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60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docx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可编辑版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

关于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201X年XX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我区耕地保有面积为2

97万亩、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

8.79万亩、上图入库的标准农田面积为1

3.72万亩。

为达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我区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形成了保护耕地的社会合力。

我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低于全国人均

1.39亩的水平。

为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区高度重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采取不同形式和途径,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和广度,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土地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卫片执法的严格实施,不断提高了全社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意识。

二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每年区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分解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任务,并将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对乡镇(街道)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三是认真开展检查考核。

严格实施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对辖区内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领导责任等措施。

由于全区上下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保护耕地的社会合力,确保了我区圆满完成各年度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已连续十六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由于我区后备资源匮乏,项目审批门槛和监管要求高,垦造耕地和占补平衡压力一直很大。

我们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出台优惠激励政策,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项目跟踪监管等手段,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我区的《XX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在全省第一个获得省级评审并通过验收,为我区利用低丘缓坡占用林地造田造地提供规划依据;二是考虑到物价上涨和质量要求提高等因素,适时调整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去年,我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垦造耕地工作的通知》(黄政发[201X]28号),进一步调高了土地开发奖补标准,按新增耕地面积计算,水田由201X年每亩的

8万元提高到5万元,旱地由201X年每亩的2万元提高到

4.5万元。

三是在加大激励措施,调整财政拨付办法的同时,对项目的立项管理、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作了进一步明确。

我区在项目资金结算时,扣留3000元亩作为保证耕种和地力提升专项经费,自市级竣工验收通过之日起3年内,经复查,垦造区块按规定不抛荒并提高地力的,每年拨付1000元亩。

四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201X-201X年,共投入9823万元,增加有效灌溉面积0.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4.56万亩,年增粮食生产能力6

6.85万。

经过几年努力,此方面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取得了群众实惠、干部高兴、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

2016年至201X年,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4067万元,共新增耕地10656亩,建成标准农田92898亩,其中:

投入资金4100万元,完成土地开发项目19个、面积2356亩,新增耕地1810亩;投入资金9320万元,完成建设用地复垦项目42个、面积2412亩,新增耕地2261亩;投入资金13265万元,完成土地整理项目12个、面积36973亩,新增耕地6585亩,建成标准农田29619亩;投入资金7382万元,完成纯标准农田项目36个,建成标准农田面积63279亩,并设立地力固定监测点4个,动态监测点100个。

(三)严格执行计划用地,引导项目用地尽量少占耕地,不占用基本农田。

一是在审核非农建设用地报批时,除国家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重点建设项目可以占用基本农田、并及时进行补划外,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占用的耕地实行先补后占。

1999年新法实施以来,全区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62442亩,其中农用地54559亩,耕地24773亩,耕地占农用地比例为4

5.4%。

占用的耕地全部实行了占补平衡。

二是建设用地能用劣地的,不用好地,尽量减少耕地占用。

2006年开始,我区努力拓展用地空间,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尽量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面积。

截止目前,我区利用低丘缓坡营造建设用地共办理农转用2511亩。

其中相对集中的地块有:

院桥柔极工业用地出让区块185亩;院桥东方美地体育运动休闲中心676亩;院桥合屿工业用地出让区块333亩;沙埠栅溪工业用地出让区块74亩;高桥联丰、螺屿工业用地出让区块580亩;澄江石柜岙工业用地出让区块663亩。

(四)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基础业务工作。

为加快推进全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X〕218号)、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和〈浙江省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案〉通知》(浙土资发〔201X〕51号)工作要求,我区于201X年8月起开展了新一轮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于201X年8月基本完成,历时一年,现已通过市级验收。

根据《XX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

8.91万亩,其中预留指标3378亩。

本次基本农田划定,因省级以上重点项目核减了基本农田1174亩,我区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是1

8.79万亩,现实际划定面积为1

8.80万亩,略大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通过划定,全区共埋设19个乡镇级保护宣传牌,315个村级保护标志牌,并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与建设留用地分界线上、建设用地拐点处等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界桩,对界桩进行定位,统一编号,全区共设立了1017个基本农田保护界桩。

各类保护标志设立统

一、规范。

同时,我区还层层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445份,向农户发放基本农田保护卡约1

04万张。

并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的技术要求制作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用地。

近几年,我们积极建立和完善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政府土地管理法定责任主体的落实。

在市政府已出台《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的规定》、《关于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预警约谈暂行办法》等基础上,我区出台了《关于建立预防和查处违法用地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XX区建立制止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快速反应机制的意见》和《XX区违法用地快速反应机制考核办法》,加强了部门的联系沟通,构建了土地综合防控新格局。

一是全面建立国土执法快速反应机制,设立实时监控信息平台,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实行网格化巡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捆绑式奖惩考核,将土地执法监管责任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开展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创建活动和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活动,将镇(乡)、国土所和村级协管员一起纳入土地管理考核体系,切实转变土地管理“一家管、大家用”的被动局面。

