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20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docx

常见腰腿痛地推拿治疗

常见腰腿痛的推拿治疗

禁忌症:

1、开放性损伤的腰部,腰椎骨折的早期,禁止在损伤局部进行手法治疗。

2、孕妇的下腰部以及三阴交等有特定作用的穴位禁止做强刺激手法。

3、急性损伤手法治疗后一般不宜在局部进行热敷。

基本手法:

1、患者俯卧,医生站于患者一侧。

2、用滚法在患者的竖脊肌及下肢操作,上下来回3-5遍。

3、用一指禅推法在腰背部及膀胱经操作,上下来回3-5遍。

4、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承山等穴,每穴约半分钟。

5、患者仰卧,助手固定患者上半身,摇动患者腰部。

6、患者俯卧,助手固定患者上身,抖动腰部及双下肢。

7、用擦法竖擦腰部的督脉及膀胱经,擦下肢部。

8、搓下肢部。

9、取马裆法站立于一侧,用擦法擦腰及腰骶部。

注:

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在基本手法上进行辨证加减。

 

1、急性腰扭伤

1、定义:

因腰部脊柱两侧肌肉的急性损伤而引起的腰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多发生在腰骶、骶髂部、椎关节、骶棘肌,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轻者第二天开始症状才逐渐出现。

2、临床表现:

检查时患者腰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受限,棘上韧带损伤患者向前弯腰受限明显,棘间韧带损伤患者后伸受限明显。

损伤侧腰部肌力增高,损伤处压痛点明显,根据压痛点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损伤部位,腰肌损伤时可在相应的脊柱关节旁约1.5cm处相当于腰椎横突处触及压痛点,棘上韧带损伤时可在棘突间触及压痛点。

仰卧挺腹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弹拨法:

患者俯卧,在损伤部施以弹拨法20-30次,弹拨力量不可过重。

后伸扳法。

坐位旋转复位法。

疼痛剧烈者可点按委中、承山、阳陵泉等以止痛。

青壮年体质较强者可掐人中,拿捏跟腱,并可掐后溪,并嘱患者活动腰部。

4、注意事项:

治疗后患者宜卧板床休息3-5天,并注意局部保暖。

 

2、慢性腰肌劳损

1、定义:

因腰部肌肉等腰部组织的慢性损伤而产生的腰背部酸痛为主症的一种腰部疾病。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腰部、腰骶部一侧疼痛不适,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腰部活动尚可,但有牵滞不适感。

检查可见患者腰部活动基本正常,腰部肌肉的力减低,腰部广泛压痛,叩击腰部时患者有舒适感,跟臀试验阴性。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用掌根上下来回按揉腰部3-5分钟。

沿背部及骶部用拍法进行治疗,以皮肤微红为度,也可用拳背击发在腰背部治疗2-3分钟。

手法结束后可加热敷。

4、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工作。

卧硬板床。

稳定期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循序渐进的锻炼。

劳动时以宽皮带或宽护腰束腰以保护腰部肌肉。

 

3、腰椎后关节紊乱

1、定义:

是指因腰椎间后关节错位而引起的腰部疼痛、活动不利的一种病症。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部分患者腰部呈轻度前屈、侧屈的强迫体位,部分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但疼痛常不超过膝关节。

检查时腰部运动受限,局部肌肉痉挛,可在相应的椎体棘突旁出现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点揉阳陵泉、绝骨、太溪等穴,每穴约1分钟。

患者俯卧,拔伸腰部,抖动腰和下肢。

用坐位旋转复位法整复腰椎。

4、注意事项:

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休息。

整复不可强求响声,不可强求一次复位成功,以免加剧损伤。

坐位旋转复位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法,只有在患者腰部放松情况下成功率才高。

 

4、退行性脊柱炎

1、定义:

是以椎体的退行性改变和局部无菌性炎症为病理基础,以慢性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临床上以腰椎的病变最为多见。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患者行走不便,早期腰部酸痛无力,不能久坐,腰部僵硬,活动不利,或腰部有钝痛、胀痛或束带感,因劳累、着凉或阴雨天情况下加重,晨起症状加重,检查时局部腰肌痉挛,生理弧度变浅,腰部两旁,外侧轻度压痛,棘突压痛明显,跟臀试验阳性。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脊柱两旁,从上向下,紧按慢移,来回3-5遍,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弹拨脊柱两旁。

掌根叠按脊柱部,从上到下3-5遍,按压时嘱患者呼气。

拍打腰背部2-3分钟,以腰骶部为重点进行拍打。

患者仰卧,对患者施抱搂法,治疗10次左右。

4、注意事项:

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休息。

 

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软组织损伤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腰部的一侧或者双侧慢性间歇性的酸胀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向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肢放射至膝平面,甚至可至小腿外侧或大腿外侧。

检查时患者腰部的活动尚可,但前屈受限,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条索状或圆形的硬块。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弹拨第三腰椎横突15分钟左右,以分解粘连,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此时手法不易太重,以免加剧损伤。

按揉第三腰椎横突2-3分钟,一指禅推法在该部位2-3分钟。

以马步站立于患者一侧,以手震法作用于患者第三腰椎横突部操作。

4、注意事项:

稳定期患者适当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部要注意保暖,避免过劳以及过度旋转。

宜卧硬板床。

 

6、骶髂关节损伤

1、定义:

是指骶髂关节发生微小变化和相关软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病症。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腰骶一侧及患者臀部疼痛,其疼痛可向下肢、足跟放射。

检查时患侧骶髂关节压痛明显,“4”字试验阳性,床边试验阳性,单腿屈髋屈膝时,另一腿也随之屈起,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摇法:

摇动髋关节,并在摇动基础上用力挤压拔伸。

对侧后伸扳法。

4、注意事项:

整复后当卧床休息,勿站立,勿久坐,勿弯腰。

 

7、梨状肌损伤

1、定义:

是指因梨状肌受损后产生的臀部及下肢部疼痛为主的病症。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患者臀部疼痛,可为刺痛、酸痛或发胀,多伴有神经压迫症状。

检查时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也有下肢的放射疼痛,梨状肌紧试验阳性。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双手拇指置于梨状肌垂直方向,缓缓弹拨3-5min,或用食指、无名指、中指三指弹拨梨状肌。

肘压梨状肌体表投影区,肘推坐骨神经在大腿部的体表投影区。

患者仰卧,施压腿敲击法治疗。

热敷:

用中药热敷梨状肌体表投影部。

4、注意事项:

局部注意保暖。

 

8、腰椎间盘突出症

1、定义:

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产生的以腰腿部疼痛、麻木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2、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为腰痛伴随着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感觉减退,部分患者下肢发冷、多汗。

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间盘连接了上下椎骨的椎体,由椎孔组成的椎管有脊髓和马尾神经,椎间盘由髓核和纤维环组成,其前后分别由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加强,棘突上有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附着,当髓核冲破纤维环后压迫脊髓和神经形成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站立时脊柱侧弯,腰部活动受限,体位改变困难,脊柱弯曲,常在病变腰椎棘突旁有压痛,叩击腰部时疼痛放射至下肢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足拇趾背伸、跖屈力量减弱,屈颈试验阳性。

3、手法:

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

滚法操作同时配合腰部后伸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髋关节外展收运动。

掌根揉摩腰部,以发热为度。

斜扳法:

根据突出部位确定两手着力部位。

仰卧位滚法在臀部及下肢外侧操作,用肘部点按环跳、居髎,肘推下肢外侧5-7遍。

仰卧位,滚法在下肢前侧操作;旋下肢,在下肢外侧用滚法操作。

将下肢屈成4字,扳动髋关节,外展髋关节用滚法操作。

点按股三角、解溪2-3min,使患者下肢有热感。

摇髋关节并作适度拔伸运动。

脊柱侧弯时采用向反方向侧拉方法治疗,前屈困难时用抱揉法治疗。

4、注意事项:

卧硬板床,注意保暖。

中央型巨大突出者一般不宜使用后伸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