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图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66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蟾蜍图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蟾蜍图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蟾蜍图片.docx

《蟾蜍图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蟾蜍图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蟾蜍图片.docx

蟾蜍图片

蟾蜍图片

  篇一:

主题阅读《青蛙和蟾蜍》

  主题阅读:

青蛙和蟾蜍《讲故事》、《等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蛙与蟾蜍是两个外表相似而个性迥异的好朋友,他们时刻都为对方着想,共同分享着成长中的点滴欢乐与忧伤。

作者洛贝尔在形象塑造是,把青蛙和蟾蜍塑造成两个充满孩子气的大人,它俩会做出一些看似很傻、很可笑的事,可是它们做出的事却让人觉得温暖且感动。

《讲故事》和《等信》这两个小故事就是两篇充满了幸福友情的幽默小故事。

  《讲故事》,蟾蜍看青蛙的脸色不好看,让青蛙躺下休息,青蛙想听故事,于是蟾蜍想尽办法想要想出个办法出来,它先是来来回回地走了好久,想不出。

于是,它头朝下立着,想不出。

他又拿水杯,往自己头上泼,还是想不出。

最后,它把头往墙上撞,仍旧想不出来。

青蛙觉得好些了,可是蟾蜍却觉得不舒服了,于是,蟾蜍躺下休息,青蛙给蟾蜍讲故事,青蛙把蟾蜍给自己想故事的过程编成故事讲给蟾蜍听。

《等信》,蟾蜍因为总是收不到信而感觉伤心,青蛙不忍蟾蜍难过,于是它急忙回家给蟾蜍写了封信,并且请蜗牛给蟾蜍送去。

可是,蜗牛的速度太慢了,等了好久都没到。

青蛙忍不住,将自己给蟾蜍写信的事告诉了蟾蜍,于是,两个朋友一起高高兴兴地一起等信。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节,感受青蛙与蟾蜍间温暖的友情。

  2、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手法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班里你和谁是好朋友?

你曾经为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

或者好朋友为你做过什么?

  今天,我们也来读一读一对好朋友——青蛙和蟾蜍的故事。

(出示青蛙和蟾蜍的图片)问:

你能认出谁是青蛙,谁是蟾蜍吗?

  二、默读故事、体会友情

  1、两个故事中,青蛙和蟾蜍分别为好朋友做了哪件事?

  请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两个故事

  2、这两个故事,给你什么感受,哪个细节给你感受最深?

说说为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情感,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3、你觉得青蛙和蟾蜍彼此为对方做的事真的很傻吗?

  4、如果青蛙和蟾蜍来到你的身边,你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体会,在生活中,朋友不一定要很聪明、很优秀,待人真诚、甚至愿意为你做些看似很傻事情的人,也是可以做朋友的。

  5、你们成为好朋友了,你会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呢?

  三、体会写法

  两个好玩的故事,给我们介绍了两个好玩的朋友。

我们再读读故事,其实作者写故事的手法也很有意思。

  1、出示文字:

  青蛙望望蟾蜍窗外的信箱。

蜗牛还没有到。

  “蟾蜍,”青蛙说,“说不定有人会寄信给你呢。

  “不可能,不可能的,”蟾蜍说,“绝对不会有人寄信给我的。

  青蛙又望望窗外,蜗牛还没有到。

“可是,蟾蜍呀,”青蛙说,“也许今天就有人寄信给你呢。

  “别傻了,”蟾蜍说,“以前从来没有人寄信给我,今天也不会有人寄信给我。

”青蛙望望窗外,蜗牛还是没有到。

  

(1)请学生分角色来读。

  

(2)问读“青蛙”学生,你为什么读得这么“着急”?

  我没看到一个“急”字,你从哪体会出来的?

