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60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docx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论文

住宅电气设计的毕业设计0

说明2

第一章一般规定

1.1康居电气设计的分类

1.2住宅电气设计应满足住户的要求

第二章供配电系统

第三章电气设备

第四章照明系统

第五章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第六章安全防范系统

第七章通信网络系统

第八章信息网络系统

第九章管理与监控系统

第十章家庭控制器

第十一章机房

第十二章线路敷设

第十三章防雷接地

第十四章高层住宅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说明

本次设计使用于城乡康居住宅的电气设计,设计应遵循GB50096《住宅设计规

范》的要求,以康居为目标,体现超前性、示范性和指导性,并应做到与国家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一章一般规定

1.1康居电气设计的分类

参照“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编著的《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根据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康居住宅由低到高一次分为:

1A(A)、2A(AA)、3A(AAA)。

康居住宅电气设计相应分为:

基本型(A)、提高型(AA)、先进型(AAA)。

1.2住宅电气设计应满足住户的要求

住宅电气设计应满足住户以下要求:

a生活用电。

b家用电器(空调、电冰箱、电视机、音响、录像机、电饭煲、微波炉---等)

手控、自控、遥控、远程控制。

c照明质量。

d火灾自动报警。

e安全防范(访客对讲、人侵报警、有害气体泄漏报警、生理意外紧急求助报

f通信设施(电话、传真、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

g信息设施(计算机网络接口等)。

h管理(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能表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等)。

i布线(电源线、电话线、电视线、数据线、控制线等)。

j防雷接地。

第二章供配电系统

2.1供配电系统要求安全可靠,负荷容量按适当超前性的原则留有富裕量。

2.2住宅楼的消防电梯、消防水泵、疏散应急照明等消防设备负荷等级应符合消防电源供电要求。

2.3负荷用电指标:

基本型(1A):

4kW或50W/m2

提高型(2A):

6kW或75W/m2

先进型(3A):

8kW或100W/m2

2.4住宅供电应考虑三相平衡。

每单元(层)应设电源检修断路器(6~12户)个。

2.5每户住宅应采用单相供电。

有三相用电的住户,三相电源只供设备专用。

2.6计量电能表应按当地供电局有关规定安装。

电能表的选型,可采用带有远传通信功能接口的直读式高过载电能表,电能表容量按用电负荷标准选择。

基本型(1A):

5(20)(每户建筑面积75m2以下)

10(40)(每户建筑面积75m2以上)

提高型(2A):

10(40)A

先进型(3A):

15(60)A

2.7电能表宜集中安装在单元首层(适用于多层住宅)或每层配电间内(适用于高层住宅)。

采用表具自动抄收数据远传系统的电能表,安装位置可不做规定,由各工程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8住宅用电负荷计算,宜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需要系数的选定可根据表2.8

选取。

表2.8住宅用电负荷需要系数

按单相配电计算

时所连接的基本

用户数

按三相配电计算

时所连接的基本

用户数

需要系数

通用值

推荐值

3

9

1

1

4

12

0.95

0.95

6

18

0.75

0.80

8

24

0.66

0.70

10

30

0.58

0.65

12

36

0.50

0.60

14

42

0.48

0.55

16

48

0.47

0.55

18

54

0.45

0.50

21

63

0.43

0.50

24

72

0.41

0.45

25~100

75~300

0.40

0.45

125~200

375~600

0.33

0.35

260~300

780~900

0.26

0.30

注:

1表中通用值目前采用的住宅系数值,推荐值是为计算方便而提出,仅供参考。

2住宅的公用照明及公用电力负荷需要系数,一般可按0.8选取。

2.9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可按以下要求进行设

计:

a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在1500m2(单相配电)或4500m2(三相配电)时,漏电断路器的漏电动作电流Iz为300mA。

b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在1500~2000m2(单相配电)或4500~6000m2(三相配电)时,漏电断路器的漏电动作电流Iz为500mA。

c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超过6000卅时,应多路配电分别设置漏电断路器或在总配电柜的出线回路上分别装几组漏电断路器。

