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454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x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在官府

内涵:

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

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

客观原因:

为官有学,而民无学;为官有器,而明无器;为官有书,而民无书。

根本原因: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特点:

政教合一,官师合一。

教育内容:

六艺。

教育宗旨:

明人伦,培养治术人才。

2.六艺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教育内容。

其中,礼、乐、射、御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是小学的课程。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文事,也重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修养内心情感。

六艺教育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

(1)六艺教育一生态式教育

六艺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培育完人的教育体系,德智体没诸育并重,无一偏废。

这六门学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礼乐精神灌注其中,作为最古老的生态式教育,六艺教

育和古希腊的七艺教育共同闪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

(2)六艺教育一基于艺术与审美的教育范式

即通过艺术教育实现体格、知识、德行的教育,融德智体艺术教育为一体。

(3)六艺教育一从生活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

西周时代的六艺教育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生活习惯教育,重视从实践中学习。

近代杜威和陶行

知的教育思想都与六艺教育有着想通之处。

(4)六艺教育一提倡个性发展的教育

学生资质、性情各不相同,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要求也各不相同。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4.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因地址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

性质:

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着述、育才活动为一体;是一所可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

特点:

学术自由;稷下先生不治而议政;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在学生管理上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一《弟子职》。

5.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1)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2)'庶、富、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

较多的劳动力、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物质生活问题、然后才能发展教育。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3)“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接近,之所以在成长中有了千差万别,是

后天学习的结果,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4)“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认为教育不分等级,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5)“学而优则仕”,认为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成为知识分子学习的动力,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6)教学内容:

六艺。

特别注重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特点:

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7)教学方法:

学思行并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thefirstone)

(8)道德教育:

以仁为核心,仁礼为主要内容、原则:

立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自省。

(9)论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6.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

习相远”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

的机会。

他创办私学,聚徒讲学,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7.孔子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教育是孔子全部教育活动和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

道德教育以仁礼为核心,以孝为基础。

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仁是礼的基本精神,是爱人。

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

使人人之间各有其礼。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少规律,提出许多道德原则,如立

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自省,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8•孔子教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把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如何学的基

础上,把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

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即学、思、

行。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几种基本方法:

(1)因材施教。

主要解决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矛盾。

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也”,

他本人并未提出这一概念,是朱熹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总结而得。

实现这一原则需要对学生

全面深刻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特点,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避免盲目,一刀切。

孔子本人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均能准确概括出个人

特点。

(2)启发诱导。

主要解决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他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才适合启发诱导。

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个特点:

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的启发工作要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要使学

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知识范围。

(3)学思并重。

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为依据,才可能进行有效思考。

(4)由博返约。

主要解决教学广度与深度的矛盾。

知识面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

个统帅,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9.孔子的人性论及其教育意义

孔子人性论:

性相近,习相远也。

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证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中,教育起决定作用。

人的本

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差别很大,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行,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他的这一主张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决定作用,顺应并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

有极大的进步性,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同时开启了以后对人性与教

育关系的探讨,但他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

10•根据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评述孔子“庶,富,教”的思想。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人口功能。

“庶、富、教”是孔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提出的思想。

他认为在实现充分的劳动力、保障人民丰足生活的前提下,必须实行教育,使人知伦理,守本分,他最先论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11.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孔子的教学实践贯彻了这一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

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大多出身平民。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12•比较孟子、荀子的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两人都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属儒家学派,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方面。

(1)教育作用都非常重视教育学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1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这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指出任何人只要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此外,他也看到了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荀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即通过教

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

努力是决定性因素;

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和行动,使国富民强。

(2)差异:

人性观

1孟子肯定性善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类的礼、义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的道德智能。

2教学方法:

孟子一内发;荀子一外烁

3学与思的关系:

孟子强调〜思;荀子强调〜学

4教学过程

孟子把教学过程看作“存养,内省,自得”;

荀子把教学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13.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着,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措施,侧重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

理,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

学制:

提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学年:

把大学教育定位两段、五级、九年。

是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视学:

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

考试:

每隔一年考查一次成绩,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要求不同。

教学原则:

预、时、序、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十分显着的,它的出现意味

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14.荀子的教师观

(1)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职业,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尊重。

(2)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礼义的化身,必须绝对服从,统治者绝对不能容许有人背叛怀疑非议教师,否则就要以刑法问罪。

(3)荀子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应当主动的亲近教师,认为学习最便

捷的途径便是接受先生的当面教授;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指教与学友的切磋,都

有利于学习;先生应培养学生笃学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

(4)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和采用。

(5)既然要如此尊师重师,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有尊严和威信;

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

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讲授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要有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神。

15•比较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儒最早由孔子提出,泛指掌管教育和文化的事业,后人把孔子创立的,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学派称为儒家。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曾入儒门,因不满儒家的繁文缛节和厚葬久丧等学说,从而另立新说,

聚徒讲学,不仅是学术上独树一帜的派别,而且是一个严密的政治团体。

(1)教育作用

儒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优于政治法律,可以感化征服人心,产生一种道德信念的力

量,提出人性论,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位仁政、德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墨家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对人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兴利除弊;在人的

发展上反对命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提出了着名的“素丝说”。

(2)教育目的

儒家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学习是做官的途径,使得平民有了

参政的可能,教育为政治服务,为国家培养政治人才,把教育与政治结合在一起。

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业,而兼士必须“后乎德行,辩论乎言谈、博乎倒术”。

(3)教育对象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教育播向平民的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限”,认为“性相近,

习相远也”,强调教育和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否定人的等级差别,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孔子弟子人数众多,来自社会各阶层,“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说明“农与工肆之人”是墨家的主要对象,但墨家倡导兼爱的教育思想,说明其教育对象又具有全社会性。