  老师点拨:

作者很高明,从一次次地写青蛙“望望”这个动作,让我们感受到青蛙着急的心理。

这样的写作方法在平时写日记时,我们也可以试试。

  2、在《等信》的故事中,青蛙和蟾蜍等了四天,蜗牛才迟迟把信送到。

如果换成让兔子来送信,故事的结局会很不一样,你喜欢哪个呢?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设计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会体会作者让蜗牛送信的用心,进而体会作者创作手法的魅力,体会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四、介绍作者和《青蛙和蟾蜍》的系列作品

  1、介绍作者:

  这两个的作者是美国当代最尊重儿童智慧的作家艾诺·洛贝尔(ArnoldLobel)。

他1933年5月29日生,1987年12月4日离开这个世界。

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在纽约时报登了一则启事,大意是说:

“如果你想念我,请不要设立什么基金会、奖学金、纪念碑之类的,请您看我的书,因为我就在里面”。

  艾诺·洛贝尔曾经说,创作对他而言非常不容易,但是想到每天在这世界上,都有人坐在那里读他的书,欣赏他的故事,他就非常地高兴,他热爱为孩子做书

  2、《青蛙和蟾蜍》系列共有四册,分别是:

  《青蛙和蟾蜍──好朋友》,荣获1971年凯迪克银奖

  《青蛙和蟾蜍──好伙伴》,荣获1973年纽伯瑞银奖

  《青蛙和蟾蜍──快乐时光》、《青蛙和蟾蜍──快乐年年》,荣获19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童书奖

  每册书各有5个小故事,总共有二十个小故事。

  五、结语: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青蛙和蟾蜍,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艾诺·洛贝尔。

如果,你喜欢他的故事,想知道青蛙和蟾蜍还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请你自己找来这些书来读读吧。

  反思:

  《讲故事》和《等信》是“蟾蜍和青蛙”系列中的这两个很幽默的小故事,让人在不禁莞尔时却又感觉温暖。

多好的两个朋友,蟾蜍为了给青蛙想出一个小故事,它用尽了办法;青蛙为了能让蟾蜍不再伤心,体会到收信的快乐,特地写了一封信,让好朋友蜗牛给送去。

反复读故事会被青蛙和蟾蜍之间的美好友情而感动,也钦佩于作者洛贝尔高超的写法。

因此,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两点:

  1、通过文本细节,感受青蛙与蟾蜍间温暖的友情。

2、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手法的魅力。

并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流程。

  导入环节,我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让学生在回忆发生在自己身上故事的同时,也为学生在阅读文本前做个情感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默读故事、体会友情。

我设计了五个小问题,问题层层推进,直指主题,并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

学生讲故事内容时,无论是依据问题进行复述,还是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性的讲述,老师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且,将学生反复带入文本,抓住细节,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心理。

同时,我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

你觉得青蛙和蟾蜍彼此为对方做的事真的很傻吗?

傻与不傻,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但是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会进一步体会出青蛙和蟾蜍都是在为对方着想。

文学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语文的学习,更是价

  值观培养途径之一,需要与生活相连接。

因此,设计了这个问题:

“你们成为好朋友了,你会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呢?

”这个问题,其实与导入时的问题呼应。

学生会反思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也许会重新认识什么是好朋友,该如何对待好朋友。

  第三个环节,体会写法。

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手法的高超。

不言“急”,读者却能感受到“急”;如果换成让兔子来送信,故事的结局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不同?

学生会思考、观点会碰撞,在这样的思考、碰撞、思考中,学生更能体会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最后,介绍作者和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受。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教学生如何读这两个故事,而且能够读这一类故事,是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渗透。

文学的阅读,也应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成长,唤起思考,甚至可以审视自己的现实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亲近母语”课题组的岳乃红老师听了的次节课的说课,她也给出了建议:

从“读”过渡到“写”有些突然,应该思考如何能做到这种过渡的无痕。

  听了岳老师的话,结合岳老师上这节课的处理。

我想将第三个环节做些变动,把第一个问题换成:

读了故事,谁在等信?

等信时是什么心情?

学生会想到,蟾蜍在等信;青蛙在等信;他们俩一起等信。

基于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追问:

青蛙在等信而且很着急。

故事里哪里看出青蛙等信很着急?

