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707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6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docx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评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本)

 

项目名称: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中节能山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9年9月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

中节能山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宜盛苑B区2号楼1-401室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047300

建设地点

输电线路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和上党区境内

立项审批

部门

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长发改审发

【2019】67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电力供应(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塔基占地12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379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42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1.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

2020年9月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境内,总规划装机容量100MW,本期为一期工程,装机容量50MW。

根据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关于中电节能壶关县树掌50兆瓦风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评审的会议纪要》,该风电场以1回220kV线路接入紫岭22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

为保证风电的及时送出,配套建设送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①紫岭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扩建220kV出线间隔1个;

②树掌风电场升压站~紫岭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线路长度20.5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19.25km,双回塔单侧挂线1.25k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山西省有关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19年6月10日,中节能山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委托北京绿方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我单位接受任务后,收集了有关工程情况、可行性研究和背景资料,对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沿线进行现场踏勘,评价单位委托山西明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工程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本)。

现场踏勘时,本工程尚未开工建设。

2.编制依据

2.1任务依据

(1)委托书,中节能山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2)国网山西经研院关于中节能山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晋电经研规划〔2019〕74号。

2.2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版),2014年7月29日;

(7)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施行);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28日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年4月24日;

(10)国家环境保护局[1999]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9年2月1日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2011年1月8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1999年3月18日施行;

(13)环境保护部环办[2012]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2012年10月26日;

(14)环境保护部环办[2013]10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3年11月14日。

(1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11月);

(16)《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修订)》,2016年12月8日;

(17)《壶关县生态功能区划》,《壶关县生态经济区划》;

(18)《长治县生态功能区划》,《长治县生态经济区划》。

2.3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2018);

(7)《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1)《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12)《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GB5054-2010);

(13)《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2005)。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

2.4参考资料

(1)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网山西长治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9年1月;

(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建设相关资料。

3.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评价范围

3.1评价因子

表1本工程评价因子一览表

评价阶段

评价项目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单位

施工期

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

运行期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

工频电场

V/m

工频磁感应强度

工频磁感应强度

μT

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

dB(A)

3.2评价等级

1、电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表2中关于评价等级的确定,本工程220kV输电线路为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15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确定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划分依据见表2。

表2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分类

电压等级

工程

条件

评价工作等级

交流

220KV

输电线路

1.地下电缆

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

三级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5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

二级

变电站

户外式

二级

2、声环境

本工程线路沿线均为农村地区,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地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3、生态环境

本工程线路路径长度20.5km;占地面积10.20hm²,其中永久占地1.20hm²,临时占地9.0hm²,线路沿线无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

按照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划分依据见表3。

表3本工程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环境区域生态敏感性

长度≥100km

或面积≥20km2

长度50~100km

或面积2~20km2

长度≤50km

或面积≤2km2

特殊生态敏感区

一级

一级

一级

重要生态敏感区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区域

二级

三级

三级

4、地表水

本工程运行后无废水产生及外排。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2018),本项目为低于三级B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项目,仅进行地表水环境简要分析。

3.3评价范围

1、电磁环境:

输电线路: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带状区域。

2、声环境:

输电线路: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带状区域。

3、生态环境

输电线路: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带状区域。

4.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

4.1工程概况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为新建工程:

紫岭220kV变电站扩建220kV出线间隔1个;新建树掌风电场升压站~紫岭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长度20.5km(壶关县境内15.2m,上党区境内5.3km)。

具体工程概况详见表4。

表4工程概况一览表

1.紫岭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扩建紫岭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1个,占用东起第1备用出线间隔。

采用户外AIS设备,新增断路器1台、隔离开关3组,电流互感器3台、电压互感器1台。

2.树掌风电场升压站~紫岭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

线路长度

线路长度20.5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19.25km,双回塔单侧挂线1.25km。

导线型号

2×JL/GIA-300/40钢芯铝绞线

地线型号

2根OPGW复合光缆

杆塔

塔基数量

新建60基

杆塔型式

单回路直线塔44基、单回路耐张转角塔12基、双回路终端塔4基。

拆除工程

4.2工程内容

1、紫岭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本期扩建紫岭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1个,占用东起第1备用出线间隔。

紫岭220kV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为双母线接线,本期采用户外AIS设备,选型与前期保持一致。

新增断路器1台、隔离开关3组、电流互感器3台、线路电压互感器1台。

扩建后出现间隔由东向西依次为:

树掌风电、备用、沙牵2回、苏店2回、神农、秦川、备用2回。

2、树掌风电场升压站~紫岭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

(1)线路路径

在路径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建设单位与当地政府、建设、国土、人武、文物、水利、林业、环保、交通等部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最终选择了两个路径方案进行了比选。

线路路径图见附图1。

1)线路路径方案一(推荐路径)

