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69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docx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总结学案

复习学案神经调节

【基础知识回顾】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神经元的结构

②     

   (分枝多而短)

③        外包髓鞘⑤     

  (末端分枝④)

(2)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并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思考]图中圈内结构为。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1)基本方式——:

在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的应答。

(2)结构基础——:

由、、、

和组成。

[思考]

(1)感受器实质是,效应器实质是。

(2)一个最短的反射弧由个神经元构成(请用图示

表示)。

(3)反射活动完成的前提条件是和。

【自我检测1】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二、兴奋的传导

兴奋:

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

,也叫。

(2)传导过程:

静息电位:

→刺激→动作电位:

→产生→电荷移动→→兴奋不断向前传导。

(3)兴奋传导的特点:

[思考]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2)K+和Na+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实现的

(2)神经递质:

、多巴胺、氨基酸类等

(3)传递过程:

①过程:

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突触间隙→或。

②特点:

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或。

思考: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的信号转换是。

(2)与神经递质形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3)一个反射活动需要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4)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

和。

(5)递质释放的方式为,体现细胞膜的特性,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上的识别。

【拓展提升】

(1)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

;兴奋传导过程:

①轴突②突触小体③递质④突触间隙⑤突触小泡⑥突触前膜⑦突触后膜

(2)突触中的信号转换:

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换:

突触前膜中的信号转换:

突触后膜中的信号转换:

(3)突触中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

(4)若将电流计两端连接在突触之间(如图),刺激b和c,指针分别偏转几次?

根据指针偏转次数,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自我检测2】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1)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脑干和小脑)。

(2)低级神经中枢:

2.各部分结构名称以及其主要功能

(1):

有中枢、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2):

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

(3):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4):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5)脊髓:

调节的低级中枢。

【自我检测3】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出现这些症状是由于相应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

A.大脑、小脑、脊髓B.小脑、大脑、脊髓

C.大脑、小脑、大脑D.脊髓、小脑、大脑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1.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以及控制机体的外,还具有、、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言语区

(1)W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2)V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3)S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4)H区:

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和。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4.短期记忆主要与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思考]

(1)V区和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后的区别?

(2)H区与听觉中枢发生障碍后的区别?

【自我检测4】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答案【基础知识回顾】

一、1、神经元

(1)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长而少神经纤维

(2)兴奋传导

[思考]突触

2、

(1)反射突触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环境规律性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思考]

(1)传入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2图略

(3)刺激完整的反射弧

【自我检测1】D解析:

人看见酸梅引起唾液分泌而非吃到酸梅,这属条件反射过程,需大脑皮层参与,A正确。

这一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效应器是唾液腺,B正确。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的是感受器,并不是神经中枢,C错误;在突触部位,兴奋传递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二、外界刺激相对静止显著活跃

1、

(1)电信号神经冲动

(2)外正内负外负内正电位差局部电流

(3)双向传导

[思考]1.

(1)静息电位:

K+外流动作电位:

Na+内流

(2)协助扩散

2、

(1)突触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

(2)乙酰胆碱

(3)①轴突神经递质兴奋抑制②单向轴突树突细胞体

思考:

(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高尔基体、线粒体

(3)突触的数目(4)兴奋抑制

(5)胞吐流动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特异性受体

【拓展提升】

(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①②⑤⑥③④⑦

(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

(3)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2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

【自我检测2】A

三、1、

(1)脑

(2)脊髓

2、

(1)下丘脑体温调节水平衡

(2)脑干呼吸中枢

(3)大脑皮层(4)小脑(5)躯体运动

【自我检测3】C

四、1、感知反射活动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2、写字看懂文字说话听懂话

3、

(1)刺激

(2)贮存再现4、神经元新突触

[思考]

(1)看不懂看不见

(2)听不懂听不见

【自我检测4】C解析:

A、B、D都与语言中枢有关,属于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是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神经活动。

复习学案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知识梳理】

1.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物的功能

(1)功能:

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

(2)人体内主要激素的比较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调节的过程

 

3.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

(1);

(2);(3)。

4.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

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是其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3)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看作  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缺少甲状腺激素则患   。

5.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1)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2)体温恒定的调节

 

【归纳点拨】

(1)体温调节中枢是,感觉中枢是,调节方式是。

(2)在人体的、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分布着对温觉敏感的感受器和对敏感的感受器。

(3)体温恒定的原因是人体的量与量达到动态平衡。

产热来源主要是(以和产热为多),散热主要通过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

【典例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思维拓展】

(1)作用于胰岛A细胞的刺激有两种:

一是传来的兴奋,二是。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其生理功能是,升高血糖含量的激素还有,与胰高血糖素互为协同作用。

(2)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是,调节方式是。

(3)写出刺激X使血糖含量升高后的反馈调节过程。

(4)从上图可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

【典例2】如右图是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

(举两例)______。

(2)激素Ⅰ、Ⅱ、Ⅲ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

(3)由图可见,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调节来控制甲状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这种调节作用叫____调节。

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机体维持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典例3】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④和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④或②→①→③→⑤

【思维拓展】

(1)上题中①→②→④是调节,其感受器:

;神经中枢:

;渴觉中枢:

;效应器:

(2)上题中①→③→⑤是调节,其激素名称:

;分泌部位:

;释放部位:

;靶器官:

;作用:

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结果:

降低。

【归纳点拨】下丘脑的地位和功能

(1)地位: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2)主要作用

①感受刺激:

感受器感受血浆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

②传导兴奋:

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③分泌激素:

分泌等激素进而作用于其他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④调节中枢:

调节中枢、调节中枢、调节中枢。

答案

2.