三是以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打击力度。

自201X年卫片执法检查开始以来,全区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94件,面积177

1.05亩,拆除建筑物9

3.84万平方米,罚没款223

6.98万元。

特别是今年,全区共出动5000人次开展联合拆违,对285宗占地11

6.4亩的违法用地进行强制拆除,拆除建筑面积1

3.5万平方米,比较典型的是拆除了长潭库区沿线的大岩老年公寓、北洋镇横料上珠自然村库区沿线的三幢别墅、院桥对岙水库五幢别墅和对南城药山8间四层楼的爆破拆除,这一类典型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和公开曝光,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

严格实施信访“一把手”工程,积极开展国土资源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实行“六化访”办法,通过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建立信访重点乡镇管理制度等措施,提高了信访办结率,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

我区后备资源严重匮乏,土地供需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尖锐,在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这个两难课题上仍需积极探索。

二是保护责任没有形成社会化。

目前,虽然层层签订了耕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但责任的考核还没有真正落实。

三是耕地质量有待提高。

在农田保护工作中,通过挖掘资源后,在如何进一步发挥效益,提高耕地质量方面需一进步加强。

四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投入不足。

由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广量大,比如建立保护定位监测点、增设和修复保护标志牌、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建立基本农田补偿机制、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土壤培肥等工作。

都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按目前的财政状况,是很难获取专项经费。

五是违法占用、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附送:

关于我区安全生产三项责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安全生产三项责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各单位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自8月2日开始由区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区安监、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门和各镇参加,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互查互比互看活动,采取看亮点、随机抽查方式,对镇街园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深入检查,并专题就属地监管、部门监督、企业主体三项责任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现状监管对象目前,我区生产经营单位总数已经达到28284家,其中企业14873家、个体工商户13411家。

近年来,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呈持续增加态势,201X年新增企业1781家、个体工商户2109家;201X年新增企业1903家、个体工商户2531家;201X年截至目前,新增企业1439家、个体工商户2023家,安全生产监管对象规模不断增加。

主要安全生产行业情况如下:

1.危化企业。

目前,全区共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373家,其中生产单位87家、经营单位277家、使用单位9家。

具有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危险工艺企业19家,已达到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145家。

生产企业按行业划分,油漆61家、有机5家、无机化工9家、合成树脂和粘合剂6家、固体烧碱1家、空分与气体分装3家、试剂生产与分装2家。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全区共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位6家。

分布情况为西堤头镇2家、小淀镇2家、宜兴埠镇1家、双街镇1家。

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邻二甲苯、过氧化物、液氯、液氨等。

工贸企业。

目前全区有冶金工贸企业4000家左右,在环城四区中仅略少于XX区。

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625家,主要涉及冶金机电、能源材料、车辆配件、医药等,其中天穆镇80家、北仓镇26家、双街镇51家、双口镇52家、青光镇35家、宜兴埠镇73家、小淀镇51家、大张庄镇62家、西堤头镇39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51家、示范园区5家。

目前已完成工贸企业标准化创建68家。

3.运输企业。

目前全区运输经营单位1547家,营运车辆37278辆。

其中客运单位172家、货运1375家、危险品运输经营单位222家,其中企业13家。

4.特种设备。

目前我区注册设备13926台套,其中锅炉1049台、压力容器3159台、厂内机动车1717台、起重机械4849台、电梯3027台、游乐设施4个、压力管道121个单元1

6.399千米、气瓶26394只。

日常正在使用的11734台套,有2130台套设备属于报停状态,另外迁移、过户62台。

5.烟花爆竹经营单位。

目前全区有获得批准的烟花爆竹零售摊位64家,在西堤头镇设立了全市烟花爆竹储存仓库。

6.非煤矿山。

目前我区非煤矿山主要为砖窑,共有6座,其中西堤头镇1座、双口镇1座、青光镇1座、大张庄镇3座。

7.人员密集场所。

目前全区由消防支队监管的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共160家,其中商业娱乐场所103家、学校养老院5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7家。

8.建设工程。

去年全区共监督工程164项、1123个单体、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

正式办理监督备案的工程是113项、728个单体、4479410平方米,其余项目是区政府及园区协调工程及历年跨转项目。

监管力量目前,全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主要包括区安监局全体以及消防支队、质监局、建委、运管局、公路局、公安分局、工商分局、交警支队的相关工作人员。

二是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安监机构工作人员。

两部分人员总数100余人,其中区安监局21人,各镇街园区安办工作人员70多人。

目前,监管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既没有信息化手段,也没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防护装备,一部分镇检查用车也不足。

安全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完善镇街、村、企业三级责任网络,建立企业电子台账和自查制度,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从本次互查互比互看情况看,除去实施标准化创建的企业外,其他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没有明显改观,令人十分担忧,大多数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多数企业负责人对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到位,对于党和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不清楚,对于自身的安全状况不了解,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

