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61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docx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说明书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

 

 

无锡全心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WUXITRASINGPOWERCAPACITORCO.,LTD.

 

1 概述

1.1 本说明书适用于频率50Hz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以下简称电容器),该种电容器主要用来提高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线损,改善电压质量,充分发挥发电、供电设备的效率。

1.2 电容器有BFM型、BAM型等系列,其型号意义如下:

  □ □ □△ □––□––□ △ 

┃┃┃┃┃┃┃┗━━尾注号

┃┃┃┃┃┃┗━━━━━第三特征号

┃┃┃┃┃┗━━━━━━━第二特征号

┃┃┃┃┗━━━━━━━━━第一特征号

┃┃┃┗━━━━━━━━━━━━━设计代号

┃┃┗━━━━━━━━━━━━━━━━固体介质代号

┃┗━━━━━━━━━━━━━━━━━━液体介质代号

┗━━━━━━━━━━━━━━━━━━━━系列代号

  例如:

(1)BAM10.5-50-1

     

(2)BAMR11-100-3W

     (3)BAMr11/

-334-1wh

1.2.1 系列代号B-并联电容器。

1.2.2 液体介质代号F-二芳基乙烷,A-苄基甲苯、苯基乙苯基乙烷。

1.2.3 固体介质代号M-全膜介质。

1.2.4 设计代号R-放电电阻,r-内熔丝

1.2.5 第一特征号(额定电压)10.5-额定电压10.5kV,11––额定电压11kV。

1.2.6 第二特征号(额定容量)50-额定容量50kvar,334––额定容量334kvar。

1.2.7 第三特征号(相数)1-单相,3-三相。

1.2.8 尾注号W-户外式,h-横放,无尾注号表示户内式。

2 主要性能指标

2.1 电容器安装运行地区环境温度范围为-40℃~+45℃,其中BFM型电容器为-25℃~+45℃,BAM型电容器为-40℃~+45℃。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对安装地点海拔高度超过1000米的电容器,订货时应特别加以说明。

2.2 电容器的主要技术数据和外形尺寸见附表和图1~3。

2.3 电容器极间介质应能承受下列二种试验电压之一,历时10S。

 a.工频交流电压:

Ut(~)=2.15Un

 b.直流电压:

Ut(-)=4.3Un

2.4 电容器端子与外壳的绝缘水平应能承受表1所列的试验电压。

表 1

绝缘等级

(kV)

电容器额定

电 压

(kV)

绝 缘 水 平 (kV)

工频试验电压,1min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1.2~5/50μs、峰值

一般

淋雨

3

3.15

18

18

40

6

6.6/

6.3

25

25

60

10

10.5,11,11/

35

35

75

20

19,20

55

55

120

2.5 电容器具有表2所示的工频稳态过电压能力

表 2

工频过电压

最大持续时间

说       明

1.10Un

长期

指长期工作电压的最高值应不超过1.10Un

1.15Un

每24小时中30分钟

系统电压调整与波动

1.20Un

5分钟

轻负荷时电压升高

1.30Un

1分钟

同上

 注:

表中的1.20Un、1.3Un及其对应的运行时间在电容器的寿命期间总共应不超过200次,其中若干次过电压可能是在电容器内部温度低于0℃,但在下限温度以内发生的。

为了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电容器应经常维持在额定电压下运行。

2.6 电容器能承受第一个峰值不超过2.2Un持续1/2周期的过渡过电压。

2.7 电容器允许在由于电压升高及高次谐波造成的有效值为1.3In的稳定过电流下运行,对于电容具有最大正偏差的电容器,这个过电流允许达到1.43In。

2.8 电容器的实测电容值与额定值之差不超过额定值的-5%~+10%,三相电容器中任何两线路端子间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电容值之比值应不大于1.06。

2.9 电容器在工频额定电压下,温度为20℃时的损耗角正切值(tgδ)为

  全膜介质电容器:

   tgδ≤0.0004

注:

内部装有放电电阻或熔丝的电容器,其损耗角正切值允许增加0.0001。

2.10 内部装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能在10分钟内由额定电压的峰值降到75伏以下。

若要在5分钟内由额定电压的峰值降到50伏以下,则应在订货时特别加以说明。

2.11 电容器导电杆能承受的扭矩见表3

表 3

导电杆螺纹

螺母扳手的扭距N·m

最大值

最小值

M12

15

7.5

M16

30

15.0

3 结构特征

3.1 电容器由箱壳和芯子组成,箱壳用薄钢板密封焊接制成,箱壳盖上焊有出线瓷套,箱壁两侧焊有供安装用的吊攀,一侧吊攀装有接地螺栓。

(单瓷套电容器其中一极接在电容器箱盖上的接壳端子上)

3.2 电容器芯子由若干个元件和绝缘件组合而成,元件由作为极板的铝箔中间夹全膜介质经卷绕而成,极板为露箔结构。

芯子中的元件按一定的串并联方式连接,以满足不同电压和容量的要求。

3.3 内熔丝电容器其内部每个元件均串有一根熔丝,当某个元件击穿时,与其并联的完好元件即对其放电,使熔丝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迅速熔断,将故障元件切除,从而使电容器能继续运行。

3.4 6kV、10kV三相电容器内部为星形接线,每相均有放电电阻。

4 安装调试

4.1 用户在安装电容器之前,应先对电容器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铭牌与所订电容器规格是否相符,箱壳、瓷套、出线导杆等是否有损伤及渗漏油。

4.2 电容器安装运行地区的环境空气温度应与其温度类别相适应。

4.3 电容器安装场所应无剧烈的机械振动,无有害气体及蒸汽,无导电性或爆炸性尘埃。

4.4电容器可安装在铁架上,分层布置不宜超过三层,每层不应超过两排。

为保持通风良好,每层电容器间距应不小于100mm,排间距离应不小于200mm。

电容器底部距地面户内产品应不小于200mm,户外产品应不小于300mm,装置顶部至层顶净距应不小于1000mm。

4.5单瓷套电容器在成套补偿装置中的接线方式是一个框架上的电容器接成若干并两串,两串电容器的所有接壳端子用导线联接好后接框架,使框架电位固定,瓷套管端要接外熔断器后再接至母排。

4.6 不得安装妨碍空气流通的水平层间隔板,冷却空气的出风口应安装在每组电容器的上面。

4.7 当电容器装上架子之前,要分配一次电容,使各串联段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应不超过1.03,相与相之间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1.06。

4.8 电容器的接线,应采用软导线。

在接线时,导电杆上承受的扭矩:

M12<15N·m,M16<30N·m,电容器的布置应使铭牌向外,以便于工作人员检查。

4.9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系统电压相同时,可以将电容器外壳直接接地,接地部位应保持良好接触。

单相电容器电压等级低于系统电压采用星形接线或串联使用时应将电容器外壳对地绝缘,其绝缘水平应不低于系统额定电压。

4.10 当单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6.6/

kV和11/

kV采用星形接线用于6kV和10kV系统时,允许电容器外壳直接接地使用。

4.11 除上所述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 当电容器直接与感应电动机并接时,为防止电动机从电源断开时发生自激,引起电容器上的电压升高至大于额定值,必须使电容器的额定电流小于等于电动机空载电流的90%。

(2) 当电容器安装地点的系统谐波分量超过规程规定时,应考虑加装串联电抗器。

4.12 无论是三角形连接或者是星形连接的三相电容器,在任意两个线路端子测得的电容用C1、C2和C3来表示,如能满足2.8条所规定的对称性要求,则电容器的容量Q可由下列公式算出:

Q=2/3(C1+C2+C3)ωUn2×10-3

    式中:

