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03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docx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

气候变化毁灭了伟大文明?

特洛伊城,如今仅存废墟。

然而,打败了特洛伊人的希腊迈锡尼文明,在战后不久也开始崩溃。

罪魁祸首,可能是一次气候变化。

图片来源:

(文/MichaelMarshall)公元前1200年,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被特洛伊的帕里斯拐走了。

一支超过1000艘战船的希腊舰队动身追赶。

漫长的战争过后,阿喀琉斯等诸多英雄领导希腊,打败了特洛伊。

至少,大约4个世纪后的诗人荷马,是这样讲述的。

不过,荷马书写的不只是远早于他那个时代的事件,还是在描述一个失落已久的文明。

阿喀琉斯和他的同胞,都属于第一个伟大的希腊文明。

这个好战的文化以迈锡尼为中心,崛起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

到了公元前1100年,特洛伊战争的硝烟散去还不久,希腊的很多城市和定居点便已经遭到了破坏或遗弃。

幸存者们回归到更加简单的田园生活当中。

贸易逐步走向了停滞,书写之类的技能也被遗忘。

迈锡尼人使用过的B类线形文字,直到1952年才再次被解读出来。

到公元前800年前后,这一地区才渐渐恢复了元气。

希腊人吸收了腓尼基人的书写文字,伟大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崛起成为强权。

“那次崩溃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为它孕育了两个重要文化,”人类学家布兰登·德雷克(BrandonDrake)说,“就如同凤凰的浴火重生。

”第二次文明时期被称为古典希腊时期,其光芒令前一个时期黯然失色。

它的光荣仅仅持续了几个世纪,其公民思想却影响深远。

我们至今仍被他们的遗产所环抱,不论是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数学,还是民主思想。

然而,是什么造成了迈锡尼文明的崩溃,由此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最新的证据,那是一次气候变化。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文明的宿命被认为与气候变化有所关联,迈锡尼文明只是其中之一。

看起来,如果未能得到合适的应对,气候的剧变足以摧毁整个社会,而较小的变化则会带来动荡和战争。

气候变化击垮整个文明的想法,已经出现了超过一个世纪,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当研究者利用埋藏在湖底或者封固在钟乳石中的线索,研究出气候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之后,这一想法才获得了坚实的证据支持。

美国哈佛大学的哈维·维斯(HarveyWeiss)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帝国之一——阿卡德帝国的崩溃入手,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阿卡德帝国发源于中东的新月沃土,这片农田肥沃的地带历经许多个世纪,发展出了发达的区域文化。

公元前2334年,萨尔贡出生于城邦国家阿卡德。

他最初是一名花匠,被安排负责清理灌溉渠,后来夺取了政权。

他没有就此满足,又征服了很多临近的城邦国家。

萨尔贡建立的帝国在他死后兴盛了接近一个世纪,继而崩溃。

在如今的叙利亚挖掘之后,维斯发现,尘土堆积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突然变得干燥。

干旱可能引发饥荒,他指出,这解释了那个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抛弃重要城市(参见《科学》,261卷,995页)。

当时的一本名为《阿卡德的诅咒》的著作中,确实有一段严重饥荒的描述:

建城立邦以来的第一回,

广袤的农田颗粒无收,

浩渺汪洋里不见鱼的踪迹,

浇灌过的果园产不出果汁与琼浆,

乱云攒动却没有雨珠落下,连树木都不再生长。

在那时候,一谢克尔只能换来半夸脱油,

一谢克尔只能换来半夸脱粮食……

所有城市的市场里,价钱都是这样!

睡在房顶上的,死在了房顶上,

睡在屋里的,没人去埋葬,

人们在饥饿中倒地身亡。

维斯的研究很有影响,但缺少证据。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彼得·德曼诺克(PeterdeMenocal)发现了更多证据。

根据当代可追溯到1700年的记录,他的团队证明,当地的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量与北大西洋的情况存在联系:

较冷的海水会改变天气系统的路径,从而减少当地降雨量。

接下来,他们发现,就在阿卡德帝国崩溃前夕,北大西洋变冷了(参见《科学》,288卷,2198页)。

“令我们惊讶的是,就在阿卡德帝国溃亡之时,我们找到了这一重大的信号。

玛雅

很快人们就弄清楚了,重大气候变化与其他数个文明的过早灭亡恰好同时发生。

其中,玛雅是气候引起衰落的典范。

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文明在现今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崛起。

他们的农民种植玉米、南瓜和豆类。

美洲文明中唯有他们发明了书面语言。

玛雅文明延续了上千年,在公元250年至800年达到顶峰——当时他们修建了城市和巨大的阶梯式金字塔。

接着,玛雅文明便崩溃了。

很多了不起的建筑在被遗弃后没入了丛林。

不过,这个文明并没有完全消失——玛雅族裔及其文明的元素,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数个研究证实,在玛雅文明衰落之时,发生过数次旷日持久的干旱。