多数企业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无证上岗、违规操作问题比比皆是。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大部分企业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企业各部门也没有明确安全职责,员工也不清楚岗位安全职责。

安全责任层层落空,安全生产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三是软件建设不到位。

多数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落实相应组织机构、责任体系、培训计划、管理制度、检查台账、应急预案等等,致使安全生产没有标准、没有制度,经验化和随意性明显。

四是硬件设施不达标。

由于历史形成,一些企业的厂房破损严重,已经不符合目前安全生产条件。

甚至有的企业在民房内生产,有的在违法建筑内生产。

一些企业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不完备。

在检查的30余家企业中,像永大电梯、南洋胡氏等有标准厂房的企业少之又少。

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更是难以落实。

很多作坊式的企业根本无法进行整改。

五是现场管理混乱。

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上墙、警示标志不设立、货物乱堆乱放、电线私搭乱接、消防通道堵塞不畅等问题。

二、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互查互比互看活动结束后,区安监局又专门组织开展木器家具企业专项治理活动,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对30家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全面深入排查。

通过检查发现,安全生产工作问题同样突出,前7家被检查企业就查出隐患196项。

按照三步工作法,执法人员对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

7家企业没有一家对此有反感,也没有一家不积极整改。

对此,深刻感觉到我们以前的监管工作确实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

各镇街园区领导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并未到位,缺乏钻牛角尖精神、主动亮剑精神和敢于较真精神。

监管工作只停留在数据上,监管执法不严,没能真正管起来。

二是监管能力不足。

各镇街园区的安监人员明显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员还同时肩负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工作。

同时,监管手段还是传统方式,监管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100多人的监管队伍面对近3万监管对象,采取传统的监管方式,根本无法完成监管任务。

同时,区各职能部门对于各属地单位的工作指导明显不足,各级执法工作也缺乏规范化,没能真正形成合力。

三是工作机制不顺。

主要是村一级监管力量没能发挥出来,在某种程度还成为了监管阻力,明显掣肘了镇级监管。

各镇街园区大多也只是安监部门负责抓安全,其它部门不是很重视,也没有全面参与,需进一步调整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区镇村同心协力抓监管的局面。

同时,全区也没有建立起安监人员的激励奖惩和考核机制,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管好管坏一个样问题。

四是服务意识不强。

对于各企业单位的宣传教育、岗位培训等服务工作没能真正深入开展,“重监管、轻服务”的问题明显存在。

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对策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应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推动分类分级分行业监管。

按照市安监局工作要求,我区已经完成了危化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下一步,要继续推进分类分级分行业监管工作,明确区、镇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具体监管范围,落实监管责任,执行统一的监管工作要求,切实解决多头重复监管和存在空白死角问题,确保监管工作严格、有序、全面、深入开展。

推进数字化痕迹化管理。

尽快启动实施自查自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和效率。

实施隐患部位痕迹化管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治理前后有文字记录、现场照片,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存档案、留痕迹。

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进一步强化对镇街园区的考核,提高安全生产在全区考核中的比重。

探索实行镇街园区安全生产季度奖制度,调动全体干部主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改变安监工作单打一局面。

探索实行安监工作网格化管理,明确安监人员工作任务,实行考评奖励制度。

重点加大镇对村的考核,将考核结果同村集体利益充分结合,同村班子成员奖金福利充分结合,促进镇街、村居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安全生产投入保障。

将区安监局的安全生产处罚款返还比例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增额部分主要用于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和安监人员考评奖励,充分调动各方面做好安监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要求各属地单位每年从财政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安全生产和考评奖励,建立使用办法,确保专款专用。

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

安监办主任是各属地安监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抓业务和带队伍双重任务,需要专业水平突出的干部担任。

要牢牢抓住这个关键,采取流程化培养方式,建立起“区安监部门干部—属地安办主任—安监工作领导”良性安监人才培养输送机制,保证安监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和素质能力不断提高。

强化安全生产服务工作。

要进一步强化安监执法工作,推动执法检查标准化,切实提高执法检查水平。

区安委会办公室要协调组织好各职能部门检查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合理检查计划,尽量避免对同一企业的多次重复检查,确保检查工作一步到位、不留死角,企业整改一次完成。

四、有关工作建议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区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落实主体安全责任,在租赁协议中明确安全管理事项。

二是建议各镇对无税收、隐患多、污染大的企业,运用税收这把剑,进行专项清理整治。

三是建议环保、水务部门对企业用水加大监督检查,对于隐患突出的企业,集中部门监管力量,全面进行清理。

四是建议工商部门加大注册审核力度,在办理工商执照前,严格进行各项审核,及时给安监部门提供新注册经营单位情况,同时向企业单位告知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要求,减少新隐患企业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