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626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docx

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

郧阳师专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试行)

(征求意见一稿)

根据《高等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实施意见》(国人部【2006】113号)、《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鄂人[2006]18号)和《郧阳师专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郧师校发[2010]8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思想

实行岗位分类分级管理,以体现岗位绩效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改善教职工待遇,共享学校事业发展成果,激发教职工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

(一)规范教职工收入分配秩序,将教职工收入划分为档案工资和绩效工资,且绩效工资分配总量随学校事业收入总量同步增加,保障教职工收入水平可持续提高。

档案工资指教职工现有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国家规定的各项津补贴;绩效工资指简化归并原校内分配的所有项目。

(二)实行岗位管理,以岗定薪,合理设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绩效工资比例,向关键岗位和教学一线倾斜,合理调整收入差距,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使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三)在坚持绩效优先和激励功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保障因素,注重公平,使收入偏低人员的待遇得到明显改善。

(四)实行校系两级管理相结合,体现责权一致。

三、实施范围

实施绩效工资的范围为在岗在职的工作人员(含学校聘用的实行人事代理人员)。

实行年薪制和协议工资人员不纳入绩效工资实施范围。

四、绩效工资的构成

绩效工资由基础绩效工资和奖励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分别占绩效工资总量的60%和40%。

根据执行情况可调整二者比例。

基础绩效工资是各类各级岗位工作人员完成岗位职责规定的基本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报酬。

奖励绩效工资是各类各级岗位工作人员出色履行岗位职责、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取得突出业绩所获得的报酬。

五、基础绩效工资核算办法

按照满负荷工作的要求,基础绩效工资按岗位等级系数核算,由学校直接发放到个人。

全校教职员工基础绩效工资总量Q=IΣXiNi,i为岗位等级,Ni为相应等级的在岗人数,Xi为对应级别的等级系数,I为单位分配系数金额。

单位分配系数金额根据当年学校财力和综合情况确定。

非领导职务等级系数按同级实职的85%核算;未达到同工同酬条件的人事代理人员的等级系数,按同类同级人员的80%核算。

各类各级岗位及岗位等级系数如下:

(一)专业技术岗位

岗位等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等级系数

3.8

3.5

3.2

2.3

2.2

2.1

1.7

1.6

1.5

1.1

0.9

0.7

(二)管理岗位

岗位等级

4

5

6

7

8

9

10

等级系数

3.5

2.4

2.0

1.6

1.2

0.9

0.7

(三)工勤技能岗位

岗位等级

1

2

3

4

5

等级系数

2.0

1.5

0.9

0.6

0.4

六、奖励绩效工资划拨原则及办法

(一)奖励绩效工资划拨原则

1、总量控制。

奖励绩效工资总量=基础绩效工资总量÷基础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奖励绩效工资所占比例。

学校将奖励绩效工资纳入学年经费预算,实行总量控制。

2、向教学一线倾斜。

奖励绩效工资的划拨,教学系人均奖励绩效工资比机关、教辅部门工作人员的人均奖励绩效工资高15%。

3、二级管理。

奖励绩效工资切块划拨到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发放到个人。

(二)奖励绩效工资划拨办法

1、奖励绩效工资总量的95%切块划拨到二级单位,预留5%作为机动,用于调节二级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异。

2、教学系奖励绩效工资划拨:

本系教学系奖励绩效工资总量=K×[(承担本系教学工作量+承担其他系教学工作量)÷全校教学工作量×70%+本系在校学生实交学费÷全校在校学生实交学费×30%]。

K为发放到教学系的奖励绩效工资总量。

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由教务处确定,实交学费由财务处统计。

3、机关教辅部门奖励绩效工资划拨:

本部门奖励绩效工资总量=M×本部门的[校级领导数×1.3+中层领导数×1.1+其他人员数]÷机关教辅部门的[校级领导数×1.3+中层领导数×1.1+其他人员数]。

