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05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0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docx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汇编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

中心实验室

CentralLabof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

ResearchInstituteofDagangOilfieldGroup

二○○六年十一月

 

 

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中心实验室

程序文件汇编

 

程序编写:

程序编写组

程序版号:

B0

程序个数:

31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8日

实施日期:

2006年12月1日

 

批准人:

日期:

2006.11.8

 

程序文件名称及编号

序号

文件名称

编号

1

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

ZX/C2006-B0-01

2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

ZX/C2006-B0-02

3

文件控制程序

ZX/C2006-B0-03

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ZX/C2006-B0-04

5

检测的分包程序

ZX/C2006-B0-05

6

服务和供应品的管理程序

ZX/C2006-B0-06

7

服务客户程序

ZX/C2006-B0-07

8

投诉处理程序

ZX/C2006-B0-08

9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

ZX/C2006-B0-09

10

纠正措施程序

ZX/C2006-B0-10

11

预防措施程序

ZX/C2006-B0-11

12

记录控制程序

ZX/C2006-B0-12

13

内部审核程序

ZX/C2006-B0-13

14

管理评审程序

ZX/C2006-B0-14

15

人员培训程序

ZX/C2006-B0-15

16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ZX/C2006-B0-16

17

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ZX/C2006-B0-17

18

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ZX/C2006-B0-18

19

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ZX/C2006-B0-19

20

新工作项目评审程序

ZX/C2006-B0-20

2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ZX/C2006-B0-21

22

计算机文件及数据保护程序

ZX/C2006-B0-22

23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ZX/C2006-B0-23

24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

ZX/C2006-B0-24

25

标准溶液配制程序

ZX/C2006-B0-25

26

量值溯源程序

ZX/C2006-B0-26

27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ZX/C2006-B0-27

28

抽样程序

ZX/C2006-B0-28

29

样品的管理程序

ZX/C2006-B0-29

30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

ZX/C2006-B0-30

31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ZX/C2006-B0-31

程序文件

第1页共3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1

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1.目的

为了保护客户有关方面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维护中心实验室的信誉,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的机密:

2.1客户提供的样品及其技术资料;

2.2客户的专利权;

2.3对客户送检样品检测结果的所有权;

2.4对参加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的实验室结果的保密;

2.5中心实验室须保密的有关资料和信息;

2.6资质认定要求的有关国家秘密。

3.职责

3.1副主任

3.1.1对各项保密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主持该项工作管理;

3.1.2批准借阅保密资料;

3.1.3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室主任报告。

3.2管理组

3.2.1了解和掌握客户对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要求;

3.2.2做好检测报告发送中的保密工作;

3.2.3对本室保密设施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监督实施;

3.2.4认真做好客户的样品接收工作,记录客户对样品及相关资料的保密要求。

3.2.5样品管理员做好样品和相关资料的传递交接记录过程中和保存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3.2.6资料员按照本程序的要求做好文件的编号和保管;对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和资料实行专柜保存;防止保密文件丢失、损坏和随意借阅。

3.3监督员对检测过程中样品及资料的保密进行监督检查。

3.4检测人员应对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进行保密。

3.5其他有关人员

3.5.1自觉遵守本室的保密规定,做好本室的保密工作;

3.5.2凡涉及到国家秘密时应注意保密。

4.工作程序

程序文件

第2页共3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1

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4.1样品和技术资料的交接

4.1.1中心实验室在接受客户的检测任务时,管理组组长应向客户详细询问对样品及技术资料的保密要求,并记录委托人提交的所有样品、附件、技术资料和其它随带物品,客户有特殊要求时,管理组组长应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安排存放技术资料和样品。

4.1.2管理组组长在与客户完成样品以及技术资料的登记和交接后,双方应在委托单上签署交接人的姓名。

4.1.31传递中的接收人应按照中心实验室的保密要求和规定保管检测样品及其技术资料。

4.1.4中心实验室建立提供保密工作和保密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落实专人负责。

管理组组长应经常对这一保密设施的要求进行检查。

4.1.5检测后样品及技术资料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处置和保存。

4.1.6在确保其他客户机密信息的前提下,允许客户监视与其相关的现场检测和资料,具体执行《服务客户程序》。

4.2保护客户的专利权和所有权

4.2.1中心实验室承诺保护客户的专利权和所有权。

对客户提交的检测样品和技术资料未经客户的书面允许不得对样品和技术资料进行复印、拍照、录像或带离工作区域,不允许与检测无关的人员参观。

4.2.2中心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的所有权属客户,未经客户书面同意,中心实验室承诺不公开和复制检测结果,不引用检测数据,不用于中心实验室和其他地方的科研与开发。