D凡带消防用电设备的回路不能装设作用于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装置,应设报

警式漏电保护装置。

照明总线进线处的漏电断路器的事故报警除在配电柜上有显示外,还应将报警信号送至值班室,在值班室设声光报警。

第三章电气设备

3.1每户设一个配电箱,除独门独户的电能表装于该户配电箱以外,其余形式的

住宅电能表均集中装于(自动抄收数据远传系统的电能表可除外)。

住户配电箱

宜设在用户走廊或门厅内的适当地点,箱内除设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外,空

调、电炊具及电淋浴等也应设专用插座回路,并所有回路均用断路器保护电气设

备。

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回路均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2住户配电箱的回路分配见表3.2

表3.2住户配电箱回路分配(个)

级别

箱式空调

插座

分体空调插

厨房插座

卫生间

插座

一般

插座

照明

基本型(1A)

1

1

1

1

1

1

提咼型(2A)

1

2

1

2

2

1

先进型(3A)

1

3

2

2

3

2

3.3住户内电热水器、柜式空调宜选用三孔15A插座,空调、排烟风机选用三孔10A插座,其他插座选用二、三孔10A插座,洗衣机插座、空调插座及电热水器插座宜选用带开关控制的插座,厨房、卫生间应选用防溅型插座。

康居住宅中设置的插座数量如表3.3—1、3.3—2、3.3—3所示

表3.3—1基本型住宅插座设置(个)

插座类型、用途

起居室(厅)

主卧

次卧

卫生

二、三孔双联插座(组)

4

3

2

1

2

三孔插座(空调)

1

1

三孔插座(电炊具)

1

三孔插座(电热水器)

三孔插座(排气扇、排烟风

机)

1

1

三孔插座(燃气热水器)

1

1

三孔插座(洗衣机)

1

表3.3—2提高型住宅插座设置(个)

 

插座类型、用途

起居室(厅)

主卧

次卧

卫生

二、三孔双联插座(组)

4

3

2

1

2

三孔插座(空调)

1

1

1

1~2

三孔插座(电炊具)

1~2

三孔插座(电热水器)

三孔插座(排气扇、排烟风

机)

1

1

三孔插座(燃气热水器)

1

1

三孔插座(洗衣机)

1~2

表3.3—3先进型住宅插座设置(个)

插座类型、用途

起居室(厅)

主卧

次卧

卫生

二、三孔双联插座(组)

4~6

3

3

1~2

3

三孔插座(空调)

1~2

1

1

1

1

三孔插座(电炊具)

2~3

三孔插座(电热水器)

三孔插座(排气扇、排烟风

机)

1

1

多用插座(*剃须)

1

三孔插座(燃气热水器)

1

1

三孔插座(洗衣机)

1~2

3.4电源插座的安装位置应考虑用电设备(电视、电话、电脑、电冰箱、空调等)使用方便。

3.5住宅内电源插座除注明外应暗装,一般插座底边距地0.3m;分体式空调插座、排烟机插座、热水器插座底边距地1.8m。

3.6住宅内电源插座安装高度低于1.8m应选用带安全门的产品。

第四章照明系统

4.1在照明设计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以适应现代化建筑功能多、灵活多变的发展需要,住宅照明应满足生活需求的实用性,增强舒适感和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4.2在康居住宅照明设计中,应根据使用性质、功能要求和使用条件,按不同标准分别选取照度标准,照度标准应符合相关的国家规范。

4.3灯具的选择视具体房间的功能而定,宜采用直接照明和开启式灯具,应选用节能型灯具。

4.4卫生间、浴室等潮湿且易污染场所宜采用防潮且易清理的的灯具。

4.5提高型、先进型住宅照明灯具应逐步采用智能控制,基本型住宅照明灯具采用常规控制:

a起居室的灯具已设置双控开关(宜带指示灯或自发光装置)。

b卧室的灯具宜设置单控、调光开关(宜带指示灯或自发光装置)。

c卫生间、浴室的灯具宜米用单控带指示灯(或自发光装置),宜装于浴室外

货采用防潮防水型面板。

d厨房的灯具宜采用单控开关、开关宜装于厨房门外。

4.6公共走道、走廊、楼梯间应安装声光控制开关或设带指示灯(或自发光装置)双控延时开关。

第五章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装置

5.1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包括:

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及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四个部分,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

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和消防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消防中心负责整座大楼火灾的监控和消防指挥。