C1、C2和C3均以μF计;Un以kV计,Q以kvar计。

4.13 电容器投运前应进行验收试验,此项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电容器在运输中有否受到损伤,以确保投运的电容器是良好的。

试验按GB/T11024.1《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或DL/T840《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标准进行,推荐进行下列项目的试验。

 a.测量电容。

 b.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值的75%或更低。

 c.复测电容。

  测量电容可用数字式电容表,当用电流电压法测量电容时,应使用精度较高的电流表和电压表,以免影响读数精度。

4.14 试验中若有疑问,应及时与制造厂联系。

5 使用维护

5.1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所接入的系统的最高运行电压,并且还要考虑接入电容器后所引起的电压升高。

为降低谐波及其它影响而接入串联电抗器时电容器端子上的电压将高于系统运行电压,此时有必要选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容器。

5.2 轻载荷时电容器端子上的电压升高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应切出部分或全部电容器。

5.3 电容器的允许最高工频电压和相应时间见表3。

5.4 当投入电容器特别是投入与已通电的其他电容器相并联运行时,有可能产生高频和高幅值的过渡过电流。

为了将这些过渡过电流降低到电容器和有关设备所能承受的程度,可在电容器组的电源电路中串入电抗器。

5.5 除轻载荷下不长于5min的电压升高(见表3)外,不应使电容器在超过2.7条所允许的过电流下运行。

如果电容器电流超过了2.7条的规定,而电压仍在表3允许限度之内,则应测出主要的谐波以便采取最佳的对策。

下面的处理办法对降低电流有作用:

(1) 将一些或所有的电容器移装到系统别的部位;

(2) 在电容器的电源电路中接入串联电抗器,将电路的谐振频率降低到低于主要的干扰谐波频率之下;

(3) 增加连接在整流器近旁的电容器的电容值。

5.6 用于投切电容器组的高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1.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且应选用无重击穿的高压断路器,对于要求切除短路故障的高压断路器,其额定开断电流应大于装置安装地点系统的短路电流。

5.7 电容器组应采取适当保护措施,保护方式有内熔丝保护和外部熔断器保护;继电保护等。

内部熔丝和外部熔断器保护为电容器内部故障的第一道保护,继电保护为第二道保护。

继电保护有: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电压差动保护和桥式电流差动保护;中性点不平衡电压或中性线不平衡电流保护等。

5.8 当选用外熔断器作电容器保护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按熔丝的特性和接通时的涌流来选定,一般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为宜。

5.9 易于受到高的雷电过电压的电容器,应选用合适的避雷器进行大气过电压保护,避雷器应尽量靠近电容器放置。

避雷器应能承担电容器的、尤其是大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

5.10 当接入电容器组的母线电压超出表3中规定的长期工作电压最高值时,禁止将电容器投入。

5.11 电容器的电介质的温度降低到温度类别的下限以下时,电介质中有发生局部放电的危险。

当电容器在断开电源一段时间以后其内部的电介质的温度可能降低到温度类别的下限温度以下时,应避免进行电容器的投入操作。

5.12 当环境温度超过电容器温度类别的上限值时,应采用人工冷却(安装风扇)或将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5.13 安装地点温度的检查和电容器外壳上最热点的温度的检查可以通过水银温度计等进行,并且须做好温度记录(特别是夏季)。

5.14 对运行的电容器的外观检查建议每天都要进行,如发现箱壳臌肚变形应停止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5.15 电容器套管表面不应积满灰尘和其它脏东西,以防止发生污闪事故。

5.16 电容器组中所有电气连接(通电的汇流排熔断器、放电线圈、断路器、接地线等)必须紧固可靠,任何接触或连接不良,都可能发生电弧引起高频振荡,使电容器过热和过电压。

因此,建议定期检查电容器设备的所有的接触点和连接点。

5.17 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报警、跳开关等情况,应查明原因,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重新合上开关。

5.18 电容器组每次从电网断开后,其放电应该自动进行。

为了保护电容器组,自动放电装置应与电容器直接并联(中间无断路器、闸刀开关和熔断器等)。

具有非专用放电装置的电容器组(例如:

对于高压电容器用的电压互感器),以及与电动机直接联接的电容器组,可以不另装放电装置。

5.19 在接触自电网断开的电容器的导电部分前,即使电容器已经自动放电,还必须用绝缘的接地金属棒,短接电容器的出线端,进行单独放电。

6 修理

6.1 在运行或运输过程中如发现电容器外壳渗油,可用锡铅焊料和烙铁修补。

6.2 瓷套管焊缝处渗油,可用锡铅焊料修补,但应注意烙铁温度不能过热以免银层脱焊。

6.3 电容器发生对地绝缘损坏,电容及损耗角正切值增大,开路等故障,需在有专用修理设备的工厂中才能修理。

7 运输贮存

7.1 电容器必须装在能防雨水的塑料袋内,然后再装入包装木箱内。

在搬运木箱时,严禁将木箱倒置及在地上翻滚。

7.2 在搬运电容器时,严禁搬拿电容器套管,以免损伤套管的焊接部位,造成渗漏油。

7.3 在保存期间,电容器应直立放置,套管向上。

8 电容器安装容量确定

8.1 已知负荷功率为P,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1,需提高功率因数到cos2,所需电容器的容量Q可按下式计算

  也可以按照cos1及cos2之值由表5直接查出每千瓦负荷所需补偿用电容器的千乏数,再以此值乘负荷功率P即得。

例:

cos1=0.6,cos2=0.9按表查查得千瓦负荷所需补偿用电容器容量为0.85千乏,如负荷功率P=100千瓦,则所需补偿用电容器的总容量为100×0.85=85千乏。

 

