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11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降水形成的水流,从它产生的地点向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称之为汇流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若下图示意某一流域不同暴雨中心位置对流域汇流的影响,图中①-④曲线分别表示暴雨中心发生在上、中、下游区域或暴雨均匀分布时的汇流过程,则暴雨中心发生在下游区域时,对应的曲线应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对汇流过程的影响不同。

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流域形状与水系特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汇流过程应是(  )

A.甲——③ 乙——① 丙——②

B.甲——① 乙——③ 丙——②

C.甲——② 乙——③ 丙——①

D.甲——① 乙——② 丙——③

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①②

③④

3.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河流中,曾出现过图中④现象的是(  )

A.黄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

读“某河流某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回答下面三题。

7.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8.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  )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和月均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0.该水库的位置最可能的地区是 (  )

A.青藏高原

B.太行山区

C.松花江流域

D.淮河流域

11.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12.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原因可能是 (  )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少

B.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多

C.工业用水量增加

D.为防洪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

下图为某流域某地某日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3.若该次降水发生在北京,带来水汽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4.影响时距(降水最大值与河流流量最大值的时间间隔称时距)变长的因素是该地(  )

A.上游湿地增加

B.下游大型水库修建

C.上游植被破坏

D.上游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下图是“我国四个水文站测量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流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依长江武汉站、黄河花园口站、塔里木河阿拉尔站、西江梧州站顺序排列,下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16.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明显大于乙站,主要是因为甲站(  )

A.枯水期较明显

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C.控制流域面积较大

D.年降水量较大

图1为“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河段示意图”,图2为“甲观测站在2014年某月18日~20日的水文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17.关于图1中①②两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地中以乙处侵蚀最为严重

B.两河段流向均为自西向东

C.丁地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可以建房

D.①河段沉积物半径夏季比冬季大

18.关于图2中甲观测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停止30小时时,观测站附近河流水位达最高

B.雨停止18小时时,观测站附近河流水开始泛滥

C.水文曲线左移,可能反映了河流上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被破坏

D.基本径流主要体现为地下径流,高峰期相对滞后的原因必定是水库截留

19.下面四幅河流径流过程曲线图数据取自于长江、松花江、黄河、西江四条河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图对应西江,西江是四条河流中位置最北的河流

B.B图对应黄河,黄河在此河段断流明显

C.C图对应长江,长江是四条河流中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D.D图对应松花江,松花江是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20.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回答下面三题。

2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2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

23.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若暴雨发生在下游区域,汇流过程所需时间最短,流量最快达到峰值。

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乙所示流域河流的流程长、支流错开,流域形状狭长,支流对河流径流的天然调节作用强,在汇流过程中,河流流量的变化较小;丙所示流域河流的流程最短,汇水集中,因而河流流量变化最大。

3.【答案】C

【解析】一般而言,从河流的源头到河口,随着支流的不断汇入,河流的流量越来越大。

4.【答案】A

【解析】黄河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上游地区水量较为丰富,但到了下游的“地上河段”,由于较少水源补给,而蒸发灌溉等使该段的水量减少。

5.【答案】D

【解析】由图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到的河流流量曲线特征,可确定两水文站分别在湖泊的上、下游位置及湖泊的调节作用。

甲的流量变化大,乙的流量变化小,证明暴雨的降雨位置在甲水文站的上游,所以选D。

6.【答案】C

【解析】由于湖泊的分流作用,使流入乙水文站的洪峰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7.【答案】A

【解析】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6月、9月水位较高,主要补给水源应为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夏季水位高但季节变化更大,且冬季可能出现断流;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

8.【答案】D

【解析】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6月、9月水位较高,说明该地降水多;7~8月水位低,说明该地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

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最为典型。

9.【答案】B

【解析】河流上游的水库对下游起削峰补枯的作用。

M点的水位高,建水库后该河流水位超过M点水位的时间(天数)将减少,M点左移;N点的水位低,建水库后该河流水位超过N点水位的时间(天数)将增多,N点右移。

10.【答案】D

【解析】该水库月均水位在100米以上,6~9月份入库水量较大,说明该时段进入雨季,河流处于汛期,综合分析可知,应位于淮河流域。

11.【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春季节河流处于枯水期,出库水量较大;4~5月水库水位并未随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6~8月水库水位出现持续升高。

12.【答案】D

【解析】6月份开始入库水量明显增加,该流域进入汛期,在此之前水库排水主要是为了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用于防洪。

13.【答案】B

【解析】北京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东侧的太平洋,是由东南季风(夏季风)带来的。

14.【答案】A

【解析】上游湿地增加,上游修建水库以及上游植被增加,涵养水源、调节河流径流的能力增加,时距变长。

15.【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水文站的雨期较长,降水较多,应位于南方;再结合两者的降水量大小和汛期出现的时间,可判断出乙水文站更靠南,为西江梧州站,甲为长江武汉站;丁水文站所在地区降水少,为塔里木河阿拉尔站;丙站降水集中于夏季,为黄河花园口站。

16.【答案】C

【解析】甲站(武汉站)位于长江中游,控制流域面积大;乙站(梧州站)位于珠江下游,控制流域面积小。

17.【答案】D

【解析】夏季径流量大,沉积物颗粒大于冬季。

18.【答案】D

【解析】基本径流主要体现为地表径流,高峰期相对滞后的原因有可能是水库截留,也有可能是上游水土保持良好,下渗增多。

19.【答案】C

【解析】西江是珠江的支流,是四条河中位置最南的河流,A错。

根据图中径流量,没有断流现象,B错。

C图对应长江,长江是四条河流中流量最丰富的河流,C对。

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河流有两个汛期,D错。

20.【答案】A

【解析】从历时的概念上可知水位越高历时越短,水位越低,历时越长,故甲曲线正确。

2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

春汛和夏汛。

据此可知该河流主要位于我国华北或东北地区,春汛的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的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

22.【答案】B

【解析】根据上题可知该地区位于华北或东北地区,夏汛为大气降水,北方夏季降水多为快行冷锋降水,故B正确。

2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

春汛和夏汛,由于夏季河流的含沙量很大,可推知该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