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77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在******。

工程主要内容:

道路、隧道、涵洞、排洪、市政管线、照明、交通、绿化及沿线设施等工程。

项目划分为A标、B标2个标段。

本标段为B标段:

里程为:

右线yk2+870~yk4+910.303、左线zk2+855~zk4+896.15;工程内容为里程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涵洞工程、隧道工程、管线工程、交通、照明、绿化及沿线设施等工程,隧道长度1.74km。

1.2.施工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整个施工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准备主要从技术准备、现场准备、机具、材料、劳动力准备及地方协调五个方面入手。

1.2.1.技术准备工作

组织施工图会审,熟悉设计资料、招标文件、施工验收规范,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准备和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进一步踏勘现场,熟悉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设计勘察所定的里程与施工定位桩,测量定位,做好施工临设布置工作。

制定工程建筑材料的抽样试验及不同标号砼采购准备工作。

1.2.2.物资准备

迅速落实临设搭建材料、水电配套设施。

落实工程施工机具及周转材料、工艺制备的计划。

落实需加工的结构配件计划。

1.2.3.劳动力准备

以工程项目部为核心,建立精干专业施工队伍,组织劳动力进场。

向施工队、班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1.2.4.施工现场准备

迅速落实项目部、生活设施、用电设施等的生产设施。

做好施工现场的控制网测量及复核工作。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迅速搞好“三通一平”,保证路、水、电通,场地平。

在施工范围内迅速建设施工临设,设立材料堆场。

各种材料按总进度计划要求,分批逐步进料。

1.2.5.地方协调

进场后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做好借房、借地、用电、用水工作等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沟通,避免施工过程中阻工现象的发生。

1.3.施工总平面布置

1.3.1.布置原则

本着少占耕地、注重环保、确保地方道路畅通、安全第一、合理布局的原则,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和和永久征地来布置临时道路。

1.3.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1.4.临建设施标准化建设

驻地、工地试验室、拌合站、加工场、临时工程及文明设施等按招标文件及******相关要求进行建设。

1.4.1.项目驻地标准化

项目驻地房屋采用自建活动板房,满足工作、生活要求。

项目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功能设置科学合理,分区设置。

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作硬化处理,整平,无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积水。

办公区、生活区布置示意图

1.4.2.试验室建设

试验室内仪器设备布局合理,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

试验人员佩胸卡作业,持证上岗,规范操作,记录清晰,试验室(含标养室)、办公室以及职工宿舍等的平面位置。

1.4.3.沥青拌合站

本标段拟设置一座3000型沥青拌合站,负责沥青混凝土路面、粘层、封层等施工。

拌合站拌合设备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减水剂计量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自动性,电脑控制且具备打印功能。

拌合站面积根据工程规模确定,且必须满足材料存放和节间备料的需要。

另外拌合设备自重和材料质量非常大,要求地质状况较好,能有效防止地面沉降。

合理布置搅拌站搅拌机组、砂石料场、水泥库房、沥青罐、试验室(含标养室)、办公室以及职工宿舍等的平面位置。

搅拌站修建围墙封闭;场地使用C20及以上标号砼全部硬化,厚度不小于20cm;进、出搅拌站便道采用20cm厚C25砼硬化。

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集料堆放区及生活区,内设洗车池(洗车台、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

生活区应与其他区隔离。

1.4.4.水稳拌合站

本标段水稳基层拌合站1座,配备500拌和机2台,负责水泥稳定粒料拌合。

场地采用C20砼硬化。

砂、石等材料分类堆放。

1.4.5.材料管理

钢筋、钢绞线等钢材分类存放在仓库或防雨棚内,堆放场地地面做硬化处理,堆放过程中垫高不小于30cm。

材料使用前做到先检后用,材质合格,无污染、无漆皮、无锈蚀。

1.4.6.混凝土拌合站

主体结构混凝土拟采用商品混凝土,隧道用初期支护混凝土采取在隧道口附近设置拌合站,自己生产。

1.4.7.施工便道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工程量,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施工现场道路设置应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派专人分段养护,及时填补路面坑槽,保证便道平顺;及时恢复损坏的标志。

