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00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教学资料范本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46分)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1—15,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荒缪搭讪诡秘回光反照

B、寒暄废弛邈远颓壁残垣

C、强悍圭臬竹蔑神采焕发

D、神瑜修缮捧掬前合后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脉搏葱茏好高骛远再接再励

B、敲榨通牒鸠占雀巢别出心裁

C、节骨眼平添瑕瑜互见和颜悦色

D、贸然钹罄甘之如饴以德抱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所普通中学近日已________为我市的重点中学。

[2]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________解决的严重问题。

[3]这样做________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4]作为一个学徒,________违反操作规程犯一点小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A.进升急需固然偶然B.晋升亟待当然偶尔

C.晋升亟待固然偶尔D.进升急需当然偶然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盛夏的深夜,学生们都沉睡在香甜的美梦中了,这个临近大河的校园里却蛙声阵阵,沸反盈天。

B.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这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C.目前流行的“神童”作家们正值豆蔻年华,但如果倚小卖小,甚至幻想自己站在人生的顶峰,便成了令人悲哀的事。

D.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5、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今年春节,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发现这里楼高了,路宽了,草坪多了,树木多了,人的精神面貌新了,一切早已是情随事迁,今非昔比了。

D.很难找出第二个产业像房地产一样,既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又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关系到万千居民的安居梦,又涵盖着50多个行业的庞大产业群。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没有时间考虑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办?

长期租房和没有北京户口的艰难现实,让北漂族真切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才是“累”?

B.据说当时外面的人想寄信给当地人,会先到油漆店查询色彩名称,然后在信上写明:

南非开普敦波卡普马来区阳光橙色主人收,即可。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体恤农民的心理感受,为他们保留一处精神田园,让农民心有所依,情有所寄。

D.俞天任,旅日工程师,网名“冰冷雨天”。

他的最新作品《谁在统治着日本》,对日本高级公务员制度的由来,发展以及利弊做了详细的介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未来三年内,青岛将围绕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协作体系,努力实现北船重工、黄海造船等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B.大量事实证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C.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推出一档语言类节目——“中国谜语大会”,吸引了广大观众观看并参与,希望继续推出此类节目。

D.湖南卫视于第四季重磅推出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极视听之娱(尽情享受)其致一也(表达)感慨系之矣(随着)

B.匪我愆期(拖延)保卒余年(终)言既遂矣(于是,就)

C.修短随化(造化)信可乐也(确实)抱布贸丝(交易)

D.将子无怒(将要)日薄西山(迫近)自我徂尔(往,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

效法。

虽趣舍虽趣舍万殊万殊趣:

通“趋”,往,取

终期于尽期:

至,及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

诋毁

不能喻之于怀喻:

懂得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

声讨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

爽快。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

夸耀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词,意志

B.博闻强志:

名词,记忆

C.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D.项脊轩志:

动词,记

11、下面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更①更相为命②少不更事

B、举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②举类迩而见义远

C、诸①或取诸怀抱②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D、贤①群贤毕至②举贤以自佐

12、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A.①因为这些个人私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②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楚。

B.①因为这些个人私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②天地神明实际上也能照得清清楚楚。

C.①这是因为个人私情而不能废止远离。

②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D.①这是因为这些个人私情而不能废止远离。

②天地神明实际上也能照得清清楚楚。

13、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某所,而母立于兹②当其欣于所遇

B、①秋以为期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①或因寄所托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D、①亦足以畅叙幽情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师者,所以传到受业解惑者也

B.①当其欣于所遇②亦将有感于斯文

C.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D.①曾不知老之将至②及其所之既倦

15、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丧:

灭亡

始速祸焉速:

快速

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

道理

斯用兵之效也效:

效法

C.为国者为:

治理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判:

判断

D.不能独完完:

保全

后秦击赵者再再:

第二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7题(每题2分)

抗日神剧

陈季冰

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手痛批那些充斥着“牛鬼蛇神”的“打鬼子剧”后,这一话题迅速成为热点,足见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对它的反感已经压抑很久。

从射箭拦子弹、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到村姑全裸敬礼抗战红军战士……按照《人民日报》和央视的说法,所有这些离奇的情节都折射出眼下抗日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武侠化”“玄怪化”“言情化”……简而言之,就是娱乐化,而它的同义词是庸俗化。

“投资方和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而肆意涂抹严肃的历史,将原本应当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篡改成了迎合一部分观众低俗口味的愚昧主义……”

最让我不满的倒不是“打鬼子剧”的胡编乱造,而是它的铺天盖地、一统荧屏。

如果你在每天的黄金时段拿着遥控器轮番调台,你会觉得,各个卫视的抗战剧情节,甚至都能直接连上!