4.2.3中心实验室向客户出具的检测报告的著作权属本中心实验室。

员工根据需要可借阅,借阅时必须向副主任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填写《资料借阅登记》方可借阅。

4.2.4客户交足全额检测费后所获得的检测报告的所有权属于客户,未经本中心实验室书面许可,客户不得复制检测报告,否则将视为客户侵害了本中心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著作权。

4.3发送检测结果的保密要求

4.3.1中心实验室向客户发送检测结果时,一般采用客户当面办理领取手续。

4.3.2一般情况下,对受检单位不电传、电报或电话通知检验结果。

特殊情况需要的,由副主任批准管理组执行,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准私自答复检验结果,更不能将检测结果在出具检测报告前事先通知客户。

4.4对能力验证或比对结果的保密

4.4.1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的实验室所提供的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所有权属于该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对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的数据和结果承担保密责任。

程序文件

第3页共3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1

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4.4.2负责能力验证和比对的人员,应为参加的实验室所提供的样品和技术资料保密,相关样品和文件应登记造册,样品放在样品室;技术资料存放在资料室,按保密要求存放,防止无关人员接触。

4.5电子存储、电子传输结果的保密

中心实验室对保存在电子存储的客户机密信息和以电子形式传输结果报告时,实施同样的保密措施,详见《计算机文件及数据保护程序》。

4.6监督检查和处罚

4.6.1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规定和要求。

4.6.2副主任和监督员负责对保密工作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填写《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工作检查记录表》,发现有违反保密规定的现象应予以及时的纠正和制止,防止偏离的进一步蔓延。

4.6.3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中心实验室将采取纠正措施,情节严重者将进行行政或司法处理。

5.相关文件

《服务客户程序》ZX/C2006-B0-07

《记录控制程序》ZX/C2006-B0-12

《计算机文件及数据保护程序》ZX/C2006-B0-22

6.相关表格

《资料借阅登记》ZX/BG2006-B0-069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工作检查记录表》ZX/BG2006-B0-070

 

程序文件

第1页共3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2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1.目的

为了规范中心实验室人员自身的行为,使其在中心实验室进行的各项活动中,避免卷入任何会降低其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的活动,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中心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的全过程。

3.职责

3.1主任

3.1.1批准和领导本中心的全体员工贯彻执行保证公正性措施;

3.1.2始终不渝贯彻中心实验室已经制定的行为规范并使之持久;

3.1.3对贯彻执行情况给予高度的重视,安排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

3.1.4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维护其严肃性和持久性;

3.1.5维护中心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2技术负责人

3.2.1协助主任维护本中心技术资源有效配置;

3.2.2不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监督技术活动和结果的有效性;

3.2.3始终不渝贯彻中心实验室的质量方针。

3.3质量负责人

3.3.1协助主任维护管理体系文件并保持其现行有效;

3.3.2监督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使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够更加有效;

3.3.3及时向主任反映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3.4管理组组长调查违背公正性、诚信度的行为,并向主任报告工作。

3.5其他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技术法规进行各项技术和其他活动,自觉抵制来自内部、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权利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保证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行。

4.工作程序

4.1客户研制工作中的行为控制

4.1.1本中心实验室检测人员不得介入被检测样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工作中,只能在本实验室及其现场检测岗位对样品进行检测。

4.1.2检测人员只能从事检测工作本身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工作,并对检测样品本身负责;检测人员与检测样品的产生过程和检测后用户对检测样品的处置无关。

程序文件

第2页共3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2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4.1.3对客户委托中心实验室开展的科研和评价项目,其样品检测过程、检测人员应与科研和评价过程、科研和评价人员严格区分,做到相对独立并严格控制。

4.2检测工作中的行为控制

4.2.1中心实验室要发布独立公证性声明,约束和规范中心行为,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独立性和诚实性。

4.2.2检测人员在检测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本中心的《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

检测方法、检测流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质量手册中有关文件执行。

4.2.3检测人员必须以实测数据为依据,作出独立公正的判断,不应以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检测数据。

4.2.4在检测工作中,不得弄虚作假,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可信,信誉第一。

4.3对客户信息、知识产权的行为控制

4.3.1中心实验室及检测人员必须按照《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保守客户机密信息,尊重客户的知识产权。

4.3.2中心实验室及检测人员必须按照《计算机文件及数据保护程序》确保客户检测数据的安全,防止第三方获得数据。

4.4客户信任降低情况的预防

4.4.1根据《投诉处理程序》处理客户投诉时以及对检测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心实验室人员的行为在客户投诉和可能产生的客户投诉中起到的不良作用,以及可能导致的对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信任降低。