M为发放到机关教辅部门的奖励绩效工资总量。

七、附则

1、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后,原校内分配中的专业技术职务补贴、特殊津贴与岗位津贴合并为基础绩效工资。

2、后勤服务集团可参照本方案自行确定其分配办法,经费以自筹为主,学校适当增拨。

增拨经费是在2000年后勤社会化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数量和服务工作量适当增加。

3、离退休人员参照其离退休时职务、职称或工人技术等级,调整校内补贴标准。

4、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郧师校发〔2009〕1号文件同时废止。

附:

1、《基础绩效工资发放暂行办法》

2、《奖励绩效工资发放指导性意见(试行)》

3、《离退休人员校内补贴发放暂行办法》

4、《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指导性意见(试行)》

附件1:

基础绩效工资发放暂行办法

一、基础绩效工资的发放与个人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基本工作量挂钩。

二、专任教师和实验系列人员的基础绩效工资与基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挂钩,圆满完成者全额享受。

(一)基本教学工作量标准:

专任教师授课每周6个自然学时,实验系列人员指导实验课每周8个自然学时。

教学系党政领导正职减免1/2教学基本工作量,副职减免1/3教学基本工作量,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班主任减免1/6教学基本工作量。

身兼数职者,其教学基本工作量减免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减免。

(二)基本科研工作量标准。

1、正高级职称人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一个聘期内出版专著、编著、译著、主编教材一部以上;

(2)一个聘期内主持市厅级重点科研、教研项目一项或主持8万元以上的横向合作项目一项;

(3)每年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或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4)一个聘期内获发明专利或科技成果转让与推广一项以上;

(5)一个聘期内获市级政府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以上。

2、副高级职称人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一个聘期内出版合著、编著、译著、参编教材等8万字以上;

(2)一个聘期内主持市厅级科研、教研项目一项或主持6万元以上的横向合作项目一项;

(3)每年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或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4)一个聘期内发明专利或科技成果转让与推广一项以上;

(5)一个聘期内获市级政府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

3、中级职称人员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一个聘期内出版合著、编著、译著、主编教材等3万字以上;

(2)一个聘期内主持市厅级科研、教研项目一项或主持3万元以上的横向合作项目一项或主持校级重点课题一项;

(3)每年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4)一个聘期内发明专利或科技成果转让与推广一项以上;

(5)一个聘期内获市级政府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

三、专职辅导员的基础绩效工资与管理的学生人数挂钩,每学期管理的基本学生数为180人,带队实习管理的基本学生数为30人。

四、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工作人员的基础绩效工资与考勤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挂钩,每周坐班不少于35小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五、教辅部门工作人员的科研基本工作量对应专职教师和实验系列同级同职务人员。

六、岗位设置过渡期内,教职工中既有管理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岗位系数按就高原则。

七、鼓励高职称人员充实到教学一线,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用。

教学系中高职称人员基础绩效岗位系数执行专业技术岗位标准,机关中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且没有担任实职的工作人员,其基础绩效工资等级系数=(管理等级系数+专技等级系数)/2。

八、新引进硕士研究生(双证)未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前,其基础绩效工资套用专业技术岗位10级标准;博士研究生(双证)未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前,其基础绩效工资套用专业技术岗位7级标准。

其教学和科研基本工作量分别对应讲师和副教授。

九、考核办法

1、各系在每学期开学初将本系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所带学生人数分别报教务处、学工处审核后报组织人事部。

对完成基本工作量者,全额发放基础绩效工资。

对基本工作量不满者,则按完成基本工作量的比例发放基础绩效工资。

2、各部门须在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将考勤结果报组织人事部。

凡对旷工、缺岗、请假、教学事故、学生管理事故等情况漏报、瞒报或迟报者,一经核实,则扣发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经办人当月基础绩效工资的50%。

3、教务处组织教学管理督查,负责检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工作的核实、教学质量的评估、教学事故的检查等,及时公布教学督查情况。