(1)食物中的糖类二氧化碳+水+能量

肝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脂肪、某些氨基酸等尿糖

3.

(1)微量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4.

(1)体液运输激素调节

(2)见课本31页表(2-1)

(3)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②神经系统呆小症

【归纳点拨】

(1)下丘脑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

(2)皮肤温觉冷觉

(3)产热散热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骨骼肌肝脏汗液

【典例1】B解析:

胰岛A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胰岛A细胞可以接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也可以接受血糖降低的体液调节;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随着体液达到靶细胞,使之原有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思维拓展】

(1)下丘脑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进而提高血糖浓度肾上腺素

(2)下丘脑神经—体液调节

(3)如右图

(4)灭活相对稳定

【典例2】

(1)寒冷紧张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3)激素下丘脑垂体反馈稳态

【典例3】A解析:

人体内环境水盐平衡的调节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协调下,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得以维持;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其兴奋时,一方面按①→②→④途径完成神经调节,另一方面按①→③→⑤完成激素调节,故A对。

【思维拓展】

(1)神经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后叶

(2)体液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后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外液渗透压

【归纳点拨】

(2)①下丘脑渗透压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④体温平衡水盐平衡血糖平衡

复习学案免疫调节

【复习目标】

1、能够准确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及联系。

3、能够准确解释免疫异常现象。

知识点一: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典例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精讲点拨]

Ⅰ.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即:

,所以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哪种免疫,得看它吞噬的结果。

Ⅱ.溶菌酶的杀菌属于免疫;唾液、泪液的杀菌属于第道防线;血浆中的杀菌属于第道防线。

Ⅲ.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场所发生的免疫都是第道防线

知识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典例2】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d是细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

[思考]

(1)图示A、B物质是否都能识别抗原?

(2)哪些细胞能识别抗原?

哪些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3)人体清除癌变细胞的免疫反应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

[精讲点拨]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以阻止寄生物通过血液循环而传播,当抗原进入细胞时,细胞免疫起作用从而将其释放,再体液免疫清除。

(1)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免疫恢复。

知识点三:

免疫调节的功能和免疫失调

【典例3】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全身出现过敏反应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思维拓展】正常情况下,神经元轴突末端的     释放     ,能与肌肉细胞膜表面的      特异性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因体内某种   与该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故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所以该病是      病而不是      病。

【变式训练】⑴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⑵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

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⑶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

()

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

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①②

知识点四免疫学应用和人体健康

[精讲点拨]

Ⅰ、免疫预防是指利用疫苗起到预防作用,疫苗属于;而免疫预防是指注射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记忆细胞寿命长,若发现同样的抗原入侵时,可以快速增殖分化,这就是预防接种的原理。

Ⅱ、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Ⅲ、器官移植导致的免疫反应属于免疫

【训练】.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

2.(2013·山东理综)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3.(2013·海南生物)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2013·四川理综)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5.(2013·重庆理综)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6.(2013·海南生物)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知识点一

【典例1】D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通过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等构成了第一、二道防线,有效地抵御了进入机体的各种病原体或其他有害异体物质,对机体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但是,对一些致病能力强的抗原,还是依赖于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免疫作用予以消灭。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人人都有的一道天然防御系统,特异性免疫系统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然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也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精讲点拨:

Ⅰ.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的结合物

Ⅱ.非特异性;一;二

Ⅲ.一

【典例2】

(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T二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bcdeg(4)①②③(5)b免疫缺陷病

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④⑤免疫类型的识别,区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分水岭是T细胞,只有在体液免疫中多数抗原物质需要T细胞的呈递,因此细胞b就是T细胞,其他细胞的名称相继得出:

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效应T细胞,细胞e、g为记忆细胞,细胞f为浆细胞,物质A为淋巴因子,物质B为抗体,③为效应T细胞的作用,④为细胞免疫,⑤为体液免疫。

“一”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的感应阶段。

“二”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的反应阶段。

“三”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作用的效应阶段。

(1)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具有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2)与抗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可。

(3)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抗体不能与之直接结合,需细胞免疫参与,方能予以消灭。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使抗原识别、呈递出现障碍,引起免疫缺陷病。

[思考]

(1)淋巴因子不能识别抗原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2)识别抗原: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

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3)细胞免疫

[精讲点拨]

(1)细胞体液

(2)细胞

知识点三

【典例3】A解析:

依据题可知重症肌无力应该属于自身免疫病,由于体内存在的某种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所以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减低甚至丧失,但不影响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

【思维拓展】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  免疫缺陷

【变式训练】A

知识点四

[精讲点拨]

Ⅰ、抗原抗体Ⅲ、细胞

【训练】

1.B

2、B解析:

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选择,A错误;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D错误。

3、A4、C

5.B解析:

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所致,A项错误;青霉素注射后出现胸闷等过敏反应,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会出现相应症状说明青霉素引起的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项正确;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C项错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项错误

6、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