4.4.2如发现中心实验室人员卷入任何可能导致对其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信任降低的活动中,管理组组长应填写《中心实验室人员违规行为登记表》,对卷入违规活动的人员、时间、违规活动内容、造成的客户信任降低情况登记清楚,由违规行为人和管理组组长签字后上报质量负责人。

4.4.3质量负责人接到违规情况上报后,应根据具体违规情况提出并填写处理和整改意见,涉及对相关人员处罚时应召集高层管理会议讨论。

4.4.4各检测组接到本组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和整改意见后,应立即组织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质量负责人,经质量负责人确认后,将《中心实验室人员违规行为登记表》存档。

4.5对违规行为的处罚

4.5.1中心实验室人员卷入违规活动中,造成客户对中心实验室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信任降低,将视情节受到处罚。

程序文件

第3页共3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2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4.5.2违规行为包括:

a.检测人员介入检测样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工作中;

b.检测人员在检测工作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本中心的《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检测方法、检测流程未按标准和质量管理手册有关文件执行;

c.检测人员任意否定检测数据,或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检测数据;

d.在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弄虚作假;

e.检测人员泄露客户机密信息和数据,侵犯客户的知识产权。

4.5.3中心实验室人员卷入违规活动中,一经发现,都将受到经济处罚;造成客户投诉,使客户对中心实验室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信任降低的违规人员,将视情节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对使中心实验室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产生严重信任降低以致失去客户的违规人员,以及泄露客户机密信息和数据的违规人员,将予以严肃处理。

4.5.4中心实验室人员卷入违规活动中,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违规人员自行承担。

5.相关文件

《计算机文件及数据保护程序》ZX/C2006-B0-22

《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ZX/C2006-B0-01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ZX/C2006-B0-30

《投诉处理程序》ZX/C2006-B0-08

6.相关表格

《中心实验室人员违规行为登记表》ZX/BG2006-B0-071

 

程序文件

第1页共4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3

文件控制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1.目的

对文件和资料的编制、批准、发布、发放和更改进行控制,为使管理体系文件受控,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和保密,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心实验室与组成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其中包括外来文件。

3.职责

3.1主任批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重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和本室外发文件的签发、上级来文的批阅。

3.2质量负责人

3.2.1负责组织编制、审核《质量手册》、相关《程序文件》和其它管理性文件;

3.2.3负责维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有效性。

3.3技术负责人

3.3.1负责组织编制相关《程序文件》;

3.3.2负责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各种技术作业指导书;

3.3.3负责批准第三、四层次文件;

3.3.4负责维护各种技术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3.4管理组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和发放。

3.5检测组负责第三、四层次文件的编写。

4.工作程序

4.1文件范围

4.1.1内部文件:

中心实验室内部编制的文件。

包括: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类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计划报告及质量和技术记录等。

4.1.2外部文件:

与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检测方法、图纸、软件、指导书、教科书、备忘录、上级文件等。

4.1.3以上文件可能是硬拷贝、电子媒体及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

4.2文件编号

4.2.1本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编号的基本内容包括:

实验室代号、文件类型、年度号、版本(若适用)、修订号(若适用)和文件顺序号。

4.2.2文件的编号原则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搜集整理,形成文件后,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4.2.3文件编号的基本形式:

程序文件

第2页共4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3

文件控制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4.2.3.1质量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按以下原则编号:

“实验室代号ZX”+“/”+“文件类型代码x”+“年度号yyyy”+“-”+“版本号x”+“修订次数x”+“-”+“文件序号xx”,即:

“xx/xyyyy-xx-xx”。

4.2.3.2所有文件汇编与相应文件编号原则相同,仅是没有文件顺序号。

4.2.4文件类型代码的确定原则文件类型代码以文件关键词的汉语拼音的字母代表,标识如下:

Z----质量手册

C----程序文件

ZY----作业指导书

BG----表格等

4.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

4.3.1质量方针、目标应由主任亲自主持制定,经领导层集体讨论后由主任颁布。

发布后的质量方针由质量负责人向全体员工宣贯,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将质量方针分解到本中心实验室的每一个具体岗位上。

4.3.2第一层和第二层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技术负责人审核,主任批准发布。

4.3.3第三、四层文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检测组编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发布。

4.4管理体系文件的归档发放

4.4.1质量负责人批准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范围,见《质量体系文件发放审批表》,资料员应建立所有文件、资料的帐目及明细。