2003年,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杰拉尔德·豪格(GeraldHaug)发现,情况比这更糟。

他按照年份顺序对湖底沉积物所做的重建表明,公元550年至750年之间,降雨是充沛的,这或许造成了人口增加,并在721年前后促成了建造纪念建筑的高潮。

但是,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不仅出现了几次延续数年的严重干旱,即使在旱灾之间的年份里,降雨量也小于正常值(参见《科学》,299卷,1731页)。

在这场年深日久的干旱期当中,纪念建筑的建造在830年前后停止,不过一些城市仍延续了几个世纪。

玛雅文明,于公元250年到800年达到顶峰,接着便崩溃了。

这些神庙建成不久便被遗弃,原因可能是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的干旱期。

图片来源:

证据越来越多,但仍有人反对气候变化影响文明命运的想法。

“对于承认气候在人类历史中起到过作用,考古圈子里有很多人真的是很谨慎,”德曼诺克说。

这种不情愿多半出于历史原因。

在18和19世纪,考古学家主张,一个社会所处的环境塑造了它的特征,这种想法被称为环境决定论。

他们声称,热带温暖而可预测的气候滋生懒惰,而寒冷的欧洲气候产生了智力和强大的职业伦理。

这些想法往往被用来为种族主义和剥削辩护。

可以理解,现代考古学家反对任何与环境决定论类似的想法。

同在瑞士联邦工学院的伍尔夫·宾特根(UlfBüntgen)说:

“这是个非常微妙的问题。

”他的工作表明,西罗马帝国的衰落与一段时期内极为多变的天气有关。

“这个领域的发展真的很慢,因为人们害怕做出大胆的言论。

然而这种抗拒态度其实并不合适,德曼诺克说。

今天没有人宣称气候决定了民族的性格,只是认为它为人们能够做成的事情设定了一个限制。

气候不够理想,生产出来的食物就少。

这样的变化也可能引起蝗虫或者其他害虫的爆发,以及流行病在被饥饿损伤了体质的人群中传播。

当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生活方式难以为继时,结果便有可能是崩溃。

“气候并非决定因素,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德雷克说,“它能成事,也能败事。

有些人认为,哪怕这个观点也过于简化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文明崩溃的卡尔·布策尔(KarlButzer)认为,气候的作用被夸大了。

他说,是社会应对危机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事情搞砸是因为制度的失败。

”以阿卡德为例,布策尔说,并非所有的记录都支持大旱灾的观点。

不过,玛雅那边的证据很有说服力。

2013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埃尔克·罗林(EelcoRohling)利用湖底沉积物和钟乳石同位素比率,计算出了降雨量是如何变化的。

他的结论是,在那场旷日持久的干旱期,年降雨量下降了40%,开放水源因此干涸。

这对玛雅有着严重的影响,他说,因为地下水位过低,事实上根本无法开采。

所以说,享受了一个世纪的充沛降雨之后,玛雅人忽然间面对着一个世纪的低降雨量。

他们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避免饥荒和人口下降,目前还不清楚。

哪怕在今天,我们对抗恶劣气候的能力依然有限。

沙特阿拉伯通过抽取沙漠里的深层地下水和资助农民,勉强实现了小麦自给,但是现在该国并不鼓励农业人员保存剩余的水。

在有着足够灌溉用水的干燥地区,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是个严重问题,对于很多古代文明皆是如此。

如果说,我们拥有了那么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当代的农民还要仰赖气候的恩泽,那么古代的农民又有多少胜算呢?

希腊黑暗时代

尽管很多考古学家仍犹疑不决,潜在的例证却还在增加。

迈锡尼文明是其中最近的一个。

它的衰亡原因引起过许多争论,最为流行的解释之一是,神秘的“海上民族”的一系列入侵和攻击。

不过,2010年一项在叙利亚针对河流沉积物的研究表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850年发生过一次历时很长的旱灾——恰逢所谓的希腊黑暗时代。

2013年,德雷克分析了数个气象记录,得出结论称这一时期地中海变冷,很大的一片地区蒸发量和降雨量都减少了。

不仅如此,地中海周围的数个其他文化,包括赫梯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埃及,也与迈锡尼文明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崩溃了——这一现象被称为青铜器时代晚期崩溃。

所有这些文明都没能处理好变化的气候吗?

还是说海上民族的入侵才是真正的问题?

