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120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施工现场质安全管理制度

 

一、工程现场挂牌制度

1各项目必须在现场大门口、办公室、会议室等醒目位置处悬挂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职责等宣传牌。

2作业班组应在不同施工部位、楼层等挂牌,注明部位、班组名称、操作人员姓名、施工质量状况(由项目质量员填写)等,以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督促责任人严把施工质量关。

3进场材料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分类存放,标识明确:

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产地)、检验状态等。

4进场钢材,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钢材分类挂牌堆放,挂牌明确钢材名称、型号、规格、检测情况等内容。

5成品、半成品材料应挂牌分类堆放,明确材料状态、型号、尺寸、使用部位等。

6混凝土、砂浆自拌时,应挂牌明确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施工配合比、水泥黄砂等骨料用量及使用部位等数据。

7所有经过法定检测单位鉴定的测量、计量设备必须做出标识,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工程施工图管理制度

1建设单位必须将设计施工图纸委托具备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后,方可交由施工单位施工,未经审查合格的设计图纸施工单位有权拒绝施工。

2施工图会审管理:

2.1工程施工前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图会审制度。

在施工图会审前,企业内部必须先进行自审,形成书面资料后交建设、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先行审查。

2.2施工图会审依据:

设计图纸、预算书、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条文)、施工工艺标准及类似工程经验等。

2.3图纸会审内容:

2.3.1工程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

2.3.2设计规模、内容是否符合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

2.3.3建筑平面布置是否符合核准的按建筑红线划定的详图和现场实际情况;有否提供符合要求的永久水准点或临时水准点位置。

2.3.4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2.3.5结构、建筑、设备等图纸本身及相互之间有否错误和矛盾;图纸与说明之间有无矛盾。

重点要对施工图中与国家强制性条文(包括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相关规范、规程等抵触的内容提出意见;对易出工程质量通病的做法、不适合当地施工的设计(如基础桩基类型)等提出合理的要求与建议。

2.3.6有无特殊材料(含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施工工艺能否满足要求。

2.3.7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装备条件。

如需采取特殊技术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2.3.8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有无问题;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有无矛盾。

2.3.9建筑物设备各部位尺寸、轴线位置、标高预留洞及预埋件,大样图及作法说明有无错误和矛盾。

3对图纸会审中提出的问题,应由施工单位负责整理出详细的会审记录并签署整理人姓名,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应分别整理。

其格式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工程名称、参加单位名称、会审时间、会审地点、会审参加人员、设计单位关于设计意图交底要点、会审决定事项、遗留问题负责解决的单位和时间,以及记录整理人的姓名。

会审记录上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代表必须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4主任工程师根据施工图、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纪要的内容,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交底,交底重点是设计修改之处、工程难点等。

5工程设计的其他变更,必须由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确认。

项目管理人员对设计变更(包括图纸会审纪要)的内容,要及时修改到图纸上,并写明修改依据、修改人、修改日期,便于进行有效控制、进行施工管理和监督检查。

6项目部应设专人负责施工图及设计变更等资料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收集、保管和使用施工中所必需的技术性、管理性文件、规范等,建立有效的文件资料目录清单,做好施工图设计变更及相关规范的收发、保管、归档、领用登记等管理工作。

7工程竣工图绘制完毕后须经主任工程师的审核,经主任工程师与项目经理及项目总监签字后生效。

竣工图章尺寸等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三、工程每周例会制度

为及时掌握工程施工动态,加强施工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增进施工各方的互信,提高项目凝聚力,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总体目标的实现,开工后,各项目必须建立项目每周例会制度。

1例会时间安排

每个项目应结合项目自身实际情况,在主体及装修阶段应每周至少召开1次,如遇特殊情况,还应增加会议次数。

会议时间宜安排在监理例会之后及时召开,以便传达监理例会精神,及时解决例会中提出的问题,全面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2例会参加对象及会议内容

2.1会议宜由项目经理主持,全体项目管理人员、各施工班组长、各分包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均应出席。

2.2会议内容:

总结上周工作及存在的问题,部署本周的任务,研究落实重大事项的对策措施和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3例会程序

3.1例会开始前,项目部应对现场组织全面检查,检查须有各班组长参加,对现场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作一一记录,便于在会议中提出。

3.2会议开始后,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分包单位负责人宜将上周生产、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在会议中提出,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项目管理人员要编制并发放下周施工计划,并对下周工作做详细的部署和协调。