1.4.8.临时用电、用风

从城市电网就近接入,同时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防止电网停电或电网供电不足,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在隧道口附近设置压风站,用于隧道施工。

1.4.9.临时用水

工程与生活用水从市政管网中直接接入,为了保证施工用水,在拌合站、隧道处设置蓄水罐。

1.4.10.施工通讯

项目经理部、各施工队安装程控电话,同时配备电脑,接入宽带网络,以便对外、对内联络。

1.4.11.污水处理设施

在生产、生活区设置生产、生活垃圾回收站,定期清理垃圾。

在生产、生活区修建污水净化池,对施工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在拌和站及各生活区设废水处理池,废水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后排放。

1.4.12.弃土场

施工弃方弃至业主指定场地,并按照业主规定进行防护、绿化。

1.5.总体目标

1.5.1.质量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

合格。

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

合格。

1.5.2.安全生产目标

控制一般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1.5.3.工期目标

计划工期:

540个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2015年5月29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人通知为准)。

计划完工日期:

2016年11月18日。

1.5.4.职业健康目标

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小于1.5‰。

不出现因劳动保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的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1.5.5.文明施工目标

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争创文明标准工地。

1.6.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

1.6.1.施工组织机构

按项目法组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项目经理部配备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且由有丰富的公路施工经验、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承担。

根据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部下设九个部室分别负责本标段工程项目的行政管理、安全、环境保护、财务、施工技术、监控量测与施工测量放样、质量、计划、物资设备保障、材料试验与检验等工作。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

1.6.2.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见下表。

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表

1.7.人员、设备上场计划

我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7天内由项目经理带领有关人员组成先遣组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确保在28天内完成驻地和工地试验室建设。

为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我公司将配备充足的技术工人,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按照工程项目需要分批组织劳动力迅速进场。

1.8.设备、材料运输方法

根据所需设备距离项目的远近,选择公路或者铁路运输(远距选择铁路,近距选择公路),以尽快到达现场,投入施工生产。

钢材、水泥、外加剂、沥青、砂、砂砾、碎石、石料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2.1.重难点分析、关键工序的管理

2.1.1.关键工序管理

关键工序须由监理组织有业主参加的现场检验,经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按标准化管理要求,有些项目必须先试验,并由监理组织有业主参加的现场检验,验收通过后才能大规模施工。

项目部施工员、监理必须全过程旁站或采取视屏监控措施,全程监控隐蔽工程施工,并留存影像资料。

2.1.2.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见下表。

重难点分析及对策表

2.2.拆除工程

拆除工程主要包括旧有路面以及建筑红线内的雨水管道等结构物;旧路面的拆除采用破碎锤破碎路面、挖掘机配合运输车运输;砖石结构物由人工配合挖掘机拆除,自卸汽车运输;弃渣运至业主指定地点或者自行消化。

拆除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并注意做好防尘等防污染措施。

2.3.路基工程

本标段路基挖土方41498m3,路基填土方56650m3,路基防护工程620m,喷播植草3188.1m2。

路基工程施工安排:

本标段路基工程安排1个路基综合施工队,施工准备完成后,首先安排地基处理、涵洞及与路基相接的U型槽施工,为路基大面积填筑创造条件。

为保证施工进度,地基处理全面展开,路基填筑紧跟地基处理进行。

路基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清表和地基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

→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床整修→整理验收。

2.3.1.土方开挖

根据开挖高度选择“横向挖掘法、纵向挖掘法以及混合挖掘法”的施工方式,做到运碴、排水、挖掘互不干扰,确保填挖作业有序开展。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流水作业,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适宜的施工机械,一般情况时采用推土机推土,配合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或由挖掘机取土,自卸汽车运输。

施工时分段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并及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对不便机械施工的并行地段,采用人力施工。

已开挖的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于指定地点备用。

2.3.2.路基填筑

2.3.2.1.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采用分段、分层、水平填筑法,机械化作业,按照填筑、摊铺和碾压三条机械化施工流水作业线,即由挖掘机、自卸车组成装、运、填筑作业线,由推土机、平地机组成摊铺作业线,由振动压路机组成碾压作业线,按照“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见下图。