5.2消防用电设备有以下几个方面:

a报警方面: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紧急广播、警铃、井笛、火警电话。

b自动灭火(方面:

喷水系统、干粉灭火系统(1211、1301)。

c手动灭火方面:

室内消火栓系统。

d防、排烟方面:

正压送风系统,负压排烟系统,排烟口的排烟阀,正压送风口的送烟阀,切断空调器电源防火调节阀系统。

e通讯设备:

一般程控电话、对讲电话、火警专用电话。

f避难方面:

包括应急照明、诱导灯、太平门、楼梯间等出入口的显示标志灯、疏散用电梯、防火卷帘门等。

g相关设备:

消火栓泵、喷淋泵、汽压罐、消防电梯、双电源互投等。

5.3关于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电源,要求在火灾时,能保持继续供电。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供电电源可靠:

在电源供给上,一般都是采用双电源一用一备,以放射式、末端自动互投方式向消防设备供电。

高层若为一类建筑,则消防供电电源必须严格按一级负荷供电;若为二类建筑,也不应采用低于二级负荷供电。

b备用电源:

可采用自备发电机组,照明电讯方面还可采用蓄电池来解决,但必须处于常年战备状态,与主电源切换时间不应超过15s,备用电源的设计容量,应根据消防工艺来决定,满足消防需要。

c消防用电配线:

应采用阻燃或防火导线,至少应采用铜芯耐热绝缘线穿钢管或难燃管在砼层内敷设,其讯号和控制管线不宜与强电管线共用竖井,以免火灾发生以后,其配电线路管热损伤,造成停电,使消防设备控制、运转不灵,引起不应有的事故。

5.419层以上的高级住宅和多层高级住宅,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六章安全防范系统

6.1基本型

a周界安全防范系统

1)周界安全防范系统是住宅小区的外围防线、由栅栏和周界探测报警系统以及保安人员组成。

2)栅栏沿小区周界封闭设置,栅栏高度不应低于1.8m,孔洞宽度不应大于15cm,组织人们攀登、翻越、钻入住宅小区内。

3)如无栅栏,对封闭式住宅小区的周界进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的无盲区防设,系统由住宅小区安防监控中心检测,当有人经非正常途径进入小区时,系统能探测到信号、发出警报、在显示屏上显示报警区域、报警时间并能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时间。

4)当周界入侵探测系统被拆除或线路被切断时,安防监控中心应能接收到报警信号。

b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系统。

巡更系统。

居住小区内安装电子巡更系统,保安巡更人员按设定线路进行值班巡查并予以记录。

c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1)紧急求助报警装置

在住户室内安装紧急求助报警装置,该装置应操作简单、可靠,防拆卸、防破坏。

安防监控中心能实时处理和记录报警事件。

2)访客对讲系统在住宅楼入口处安装防护门和语音对讲装置,实现访客与住户的对讲。

住户可控制开启楼道入口处防盗门,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住宅楼内。

访客对讲系统主机安装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盒内。

主机应具有,门控及与住户室内分机对讲等功能,主机应配置不间断电源装置。

每户应设置室内分机至少一部,嵌墙安装于过厅或居室内。

室内分机应具有防灾、防盗报警信号接口。

3)入侵报警系统。

在住户室内安装入侵报警探测器,探测器的保护范围、稳定性、隐蔽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安防监控中心应能实时处理和记录报警事件。

6.2提高型

a周界安全防范系统

1)周界安全防范系统是住宅小区的外围防线、由栅栏和周界探测报警系统以及保安人员组成。

2)栅栏沿小区周界封闭设置,栅栏高度不应低于1.8m,孔洞宽度不应大于15cm,组织人们攀登、翻越、钻入住宅小区内。

3)在安装1)、2)相要求的同时,还应安装周界如其月探测报警系统,功能同

6.1条a款3)、4)相。

b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系统。

1)巡更系统。

居住小区内安装电子巡更系统,保安巡更人员按设定线路进行值班巡查并予以记录。

2)视频监控系统。

在居住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及公建重要部位安装摄像机进行监视。

安防监控中心可自动/手动切换系统图像,可对摄像机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可对所监控的重要部位进行24h持续录像。