《人民日报》和央视的统计,明白无误地证实了这一点:

20xx年,全国主要电视频道黄金档共播出200多部电视剧,其中涉及抗战及谍战的超过70部。

这就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贫血现状。

然而,恐怕很少有人会认为,中国的电视剧投资者、制作发行人、编剧导演和电视台负责人,统统都是思想觉悟如此低下、想象力如此贫乏、审美趣味如此庸俗。

假如“打鬼子剧”的总量减少到现在的1/l0,还会有那么多烂片吗?

抗战剧的“武侠化”“玄怪化”“言情化”,正在日益朝暴力、迷信和色情的方向豪迈前进,恰恰说明,本来只是电视剧宽广领域中的一个类型(历史战争剧)的抗战剧.承载了观众太多的娱乐需求。

甚至可以说,它承载了观众对电视剧的一切期待.从严肃的历史和战争本身,到动人的爱情与阴谋,直至等而下之的暴力、色情、玄怪……无奈的编剧和导演们都在动足了脑筋,把上述所有内容,一股脑儿硬塞进“打鬼子剧”这件狭窄的外衣中。

之所以会让抗战剧挑起电视剧所有的功能。

是因为这样做经济风险最小。

熟悉中国影视管理体制的人都明白,目前的审查机制,很可能让一部投入了巨资精心拍摄的优秀影视作品,一辈子躺在积满灰尘的片库里血本无归。

如果你站在投资人的立场上设想一下,除了胡编乱造的清宫剧、光怪陆离的抗战剧和浮光掠影的都市剧之外,还有哪些题材是可以随意投拍而不必担心审片时被“枪毙”的?

“地雷”无处不在,而最让人束手无策的还在于:

这些禁忌的边界极其模糊,时松时紧,甚至无规律和章法可循。

说起来真是具有反讽意味,主管部门设置这些红线及审查机制的初衷,是为了让中国的影视文化产品弘扬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然而,谁能想到,低俗的“打鬼子剧”,却走到了这种初裹的反面。

而在对其进行反思之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

现在的审查制度如何改变,以使其真正有利于优秀影视剧的繁荣。

回到“打鬼子剧”本身,尽管我们不应将责任尽数归咎于中国的影视剧工作者,但他们的工作成果在客观上的确是令人非常担忧的。

那些充满凶残暴力想象和仇恨意识的“打鬼子剧”,实际是在教唆犯罪。

如果再过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当我们的后人审视我们所经历的这一段思想文化史时,他们多半会认为,很多文化工作者,都要为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智商和情商而忏悔!

(选自20xx年4月1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6、下列对“抗日神剧”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抗日神剧是指充斥着“牛鬼蛇神”,让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极其反感抗日历史题材影视剧。

B.抗日神剧在情节的设置上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都有诸如射箭拦子弹、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离奇的情节。

C.抗日神剧的“武侠化”“玄怪化”“言情化”,实为娱乐化、庸俗化,迎合了口味低俗、思想愚昧的观众收视需求。

D.抗日神剧沦为充满凶残暴力和仇恨意识教唆人犯罪的“打鬼子剧”,应完全归咎于投资方和电视台。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人民日报》和央视联手痛批“打鬼子剧”后,抗日神剧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B.“牛鬼蛇神”所指的就是“凶残暴力”“仇恨意识”,充斥着凶残暴力想象和仇恨意识的“打鬼子剧”实际是在教唆犯罪。

C.因为抗日剧拍摄经济风险小,所以审查通过率高,如20xx年全国主要电视频道黄金档播出抗战、谍战电视剧占全年播出量l/3强。

D.抗日神剧的传播是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污点,很多文化工作者应为自己的失职而忏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每题3分)

二班

蒲松龄

殷元札,云南人,善针灸之术。

遇寇乱,窜入深山。

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

遇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

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

两人拱敬曰:

“是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

”殷转诘之,二人自言班姓,一为班爪,一为班牙。

便谓:

“先生,子亦避难,石室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殷喜从之,俄至一处,室傍岩谷。

爇柴代烛,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

计无所之,亦即听之。

又闻榻上呻吟,细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

问:

“何恙?

