种入手,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的目的。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起点,专家预言,21世纪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是种子革命,21世纪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是良种竞争。

XX市油菜育种科研实力较强,自主研发主要由XX市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指导XXXX集团公司进行。

拥有多名专业人员从事油菜研究、制种、技术力量雄厚,研究经验丰富,制种技术配套。

在研发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组织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显著。

2000年以来,成功引进了“华杂4号”,并成功育成“华油2790”等“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成为XX市“双低”油菜主推品种,种植面积达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90%以上。

目前优质油菜生产已成为XX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优质“双低”油菜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但由于XX市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缺少规模集中、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良种繁育基地,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制约了XX市油菜生产水平和菜籽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XX县地处XX南,气候南北兼优,阶梯形地势中,从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带,分布着许多封闭和半封闭丘陵冲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小气候,这里温光适宜、土壤肥沃、自然隔离条件优越,非常适宜杂交油菜种子生产。

为了充分发挥XX市油菜制种的技术优势和当地的自然地域优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部署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实现全国全省油菜籽高产、高效、优质生产,增加食用植物油产量,缓解我国及XX省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促进农民增收。

根据XX省优质“双低”油菜板块建设情况,结合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全国优质油菜发展规划》,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加快推进长江中游优质“双低”油菜板块建设的需要

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适宜油菜生长。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063万亩,占该区冬种作物面积的40%以上,油菜籽产量551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57%和55%,是长江流域油菜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产区。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中,将湖北的江汉平原、鄂东地区,湖南的洞庭湖平原,江西的鄱阳湖地区及浙赣铁路沿线,安徽的江淮丘陵和沿江圩区、XXXX市,共计92个县列为优质“双低”油菜的优先发展地区。

本项目通过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搭建长江中游油菜良种科研转化和推广应用基础平台,进一步提升油菜生产水平和菜籽品质,全面推进长江中游优质“双低”油菜板块建设。

2.2.2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需要

油菜生产适应性广、茬口灵活,具有养地作用,在XX市以稻田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油菜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既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又可减轻稻田的次生潜育化,提高水稻产量。

同时,油菜生产增产、增收的潜力巨大,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

本项目通过优质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及大田种植基地建设,辐射长江中游地区对优质“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推广“一菜两用”、平衡施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2.3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逐年增加。

“十五”期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由840万吨增加到1600万吨。

而我国植物油消费增长迅速,消费量从2000/2001年度的1000万吨增长到2006/2007年度的2235万吨。

产需缺口达到635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猛增,进口量由2000年的180万吨大幅增长到2005年的620万吨。

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植物油总需求将达到2580万吨,相应需要油籽7700万吨,如果国内油料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食用油脂的进口依赖度有可能超过60%。

通过本项目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双低”油菜生产发展,全面提升长江中游油菜生产水平和商品菜籽品质,为油脂生产提供充足、优质的加工原料。

同时,油菜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养殖业、养蜂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2.2.4是进一步提高油菜籽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油菜是常异交十字花科作物,容易接受外来花粉产生混杂,加之制种生产环节多,没有隔离条件和基础设施良好的种子繁育基地,难以保证高质量的种源供应,从而导致大面积生产油菜籽硫苷和芥酸含量提高,降低油菜品质。

本项目通过加强优质“双低”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合格用种,有效的保持品种特性,提高商品油菜籽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2.5是积极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发展新型可替代能源的需要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发展新型可替代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课题。

我国是燃油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为了缓解有限的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央制定了相关的能源政策,鼓励开发新型可替代能源。

油菜籽作为一种高能量物质,是加工转化“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且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等优点。

目前,长江中游已启动了多家“生物柴油”开发项目。

通过本项目建设,生产并推广应用“双低”和高含油量品种,能够在巩固、提高XX省及长江中游地区油菜种植优势地位的同时,推动“生物柴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2.2.6是提高XX省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长江流域是世界公认的油菜籽优势产区,无霜期长,冬季温暖,光、热条件适合油菜生产,是世界最大的油菜带。

XX地处长江中游,油菜种植历史悠久,是XX油菜的主产区。

自2002年XX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优势区域以后,XX市政府及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双低”油菜的推广力度,把“双低”油菜的种植和推广作为XX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开展了与境内万富油脂、中种集团华中油菜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订单农业生产,其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省的80%以上。

但是,由于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落后,油菜生产能力仍然较低。

因此,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良种繁育推广为重点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是提高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油菜籽自给能力,确保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必须根据XX市当前油菜生产种植现状,建设保障体系完善的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统一供种,集中连片,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提高油菜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XX市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产销预测

3.1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3.1.1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

