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6655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X 页数:11 大小:18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pptx

急诊中医护理之暴泻,太仓市中医医院急诊科高春燕,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原因,以发病急骤、突然腹泻、暴迫下注如水、腹痛肠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肠,涉及脾、胃,一、临床表现,1、生活起居护理病室环境宜清洁、通风,及时消毒,及时倾倒排泄物和便器,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传染病病人,应严格执行肠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暴泻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寒湿泻者,腹部应保暖,可热敷或热熨。

肛周皮肤护理:

排便频繁时便后应用软纸擦肛,或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肛门和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可用马齿苋煎汤,或1:

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若有肛门下坠或脱肛者,用软纸轻轻上托,并嘱其卧床休息。

腹胀明显,疼痛剧烈者可予腹部按揉。

二、临证护理,2、辨证施护寒湿内盛:

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苔白滑、脉濡缓。

针刺可用平补平泻法,选天枢、中脘、阴陵泉、上巨虚等穴,可灸。

推拿调护:

按揉腹部或推摩天枢、气海、关元、脾俞、大肠俞、长强穴或用热水袋热敷腹部。

寒湿泄泻当散寒化湿,如生姜红糖饮等。

中药宜饭前热服,肾阳虚衰宜睡前服。

二、临证护理,2、辨证施护湿热伤中: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针刺用泻法,选取天枢、大肠俞、阴陵泉、上巨虚。

推拿调护:

一指禅推摩天枢、中脘、气海、脾俞、足三里。

湿热泄泻宜清热化湿,如马齿苋粥等。

中药宜饭前凉服。

二、临证护理,2、辨证施护食滞肠胃:

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

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刺用泻法,选天枢、中脘、脾俞、足三里、胃俞。

推拿调护:

推摩天枢、上脘、中脘、气海、关元。

食滞肠胃当消食导滞,如山楂。

中药宜饭后服。

二、临证护理,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无渣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忌生冷、油腻、辛辣、多纤维、不洁之物。

严重时可频饮淡糖盐水2、腹痛、腹胀者,宜进食疏利气机之物,如山楂、红糖等,忌食胀气之物,如豆类,山芋等,三、饮食护理,因治疗效果欠佳,或病情反复,常使病人产生烦躁情绪,应根据病情作好解释工作,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治疗信心。

四、情志护理,1、潜在厥脱:

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神志、面色、苔脉的变化、大小便的次数、量等情况,有无亡阴亡阳的表现,必要时借助实验室检查。

尽早补液,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暴泻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氧。

2、潜在肛周皮肤受损:

护理见生活起居护理中肛周皮肤护理。

五、并发症的护理,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常,适当锻炼,调畅情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有节,有洁。

3、讲究环境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4、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

六、健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