3.3项目经理应进行会议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计划落实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对班组、分包单位的工作进行协调。

例会参加人员应签到,并形成会议记录,签到单和记录由资料员妥善保管。

各项目应建立相应制度,加强会议的严肃性,对迟到和无故不到作相应的经济处罚。

同时在内部建立激励机制,对每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落手清工作、宿舍管理等进行评比,奖罚分明,与经济挂钩,以加强项目管理。

四、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验收是指将被其他分项、检验批工程所隐蔽的分部或分项、检验批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是防止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制度。

1验收组织:

一般分部(项)、检验批隐蔽工程在项目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项目质量员组织验收,邀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重要的隐蔽工程项目,如基础工程等,应由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主持,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验收。

2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2.1地基与基础工程:

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地基的处理。

基础断面尺寸,桩的位置、数量、试桩打桩记录、人工地基的试验记录、坐标记录。

2.2钢筋砼工程: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焊接尺寸、接头位置、除锈情况,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冷拉、控制应力、砼、砂浆标号及强度,以及材料代用等情况。

2.3砖砌体:

抗震、拉结、砖过梁配筋部位品种、规格及数量。

2.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10.0.3条规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等规范规定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项目。

2.5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双方共同验收后,应由项目施工负责人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其内容按各专业表式填写,填写应力求规范(如钢筋分项工程横向与竖向构件要分开填写)、简明扼要、说明问题;项目专职质检员和监理(建设)单位代表共同会签。

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检查记录表一式四份,监理(建设)单位一份,自存三份归档。

4对于隐蔽工程验收中提出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要认真处理,处理后要经复核合格并写明处理情况。

隐蔽工程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是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过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复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控制过程施工缺陷或失误,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事故的有效技术管理制度。

1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1.1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

包括龙门板上的轴线尺寸是否与工程测量定位的轴线尺寸一致以及龙门板的标高是否与现场的水准点标高一致。

1.2基础的灰线:

首先应复核龙门板上的墙身中心线是否垂直引到地面上,或龙门板上算出的基槽宽的钉间距离是否正确,然后复核灰线的距离是否与基础宽度一致。

1.3桩基的定位:

根据龙门板的轴线或控制网的控制点,对所定桩位点进行复核。

1.4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

模板支设完成后,应及时对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进行技术复核,凡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均应进行纠偏或返工处理。

1.5设备基础的位置和标高:

根据设备基础图对设备基础的位置和标高进行复核。

1.6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时,各类构件的型号、安装位置、搁置长度和标高:

主要复核各类构件的型号是否正确,是否按设计位置安放,构件的搁置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构件安装后的标高是否正确。

1.7砖砌体的轴线尺寸和皮数杆:

在砌完基础或每一楼层后,应对砌体的轴线进行技术复核,其偏差值应在基础顶面或楼层面进行纠正。

关于皮杆数的技术复核,其一是检查皮数杆的数量是否能保证墙的大角处、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洞口多的地方均能设置;其二是应对皮数杆上的竖向尺寸标志进行复核。

1.8屋架、楼梯、钢结构的大样图:

屋架、楼梯、钢结构的节点,各尺寸间的关系均比较复杂,施工中容易发生错误,一旦有误,处理比较困难,往往给工程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因此必须由翻样预先画出大样图,并经有关人员对其进行技术复核,只有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支模或下料。

1.9主要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

建筑物的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是根据使用的要求决定的,如用于排除液体的管道、沟不能够倒泛水;用于空调的管道标高应与设备协调等。

技术复核时按设计要求逐层、逐段进行测量或放水检查。

2技术复核一般由现场施工班组长和观砌、翻样自复后,由项目施工员、质量员会同项目监理公司共同进行复核,对高、大、难、新及复杂的或采用新结构、新材料的技术复核项目,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集团公司(含各直属单位)有关部门及项目总监共同参与技术复核。

3技术复核完成后,应立即填写自复记录和复核意见,然后报送监理单位签复意见,自复人、复核人、监理公司均应在复核单上签字。

4属于技术复核的项目,未经技术复核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如在技术复核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应立即纠正,并在纠正后再进行复核,未经技术复核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六、技术交底制度

为了使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使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责任明确、加强管理,认真执行国家、地方及企业一系列规范、规程、规定,避免差错和失误、提高工程质量。

技术交底制度分为设计交底与施工现场技术交底。

1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召开,由设计单位负责将设计意图、工艺布置、结构设计特点、工艺要求、施工技术要求、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认真细致的交底,并对各单位提出的疑问、问题和进行答疑并拟定解决的办法。