3)停车管理系统在车辆出入口通过IC卡或其他形式进行管理后计费,实现车辆出入及存放的时间记录、查询机区内车辆存放管理等。

c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1)紧急求助报警装置在住户室内安装紧急求助报警装置,该装置应操作简单、可靠,防拆卸、防破坏。

安防监控中心能实时处理和记录报警事件。

还应在户内安装两处紧急求助报警装

2)访客对讲系统在住宅楼入口处安装防护门和语音对讲装置,实现访客与住户的对讲。

住户可控制开启楼道入口处防盗门,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住宅楼内。

访客对讲系统主机安装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盒内。

主机应具有,门控及与住户室内分机对讲等功能,主机应配置不间断电源装置。

每户应设置室内分机至少一部,嵌墙安装于过厅或居室内。

室内分机应具有防灾、防盗报警信号接口。

在紧急火警情况下,住宅楼道入口处防盗门电控锁应能自动释放;住宅小区主要入口应设置访客对讲装置。

访客对讲装置应采用联网型:

安防监控中心内的管理主机具有与各住宅楼道入口处主机及住户室内分机相互联络、通信的功能,以实现住宅区内各用户与安防监控中心的直接联系。

3)入侵报警系统。

在住户室内安装入侵报警探测器,探测器的保护范围、稳定性、隐蔽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安防监控中心应能实时处理和记录报警事件。

还应在户内及阳台外窗安装入侵报警装置,住户内要安装可燃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6.3先进型

a周界安全防范系统

1)周界安全防范系统是住宅小区的外围防线、由栅栏和周界探测报警系统以及保安人员组成。

2)栅栏沿小区周界封闭设置,栅栏高度不应低于1.8m,孔洞宽度不应大于15cm,组织人们攀登、翻越、钻入住宅小区内。

3)在安装1)、2)相要求的同时,还应安装周界如其月探测报警系统,功能同

6.1条a款3)、4)相。

4)保安管理中心采用电子地图指示报警区域,配置声、光指示,举止小区周界采用视频监视,或采用周界入侵探测报警装置与视频监视联动,并留有对外报警接口。

b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系统

1)巡更系统。

居住小区内安装电子巡更系统,保安巡更人员按设定路线进行值班巡查并予以记录,巡更点与保安管理中心联网,计算机课随时读取巡更所登录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巡更人员的有效保护和监督管理。

2)视频监控系统。

在居住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及公建重要部位安装摄像机进行监视。

安防监控中心可自动/手动切换系统图像,可对摄像机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可对所监控的重要部位进行24h持续录像。

还应在小区主要通道、停车场及电梯轿厢(多层或高层住宅)等部位设置摄像机。

3)停车管理系统

在车辆出入口通过IC卡或其他形式进行管理后计费,实现车辆出入及存放的时间记录、查询机区内车辆存放管理等。

停车出入口车辆管理装置应与安防监控中心计算机联网使用。

c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1)紧急求助报警装置

在住户室内安装紧急求助报警装置,该装置应操作简单、可靠,防拆卸、防破坏。

安防监控中心能实时处理和记录报警事件。

应在户内不少于两处安装紧急求助报警装置。

2)访客对讲系统。

采用可视对讲系统,可视对讲主机采用CCD低照度广角摄像机,宜具有红外线LED自动调光功能。

3)入侵报警系统。

在住户室内安装入侵报警探测器,探测器的保护范围、稳定性、隐蔽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安防监控中心应能实时处理和记录报警事件。

还应在户内及阳台外窗安装入侵报警装置,住户内要安装可燃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还应在住户室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且当可燃气泄露报警能自动切断气源并打开排气装置。

第七章通信网络系统

7.1电话

a应满足住户多媒体及计算机数据通信的需求,可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以适应通

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的发展要求。

b电话进户线应在住户智能化系统配电箱(DD)内做转接点,便于系统维护、检修。

-於竝丘姜斗胡口視电股

-破挺巫隹斗刘对.违啦迹

住户配线箝(DD)

貯线架

集线器

HUB一

LTp

■TV,

起居室

卧室卧室卧室卧窒卧室卧室

起居室

卧室卧室

SYWV-75-5

住户配线箱(DD)示意图

c电话通信插座的设置数量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各户起居室、主卧

房、书房、主卫生间均应装设电话出线盒。

康居住宅应设置二对及二对以上的外线。

电话插座配置见表7.1。

表7.1康居住宅电话插座设置(个)