2.3.2.2.土方填筑

(1)施工放样:

按图纸放出路基中线、坡脚、边沟等位置。

(2)基底处理:

基地清理完成后,如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根据设计进行处理,处理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开始路基填筑。

(3)摊铺:

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松铺层厚按路堤试验段确定的数据执行。

(4)碾压:

填料整平后,开始碾压作业,机械组合以及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段参数执行。

碾压时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碾压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各区段纵向搭接长度不少于2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保证压实均匀。

填层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加强测量工作,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基顶面宽度、高程、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检测:

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检测。

2.3.3.路基排水工程

本标段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沟、截水沟、盖板沟。

(1)排水工程结合路基主体工程施工进行,在适宜的条件下和相应时间内分批安排施工。

(2)沟槽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开挖前先进行施工测量,按图纸确定的位置及尺寸准确放样,基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沟体圬工施工。

(3)浆砌工程要求砌缝砂浆饱满,咬扣紧密,勾缝平顺密实,沟身不漏水。

沟底平整,边沟与纵向排水沟或原地面自然沟、渠相衔接,保证排水通畅。

(4)路面截水沟

为防止道路路面雨水进入隧道,纵坡坡向隧道内的洞口前设置垂直于路面的截水沟,拦截雨水,接入临近边沟排向涵洞。

(5)盖板沟沟底设置盲沟,盲沟采用D100带孔排水管,外包渗水土工布,用40*40cm级配碎石填筑,沟槽施工同排水沟,盖板采用定型模板预制。

2.3.4.路基防护工程

路基防护工程主要有:

拱形骨架护坡、混凝土挡土墙等。

路基防护工程在路基成型后及时进行施工。

2.3.4.1.挡土墙

人工辅助机械开挖基础、刷坡,挡墙结构挖方采用间隔分段跳槽式开挖,并由挡墙两头向中间逐段施工。

开挖一段立即浇筑一段,待前一段浇筑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段的施工。

2.3.4.2.拱形骨架护坡

拱形骨架施工程序为:

准备工作→测量放线→整修边坡→施工放样→沟槽开挖→立模→报检验收→浇筑骨架→洒水养护→实体验收。

2.3.5.改路、改渠施工

按设计及时进行改路、改渠施工,确保原路、渠畅通,不中断。

(1)改路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方案、方法与主线相同。

(2)改渠采用人工辅助机械开挖,浆砌片石砌筑渠身。

2.4.路面工程

本标段路面工程主要内容为:

级配碎石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透层、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等。

2.4.1.路面工程施工安排

本标段路面工程安排1路面施工队,路基施工完成后,首先安排路面试验段施工,以确定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各项施工参数,为路面大面积施工创造条件。

路面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下承层验收→底基层施工→基层施工→下封层+透层→面层施工→整理验收。

2.4.2.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选取质量合格、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的碎石,集中厂拌,平地机摊铺整平,压路机碾压成型。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拟采用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的施工方法。

(1)检查下承层的平整度、高度、横坡、压实度和宽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2)按设计规范要求选择材料,对材料进行检验。

(3)采用搅拌设备拌和,做到级配合理、配料准确、拌合均匀。

(4)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

摊铺机摊铺。

虚铺厚度按试验路段取得的数据确定。

(5)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最后再用18~21T三轮压路机碾压。

压路机作业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6)每一作业段碾压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

2.4.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拟采用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的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按批准的试验路段进行。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1)施工准备

检查下承层的平整度、高度、横坡、压实度和宽度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下承层合格的基础上,清楚其表面的浮土及杂物,恢复路线中心桩,在路基范围以外两侧设指示桩,表明路基里程和高程。

(2)材料的选择及试验

水泥等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各种原材料进场时,按规范规定的检验频率进行检查,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进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材料的配合比、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3)拌和

