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75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docx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有答案哦期末备考模板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3分)

1.物理学中把         叫做机械运动,它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直线运动又可分为            直线运动和            直线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

“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          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           是静止的.相对于           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           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              为参照物.

6.          不变,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7.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           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               的.

8.“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为参照物的.

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

10.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

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        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     行驶.

12.        不变,沿着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13.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        为参照物.

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

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

A.参照物B.太阳系C.太阳D.地球

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高山C.飞机D.白云

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

A.向下运动B.已向上运动C.静止不动D.水平运动

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

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云、鱼B月亮、鱼C,云、水D.星星、水

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

A.上升B.下降C.静止D.都有可能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

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10.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 )。

A.开车司机为参照物B.坐在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

C.地面为参照物D.没有参照物

11.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这是因为( )。

A.地球根本没有运动

B.我们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地球运动很慢,我们感觉不到

12.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

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

13.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甲车B.乙车C.站台D.无法判断 

14.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B.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

15.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16.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参照物,

则它们应该是( )。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

17.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B.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18.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C.以小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

四、综合能力应用(第1题4分,2-4题,每题5分,共19分)

1.战斗机(或远程轰炸机)在飞行途中也能添加燃料,这是通过什么措施来解决的?

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4.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

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

若能设计,请说明理由.

 

初二物理《简单的运动》单元练习题

l.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A.一定向北运动   B.一定向南运动C.一定是静止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速度是10m/s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汽车     B飞机       C.人      D.蚂蚁

3.装在沿直线行驶的卡车中的货物,若要认为货物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错误的是(   )

A,路旁的电线杆  B.司机C.卡车   D.另一辆同速同向行驶的卡车

4.一辆汽车在6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据以上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求出汽车在60min内通过的路程B.一定能求出汽车在前30min内通过的路程

C.一定能求出汽车在90min内通过的路程D.以上结果均能求出

5.甲、乙两辆汽车从洛阳开往郑州,它们从洛阳到郑州的平均速度相等,那么(   )

A.它们从洛阳到郑州的行车时间一定相等B.它们在途中的行车速度一定保持不变

C.行驶途中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它们在途中任何一段路程上行驶的快慢程度相同

6.A、B两码头相距54km,船从A码头顺水行至B码头需4h,从B码头逆水返回A码头需6h,那么船在整个航行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1.25km/h   B.5.4km/h     C.3m/s        D.1.sin/s

7.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30min通过的距离是36km,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

A.20m/s       B.10m/s       C.1.2km/h     D.36kmth

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前3s内该物体的速度是(   )

A.0         B.4m/s        C.12m/s       D.无法确定

9.作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为1:

3,通过路程之比为4:

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12:

1      B.1:

12        C.3:

4       D.4:

3

10.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百米赛跑中成绩是9.86sB.手扶拖拉机10min内行驶了2.4km

C.自行车1min45s行驶了1000mD.卡车在城区限速为30km/h

11.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从楼上阳台上掉下来的砖头         B.沿自动扶手电梯缓缓上升的人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D.沿跑道滑行起飞的飞机

12.小车从长为1.8m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速度为0.3m/s,则小东通过斜面下半路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

A.0.42m/s      B.0.3m/s      C.0.36m/s     D.0.45m/s

13.一辆自行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第1s内经过lm,第2s内经过2m,第3s内经过3m第4s内经过4m,则此自行车(   )

A.在这4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1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4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D.在这4秒内作变速直线运动

14.一列车由静止从车站开出100s后,速度达到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了1000m的路程.列车在此100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0m/s      B.0.2m/s      C10m/s        D.无法确定

15.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0m/s   B.12m/s     C.15m/s       D.25m/s

三、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1.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速度为12m/s,若全程长为48m,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

2.按照新的旅行时刻运行的38次特快列车当日19时30分从武昌火车站出发,次日凌晨5时30分到达北京西站,武昌到北京的铁路线长约1160km,则此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约为137km,若按此平均速度运行的火车,从北京到天津要多少小时?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20*2’=40’)

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8、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9、右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

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

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

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

1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11、西藏地区海拔高。

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2、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

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密度不同

1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14、若想在高山上将饭煮熟,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减少加热时间B.减小火力C.用高压锅煮D.打开锅盖煮

15、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16、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8、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

后技术人员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

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19、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

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2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二、填空题(20*1’=20’)

1、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

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_____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体温计的原理是。

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

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_____的缘故.

3、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

4、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现象.

5、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这个事实说明。

6、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7、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表所示,则温度为300℃的铅呈______态,350℃的水银呈______态,80℃的酒精是_____态。

我国北方天气寒冷,应选做测温液体。

物质

熔点(℃)

沸点(℃)

328

1740

水银

一38.8

357

酒精

一117

78.5

8、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三、实验题

1、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填写序号).

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

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3点即可)

3、2003年10月15日到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

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4、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

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补充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

(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

(1)军队前进的速度;

(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

(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

(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

(1)两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