3.1.2油菜籽产区分布

3.1.3国内油菜品种结构及良种研发现状

3.2市场前景分析

3.2.1国际市场

3.2.2国内市场

3.3项目区现有生产能力及品种调查分析

第五章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为XX农专、XX省农科院油料所、XX市农技推广站、土肥检测站及植保站。

5.1项目主要技术依托单位

5.1.1XX农专基本概况

XX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XX市南郊,创建于1910年,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集农、经、理、工、管、文为一体,具有鲜明XX南特色和良好办学基础的综合性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设有农业科学系、园艺林学系、生物技术系等11个系及成人教育部、体育教学部、人文社会科学部、实验教学管理部等4个教学部。

开设了茶学、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微生物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和农学、植物保护、药用植物、旅游英语、物业管理等42个专科专业。

学校校园占地1360亩,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教职工606人,其中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102人,中级职称128人,有博士4人,硕士132人,拥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XX省优秀专家和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了XX院士等18名客座教授。

学校教师中从事油菜育种和栽培教学及科研工作的有XX博士等6人,他们已有十多年的油菜育种、制种经验,因油菜科研、生产已获得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星火奖一项。

此外,学校的种子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有着油菜种子的各项检验、检测技术。

XX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完全有能力作好XX市“双低”油菜良繁基地建设的技术依托单位工作。

5.1.2XX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XX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前身是XX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1979年分设增建XX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现有在职职工78人,其中高级22人,中级21人,初级8人;先后有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9人获XX省优秀专家称号,拥有博士、硕士17人。

该所主要从事油菜、棉花、大豆、花生、芝麻等作物的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和品种利用等科学研究工作,是XX省和国家棉花与油料作物育种攻关的骨干单位,在优质油菜育种,短季棉、抗病棉花育种,高产夏大豆育种,高产花生育种和芝麻杂交种等领域居全国同行的先进水平。

1981年以来育成棉花油料作物新品种60多个,其中25个通过国家审定,科技成果覆盖整个黄淮地区和新疆棉区,先后有60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以上成果奖,其中16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发明专利。

1991、1996年分别被评为“七五”、“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单位,2007年被评为“十五”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单位,位居全国第24位。

XX省油菜科研以XX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为牵头单位,XX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主要从事油菜的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利用、栽培生理和品种利用等科学研究工作,是XX省和国家育种攻关的骨干单位之一,在优质油菜育种特别是优质杂交种研究等领域居全国同行的先进水平。

“六五”以来一直承担国家和XX省油菜科技攻关、“十五”国家863、“十一五”国家863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

先后与比利时、法国、德国等国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育成双低优质油菜品种15个。

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和国家发明专利9项。

XX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现有7名专业人员从事油菜研究。

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2名,助理研究员3人。

博士、在读博士各1人。

具备课题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试验田、温室、网室等条件。

现建有比较完善的品质分析实验室和细胞实验室,拥有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核磁共振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

可以进行油菜品质的各项精微量分析和小孢子培养、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等。

学科带头人简介XX,XX,研究员,博士油菜研究室主任。

1985年7月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油菜遗传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工作。

曾获XX省青年科技奖,被XX省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XX省省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荣誉称号、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奖”、“XX省学术技术带头人”、“XX省百名巾帼科技英才”、“XX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还担任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XX省作物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XX省民盟科技委员会委员等。

主持和完成油菜中—比、中—法“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合作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主持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油菜科技攻关、“十五”863子专题和XX省“八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XX省油菜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从事油菜品种资源利用、品质育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999年、2002年分别到比利时农业研究中心、法国农科院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40余篇。

5.2项目区技术服务单位

5.2.1XX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XX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位于XX市新华西路30号,是XX市农业局下属全供事业单位,集粮作、经作、中药材、花木办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单位,现有固定资产64万元。

全站现有人员30人,其中正高级农艺师2人,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5人,初级技术人员10人,是全市农技推广体系的龙头单位,每年引进、试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在20项以上,多次承担部、省农业科技项目,具有较强的科研推广能力,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228项,编著29部,发表科研论文311篇。

有一支由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从事油菜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有队伍,同国内外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合作成功地引进推广了中油821、中油119、秦油2号、XX油4号、XX油5号、华杂3号、华杂4号等油菜新品种,承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黄开办、XX农大、农业部丰收计划等单位油菜技术开发研究项目。

经过近几年来的生产、试验、示范,我市研究出了XX市“双低”优质杂交油菜的最佳播期、最佳密度、最佳施肥量,总结出了XX直播油菜的关键栽培要点,并为了解决了当地油菜播期雨水多和劳动力不足,大力推广了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发表论文两篇,获得成果两项。

“‘华油2790’制种技术”刊登在《种子世界》第九期,“油菜免耕栽培试验研究”发表在《XX农专学报》上;“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华油2790’的选育与应用”获得XX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