(4)教育内容

先秦儒家教育内容包括政治道德和文化知识两方面,以政治道德为教育重点,文化知识的基

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教材主要为《诗》《书》《礼》

《乐》四种。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

术的传习。

墨家门徒多出于农与工肆,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积累了多方面经验,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

(5)教学方法

儒家:

学而知之是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从学开始,由学而思,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墨家提出知识的来源:

闻、说、亲。

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

墨翟善于说教,取材于日常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经验,语言具体生动,较能启发弟子思想,他还特别重视

“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与儒家“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恰成对比。

(6)道德教育

儒家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主要内容是“礼、仁”。

主要原则有:

立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内省。

墨家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重视劳动,反应劳动人民的一些道德品质,道德

教育的进行在于言传身教,在于感化。

16.学而优则仕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

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

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者学习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这个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

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

反映了封建制度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

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准备了条件〜

17.教学相长

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寸,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

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18.《论语》

是四书五经之一,儒家着作之一,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散文,全书

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9.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

强调性善论,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就是扩充善性,即存心养性,求放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就是扩充人性进而达到国泰民安。

教育目的:

明人伦,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教育内容:

是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和浩然之气。

培养大丈夫理想

人格的途径:

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教育方法:

深造自得,盈科而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20.荀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实践:

传授六经

教育作用:

性恶论。

提出了“性伪之分,性伪之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教育目标:

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这类人不仅知识广播,而且能己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

新问题,自如的治理好国家。

教学内容:

以六经为教学内容,但以“礼”为教育重点。

教学方法:

闻见、知、行结合

论教师:

最为提倡尊师。

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师云亦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对教师的要求,你前面应该背熟了吧A3A)

21.法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

主张人性利己说。

认为教育无用,治国还需高压的法治手段。

教学内容: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学方法:

禁诗书,禁私学。

22.《中庸》

是《四书》之一,儒家思孟学派作品,主要阐述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中庸之道,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的处事原则。

两条途径得到完善:

自诚明,尊德性;自明诚,道学问。

学习过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23.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儒学独尊

董仲舒依据儒家“大一统”思想论证了汉代统一集权政治的天经地义和皇权至上。

首先,抑黜百家,独尊儒术。

各种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都予以禁绝,以保障思想统一。

其次,兴太学以养士。

设五经博士,将《诗、书、礼、易、春秋》定位官方学说,兴太学,专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既可培养教化的贤才,也可保证儒术的传递。

其三,通过建立察举制选才任官,以儒家德才标准为标准,扩大统治基础。

(2)兴办太学

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和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

初建太学有太学生50人,汉末达到3000人,成为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太学生即博士弟子。

初期人少,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随着人数增加,出现集体教学。

太学之外,还首设鸿都门学、地方官学等,中国封建社会学校体制在汉代初步形成。

(3)建立察举制度

始于汉文帝,确立于汉武帝,是先经过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任人选官的制

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才的补充。

程序:

郡守以上的政府官员以德才两方面标准考察士人并推荐,中央政府设秀才、孝廉等常

科和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等特科,根据各科具体要求,经书面考试选拔后予以任用。

察举制度的实行,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成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24.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在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

教政策,想以政治手段,借国家力量,推行其教育主张。

一兴太学以养士,改革选士制度;

二兴教化,正万民;

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统治思想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巩固统一的局面,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不仅影响汉武帝的文教政策,更影响汉以后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

25.鸿都门学

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

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

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首先,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

一大变革;

其次,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26.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分析其历史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产生于隋炀帝大业二年,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

而不是由地方察举。

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举制度,对学

校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1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想统一,科举制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为通过科举可以考取功名,而读书进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所以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

校教育的重视;

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这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具有积极意义;

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武举等科目,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2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使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虚无用;

考试方法僵化、死板,使学校教育重记诵,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科举考试把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畸形学习思想。

27.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

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制的趋势。

经过层层选拔,相对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2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

科举制把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成为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

它通过一定的考试内

容来选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而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在客观上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人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就必

须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巧妙的将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人们的思

想统一于入学,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

统一的科举考试内容必然促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从而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

科举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考试有一定的内容,分级进行考试,不同的科

目采用不同的方法,为确保考试公正而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比以前任何选士制度都更加公

正,对以后的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1国家只重视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

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

围绕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人们为了通过考试,贿赂考官,而且很多寒门知识分子终其一身于科场也一无所获。

3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方法迫使人死记硬背,而学校

教学又是围绕科举制来进行,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从而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使他们只重视书本,轻视实践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28.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韩愈关于论尊师重道的论述:

1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

2教师的任务:

传道授业解惑,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反映了教师工作的基本职责;

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师生互相尊重学习,提倡平等的师生观。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9.致良知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

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良知不会泯灭,但是,良知在与外界的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这种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

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

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

为了日减“人欲”。

30.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意义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

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则;读书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切忌囫囵吞枣。

熟读精思:

读书要有巩固性原则,既要熟读成诵,又能精于思考。

强调读书必须读足一定的

遍数,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如果既能读熟又能精思,那才会有真正的收益。

虚心涵泳:

“虚心”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涵泳”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切己体察:

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着紧用力:

积极性原则。

一必须抓紧实践,发愤图强;二必须抖擞精神,反对松松垮垮。

居敬持志:

目的性原则。

“居敬”,读书时态度要端正,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持志”就是要数理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长期坚持。

31.宋朝历史上着名的三次兴学运动的主要内容

北宋虽然采取重文政策,但在教育和科举之间,对于科举取士特别重视,导致学校教育衰落,培养的人才多无真才实学,,人才缺乏,官僚机构亟待充实,所以宋仁宗以后有三次兴学改革之举,振兴学校,对宋代教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庆历兴学

这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兴学运动。

第一,令州县立学,规定科举考试的人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