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491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docx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总结物理6质量与密度

2019浙教版中考复习物理——6、质量与密度

一、知识点

1.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单位:

mg,g,kg,t。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温度都无关。

4.天平使用要点:

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幅度一样时,就表示横梁平衡了。

5.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均无关,与物体的温度、状态、物体所含物质的种类有关。

7.密度计算公式:

计算注意点:

单位匹配;计算带单位;计算结果善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8.密度的单位:

kg/m3(国际单位),g/cm3(常用单位)

二、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理书在地球和月球的质量是一样的

 

B.

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C.

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D.

冰融化成水,密度不变

【例2】★

粗心的张强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时,游码没归零而是放在如图位置上就调平衡,然后开始测量,他在测量过程中其余的操作和读记数均无错误,得到的读数为80.6g,则这块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A.

79g

B.

80.6g

C.

82.2g

D.

78.6g

【例3】★★

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  )

 

A.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

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

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例4】★★

(多选)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架天平在一个位置调节平衡了,可以将它移到另一位置使用,不必重新调平

 

B.

调节天平平衡时,为了节省时间,只需观察到指针在分度辩中央两侧摆的幅度相同时,就可以认为天平平衡了,不必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观察

 

C.

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

 

D.

在称量过程中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例5】★

一个木匠用同一块木板做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5kg和5kg,则桌子和椅子的密度之比是(  )

 

A.

1:

1

B.

3:

1

 

C.

1:

3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例6】★

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例7】★★

已知铜密度为8.9×103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

 

A.

20g

B.

10g

C.

16g

D.

8g

【例8】★★

有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它们的体积比是V1:

V2=1:

5,材料的密度之比ρ1:

ρ2=3:

1,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已知其实心球的体积是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

 

A.

2V

B.

V

C.

V

D.

V

【例9】★★

甲液体的密度为0.9g/cm3,乙液体的密度为0.6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0.8g/cm3,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是(  )

 

A.

3:

2

B.

2:

3

C.

3:

1

D.

1:

3

【例10】★★★

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若在容器内放入一质量为250g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800g;若在容器内放入一质量为250g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250g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950g,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

 

A.

4:

7

B.

7:

4

C.

1:

2

D.

2:

1

【例11】★★★

现有如下器材:

天平、砝码、刻度尺、烧杯、水,设计一个测量正方体糖块密度的可行方案,要求写出:

(1)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

(2)选用的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方案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密度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题】

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是(  )

 

A.

1:

2

B.

2:

1

C.

5:

4

D.

4:

5

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两种物质的溶液各mkg,只用这两种溶液,最多可配制成密度ρ混=

(ρ1+ρ2)的溶液______________kg.(已知:

ρ1<ρ2)

一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M1=1.3kg,装满煤油后,总质量为M2=1.14kg,求这只空瓶的质量.(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参考答案

1、答案:

A

2、

考点: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专题:

质量及其测量.

分析: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没有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测量时会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解答:

解:

将游码错误地放在1.6g的地方就将横梁调平衡了,测某个物体的质量时,右盘放80.6g的砝码天平再次平衡,因此物体的质量就是80.6g﹣1.6g=79g.

故选A.

3、

考点: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天平的使用.当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本身的质量会变大,而物体的质量经这样的砝码测出来会仍按砝码所标的质量读出,物体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解答:

解:

由于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故选B.

4、答案:

B

5、

考点:

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

定性思想.

分析: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种物质密度不变.

解答:

解:

因为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同种物质密度不变,它与物体质量和体积都无关.

故选A.

6、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小与体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

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液体的体积居中,根据公式ρ=

得:

甲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乙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丙液体密度居中,是水.

故选C.

7、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知道铜、水和酒精的密度,根据密度关系可知铜块在水和酒精中都是下沉的(浸没),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据此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

由题知,ρ铜>ρ水>ρ酒精,

所以铜块在水和酒精中都是下沉的,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酒精的体积是相同的,

即:

V排水=V排酒精,

而容器原来都是装满液体,

所以V溢水=V溢酒精,

由ρ=

得V=

所以:

=

即:

=

解得:

m溢酒精=16g

故选C.

