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617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x

一、慢病中心护理人才培养规划方案

一、护理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1.慢病中心护理人员基本信息统计:

在职护士84人,其中护士34人,助理护士2人,护师19人,主管护师23人,副主任护师3人,其他非护理专业3人。

各阶段职称比例高级:

中级:

初级=1:

8:

19.与国家规定二级医院各职称分布比例1:

3:

8比较,我中心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较少,中级职称技术人员略剩,初级职称技术人员队伍庞大。

根据各职称阶段年龄分布分析,护士平均年龄24岁,护理师平均年龄30岁,主管护理师平均年龄为41岁。

结合护理工作年限,护理师平均工作在10年,是科室的业务骨干。

2.护理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

根据中心基本人员学历、职称分布情况,我中心有41%护士,工作年限较短,工作相关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护理骨干工作培训方面,理论层面,积极学习专科新进展、新知识;技能方面,以提高专科护理技能、疑难病例处理、综合护理能力为主。

主管护理师需在科室发挥疑难技术指导、带教、培训新进人员的任务,在自我提升方面,需熟悉、系统掌握本专科理论理论知识,形成知识框架;专业技能方面,需要加强对特长护理技能的运用和推广。

3.慢病中心护理培训设置参考提纲

3.1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中心层面):

培训对象:

全体成员

培训方式:

基础知识培训+专业实践能力培训

培训内容:

(1)基础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

熟悉《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建议将此类规章制度中,与护士息息相关的内容部分,制作成课件,分批次传授全科人员。

通过过程考核、阶段考核、抽考等形式,检验培训效果。

2)规范标准:

定时关注、更新《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急救技能操作指南》、《专科常规》等规范标准。

建议可将指南规范等核心内容、关键步骤加以强化,用以指导临床工作流程及规范。

此部分内容的考核,以中心统一培训,各科室现场考核流程、规范是否到位。

3)规章制度:

掌握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症病人护理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及处置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

内容以制度汇编的形式发放至科室,在科内定期组织学习,由护士长组织。

考核由护理部年度考核。

4)安全管理:

各类应急风险预案、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流程、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2)专业实践能力培训:

1)中心层面的护理技能培训,以综合护理形式,经典护理案例(如过敏性休克抢救、肺结核大咯血急救、心脏骤停抢救、癫痫发作急救护理)等等,也可从患者安全角度培训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护理转运、患者防护等护理技巧,重点培养全院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考核方式:

以科室小组为单位,由护理部考核护士长,护士长考核小组成员,考核成绩列入年终绩效。

3.2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科室层面):

二、护士层级化管理与培训方案(详见个案)

三、护理中层人才培养与探索

(1)成立护士长管理小组,建立管理小组制度,

(2)团队文化的建立:

引导护士长进行团队文化建设。

(3)护士长核心能力的培养:

例如组织协调、专科建设、岗位管理、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统御能力等。

(4)建议:

护士长在临床一线岗位的工作时间应限定在不影响护理质量管理为宜。

护士长绩效也不能以临床一线岗位工作量衡量。

四、慢病中心岗位管理与建设

积极发展我中心的优势专科和特色护理技能,一方面增加单位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规范的培训,增强团队实力,提高专科质量;从护理安全角度,规范的培训及资质认证,有利于保障护理质量和防范一定的医疗纠纷,保障护理工作者的安全。

激光美容师的培训构思

参照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结合我中心个体情况,进行激光美容师的规范培训,授予执业资质。

1.组建培训团队:

通过中心领导协调激光医生、激光治疗师及目前经验丰富的激光治疗护士成立培训团队。

2.筛选人员:

从全中心层面进行人员筛选,制定相应的筛选标准,包括理论、沟通、技能等多方面考评。

3.理论培训:

理论课培训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基础理论课主要以与美容相关的皮肤科基础知识为主;专业理论课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以激光美容专业知识为主。

由中心组成的培训团队对符合条件的学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理论知识培训,根据人员数量,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并组织考核。

4.实践能力培训:

由培训团队根据激光治疗的特点,制定带教计划。

由激光师一对一进行带教培养,详细计划参照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学员在培训期间需完成作业:

例如护理笔记(总结每天的工作内容,提炼当天工作收获);不同病种经典个案等等。

5.培训考核:

分为阶段考核与结业考核。

考核内容与形式根据课程性质自拟。

最好是建立《激光师培训实践手册》,将培训过程中所学内容及各项考核、作业均纳入其中进行管理。

6.资质认证:

接受完所有培训并通过所有培训考核项目,综合能力测评核心能力(思想道德、专业态度、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复杂案例处理等)良好以上,具备单独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颁发资格证书。

五、手术室管理现状与改善策略

手术室管理现状:

中心手术室由于历史原因及门诊特性(例如病人源不稳定等),手术室工作由门诊医生与皮肤科护士各自兼管,手术室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明确,物品、设备、人员等多方面存在不协调现象(例如物品领用申请出现交叉管理等),由于目前皮肤外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手术量不断攀升,目前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改善策略:

1.人员配备:

建议遴选一名护士,有手术室工作经验,协调能力强,工作细致,按照手术室护士长要求培养,为今后手术室做人力储备。

2.手术室管理:

与医生协调沟通手术室管理权责。

以标准手术室管理的模式,全面负责手术室各项事务的管理、沟通协调。

3.工作量与绩效:

在手术室工作量不饱和的前提下,兼顾皮肤科治疗相应的工作量,绩效分配按照手术室绩效+皮肤科绩效两部分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