4、科研处负责全校教职工科研工作量的统计,每年年底公布一次统计结果,对未完成基本科研工作量者,酌情扣发基础绩效工资。

5、学生工作处负责会同各系对全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量及工作情况每学期进行考核,确定基础绩效工资的发放。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十、脱产进修(培训)人员基础绩效工资的发放

1、由学校派出进行短期培训(三个月以内)的人员,培训期间基础绩效工资全额发放。

2、经学校同意全脱产进修(包括境内外进修、访问学者、攻读学历学位等)一个学期及以上者,进修期间按50%发放基础绩效工资。

3、未经学校同意外出进修的人员按旷工处理。

十一、请假人员基础绩效工资的发放

1、事假:

当月事假累计2天以内(含2天)的,基础绩效工资全额发放;当月事假累计2天以上10天以内(含10天)的,按日扣发基础绩效工资(每天扣发基础绩效工资标准为:

基础绩效工资/每月法定工作日);当月事假累计10天以上的,停发当月基础绩效工资。

2、病假:

当月病假累计4天以内(含4天)的,基础绩效工资全额发放;当月病假累计4天以上15天以内(含15天)的,按日基础绩效工资标准的50%扣发(每天扣发基础绩效工资标准为:

基础绩效工资/每月法定工作日);当月病假累计超过15天的,按实际工作日发放当月基础绩效工资。

3、婚丧假:

在国家规定的婚、丧假期内,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

超假人员办理了续假手续者按事假处理,否则按旷工处理。

4、产假:

女职工因生育、节育等,在国家规定假期内的,享受全额基础绩效工资;超假办理了续假手续者按病假处理;否则按旷工处理。

十二、旷工人员基础绩效工资的发放

旷工1天者,扣发当月基础绩效工资的1/4;旷工累计2天者,扣发当月基础绩效工资的1/2;旷工累计2天以上5天以下者,停发当月基础绩效工资;旷工累计超过5天不满15天者,停发2个月直至全年的基础绩效工资(即旷工每增加1天,增扣1个月的基础绩效工资);连续旷工15天及以上(或全年累计旷工30天)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十三、职务变动人员基础绩效工资的发放

从学校正式任命(聘任)或免职(解聘)的下月起作相应的变动。

十四、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违反相关规定,对学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者,视其情节轻重,减发或停发直接责任人及负领导责任者的基础绩效工资工资,由组织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批。

十五、受党纪、政纪处分、刑事处罚人员基础绩效工资的发放

1、受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分者,停发一个月基础绩效工资;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者,停发三个月的基础绩效工资;受撤消党内职务、行政降级(撤职)以上处分者,停发半年基础绩效工资;受留党察看、留用察看者,停发一年基础绩效工资。

2、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者,停发三个月基础绩效工资;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司法机关羁押期间,停发基础绩效工资。

十六、新进教职工的基础绩效工资,试用期满合格后,下月起计发基础绩效工资(签订合同者,按合同规定执行)。

 

附件2:

奖励绩效工资发放指导性意见(暂行)

一、奖励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

1、总额包干、自主分配;

2、按劳分配、优劳优酬。

二、奖励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

1、奖励绩效工资的发放对象为本单位在岗教职工、兼职教师、返聘教师、外聘教师。

2、奖励绩效工资全部用于支付超过基本工作量部分的报酬,不得挪作它用。

只完成基本工作量者,不享受奖励绩效工资。

其发放范围应根据本单位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发展与目标导向确定。

3、奖励绩效工资发放必须与劳动付出、业绩数量和质量挂钩,适当拉开差距,杜绝在分配中搞平均主义,杜绝三次、四次分配,真正达到激励的效果。

4、教学系应综合本单位教职工的教学、教科研、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管理及社会服务等情况,核算个人完成的标准工作量,完成的标准工作量-基本工作量=超工作量。