8、

考点: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设这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分别为甲球、乙球,由题可知:

m甲=m乙;ρ甲:

ρ乙=3:

1,

就是说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体积比应该是1:

3,但题目中有“其体积之比V1:

V2=1:

5”

所以可知乙是空心的,可解得甲体积为V,乙实心体积为3V,

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乙球总体积减去实心部分体积即为空心部分体积.

解答:

解:

设这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分别为甲球、乙球,由题可知:

m甲=m乙;ρ甲:

ρ乙=3:

1,

所以有:

=

=

×

=

,V乙实=3V甲实,又因为有V甲:

V乙=1:

5,所以可以看出乙的体积比实心的变大了,所以乙球是空心的,甲是实心的;

所以有:

V甲=V(甲实),V乙=5V甲,

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乙﹣V乙实=5V甲﹣3V甲=2V甲=2V.

故选A.

9、

考点: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先分别设甲物质和乙物质的体积为V甲和V乙,然后根据质量公式m=ρV分别得出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将它们相加得出混合后的总质量,求出总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ρ=

建立一个方程,求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

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

则甲物质的质量:

m甲=ρ甲V甲,

乙物质的质量:

m乙=ρ乙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

m总=m甲+m乙=ρ甲V甲+ρ乙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

V总=V甲+V乙,

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

ρ总=

=

=

=0.8g/cm3,

则9V甲+6V乙=8V甲+8乙,

解得:

V甲=2V乙,

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m甲:

m乙=0.9g/cm3×V甲:

0.6g/cm3×V乙=0.9g/cm3×2V乙:

0.6g/cm3×V乙=3:

1.

故选C.

10、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假设杯子的质量是m0,A密度ρ1,体积V1;B的密度ρ2,体积V2,杯子体积V杯,则有

ρ1V1=250g,ρ2V2=250g,ρ水V杯=600g﹣m0;

对于放进A的情况:

250g+ρ水(V杯﹣V1)=800g﹣m0,

即ρ水V1=250g+(600g﹣m0)﹣(800g﹣m0)﹣﹣﹣﹣①

同样对第二种情况计算,可得:

ρ水V2=250g+(800g﹣m0)﹣(950g﹣m0)﹣﹣﹣﹣﹣﹣②

由①②可得:

=

=

∵ρ=

,m1=m2=250g

=

=

故选D.

11、

考点: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解析

(1)实验原理就是密度计算公式.

故答案为:

ρ=

(2)根据原理,糖块质量可用天平测出,因没有量筒无法用排水法测体积,但糖块是正方体,可选刻度尺侧边长,利用正方体体积公式算糖块体积,最后利用密度公示算出密度.

故答案为:

天平、砝码、刻度尺.

(3)质量用天平测,正方体体积是边长的立方.

故答案为:

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糖块边长L.

(4)糖块体积V=L3,糖块密度ρ=

=

故答案为:

糖块密度ρ=

答案:

(1)ρ=

(2)天平、砝码、刻度尺;(3)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糖块边长L.(4)糖块密度ρ=

拓展题

考点: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解析:

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

则甲物质的质量:

m甲=ρ甲V甲=5g/cm3×V甲=5V甲,

乙物质的质量:

m乙=ρ乙V乙=2g/cm3×V乙=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

m总=m甲+m乙=5V甲+2V乙,

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

V总=V甲+V乙,

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

ρ总=

=

=3,

则5V甲+2V乙=3V甲+3V乙,

解得:

V乙=2V甲,V甲:

V乙=1:

2.

答案:

A

考点: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解析:

为得到密度ρ混=

(ρ1+ρ2)的混合溶液,需要取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

∵ρ=

,ρ1<ρ2,相同质量的两种溶液,

∴v1>v2,

取v2体积的两种溶液,配制溶液的质量

M=ρ1v2+m(kg)=ρ1×

+m(kg)=

kg=(1+

)mkg.

答案:

(1+

)m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已知:

m1=1.3kgm2=1.14kgρ水=1.0×103kg/m3ρ煤油=0.8×103kg/m3

求:

m0=?

解:

∵ρ=

=

设瓶子的质量为m0,代入数值得

=

解得m0=0.5kg.

答案:

空瓶的质量是0.5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