电力电容器参数表

序号

型号规格

额定电压

额定容量

标称电容

外形尺寸mm

重量

kv

kvar

uF

L

B

h

HI

H

kg

1

BFM1.05-50-1

1.05

50

144.4

310

143

215

315

425

23

2

BFM1.05-100-1

1.05

100

288.9

310

143

400

500

610

34

3

BFM6.6/√3-30-1W

6.6/√3

30

6.58

320

110

100

220

430

13

4

BFM6.6/√3-50-1W

6.6/√3

50

10.97

320

110

200

320

530

20

5

BFM6.6/√3-100-1W

6.6/√3

100

21.93

380

143

207

350

560

30

6

BFM6.6/√3-134-1W

6.6/√3

134

29.39

440

143

243

386

596

35

7

BFM6.6/√3-150-1W

6.6/√3

150

32.9

440

180

213

356

566

38

8

BFM6.6/√3-167-1W

6.6/√3

167

36.63

440

180

257

391

601

43

9

BFM6.6/√3-200-1W

6.6/√3

200

43.87

440

180

313

456

666

54

10

BFM6.6/√3-300-1W

6.6/√3

300

65.8

440

180

496

656

866

79

11

BFM6.6/√3-334-1W

6.6/√3

334

73.26

440

180

551

711

921

84

12

BFM7.2/√3-50-1W

7.2/√3

50

9.22

320

110

190

310

520

20

13

BFM7.2/√3-67-1W

7.2/√3

67

12.35

380

110

207

350

560

25

14

BFM7.2/√3-100-1W

7.2/√3

100

18.43

380

143

207

350

560

32

15

BFM7.2/√3-200-1W

7.2/√3

200

36.86

440

180

313

456

666

54

16

BFM7.2/√3-334-1W

7.2/√3

334

61.56

440

180

506

666

876

86

17

BFM11/√3-12-1W

11/√3

12

0.95

320

110

30

140

350

10

18

BFM11/√3-16-1W

11/√3

16

1.26

320

110

50

160

370

12

19

BFM11/√3-25-1W

11/√3

25

1.97

320

110

80

200

410

13

20

BFM11/√3-30-1W

11/√3

30

2.37

320

110

100

220

430

14

21

BFM11/√3-40-1W

11/√3

40

3.16

320

110

140

260

470

17

22

BFM11/√3-50-1W

11/√3

50

3.95

320

110

180

300

510

19

23

BFM11/√3-60-1W

11/√3

60

4.74

320

110

220

340

550

22

24

BFM11/√3-67-1W

11/√3

67

5.29

320

110

240

360

570

23

25

BFM11/√3-83.3-1W

11/√3

83.3

6.58

380

110

207

350

560

26

26

BFM11/√3-100-1W

11/√3

100

7.9

380

143

207

350

560

31

27

BFM11/√3-120-1W

11/√3

120

9.48

380

143

207

350

560

31

28

BFM11/√3-134-1W

11/√3

134

10.58

440

143

217

351

601

34

29

BFM11/√3-150-1W

11/√3

150

11.84

440

143

272

406

656

41

30

BFM11/√3-167-1W

11/√3

167

13.19

440

143

287

421

671

43

31

BFM11/√3-200-1W

11/√3

200

15.79

440

180

272

406

696

52

32

BFM11/√3-250-1W

11/√3

250

19.74

440

180

336

496

786

63

33

BFM11/√3-266-1W

11/√3

266

21

440

180

361

521

811

67

34

BFM11/√3-300-1W

11/√3

300

23.69

440

180

443

586

876

73

35

BFM11/√3-334-1W

11/√3

334

26.37

440

180

462

636

926

79

36

BFMr11/√3-334-1W

11/√3

334

26.37

610

180

412

546

836

92

37

BFM11/√3-400-1W

11/√3

400

31.57

440

195

521

681

971

88

38

BFM12/√3-50-1W

12/√3

50

3.32

320

110

180

300

510

19

39

BFM12/√3-100-1W

12/√3

100

6.63

380

130

207

350

600

29

40

BFM12/√3-200-1W

12/√3

200

13.27

440

180

272

406

696

51

41

BFM12/√3-250-1W

12/√3

250

16.59

440

180

336

496

786

62

42

BFM12/√3-300-1W

12/√3

300

19.9

440

180

443

586

876

72

43

BFM12/√3-334-1W

12/√3

334

22.16

440

180

462

636

926

78

44

BFM10.5-12-1W

10.5

12

0.35

320

110

30

140

350

10

45

BFM10.5-16-1W

10.5

16

0.46

320

110

50

160

370

11

46

BFM10.5-25-1W

10.5

25

0.72

320

110

80

200

410

13

47

BFM10.5-30-1W

10.5

30

0.87

320

110

100

220

430

14

48

BFM10.5-40-1W

10.5

40

1.16

320

110

150

270

480

17

49

BFM10.5-50-1W

10.5

50

1.44

320

110

200

320

530

19

50

BFM10.5-100-1W

10.5

100

2.89

380

143

207

350

570

31

51

BFM11-100-1W

11

100

2.63

380

130

207

350

570

29

52

BFM11-200-1W

11

200

5.26

440

180

297

431

721

54

53

BFM11-275-1W

11

275

7.24

440

180

416

576

866

71

54

BFM11-300-1W

11

300

7.89

440

180

443

586

876

73

55

BFM11-334-1W

11

334

8.79

440

180

462

636

926

79

56

BFMR11-450-1W

11

450

11.84

610

180

426

606

896

103

57

BFM12-100-1W

12

100

2.21

380

143

207

350

570

29

58

BFM12-200-1W

12

200

4.42

440

180

287

421

711

53

59

BFM12-300-1W

12

300

6.63

440

180

443

586

876

73

60

BFM12-334-1W

12

334

7.39

440

180

472

646

936

80

61

BFMR20-334-1W

20

334

2.66

610

180

386

566

960

99

62

BFMR6.6-50-3W

6.6

50

3.66

570

115

110

220

430

27

63

BFMR6.6-65-3W

6.6

65

4.75

5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