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85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8页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8页
亲,该文档总共1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卷教参江苏.docx

课时卷教参江苏

                  

   专题一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结构

第1讲 细胞的物质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纤维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

C.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解析:

选C。

纤维素属于糖类,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A项错;脂肪酸属于脂质,基本组成元素是C、H、O,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B项错;ATP和RNA的基本组成元素均为C、H、O、N、P,C项正确;胆固醇属于脂质,其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P,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为C、H、O、N、Fe,D项错。

2.下列物质中不一定含有肽键的是(  )

A.酶B.雄性激素

C.胰岛素D.Na+载体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各种物质的化学本质。

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胰岛素和Na+载体是蛋白质,一定含有肽键。

3.下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三个甘氨酸分别位于第8、20、23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B.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链多五个氧原子

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四条多肽

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解析:

选D。

一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但不能确定哪一端是氨基,哪一端是羧基;每除去一个甘氨酸会破坏两个肽键,产物的羧基会增加一个氧原子,但甘氨酸会带走一个氧原子,因此新形成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和原多肽的氧原子数相等;第20位和第23位间形成的产物是二肽,因此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该链中的三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三条多肽和一个二肽;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4.(2011年佛山市调研)某有机分子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

据此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该分子中存在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B.1个这样的分子水解需要6个水分子

C.合成1个这样的分子需要2个氨基酸c

D.在细胞中合成该分子至少需要3种tRNA

解析:

选D。

由分子式及三种氨基酸的结构式中N的个数可知,此有机物是6个氨基酸缩合的多肽,合成需脱去5分子水。

由于a、b中都含有一个羧基,而c中有两个羧基,合成有机物后R基上还有2个O,氨基酸c=(13-5-2)/2,即c=3。

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即可以由1种或多种tRNA来转运。

5.美国宇航局宣布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已经找到火星表面存在水冰的证据,美国宇航局希望借助这一发现,继续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

下面与水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借助水冰的证据探索火星表面是否存在过生命是因为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

B.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要脱水

C.在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总是最高

D.越冬或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解析:

选C。

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是生化反应的介质,是生命必须具有的基本物质;核糖体中可以进行脱水缩合成蛋白质;在晒干的谷物中,水的含量为13%~15%,含量不是最高;越冬或休眠的植物体内代谢减弱,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含量升高。

6.大肠杆菌、甘蔗、噬菌体、酵母菌都具有的是(  )

A.纤维素B.淀粉

C.糖原D.脱氧核糖

解析:

选D。

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上述四种生物中都含有DNA。

7.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解析:

选A。

还原糖不包括蔗糖,葡萄糖不属于二糖;固醇和脂肪都是脂质的一种;固醇不属于生物大分子。

8.(2011年东北四校联考)下列各项中,基本单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质粒、基因、染色体

B.糖原,纤维蛋白原,抗原

C.脂肪,胆固醇,维生素D

D.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

解析:

选D。

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的基本单位均是氨基酸;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质粒、基因的基本单位均是脱氧核苷酸;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纤维蛋白原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不同抗原的成分可能不同;小分子物质胆固醇、维生素D则无基本单位。

9.在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

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B.人体细胞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

C.图中仅①②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多样性

解析:

选C。

由图知X、Y分别代表N、P和N,A、B、C分别代表DNA、RNA和蛋白质,因此图中①②③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0.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相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解析:

选BD。

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A项错误;DNA和ATP均由C、H、O、N、P元素组成,B项正确;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项错误;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A=T,G=C,即A+G=T+C,D项正确。

11.(2011年江苏十二校联考)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动物细胞间质的物质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部分含S、P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解析:

选AB。

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动物细胞间质的物质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般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D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不含S;中心体没有膜结构。

12.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方法和结果(“△”表示需要水浴加热,“×”表示不需要水浴加热)正确的一项是(  )

鉴定的物质

所使用的试剂

特殊处理

所产生的颜色

A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B

脂肪

苏丹Ⅲ染液

×

砖红色

C

葡萄糖

斐林试剂

橘黄色

D

淀粉

碘液

×

蓝色

解析:

选AD。

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鉴定原理和过程。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紫色反应,脂肪与苏丹Ⅲ染液反应呈现橘黄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呈现砖红色,淀粉与碘液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呈现蓝色。

三、非选择题

13.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高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

(1)构成小分子A、B、C、D、E的化学元素中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高分子的名称: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

(3)导致F1~Fn差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分子C和D的最主要差别是前者含________,后者含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具体名称:

F2为________;F4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生理功能。

解答本题时要从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入手,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是糖原,植物特有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植物普遍都有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NA和RNA所含的五碳糖有差异,DNA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为核糖。

答案:

(1)C、H、O 

(2)脂肪 DNA (3)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核糖 脱氧核糖 (5)抗体 胰岛素

14.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常用的研究手段。

请分析下列几个科学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两代,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

若在此过程中,共消耗了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83个,则亲代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2)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子,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O2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14C在化合物中的出现顺序依次是:

14CO2→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

(3)用含放射性元素的氨基酸培养豚鼠胰腺细胞,研究豚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放射性在核糖体出现后,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出现在细胞外。

解析:

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可以有力地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复制两次,净增加3个DNA分子,此过程共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83个,则每个DNA分子中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183÷3=61(个),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相等。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含有14C的CO2先与C5形成C3,然后在ATP供能和[H]作为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了(CH2O)。

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是:

先在核糖体中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然后进入内质网加工,运输到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包装,最后分泌到细胞膜外。

答案:

(1)半保留复制 61 

(2)水 C3 (CH2O)

(3)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15.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

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红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____________溶液,水浴保温5min

第三步

将____________________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mL,然后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糖。

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薯还原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

(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但不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被水解为还原糖。

(3)此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设计。

分析该实验的题目是“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

(1)还原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条件

(2)土豆不含淀粉酶

(3)实验原理:

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

第二步:

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

第三步:

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混合均匀沸水加热2min

实验结果预测:

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液体为砖红色

第2讲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相同

B.各种膜的功能差别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差异

C.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而叶绿体没有全能性,是因为叶绿体不含遗传信息

D.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是均匀分布的

解析:

选B。

A错误,膜的通透性与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等有关,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上的载体有差别,因此通透性不完全相同;B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膜上蛋白质的差异决定了各种膜的功能的差别;C错误,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因为其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叶绿体具有遗传信息,但不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D错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但没有改变生物膜的结构,即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不是均匀分布的。

2.下表中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错误的是(  )

选项

细胞结构

功 能

A

内质网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B

中心体

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发出星射性,从而牵引染色体运动

C

溶酶体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与病菌

D

核仁

在有丝分裂中,调节核膜的消失与重新形成

解析:

选D。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车间。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在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的运动。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菌或病毒。

核仁的主要功能是组装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3.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的胰岛B细胞中的(  )

A.细胞膜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内大量酶的合成受到影响

D.胰岛素合成受到影响

解析:

选D。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此时的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

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故其合成会受到影响。

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的含量和pH,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与ATP有关

B.甲可代表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C.乙可代表培养液pH的变化

D.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过氧化氢酶,说明有细胞趋向衰亡

解析:

选C。

氨基酸进入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主动运输消耗ATP。

肝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导致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降低,产生的CO2会使培养液的pH降低。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过氧化氢酶不会出现在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过氧化氢酶,说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有细胞趋向衰亡。

5.(2011年高考广东卷)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解析:

选B。

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会发现它们的双层膜结构,A项正确;在真核细胞中,有些核糖体游离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也有许多附着在内质网膜和核膜外表,核糖体不附着在高尔基体上,B项错误;在结构上,内质网膜内接核膜,外接细胞膜,C项正确;成熟叶肉细胞中央大液泡可占据细胞体积的90%以上,所以是最大的细胞器,D项正确。

6.(2011年高考江苏卷)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

下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解析:

选C。

由题图可知,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尾部决定的,A项错误。

由题干信息“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可知,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具有选择性,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和能量,B项错误、C项正确。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故D项错误。

7.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村田幸作的研究小组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找到一种表面有“大嘴”的能囫囵吞下高分子物质的土壤细菌。

下列哪一项不是该细菌的特征(  )

A.有细胞结构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是二倍体D.可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解析:

选C。

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具有细胞膜,其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可通过分裂产生后代。

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无染色体。

8.(2011年高考江苏卷改编题)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解析:

选A。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是由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决定的,A项错误。

As进入水稻转化成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从而破坏酶的活性,影响水稻代谢活动,影响株高、根长和干重,B项正确。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为能量和载体,两者所处的环境相同,则能量相同,因此加P后,As的含量减少,说明运输两种离子的载体相同,C项正确。

磷脂、核酸和ATP都含有P元素,故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D项正确。

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0.3g·mL-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1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1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1mol·L-1醋酸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C.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解析:

选D。

放在0.3g·mL-1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5分钟后发生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植物细胞放在0.5g·mL-1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大,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放在KNO3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自动复原,滴加清水后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细胞液颜色变浅;④组无变化可能是因为细胞已死亡。

二、多项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比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要简单

B.所有低等植物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都与中心体有关

C.绿色植物体内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

D.细胞分化后,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

选AD。

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但其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部分低等植物细胞内,故B项错误;绿色植物体内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有叶绿体(能合成淀粉)和高尔基体(能合成纤维素),故C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本质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11.一般来说,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5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B.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物质都要穿越至少两层磷脂双分子层

D.人体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可以不消耗ATP

解析:

选BD。

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都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出入细胞的物质没有穿越细胞膜,即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12.(2011年茂名市调研)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①为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胞吞作用有关

解析:

选AB。

据图分析可知,①是主动运输,②是被动运输,③、④分别为胞吞和胞吐,⑤、⑥分别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正确;被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作用吸收,C错误;蔗糖进入果脯细胞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果脯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了生理活性,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3.请完成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Ⅰ.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它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请回答:

(1)某些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过程,与膜蛋白无关,而与膜脂有关。

例如:

________。

(2)人体中,K+和Na+出入细胞时,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________(物质)。

(3)当人体内某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会出现________等变化。

Ⅱ.如图是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过程模式图,请回答:

(1)抗体合成过程中,需要经历两次与碱基配对有关的生理过程,进行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场所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