采用水稳厂拌设备拌和,做到级配合理、配料准确、拌合均匀,避免粗细颗粒产生离析,同时拌合过程中,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充运输机摊铺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4)摊铺

采用自卸汽车将拌合好的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

摊铺前,在路肩边缘,测量设置两条平行于中线的标高控制线。

水稳摊铺机就位,调整摊铺机纵向传感器置于标高控制基准线上,然后开始进行摊铺作业。

虚铺厚度按试验路段取得的数据确定。

(5)碾压

碾压前,检查混合料的虚铺厚度及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压,然后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最后再用18~21T三轮压路机碾压。

压路机作业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直线路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平曲线路段右内侧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完成前,检查压实度,直至达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压路机的行走速度应严格控制,并防止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和急刹车。

两作业段接头采用对接形式,接头处加强碾压。

(6)养生

每一作业段碾压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小于7d,养生期间封闭交通。

2.4.4.透层

路面基层7天养生达到强度要求后,要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并清除表面的浮浆,使基层保持干燥、干净、无松动,然后洒铺透层油,喷洒量1.0~2.3kg/m2,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乳化沥青具体用量及稠度通过试洒确定。

2.4.5.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本工程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

4cm厚上面层SMA-13、6cm厚AC-16中面层、8cm厚AC-25下面层。

沥青砼施工工艺见下图。

2.4.5.1.施工准备

沥青砼商品混凝土或者自拌;施工前,路缘石、侧石必须铺设完成;对基层表面进行清理,使其表面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和杂质,确认基层表面平整密实,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测放摊铺边线和高程控制桩。

2.4.5.2.沥青砼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经配合比设计检验合格,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向拌和机的供料比例,进料速率及试拌使用,并做车辙试验。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在干拌若干次以后,将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并且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及从路上钻取芯样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造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

2.4.5.3.铺筑试验段

每层沥青混合料正式铺筑前都做试验段。

试验段工作分试拌、试铺两个过程。

在试拌过程中,观察拌和机的供料与用料的均衡性,投料顺序、拌和时间的合理性,温度显示的准确性和取得成品料各项质量指标。

在试铺过程中,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厚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掌握接缝方法等;确定所做试验段沥青砼混合料的压实标准密度;确定正式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等。

2.4.5.4.沥青砼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建拌合站生产的成品料。

按照经试验段确定的标准配合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达到运转正常,计量准确,按配合比进行自动化生产。

拌和时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按批准的生产配合比准确计量,其计量允许偏差须符合设计及规范有关规定。

2.4.5.5.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的运送要“装均、稳卸”。

采用自卸汽车,其料斗要关严不漏,倾卸自如,车厢清洁并喷涂油液防粘,运输过程中用油布覆盖保温。

从拌和机放料开始,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减少离析。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派专人负责测量并记录,严格控制出厂温度。

车辆数量足够,始终保持在摊铺机前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5辆,保证连续摊铺。

卸料时运输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不得撞击摊铺机,现场凭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

运输车用蓬布铺盖。

2.4.5.6.摊铺作业

(1)松铺系数的确定:

不同的结构层其混合料要求的级配不同、不同的摊铺机的自振效果不同,会导致松铺系数的不同。

其变动范围为1.15~1.30之间,在试验路的施工中,经检测计算确定。

(2)根据结构及位置,选择摊铺方式:

为了确保路面平整度、厚度,因此本项目拟在下面层开始就采用浮动机准梁施工。

(3)采用两台摊铺机并列作业,根据摊铺宽度、松铺系数调好熨平板宽度,垫好垫块调试机器,使自动找平仪的传感器机上标尺与坡度一致,并用横向拉线校核。

(4)将熨平板加热至不少于70℃,并在摊铺机螺旋器将熨平板下充满混合料后,再次校核,以减小误差。

(5)摊铺机起步速度适当放慢,升至施工速度时匀速摊铺,尽可能减少中途停机再起动产生的波浪,做到拌料速度与摊铺速度一致。

(6)摊铺气温应大于10℃,混合料摊铺的温度根据气候和摊铺厚度而定,控制150℃~170℃之间。

(7)摊铺过程中保证供料充足,摊铺连续均匀地行走。

随时在摊铺机后面检查摊铺层厚度。

边部摊不到的部位及桥头边角处要用人工及时摊铺。

总之,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达到“料匀、摊平”。

2.4.5.7.碾压

碾压遵循“从外向内、由低向高,高频、低幅、紧跟、慢压、少水、高温”的原则。

根据沥试验段确定碾压温度。

初压选择轻型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时压路机驱动轮后的摊铺机从外侧向路中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2~1/3轮宽,全幅压实一遍,要注意路缘石和侧石边缘碾压,可在边缘空出30~40cm待压实,压完一遍后将压路机重心位于压实过的混合料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

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或突然刹车。

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式压路机碾压4~6遍,振动频率控制在35~50Hz,振幅0.3~0.8m,相邻碾压带重叠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关闭振动。

终压选用双轮压路机碾压两遍,压路机碾压段长应与摊铺段相适应,压路机每次两端折返的位置,随摊铺机向前阶梯形的推进,并不得在同一断面上。

压路机折往时,不得刹车。

2.4.5.8.接缝处理

(1)同一层相邻两幅的接缝、上下层的接缝错位不小于1m,当横缝在中、下层时,采用斜接缝搭接,在表层应采用垂直平接缝。

接缝时应用热料加热软化先铺面层,在开始碾压前铲除废弃。

(2)斜接缝搭接长度为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洒上粘层油,并剔除超过压实厚度的粗料,或用5mm筛子筛铺一层细料,以保平顺美观。

(3)平接缝在表层,采用挡板法预留,操作时在已铺层端部挖一槽将挡板按标高拉线放入,在挡板外部覆盖一部分热料,防止碾压时产生推移,在下一次摊铺前将其拆除。

(4)将折除挡板的断口,或切成垂直的断口上涂上沥青,使用新拌混合料在15cm范围内堆盖预热5分钟后清除,再行铺筑,并用小型机具将缝整平,用小型压路机压实,结合新铺段用轻型钢轮垂直于路线进行横压,按间隔15cm逐渐重叠压实至1.5~2.0m宽后,再按正常碾压。

(5)当气温较低时,先用喷灯将预留口或切口加热至70℃左右,现进行处理。

(6)接缝处理时不断用3m尺检查平整度。

2.5.涵洞工程

本标段根据需要设涵洞2道和一个箱涵通道,涵洞中心位置及孔径如下:

zk3+015.1:

1-3.5m*2.0m钢筋混凝土箱涵,为排洪箱涵,根据上游汇水面积确定箱涵孔径。

zk3+024.9:

1-4.5*3.5m钢筋混凝土箱涵,为村路通道涵,3.5m净空满足村道交通要求。

zk3+608.5:

1-5*3.0m钢筋混凝土箱涵,为排洪箱涵,根据上游汇水面积确定箱涵孔径。

2.5.1.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前先要准确放样定出基础轴线,边线位置及标高,并用骑马桩将中心位置固定。

基础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清底完成。

2.5.2.基底检验

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如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则做换填处理。

2.5.3.基础浇筑

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后,铺设7:

3砂碎石箱涵垫层,机械碾压人工夯实后,进行箱涵基础施工,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段浇筑,分段之间设置沉降缝,并做好防水措施。

2.5.4.主体施工

涵洞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分段施工,分段之间设置一道环向沉降缝,侧墙与顶板同时浇筑,侧墙模板采用拼装钢模板,顶板采用竹胶板,支架采用整体满堂支护,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涵洞施工完成后,施做沉降缝,沉降缝采用不透水材料。

2.5.5.附属结构

涵洞主体完成后,及时施做出入口及跌水井等附属设施,完善排水系统。

完成后进行涵洞两侧回填土,回填时要对称并按施工规范要求压实夯实,不可单侧回填。

2.6.隧道工程

2.6.1.隧道总体施工顺序

隧道总体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围护桩施工→明洞土石方开挖(边坡防护)→明洞施工→暗洞开挖与支护→隧道衬砌→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