请用笔划出来。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反复读文,找到文中出现的三个“望望”一词,进而体会出青蛙的着急。

由学生自己找出,学生的体会会更深刻。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我将在课堂上不断总结经验。

  阅读是快乐的事,通过这样的阅读课堂,学生会更加爱上读书。

  因为,这样的阅读课堂是轻松的,学生没有繁重的压力;这样的阅读课堂也是幸福的,我们一起体会着纯真的情感。

这样的阅读课,把世界带进了课堂,也让学生的心灵充满色彩。

  篇二:

青蛙(或蟾蜍)的外形和骨骼系统

  实验18青蛙(或蟾蜍)的外形和骨骼系统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通过对蛙(或蟾蜍)外形和骨骼系统的观察,了解两栖类的躯体结构及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

  

(二)内容

  蛙(或蟾蜍)的外形与骨骼系统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活蛙(或蟾蜍)或浸制标本,蛙(或蟾蜍)整体和散装的骨骼标本。

  

(二)用品

  解剖盘、解剖器、显微镜、放大镜。

  三、操作与观察

  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蛙(或蟾蜍),针尖刺入颅腔毁脑时,针的倾斜角度必须很小。

实验材料若为蟾蜍,操作中应注意不宜近距离注视,不要挤压其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如被射入,则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一)外形

  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

  蛙(或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思考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作有何关系。

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

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膜是否活动,怎样活动?

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

两眼后各有一圆形鼓膜(蟾蜍的鼓膜较小。

在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

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蟾蜍无此结构)。

  2.躯干部

  鼓膜之后为躯干部。

蛙的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3.四肢

  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组成。

4指,指间无蹼。

生殖季节雄蛙(或雄蟾蜍)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瘤,为抱对之用。

后肢长而发达,分为股、胫、跗、跖、趾5部。

5趾,

  趾间有蹼。

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后肢在蛙体的哪些运动中起主要作用?

(蟾蜍四肢短钝,后肢比青蛙的短,趾间蹼不发达。

这些特征使蟾蜍善于跳跃和游泳吗?

  

(二)皮肤

  蛙背面皮肤粗糙,背中央常有一条窄而色浅的纵纹,两侧各有一条色浅的背侧褶。

背面皮肤颜色变异较大,有黄绿、深绿、灰棕色等,并有不规则黑斑。

腹面皮肤光滑,白色。

(蟾蜍体表极粗糙,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但头部背面无瘰疣。

背面皮肢暗黑色,体侧和腹部浅黄色,间有黑色花纹)。

  1.用手抚摸活蛙(或蟾蜍)的皮肤,有粘滑感,其粘液由皮肤腺所分泌。

保持皮肤的湿润对蛙(或蟾蜍)的生活有何意义?

  2.在显微镜下观察蛙(或蟾蜍)的皮肤切片,可见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角质层裸露在体表,极薄,由扁平细胞构成(蟾蜍的角质层较厚,有何作用?

),角质层下为柱状细胞构成的生发层。

表层中尚有腺体的开口和少量色素细胞。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其厚度约为表皮的3倍,由结缔组织组成,可分为紧贴表皮生发层的疏松层及其下方的致密层。

真皮中有许多色素细胞、多细胞腺、血管和神经末捎等。

  3.注意皮肤与皮下肌肉的连接程度,为什么?

皮肤内分布的血管丰富吗?

有何意义?

  (三)骨骼系统

  蛙(或蟾蜍)的骨骼系统由中轴骨骼(包括头骨和脊柱)和附肢骨骼组成。

取蛙(或蟾蜍)的骨骼标本进行以下观察(图19-1)。

  图19-1青蛙的骨骼

  1.头骨

  蛙(或蟾蜍)的头骨扁而宽,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1)脑颅

  中央狭长部分即脑颅,为容纳脑髓的地方;其两侧各一大空隙,眼球着生于此。

脑颅后端有枕骨大孔,脑由此与脊髓相通。

观察构成脑颅的骨片。

  ①从背面看

  外枕骨1对,位于最后方,左右环接,中贯枕骨大孔,每块外枕骨有一光滑圆形突起,称枕髁,与颈椎相关节。

  前耳骨1对,位于两外枕骨的前侧方。

  额顶骨1对,狭长,位于外枕骨前方,构成脑颅顶壁的主要部分。

  鼻骨1对,位于额顶骨前方,略呈三角形,构成鼻腔的背壁。

  蝶筛骨位于鼻骨和额顶骨之间,构成颅腔的前壁。

并向前伸展,构成鼻腔的后半部,此骨在脑颅的腹面可见。

  ②从腹面看

  副蝶骨为脑颅腹面最大的一扁骨,略呈“+”字形,其后缘与外枕骨相接,其前方是蝶筛骨。

  犁骨1对,位于鼻囊的腹面。

蛙的每块犁骨腹面有一簇细齿,称犁骨齿(蟾蜍无犁骨齿)。

  