设计交底时,集团公司、各直属单位有关部门将视具体的工程类别、规模酌情派员参加。

2施工现场技术交底为施工单位各级层层交底,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纸、现行规范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各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各专业协调配合、主要施工工艺、施工措施、质量标准、施工安全和技术原始资料收集、整理等。

现场技术交底要求如下:

2.1施工作业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对操作班组及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交底应采用书面形式,力求交底至操作班组的每个工人,交底必须注明被交底分项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主要内容、交底日期,由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并作为施工资料存档备查。

2.2针对特殊工序(如高度大于8m的高支撑模板承重架、深基坑围护)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专项施工方案),每个工种、每道工序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对专项施工方案应按方案中的要求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

3在进行书面交底后,在班组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班组操作情况,检查其操作工艺、标准等是否按技术交底内容进行,若有违反应及时予以纠正,必要时进行现场交底或示范。

4集团公司各项目应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未经技术交底的分部分项工程不得任意施工,如发现有类似情况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七、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编审制度

1工作流程

1.1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1.2重大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项目部编制会签后,应报分公司(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师和生产经理审核(直管项目由项目部主任工程师、生产经理审核),再报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工程质量安全部进行相关审核,审核完成后报总工程师审定。

1.3一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项目部编制会签后,由分公司(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师、生产经理审核(直管项目由公司有关部门会审),报总工程师审定。

项目部编制、会签

返回修改

分公司主任工程师、生产经理审核

(直管项目由项目部主任工程师、生产经理审核)

返回修改

是否为重大、特殊工程

工程质量安全部审核

工程技术部审核

返回修改

总工程师审定盖章

返回修改

1.4水电、防水、桩基等各专业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由专业分包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备案。

1.5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

1.6重大特殊工程定义:

相对于一般工程而言,其界定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

✧基坑临边开挖深度超过5m的深基础工程;

✧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大跨度、大空间结构;

✧列入公司创部、省级优质工程计划的工程;

✧其他符合重大特殊特点的工程。

2内容要求

2.1编制说明

2.1.1编制依据

2.1.2工程概况

✧基本信息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设备安装

✧工程环境与自然地质条件

2.1.3工程特点与施工关键

2.2工程目标(包括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

2.3施工部署

2.3.1项目组织机构

2.3.2施工段划分与施工顺序

2.3.3施工工艺采用与资源供应安排

2.3.4施工准备工作安排

2.3.5检验批划分

2.3.6检验试验计划

2.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5施工进度计划

2.6施工总平面布置

2.7资源供应计划(包括主要机械、劳动力和材料的配备计划)

2.8技术组织措施

2.8.1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8.2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8.3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2.8.4确保工期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2.9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

2.10工程保修

2.1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注: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含以上内容,章节名称、顺序可以调整。

2.重大特殊工程可考虑增加新技术应用或技术攻关课题计划内容。

3编制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是对特定工程施工的全面策划,各项指标和技术措施必须满足合同的要求,保证工程各项目标的最终实现。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规范规程以及公司各项有关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为满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代替项目管理规划时,必须增加相关内容,使之成为项目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编制应考虑贯彻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原则,即主体工程建设应与环境、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投入同时同步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应采用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优先考虑应用成熟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广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科学确定施工方案,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安全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注意环境保护。

✧运用现代建筑管理原理,积极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等,做到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

✧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科学安排冬、雨、台、夏等季节性施工,确保全年均衡性、连续性施工。

✧坚持“规范管理精心施工、信守合约质量创优、预防为主降低风险、安全卫生保障健康、控制污染改善环境、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的管理方针,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做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物保护,防止建筑振动、噪声、粉尘和垃圾污染。

✧尽可能利用永久性设施和组装式设施,减少施工设施建造量;科学规划施工平面,减少施工用地。

✧优化现场物资储存量,合理确定物资储存方式,尽量减少库存量和物资损耗。

✧编制内容力求:

重点突出,表述准确,取值有据,图文并茂。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应按规定程序编制、审批,并应在工程开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完成。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应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报审。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的实施主体,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要求的内容组织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4审批、修改、定稿

✧按本制度中职责的要求将施工组织设计初稿报送相应部门会签、审核,经审定后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定不得开工。