文件的收发、复制、归档均应统一编号,并有责任人签字。

4.4.2资料员应在下发的受控文件封面加上“受控”标识,并建立保存有效文件发放清单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防止使用失效文件,使下发的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5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和更改

4.5.1质量负责人一般每半年组织对文件进行审查,包括内部管理体系文件、外来规范、标准、方法等,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更改,以保持文件的现行有效。

4.5.1文件更改前,提出更改申请的人员应说明更改的理由填写《体系文件更改审批表》,必要时应出具书面依据及背景资料,报主管领导批准。

4.5.2更改的审批应由该文件原审批部门或负责人组织进行,若因客观原因不能由原审批人审批时,可由相应职务的人员或指定人员进行审批,但必须具有相应的职责权限。

4.6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和维护

程序文件

第3页共4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3

文件控制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4.6.1质量手册应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主任要求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6.2程序文件应由质量负责人根据主任要求和文件运行的问题安排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6.3第三层文件应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能力的要求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6.4各种技术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修订,并维护其现行有效性。

4.6.5现行修订状态采用页眉或首页“版本号”和“修订次数”进行识别。

4.7管理体系文件的保管和借阅

4.7.1管理体系文件的归档应同时满足《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7.2管理体系文件应安全储存,防潮、防火、防虫、防丢失,登记保管。

4.7.3保密资料的借阅应经副主任批准,并填写《资料借阅申请单》。

所有借阅均应办理借阅手续填写《资料借阅登记》。

4.8管理体系文件的作废、处理

4.8.1对失效和作废的文件,由资料员按原发放的范围和场所及时收回,有资料员加盖“作废”标识章,防止误用。

4.8.2需作资料参考或出于法律和知识保存的作废文件,再加盖“保留参考”章,以示区别,尤其在合订本标准中,有效文件应予以标明。

4.8.3超过保存期的档案资料和作废文件,由资料员填写《文件资料销毁记录》,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销毁,并进行监销。

4.9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密

4.9.1中心实验室保密文件管理应执行《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9.2所有原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检测/校准记录、报告/证书副本等资料均应为客户保密。

4.9.3需要保密的文件应由资料员专柜保管,网络文件由资料员实施保密监督。

4.9.4保密文件不允许上网运行,不得复制,不得个人保存。

4.9.5所有受控的管理体系文件的所有权和著作权归本室所有,未经副主任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向外界借出,不得转抄或复印。

若发生此类问题,中心实验室将追究责任者的责任。

5.相关文件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ZX/C2006-B0-01

《记录控制程序》ZX/C2006-B0-12

《计算机文件及数据保护程序》ZX/C2006-B0-22

程序文件

第4页共4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3

文件控制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ZX/C2006-B0-31

6.相关表格

《资料台帐》ZX/BG2006-B0-092

《文件发放登记表》ZX/BG2006-B0-110

《资料借阅登记》ZX/BG2006-B0-069

《文件资料销毁记录》ZX/BG2006-B0-091

《资料借阅申请单》ZX/BG2006-B0-090

《体系文件更改审批表》ZX/BG2006-B0-088

《质量体系文件发放审批表》ZX/BG2006-B0-089

 

程序文件

第1页共3页

文件控制编号:

ZX/C2006—B0—0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第B版

第0次修订

1.目的

为了保证与顾客签订的检测要求、标书和合同能全面、按时履行,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中心实验室检测服务工作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及与顾客的沟通。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负责新项目、复杂、先进的或重大的项目合同(协议)的审核;

3.1.2组织并负责了解顾客的要求,对要求、标书和合同进行评审。

3.2管理组

3.2.1负责一般常规性的检测项目的评审;

3.2.2负责与顾客的沟通及检测任务的下达。

3.3检测组负责检测工作合同的实施,协助参与合同评审。

4.工作程序

4.1合同的分类

4.1.1按繁简程度分为一般常规性的检测服务项目要求、标书和合同和新的、复杂的、先进的或重大的检测服务项目要求、标书和合同。

4.1.2按形式分为口头的要求或协议和书面的要求和合同。

4.2评审内容

4.2.1技术负责人组织履行合同的相关人员,接待和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提供的期望和要求对要求、标书和合同进行评审。

4.2.2一般常规性检测工作的评审包括工作量、人员技能、仪器设备状态及环保等要素。

4.2.3新的、复杂的、先进的或重大的检测工作评审执行《新工作项目评审程序》,评审内容包括:

a.实验室检测范围和现有工作量;

b.实验室的能力和资源情况,包括仪器设备、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相关信息;

c.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d.是否需要分包;

e.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f.检测时间、费用等事宜;

程序文件

第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