(2)咽颅

  包括构成上下颌的骨骼及舌骨。

  ①上颌骨

  前颌骨1对,形短小,位于上颌的最前端,其下缘生有齿(蟾蜍无前颌齿)。

  颌骨1对,形长而扁曲,前端与前颌骨相连,后端与方轭骨毗连,构成上颌外缘。

每骨的下表面凹陷成沟,沟的外边生有整齐的细齿,称颌齿(蟾蜍无颌齿)。

  方轭骨1对,短小,位于上颌后端外缘的两旁,与上颌骨相连。

其后端是一块尚未骨化的方软骨。

鳞骨1对,位于前耳骨的两侧,呈“T”形。

其主支向后侧方伸出,连接方轭骨的后端,其横支的后端连接前耳骨。

  翼骨1对,位于鳞骨下方,呈“人”字形。

其前支与上颌骨的中段相邻接,后支和内支分别与方软骨、前耳骨相连。

  腭骨为1对横生细长骨棒,位于头骨腹面,一端连蝶筛骨,另一端连上颌骨。

  ②下颌骨

  颐骨1对,极小,位于颌前端。

  麦克氏软骨1对棒形软骨,构成下颌之中轴;其后端变宽,形成关节面,与上颌的方软骨相关节。

但经制作的标本,此骨常不存在,只留下一纵形沟槽。

  齿骨1对,长条形薄硬骨片,附于麦氏软骨前半段的外面。

  隅骨1对,长大,包围麦氏软骨的内、下表面。

前端与齿骨相连,后端变宽,延伸达下颌的关节。

③舌骨

  位于口腔底部,为支持舌的一组骨片。

由扁平近长方形的舌骨体和其前端的1对前角及后端的1对后角组成。

  2.脊柱

  蛙(或蟾蜍)的脊柱由1枚颈椎,7枚躯干枢,1枚荐椎和1个尾杆骨组成。

  

(1)椎骨的一般构造

  取1枚躯干椎观察。

  椎体是脊椎骨腹面增厚的部分。

其前端凹入,后端凸出,为前凹型椎体。

前后相邻椎体凹凸两面互相关节。

蛙最后一枚躯干椎的椎体为双凹型(蟾蜍每一躯椎的椎体都是前凹型)。

  椎孔椎体背面的一椭圆形孔,前后邻接的椎骨的椎孔相连形成一管即椎管,脊髓贯穿其中。

  椎弓为椎体背侧的1对弧形骨片,构成椎孔的顶壁和侧壁。

  椎棘椎弓背面正中的一细短突起。

  横突在椎弓基部和椎体交界处,由椎体两侧向外突出的1对较长的突起。

  关节突2对,为分别位于椎弓基部前、后缘的小突起。

前面的关节面向前,称前关节突;后面的关节面向后,称后关节突。

前一椎骨的后关节突与后一椎骨的前关节突相关节。

  

(2)颈椎

  为第1枚椎骨,也称寰椎。

寰椎无横突和前关节面,其前面有2个卵圆形凹面,与头骨枕髁相关节。

(3)荐椎

  具长而扁平的横突,向后伸展与髂骨的前端相关节。

椎体后端有2个圆形小突起,与尾杆骨前端相关节。

  (4)尾杆骨:

是由若干尾椎骨愈合成的一细长棒状骨。

其前端有2个凹面,与荐椎后方的两个突起相关节。

  3.附肢骨骼

  

(1)肩带、胸骨、前肢骨

  ①肩带(图19-2)