✧由施工组织设计的主编人负责对审批和会签意见归纳、分析、做出处置。

并将处置结果送报原审批单位、部门、人员审阅。

✧施工组织设计报批统一使用公司规定的报批表。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后定稿。

5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应按专业和分部、分项进行技术交底,落实执行责任。

✧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过程中应进行检查和整改。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实施过程中如因图纸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原因需要调整时,应重新编制或编制补充方案,按原方案审批流程重新审批,作废版本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应收回。

八、工程“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

工程“三检”制度是指对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始终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其目的是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要求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之中。

“三检”制度应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1各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每个工序施工完成,班组必须自检,自检要做文字记录。

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验收。

在内部自行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方可通知监理进行验收。

2本工种工作完成后,在不同工种间还应进行互检,检查对方施工工序与本工种工序衔接的正确性、与设计图纸、国家规范的符合性,若有不符,应及时向对方班组质检员或项目质量员提出。

3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并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时,还应由施工员或质量员组织上、下道工序施工班组长和工种负责人进行不同工序施工交接检查,上一班人员必须对接班人员进行质量、技术、数据交接(交底),并做好交接记录。

4项目质量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

同时加强隐蔽工程验收、技术复核等过程验收,分项、检验批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评定。

5各项目应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及工序交接验收制度,层层把关,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在质量员对该工序质量评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九、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1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1.1物料进库

1.1.1凭进库单,对进库物料的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认真进行验收,对质量、数量不符的物品,有权拒绝入库。

1.1.2物料上架,堆放整齐,挂牌标识,做到名称相符,规格不串,材质不混,妥善保管。

1.1.3库存物料必须做到“账、卡、物”三相符:

账、卡物上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相符,账与物的数量相符,账和卡的内容相符。

1.2物料出库

1.2.1凭有合法手续的出库单,按质按量发放,对不符合手续的出库单,拒绝发放。

1.2.2物料发放,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须重新检验后,按检验结果决定处置方法出库,失效报废物料,严禁出库。

1.3物料移交

项目竣工后,认真清点剩余的物料,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2现场物料堆放及领用制度

施工现场场容规范化,应建立在施工平面图设计的科学合理化和场料器具定位标准化的基础上,场容场貌的文明程度,充分体现施工现场项目部的管理水平。

为了使施工现场物料堆放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定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订《现场物料堆放及领用制度》。

2.1需要在现场堆放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器具和设备,必须按已审批过的总平面图指定的位置进行堆放。

2.2根据堆放物料的不同类型、不同材质,做好物料堆放的基础工作。

2.3根据堆放物料的不同特点、不同规格,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堆放整齐、限宽限高。

做到规格不串,材质不混,同时做好堆放物料的挂牌标识工作。

2.4需要防护的物料,应按不同要求进行遮盖,以免雨淋日晒。

2.5做到“账、卡、物”上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相符,账与物的数量相符,账和卡的内容相符。

2.6领用物料时,必须向保管员提交手续齐全的出库单,保管员按有效出库单按量按质发放。

2.7物料发放,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须重新检验后,按检验结果决定处置方法出库;失效报废物料,严禁出库。

2.8项目竣工后,认真清点剩余的物料,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3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名,建筑材料、建筑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特制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进场检验由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平行共同进行,检验共分四个方面进行。

3.1质量证明文件情况

3.1.1准用证或交易证的编号。

3.1.2生产厂家提供的质保书、产品合格证及其检验质量文件、进口材料的中文质量文件。

3.2目测情况

目测项目主要是凭经验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目测观感检查,如包装运输中是否有损坏,钢筋的锈蚀、油污、石材的色差等,如发现异常应抽样送至有关检测机构作检测。

3.3量测情况

3.3.1用钢直尺、卷尺、卡尺对材料、构配件进行量测,检查是否符合产品质量和设计要求。

3.3.2用磅秤量物体的质量,判断是否短斤缺两。

3.4见证取样复试

3.4.1对国家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行见证取样复试的材料、构配件,应抽样送有对外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4.2进场检验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好记录,施工材料员、质量员和监理方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签字认可。

3.4.3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程序见图A-3-7-1。

不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样品和厂家质保资料

图A-3-7-1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程序

监理工程师审查、考察

施工单位采购

不合格退货

复试监理见证

带证进场、有关材料复试

监理工程师核查

施工单位填报《工程材料

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投入使用

 

十、计量管理制度

1为加强施工现场计量监督管理,保证计量准确性,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各项目部根据集团公司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健全计量机构,配备项目专(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