”牙曰:

“以此故,敬求先生。

”乃束火照榻,请客逼视。

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

且云:

“痛不可触,妨碍饮食。

”殷曰:

“易耳。

”出艾团之,为灸数十壮①,曰:

“隔夜愈矣。

”二班喜,烧鹿饷客:

并无酒饭,惟肉一品。

爪曰:

“仓猝不知客至,望勿以輶亵②为怪。

”殷饱餐而眠,枕以石块。

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

天未明,便呼妪,问所患。

妪初醒,自扪,则瘤破为创。

殷促二班起,以火就照,敷以药屑,曰:

“愈矣。

”拱手遂别。

班又以烧鹿一肘赠之。

后三年无耗。

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不得行。

日既西,狼又群至,前后受敌。

狼扑之,仆;数狼争啮,衣尽碎。

自分必死。

忽两虎骤至,诸狼四散。

虎怒,大吼。

狼惧尽伏。

虎悉扑杀之,竟去。

殷狼狈而行,惧无投止。

遇一媪来,睹其状,曰,“殷先生吃苦矣!

”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

曰:

“余即石室中灸瘤之病妪也。

”殷始恍然,便求寄宿。

媪引去,入一院落.灯火已张,曰:

“老身伺先生久矣。

”遂出袍裤.易婪敝败。

罗浆具酒,酬劝谆切。

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中帼。

殷问:

“前日两男子,系老姥何人?

胡以不见?

”媪曰:

“两儿遣逆先生,尚未归复,必逃途矣。

”殷感其义,纵饮,不觉沉醉,酣眠座间。

既醒。

已曙,四顾竟无庐.孤坐岩上。

闻岩下喘息如牛,近视,则老虎方睡未醒。

嚎间有二瘢痕,皆大如拳。

骇极,惟恐其觉,潜踪而遁。

始悟两虎即二班也。

[注释]①壮:

医用艾灸一炷称为一壮。

②輶(y6u)亵:

犹言简慢。

谓招待不周。

18、下列句予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  趁:

追赶  B.室傍岩谷     傍:

旁边

C.自分必死         分:

料想  D.两儿遣逆先生来  逆:

迎接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计无所之       竭忠尽智以侍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B.细审,则一老妪僵卧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殷饱餐而眠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D.胡以不见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0、对于“两虎即二班”,文中有多次暗示,下列各句都属于这一暗示的一项是()

①二人自言班姓,一为班爪,一为班牙     ②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

③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          ④并无酒饭,惟肉一品

⑤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  ⑥虎悉扑杀之,竟去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二班虽为老虎,但是他们非常懂得孝顺母亲:

为了给母亲治病,特意到深山中去等候殷元礼。

B.因为二班是老虎所变,非常凶猛,不像良善之人,所以当殷元礼来到班家,见到二班的形貌后感到非常害怕,想快点离开班家。

C.殷元礼三年后再入深山遭狼围困时,偶然碰到二班,而被二班解救,表现了他们知恩图报的性格。

D.因为殷元礼曾救治过二班的母亲,所以老人非常殷勤地招待了他,并且故意喝多了酒现出原形,好让殷元礼知道自己是一只老虎。

第Ⅱ卷笔答题(104分)

四、古诗文(共24分)

2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3分)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

(3分)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分)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分)

(4)后三年无耗。

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不得行。

(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概括作答。

(2分)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2分)

24、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7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五、语言运用题(8分)

2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2分)

20xx年11月3日,“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xx年年会”进入第二天,会议上,其他七大古都的代表纷纷发表意见,对郑州商都在历史上的地位给予充分肯定,同意把郑州列入大古都行列。