线路由中节能树掌风电场升压站向东出线,向北至沙堰村东,向西北跨越紫岭至东井岭110kV线路过鳌街村南至圪驼村北,向西过寨沟村、跨越2回35kV线路,经大窑沟村南、大峪村北、墓坡村南至牛家山村北,因紫岭站出线路径紧张,改为同塔双回线路单侧挂线,由前双岗村与双岗村之间向南接入紫岭220kV变电站。

线路长度约20.5km,其中双回路单侧挂线1.25km。

地形比例:

平地6%、丘陵51%、一般山地43%。

主要交叉跨越:

跨越110kV线路1次,35kV线路1次,县道2次,林地3km。

2)线路路径方案二(比选方案)

线路由树掌风电场升压站出线,右转至石南底村南,再右转至东坡村北后左转,至前山上村南右转,至琚寨村北右转后连续跨越荫城-东柏林35kV线路和紫岭-东井岭110kV线路,左转至牛家山村南,于前双岗村与后双岗村之间向南接入已建的紫岭220kV变电站。

线路长度约21.5km,其中双回路单侧挂线1.25km。

地形比例:

平地5%、丘陵40%、山地55%。

主要交叉跨越:

跨越110kV线路1次,35kV线路2次,省道1次、县道1次、林地3.8km。

3)线路路径方案的比较选择

 

表5路径方案比较表

比较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线路长度(km)

20.5

21.5

地形比例(%)

平地

6

5

丘陵

51

40

山地

43

55

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跨越林地长度为3km,线路杆塔采用高跨方式通过,砍伐树木较少。

跨越林地长度为3.8km,线路杆塔采用高跨方式通过,砍伐树木较多。

线路比较:

方案一线路比方案二线路长度少1.0km,且途径区域山地较少,跨越林区比方案二少0.8km,需砍伐的树木较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2)导线及杆塔

本线路架空导线采用2×JL/GIA-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2根OPGW复合光缆。

全线新建铁塔60基铁塔,其中,单回路直线塔44基;单回路转角塔12基,双回路终端塔4基。

(3)线路经过煤矿

由于线路路径上煤矿分布密集,无法避让,因此本项目线路选择跨越大峪煤矿后由黄山煤矿和百尺第一煤矿中间穿过,跨越矿区的距离最短,且在线路跨越大峪煤矿时,位于煤矿巷道保护煤柱的上方,避开了开采工作面,最大程度的减小了矿产资源开采及采空区带来的安全影响。

本项目跨越煤矿总体示意图见附图2,跨越大峪煤矿井田上下对照图见附图3。

本工程经过煤矿区时,采用自立式铁塔基础,基础与塔脚均采用地脚螺栓连接。

地脚螺栓外露有丝扣,长度加100mm-200m,以备不均匀沉降发生后调整塔身恢复就位。

为了抵抗由于地基沉降给铁塔带来的危害,在基础底面设置一块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大板,基础与大板之间铺垫100mm厚卵石加砂垫层,使基础与大板之间具有一定的滑动性,以便于地基沉降基础滑移后调整复位。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防止矿区地基沉降对项目输电线路的影响。

 

3、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要求

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GB50545-2010)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要求,本工程与相应物交叉跨越严格按照表6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表6导线与相应物距离要求表

线路经过地区

220kV标称电压等级下相应关系

距离(m)

居民区

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

7.5

非居民区

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

6.5

交通困难地区

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

5.5

高速公路

导线至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

8.0

公路

导线至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

8.0

电力线

最小垂直距离

4.0

通信线

最小垂直距离

4.0

铁路

至轨顶(标准轨)

8.5

至轨顶(电气轨)

12.5

至承力索

4.0

不通航河流

最小垂直距离(百年一遇洪水)

4.0

冬季至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

6.5

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

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4.5

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及街道树

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及街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3.5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净空距离

5.5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净空距离

4.0

本工程220kV线路跨越林区(主要树种为油松)3km,跨越林区时,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4.5m。

4、工程进展

本项目属于新建工程,根据现场勘查,未开始建设。

5、相关部门意见

本工程已经取得相关部门同意选址选线意见情况见表7所示,具体意见见附件6。

表7有关部门对本工程的意见

序号

协议文件出具单位

协议意见和要求

对意见的落实情况

长治县

1

长治市上党区人民政府

同意

2

长治县林业局

原则同意该线路走向,建议避开林地

在前期选址选线中已对林地进行了最大限度的避让,建设单位在办理使用林地审核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3

长治县国土资源局

同意

4

长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同意

5

长治县人民武装部

同意

6

长治县水利局

原则同意,沿线路附近有庄头供水、大峪村吃水工程,注意避让。

庄头供水、大峪村吃水工程均在村庄内部,本项目线路已避开村庄。

7

长治县公安局

同意

8

长治县文物博物馆

同意,在施工中,如发现地下文物,立即上报文物博物馆,并就地加以保护。

施工期应按要求执行

9

长治县交通运输局

同意,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沿线公路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设计施工应按要求执行