  呈半环形,左右对称。

每侧肩带包括背腹两部,背部有上肩胛骨和肩胛骨,腹部有锁骨和乌喙骨。

上肩胛骨位于肩背部的扁平骨。

其后缘为软骨质。

  肩胛骨一端与上肩胛骨相连,另一端构成肩臼的背壁。

  锁骨位于腹面前方,细棒状。

  乌喙骨位于锁骨稍后方,为较粗大的棒状骨。

其外端与肩胛骨共同构成肩臼,内端与上乌喙骨相连。

上乌喙骨位于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之间,1对细长形骨片,尚未完全骨化,在腹中线汇合,不能活动,称固胸型肩带(蟾蜍的左右上乌喙骨成弧状并互相重叠,可以活动,称弧胸型)。

  图19-2上图为弧胸型肩带,下图为固胸型肩带

  1.上乌喙骨2.前乌喙骨3.喙骨4.锁骨5.上肩胛骨6.肩胛骨7.喙孔8.前胸骨9.胸骨②胸骨

  位于胸部的腹中线上。

蛙的胸骨由一系列骨块组成,并以上乌喙骨为界,分为两部分。

蟾蜍仅具1块。

③前肢骨

  构成前肢上臂、前臂、腕、掌、指等5部的骨块。

  肱骨上臂的一根长棒状骨,近端圆大,嵌入肩臼形成肩关节;远端与前臂的桡尺骨形成肘关节。

  桡尺骨前臂的一根由尺骨和桡骨合并而成的长骨,骨干内外两面两骨愈合处各有一纵沟,尤以远端部分较明显。

  腕骨位于腕部的6枚不规则形小骨块,排成两列,每列3枚。

  掌骨掌部5根小骨,第一掌骨极短小,其余掌骨细长形,长度相近。

  指骨前肢4指,分别关节于第二、三、四、五掌骨远端。

第一、二指各有2枚指骨,第三、四指各有3枚指骨。

  

(2)腰带和后肢骨

  ①腰带

  是后肢的支架,由髂骨、坐骨和耻骨3对骨构成,背面看呈“V”形,三骨愈合处的两外侧面各形成一凹窝,称髋臼。

腰带的后部中间与尾杆骨相连。

  髂骨1对长形骨,前端分别与荐椎的2个横突相连,后端与其他两骨愈合,构成髋臼的前壁和部分背壁。

  坐骨位髂骨后方。

左右坐骨并合,构成髋臼的后壁和部分背壁。

  耻骨位腰带后部的腹面,左右耻骨愈合。

构成髋臼的腹壁。

  ②后肢骨

  构成后肢的股(大腿)、胫(小腿)、跗、跖、趾等5部的骨块。

  股骨为股部的一根长骨,其近端呈圆球状称股骨头,嵌入髋臼构成髋关节,远端与胫腓骨相关节。

胫腓骨为胫部的一根长骨,骨干内外两面中间各有1条浅纵沟,表明此骨系由胫、腓两骨合并而成。

其近端与股骨形成膝关节,远端与跗骨相关节。

  跗骨5枚,排成2列。

与胫腓骨相关节的是1对短棒状骨,外侧的为腓跗骨(跟骨),内侧的称胫跗骨(距骨),两骨上端愈合,下端相互靠拢。

另3枚颗粒状,在跟骨、距骨和跖骨之间排成一横列。

  跖骨为联系跗骨和趾骨的5根长形骨,第四根最长。

在第一跖骨内侧有一小钩状的距,又称前姆指。

趾骨后肢五趾,第一、二趾有2枚趾骨,第三、五趾有3枚趾骨,第四趾有4枚趾骨。

  篇三:

青蛙和蟾蜍

  《青蛙和蟾蜍》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节,感受青蛙与蟾蜍间温暖的友情。

  2、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手法的魅力。

  3、激发学生课外延伸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

  一、导入

  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

你曾经为你的好朋友做过什么?

或者你的好朋友为

  1真是让人羡慕的友谊啊!

○2你有这你做过什么?

能来说一说吗?