前因后果也许比较复杂:

被饥饿削弱的文明可能容易遭受外敌的侵害,而那些入侵者自己可能也是受变化的气候所迫而迁徙。

也可能一个文明的崩溃会对它的贸易伙伴造成连锁效应。

另一个令人震惊的巧合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尺度上的气候变化。

公元900年左右,正当南美洲的玛雅文明每况愈下之时,中国的唐王朝也在失去对局面的控制。

在巅峰时期,唐朝统治着超过5000万人口。

雕版印刷术表明,书面文字,尤其是诗歌,在当时被广泛传阅。

但是在节度使篡夺了中央的权威之后,唐朝灭亡了。

由于这两个文明并非贸易伙伴,显然不存在连锁效应。

豪格主持的一项对中国湖底沉积物的研究表明,这一地区也经历过一次历时长久的干旱,时间与中美洲一致。

他认为,热带降雨传送带的变迁是罪魁祸首,令太平洋两侧的文明不约而同地分崩离析(参见《自然》,445卷,第74页)。

世界上有许多古代文明,在崩溃前夕遭遇到了气候变化。

这或许不只是巧合。

图小看不清?

请点击大图。

图片来源:

《新科学家》

不过,批评者举出了气候变化没有引起崩溃的例子。

“在阿兹特克帝国时期,有过一次见于文献的旱灾,甚至饥荒,”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加里·费因曼(GaryFeinman)说,“这些事件造成了困难甚至饥荒,但并没有引起总体的崩溃。

意识到关于文明崩溃的案例研究不足以平息争论之后,香港大学的章典(DavidZhang)从2005年开始探寻更宏大的模式。

他从中国王朝的历史入手。

从公元前2500年到20世纪,一系列像唐朝那样强大的帝国统治过中国。

所有这些帝国最终都毁于内乱或者入侵。

在对照了过去1200年的气候记录与中国王朝战争的时间表之后,章典发现它们之间的契合程度令人震惊。

大部分王朝更迭和社会动荡,都发生在气温低了十分之几度的时候。

较温暖的时期更加稳定平和(参见《科学通报》,第50卷,137页)。

三十年战争

章典逐渐建立起一个更加细致的图景,表明气候较冷的时候,收成下降,人口减少,战争则更加常见。

他研究的15场战争中,12场爆发在较为寒冷的时期。

接下来,他考察了欧洲、亚洲和南部非洲1400年至1900年之间的战争记录。

同样,气温较低时,战争更加频繁。

较冷的时期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和人口下降。

这些研究暗示,气候可能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问题在于证明。

万一战争和崩溃只是经常与气候的变迁恰好重合呢?

这证明不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一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德曼诺克说,“这种想法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为了让研究工作超越简单的统计,章典开始研究1500年至1800年的欧洲史。

在17世纪中叶,欧洲突然进入了所谓的“普遍危机”(GeneralCrisis),时间与被称为小冰期的寒冷时期恰好重合。

当时爆发了包括三十年战争在内的多场战争。

章典分析了涵盖从人口和迁徙到农业产出、战争、饥荒和流行病在内的所有详细记录,以期识别出因果关系。

比如说,气候变化是不是影响了农业收成,继而影响了食物价格?

食物价格抬升可能会造成饥荒(这能通过民众平均身高的降低揭示出来)、流行病和人口下降。

较高的食物价格还可能造成人口迁徙和社会动荡,甚至战争。

接下来他进行了被称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疑似原因都发生在疑似结果之前,而且每一个原因都造成了同样的后果。

格兰杰检验并非因果关系的决定性证明,但是在缺乏不同气候条件下历史重演的情况下,它能够提供可能的最有力证据(参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108卷,17296页)。

这篇论文并未击退批评者。

比如,布策尔就宣称,它所依据的人口资料并不可靠。

不过其他一些人对此印象深刻。

“这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研究,”德曼诺克说,“看来他们确实下了一番工夫。

”他补充说,这样细致的分析只可能针对较晚的历史,因为更古老的文明留下的记录也较少。

所以说,尽管进一步的研究应该会揭示过去气候如何变迁的更多细节,但是这些变化对社会能够造成多大的影响,还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争论议题。

不过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变化的气候真的影响深远。

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表面看来,事情并不是太糟糕。

对过去的文明造成伤害的往往是寒冷。

况且,对过去一个世纪的研究发现,冲突与气候变化之间几乎没有关联。

“工业化社会在变化的气候条件面前已经更加强健了,”德国汉堡大学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尤尔根·舍弗兰(JürgenScheffran)说。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触发几百万年以来最为极端的变化,而食物产量似乎比气温更加重要。

当这颗星球升温时,粮食产量预计一开始会提高,但在升温超过3℃时便会开始下降。

这个转折点也许已经不太远了——到2060年,全球平均气温就可能升高4℃。

我们已经见识过地区粮食生产遭受热浪的打击,比如2010年发生在俄罗斯的那次。

这种极端炎热,人们曾经预期,要到本世纪末才会出现。

我们这个社会的互联互通也并不总是好处。

它可以传递冲击——2010年的热浪就造成了全球粮食价格的飙升,2013年美国的干旱也有着类似的效应。

现代社会的愈加复杂,也许让我们变得更加容易崩溃了,而不是相反。

当然我们有着一项巨大的优势——与迈锡尼人和玛雅人不同,我们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可以未雨绸缪,而且如果行动及时,我们也可以减缓变化速率。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两件事情我们都还没有开始着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