郑州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和中心地带,历史积淀非常深厚,并且被国内诸多权威专家一致认定是早期商王朝的都城,已有3600年的历史,这对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表示,郑州列入大古都将于会议结束前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向公众正式宣布。

26、山、水,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而在我国文化中,它们的组合又常寓含着某种理趣。

请依照下面的例句另举两个带“山、水”的熟语或名句,并写出它们所寓含的理趣。

(2分)

示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了世事有时一时陷入困境,经过某种机缘又出现新的转机。

27、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

要求:

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0题(12分)

捉贼

张爱国

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

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

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

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

“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不就几捆稻草吗?

大半夜还出来受冻!

”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

”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

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

“今晚不会有贼了吧?

”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

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

我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

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

”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

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

我忘记了推醒父亲:

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

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

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

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

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

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

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

矮婶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却犹豫着说:

“娘,再拉一捆吧,够牛吃三天了。

”矮婶看看草堆,摇着头说:

“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

”说完,母子俩就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

我急忙抓住要往外冲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刚出口的“不要脸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呼呼的北风已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

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是矮婶。

”我贴着父亲的耳朵低低地说。

“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们……”父亲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

回到家,母亲还坐在床上纳鞋底,问我们抓没抓到贼。

见我们谁也不说话,母亲才发现我们的神情很凝重,就一再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哎,老天造孽啊!

”父亲长长地叹口气说,“你这就起来,给桂香送稻草去……”

“是桂香啊?

”母亲吃惊地大张着嘴,继而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

”母亲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喃喃地说,“一个女人家,一见人就脸红,手又不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有一晚送草回来,我睡觉做梦,竟梦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大片一大片的,蓬蓬勃勃,青翠碧绿……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改动)

28、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29、文中画线的句子“脸紧紧地贴着稻草”表现了矮婶怎样的心理?

(4分)

30、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4分)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共60分)

31.“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对你微笑;你对它哭泣,它也会对你哭泣。

请以“心态决定人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议论文文体;②字数不少于800字;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2、C3、C4、D5、A6、C(A.问句做宾语,故问号改为逗号;B.冒号管不到句末,可改为逗号;D.“由来”后面并列词语做介词宾语,逗号改为顿号)

7、B(D项,句式杂糅,“了”改为“的”;搭配不当,“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应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活泼”。

8、C9、A10、A11、D12、A13、B14、B15、B

16、A(B项抗日神剧确存在“胡编乱造”现象,但“都有”离奇情节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此表述;C项表述偷换概念,文中表述为“将原本应当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篡改成了……愚昧主义”,而非说部分观众愚昧;D项以偏概全,抗日神剧盛行与中国影视审查机制存在弊端,监管不力亦有关系。

17、D(A项“抗日神剧开始进入人们视野”表述有误,文中说人们“对它的反感压抑很久”,显然不是“开始进入人们视野”,B项以偏概全,“牛鬼蛇神”包括“凶残暴力”“仇恨意识”,但不是全部,还包括“色情”、“玄怪”等;C项因果关系倒置,应为因为抗日剧审查通过率高,所以拍摄抗日神剧经济风险相对风险较小。

18、B(傍:

靠近)

19、D(A、动词,往\代词,他;B、是\连词,但是;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20、D(②⑤是说他们的形貌威猛,有老虎的特点; ④是说他们的饮食习惯;⑥不仅体现了他们百兽之王的风采,更是写老虎为报恩才把狼杀了)

21、B(A、“特意到深山中”不对,C、“偶然碰到”不对,他二人是被母亲派来接殷的,D、文中没交代老人是否故意现出原形)。

22、

(1)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2)过去(自己)所喜爱(的事物),顷刻之间已经成为陈迹,还不能不因此发生感慨。

(3)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4)此后三年没有班氏的什么消息。

有一天,殷元礼正好有事到山里去,遇到两只狼拦住去路,阻挡他不能前行。

(“耗”、“适”“当”各1分,句意1分)

23.

(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

(一点1分,共2分。

语意相近即可)

(2)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