依据超工作量确定个人奖励绩效工资发放标准。

教科研项目和成果、学科专业建设项目和成果、课程建设项目和成果、社会服务工作等均可折算为标准工作量。

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教学考核参考折算系数为

优秀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1.2

1

0.8

0.4

5、非教学单位应综合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工作质量和业绩等情况,确定个人奖励绩效工资发放标准。

6、教学系的专任教师和实验系列人员的教学工作总量原则上每学期分别不超过400和500标准学时;机关教辅部门的工作人员承担教学工作量原则上每学期不得超过100标准学时;学生辅导员每学期所带学生原则上不超过300人。

超过部分的酬金减半发放。

7、教学系教辅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可按本系专任教师平均数的85%发放,机关教辅部门工作人员承担教学工作,其课时酬金按该系同级专任教师课时酬金的70%核算,外聘(返聘)教师课时酬金按合同执行。

8、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个别教学系人均奖励绩效工资未达到全校教学系人均奖励绩效70%的,从奖励绩效工资预留部分给予补贴,补贴到全校教学系人均奖励绩效的70%。

9、各单位成立奖励绩效工资分配工作小组,其成员由单位党政领导、工会小组长及教职工代表组成。

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奖励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经全体教职工讨论通过,报学校审批后执行。

三、奖励绩效工资的发放方式

1、发放程序

学校划拨→二级单位核算到人→组织人事部审核→财务处发放。

2、帐户管理

奖励性绩效工资由财务处给二级单位设立专门帐户,实行专项管理。

 

附件3:

郧阳师专离退休人员校内补贴发放暂行办法

根据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湖北省人事厅、财政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退休费的有关文件精神(国人部发〔2006〕60号,鄂人发〔2006〕19号),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离退休人员校内补贴由基本补贴、工龄补贴、职务补贴等三个部分构成。

二、补贴标准

1、基本补贴:

离休人员220元/月,退休人员200元/月。

2、工龄补贴:

2元×实际工龄/月。

3、职务补贴:

包括行政职务补贴和专业技术职务补贴,离退休时既有行政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务者,其职务补贴就高不就低。

行政职务补贴:

职级

副厅

正处

副处

正科

副科

无职级

月补贴标准(元)

80

75

70

65

60

45

专业技术职务补贴:

职级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无职称

月补贴标准(元)

80

70

65

60

45

 

附件4:

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指导性意见(暂行)

序号

课型

标准课时计算办法

说明

1

公共理论课(含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政课、就业指导课、大学语文、普通话等)

自然学时×班级系数

1、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课标准班为100人。

2、思政课其它课程、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标准班为80人。

3、大学英语、普通话标准班为45人。

以上各类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01。

2

专业理论课

自然学时×班级系数

1、文科标准班(含教育学、心理学)为55人,理工科标准班为45人。

2、外语专业课、教师口语标准班为35人。

以上各类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01。

3

公共体育课

自然学时×班级系数

标准班为40人,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01。

4

艺术、体育

专业技能课

自然学时×班级系数

1、标准班为35人,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02。

2、器乐、声乐课标准班为8人,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1。

5

实验实训课

(校内)

自然学时×班级系数

1、计算机课标准班为50人,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01。

2、其它课标准班为30人,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02。

6

全校公选课

自然学时×班级系数

1、艺术、体育技能公选课,标准班为40人。

2、其它公选课标准班为80人。

以上各类每增加1人,班级系数增加0.01。

7

带队指导实习

 实习周数×组数×课时数/周

1、每30名学生为一组,组系数为1,不足30人按一组计算,每增加一名学生,系数增加1/30。

2、十堰市境内(五县一市、城区)按10课时/周计算;湖北省内、十堰市境外按11课时/周计算。

3、湖北省外按12课时/周计算。

4、实习周数按实际计算。

8

校内职业

技能训练

学生数×3学时/生

指导学生校内职业技能训练,按每生3课时计算。

9

艺术写生

学生数×1.5学时/生

指导艺术写生按每生2学时计算。

10

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数×2学时/生

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按每生2学时计算。

注:

1、课型按教学计划书分类;

2、班级系数最大取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