级别

主卫

次卫

进户

生间

生间

线

基本型

(1A)

1

1

1

1

2

提高型

(2A)

1

1

1

1

1

1

2

先进型

(3A)

1

1

1

1

1

1

1

1

2~3

d电话出线盒一般底边距地0.3m暗装,卫生间、厨房的电话出线盒

底边距地1.0m~1.2m暗装。

e一条外线可接几个分机应以当地电信部门的规定为准,一般不超过

三个。

7.2有线电视

a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应与当地有线电视网的现有水平及发展规划相互协调一致,符合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的要求。

b设计双向传输的有线电视系统,系统设备、缆线应按双向传输性能指标考虑。

c有线电视进户线宜在住户智能化系统配线箱(DD)内做分配点,便于系统维护、检修。

d居室内应采用标准插接式电视出线盒。

e电视插座的设置数量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各户起居室、主卧室均

f电视出线盒一般底边距地0.3m暗装

表7.2康居住宅电视插座设置(个)

级别

起居

主卧

次卧

进户

线

基本型(1A)

1

1

1

提高型(2A)

11

1

1

1

先进型(3A)

1

1

1

1

1

1~2

注:

表中进户线的设置语当地有线电视网的系统设置和收费管理制度有关。

设计方案应以当地部门审批为准。

第八章信息网络

8.1计算机网络

a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应与当地信息网络的现有水平及发展规划相互协调一致。

b计算机网络进户线应在住户智能化系统配线箱(DD)内做CP点,便于系统维护、检修。

c数据插座的设置数量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各户起居室或书房硬装设数据插座。

数据插座配置见表8.1。

表8.1康居住宅数据插座设置(个)

级别

起居

主卧

次卧

进户

线

基本型(1A)

1

1

1

提高型(2A)

1

1

1

1

先进型(3A)

1

1

1

1

1

d基本型(1A)接入一条外线,数据插座安装在起居室或书房。

e提高型(2A)接入一条外线,可加集线器(HUB),数据插座安装在起居室、主卧室、书房或根据建设方需求设计。

f先进型(3A)接入一条外线,应安装信息交换机或集线器,数据插座安装在起居室、主卧室、次卧室、书房或根据建设方要求设计。

g计算机出线盒一般底边距地0.3m暗装。

8.2控制网络

a控制网络的设计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表具数据自动抄收及远传系统、家庭控制器等信息传输。

b控制网络的设计应满足各系统信息传输的技术指标。

d控制网络进户线应在住户智能化系统配线箱(DD)内做接线端子,便于系统维护、检修。

第九章管理与监控系统

9.1表具数据自动抄送及远传系统

a系统功能。

1)自动抄收及远传:

通过计算机可预知自动抄表时间,实现自动定时抄收各类表数据,也可连续巡检或随机查询系统辖区内任何一个耗能表数据。

数据远传至管理中心,由计算机处理系统内所有用户表具的当前信息。

系统具有反馈信息报警功能。

2)超限判断:

系统能自动判定用户的当前信息是否超过限定值,如超出,可自动记录超限用户的超限信息(超限值、超限时间、超限次数),并能发出冻结命令。

3)自动检查:

系统可自动检测各类分类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判定其工作是否正常。

如发现故障并造成不走表、反转等均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并报警。

4)分时计费: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对用户的管理水平,可分时段计费。

5)实时计量:

系统具有计时功能,可保证主机抄录的数据与表具读书的同时性、准确性。

6)管理功能:

根据抄收的数据,自动计算出各用户的各种能源的消耗量,所需费用等,并可将各种数据转换为其他软件的数据格式,与其他系统联网。

可随时查询‘打印各用户表具耗能的有关材料。

7)电力线载波系统,如装设出线总表,则可按出线管理线损,并通过线损控制、监视用户电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偷窃现象。

b系统组成

1)脉冲耗能表:

能够产生与能源实际用量成正比的脉冲数的能源计量表。

包括脉冲水表,脉冲电能表,脉冲燃气、冷气、热能表等。

2)普通耗能表改制:

采用传感技术,对机械式水、点、气等表具进行改装(加装电子传感器),并且有独立电源供电(免维护电池)。

3)采集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