10

长治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同意

11

荫城镇人民政府

同意

12

长治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原则同意线路走向

13

长治县环保局

同意

壶关县

1

壶关县人民政府

原则同意

2

壶关县国土资源局

原则同意

3

壶关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同意

4

壶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同意

5

壶关县交通运输局

同意

6

壶关县环保局

原则同意

7

壶关县公安局

原则同意

8

壶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原则同意

9

壶关县林业局

原则同意,在办理使用林地审核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在项目开工前应办理林地审核手续

10

壶关县文化局

原则同意,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如发现古墓葬等地下文物遗存,要及时报告。

施工期如发现文物应及时报告

11

壶关县水利局

同意,建议线路管线要保护好,一定按要求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已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12

壶关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同意

13

壶关县人民武装部

同意

14

壶关县东井岭乡人民政府

同意

15

壶关县百尺镇人民政府

同意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依托工程为紫岭220kV变电站和树掌风电场升压站。

树掌风电场升压站目前尚未建设,正在积极办理相关环保手续。

紫岭220kV变电站(原名为荫城220kV变电站)于2015年5月13日由山西省环境保护厅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晋环函【2015】477号)。

根据现场调查,紫岭变电站站内无人值守,不产生生活废水,站内设有事故油池一座,未设置危废暂存间。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变电站产生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噪声均能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针对现场调查情况,环评建议紫岭220kV变电站应按规范要求建设危废暂存间1座,面积10m2,根据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建设危废暂存间应满足:

(1)站内应在合适位置(避开配电区、高压线进出线区域)建设危废暂存间,内要有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2)危废暂存间地面、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地面必须硬化、耐腐蚀,且表面无裂隙,并在危废暂存间门口设置明显标识,并加强管理;

(3)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本项目危险废物,事故油、废旧铅蓄电池分别进行收集、分开存放,专人管理;

(4)危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同预定接收的危险废物一致;

(5)做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等;危险废物的货单和记录在危险废物回取后应继续保留3年。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情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环境质量状况

本项目为送出工程,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

为了解输电线路工程周围的电磁及噪声环境现状,本次评价委托山西明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3日对变电站及拟建输电线路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

1.监测点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要求及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本次输电线路关注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和典型线位。

具体环境监测点如表8所示,监测布点图见附图9。

表8本项目监测点布置一览表

序号

监测项目

布点原则

实际监测点位

紫岭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竣工环保验收资料的变电站改扩建工程,厂界及出线端

站址四周,变电站北侧东起第一间隔设一点,220kV紫沙Ⅰ线间隔设一点,共6个测点

噪声

站址四周设点

站址四周,变电站北侧东起第一间隔设一点,220kV紫沙Ⅰ线间隔设一点,共6个测点

树掌风电场升压站~紫岭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工程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噪声

沿线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设点

后双岗村线路北侧20m居民住宅处

双岗村线路南侧20m养鸡场处

2.监测项目

(1)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

(2)声环境:

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eq。

3.监测单位

本次监测由山西明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其计量认证证书附表中包括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等)、电磁辐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等,具备完成本次监测项目的测量监测能力和资质条件。

4.测试仪器

(1)监测仪器

本项目监测采用的仪器见表9所示。

仪器均经过国家计量标定,在有效期内。

表9 监测使用的仪器、仪表

主要仪器

设备及编号

名称

型号

仪器频率

检定部门

有效期

电磁辐射

分析仪

MLJC-C043

(EHP-50F电磁场探头)

1HZ-400kHZ

中国计量

科学研究院

2020.01.02

多功能

声级计

声级计HS6298型

30dB-130dB

浙江省计量

科学研究院

2020.4.28

(2)监测方法及质量保证

1)监测方法

声环境测量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工频电场、磁场测量方法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进行。

2)质量保证

为确保本次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代表性强,依据国家环保局(91)环监字第043号文《关于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的有关规定,山西明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监测全程序进行质量控制:

(1)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2)监测所用仪器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3)在监测前对现场采样仪器进行了校准。

(4)监测数据进行了“三校、三审”。

5.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监测时间为2019年7月3日,监测期间气象条件见表10。

表10 监测期间气象条件

日期

气温(℃)

风速(m/s)

风向

湿度(%RH)

天气状况

7月3日

28~32

1.6

SE

40~50

6.监测结果

①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1。

表1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②声环境监测结果

输电线路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2所示。

表12工程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

表13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工程

环境要素

敏感目标

规模

位置关系

保护要求

山西长治壶关树掌风电220kV送出工程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后双岗村居民住宅

1户、三层

N20m

工频电场:

4kV/m,

工频磁感应强度:

0.1mT。

双岗村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