(指名)评价○

  么一个好朋友,真为你高兴!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一对好朋友,它们是“青蛙和蟾蜍”。

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好它们的名字。

(板书)

  “蟾蜍”这个词,两个字都是翘舌音,谁来读准他?

(指名)

  有谁知道,蟾蜍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

(蛤蟆、癞蛤蟆)(出示PPT图片)那你自己认出谁是青蛙,谁是蟾蜍吗?

(指名)真厉害!

你怎么分辨出来的!

  (评价:

介绍得真清楚,我们又长了一个知识,谢谢你!

)在童话故事中,他们长这样。

(PPT图)

  二、读故事,体会友情

  1、青蛙和蟾蜍这对好朋友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就来读读

  它们的故事。

打开书到43页。

默读这两个故事。

  2、怎么样?

故事读完了,心中什么感觉?

自己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

(温

  暖、美好、感动?

?

  3、那青蛙和蟾蜍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事,让你有了温暖美好的感受?

  板书:

讲故事等信

  4、这两件事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

默默浏览一下故事,找一找,

  画一画,想想为什么。

  5、交流。

(PPT)(教师巡视、指导)

  1为了给自己的朋友讲个故事,蟾蜍做了哪些努力?

(红线划出)读一○

  读,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蟾蜍为自己做的一切,心里会是怎么样的感受?

真是让人羡慕的友谊啊!

  2蟾蜍躺在床上,青蛙为它讲故事,讲的是什么?

为什么?

说明了什○

  么?

评价:

这既是讲故事,更是无言的感谢。

小结:

互相照顾,互相关心,这份真挚的情谊让我们心里温暖。

  3出示:

  小结:

快乐的是一起分享,伤心难过的事一起分担,这就是朋友。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朋友完成心愿,给他带去快乐,这是朋友。

  ?

?

  (其他学生有提到,随机点评)

  好,我们的交流告一段落。

  6、老师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也曾读过它们的故事,当时我觉得它们好

  傻啊!

你觉得青蛙和蟾蜍彼此为对方做的事傻吗?

为什么?

  如果它们来到你的身边,你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为什么呢?

  小结:

是啊!

在生活中,朋友不一定要很聪明,很优秀,只要以真心待你,甚至愿意为你做些看似很傻的时期,那就是可以做朋友的。

  那当你拥有这样的好朋友了,你会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呢?

  小结:

付出一颗真心,获得一份真情。

朋友,就是无私、真诚;朋友,就是携手共进?

?

  (板书:

真心以待)

  三、体会写法

  两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两个可爱的朋友。

  故事写得这么引人入胜,当然是作者写故事的方法有意思啦!

我们一起瞧一瞧,来看这一段。

  1、出示文字(PPT)

  我请两个同学来分配朗读一下。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陪蟾蜍等信的过程中,青蛙是什么心情!

可是这段文字中,没有一个“急”字,你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每一次望向窗外,你猜测青蛙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小结:

作者多么高明,一次次地重复写青蛙“望望”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青蛙着急的心理,愿意帮朋友实现愿望的迫切心情,更体会到了它对朋友的关爱。

在小朋友写日记的过程中,也可以试试哦!

  2、再来看这一段。

(PPT)

  青蛙和蟾蜍等了几天,蜗牛才迟迟把信送到?

那如果换成善于奔跑的兔子来送信呢?

结局会很不一样,你想象一下,你会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小结:

这就是作者创作手法的魅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等待延长了快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四、介绍作者和系列作品。

  那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看有趣故事的是谁呢?

从书上找一找,读读他的名字。

(板书)(PPT出示)艾诺·洛贝尔,是美国当代最尊重儿童智慧的作家。

他曾经说过,创作对他而言非常不容易,但是想到每天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人坐在那里读他的书,欣赏他写的故事,他就非常高兴,他热爱为孩子们写故事。

他离开这个世界时,纽约时报登了一则启事,大意是说(出示)

  在今天的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就仿佛看到了他的身影,幽默、善良?

?

那他创作的青蛙和蟾蜍这个系列故事呢,共有四册。

PPT(出示)

  五、结语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对好朋友(指板书),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指)如果你喜欢他的故事,想知道青蛙和蟾蜍还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就快快找这些书来读一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