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66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最新】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B.用焦炭来冶炼钢铁

C.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D.石墨用作高温下的润滑剂

2.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刺绣B.织布C.剪纸D.酿酒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加入固体粉末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物质D.

倾倒液体物质

4.我们通常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方法应用的灭火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5.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

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6.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A.O2B.2OC.2O2D.2O2﹣

7.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对健康是有益的。

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属于化合物

B.乳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

2:

1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8.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

储量高达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

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

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银元素——AGB.3个氧原子——O3

C.4个水分子——4H2OD.镁离子——Mg+2

10.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Mn+FeCl2=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11.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

A.ZnSO4溶液B.稀盐酸C.AgNO3溶液D.CuSO4溶液

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B.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C.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

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排水法收集氧气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量筒中的水:

降温,吸收白烟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AB.BC.CD.D

14.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5.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往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C.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A.AB.BC.CD.D

1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B.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D.消耗金属的质量:

乙﹥甲﹥丙

二、综合应用题

17.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

(2)上海世博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过滤+紫外线”净水工艺。

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

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此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

“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

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可以是____.

1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

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做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

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接触而生锈。

(3)汽车中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

(4)黄铜、不锈钢、硬铝等合金比它们的纯金属应用更广泛,是因为____.

19.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和使用,我市自【最新】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最新】实现全市覆盖。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

(2)你所知道的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写一条即可)。

(3)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三、填空题

2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

(2)t2℃时,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1℃时,A、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将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在B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4)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

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21.下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____;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___。

四、实验题

22.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E、F装置都可以用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3.

(1)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除此之外,细心的同学还看到有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2)(猜想与假设):

依据_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3)(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l=2I2+4KCl+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4)(实验验证):

①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无SO2。

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就可以确定无SO2生成,他的依据是_____

②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浓硫酸主要用于干燥气体):

A中观察到____,证明无O2,B中观察到_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5)(实验反思):

大家认为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以确保安全。

六、计算题

24.实验室现有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ml),欲稀释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

25.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50g置于烧杯中。

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g,使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干冰用作制造舞台云雾,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B、用焦炭作燃料,是利用了焦炭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正确;C、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D、石墨用作高温下的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有滑腻感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B。

点睛: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D

【解析】

A、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剪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3.B

【解析】

A、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需匙或纸槽,颗粒则用镊子夹。

试管横拿送药入,慢慢直立药落底,故选项A正确;B、定量液体的取用(用量筒):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故选项B错误;C、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故选项C正确;D、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

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选C。

5.D

【解析】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故A错误;B、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

1,故B错误;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2O2。

A、O2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A错误;

B、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B错误;

C、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故C正确;

D、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7.B

【详解】

A、根据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所以乳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说法正确;B、根据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所以乳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1:

2:

1,而不是质量比,故说法错误;C、根据根据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所以碳、氢、氧的元素质量比是(12×3):

(1×6):

(16×3)=6:

1:

8,因此氧的质量分数在乳酸中最大,故说法正确;D、根据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所以乳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故选B。

8.D

【解析】

A、由元素的名称可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为3即质子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C

【解析】

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氧原子可表示为:

3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水分子可表示为:

4H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右上角加上相应的数字和正负号(数字在前),故镁离子可表示为:

Mg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正确;C、锰能与氯化亚铁反应置换出铁,故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锰是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正确;D、氯化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铁单质中铁为0价,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都在锌的后面,不能与硫酸锌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此方案不可行;

B、试剂中铜、银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铜与银的活泼性的大小,此方案不可行;

C、试剂中锌、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锌与铜的活泼性的大小,此方案不可行;

D、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

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D。

12.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A错误;B、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由于不知道溶液的质量和状态,故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比较;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丙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降温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判断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等。

13.C

【详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A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

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B正确;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

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量筒中的水不能降温,吸收白烟,故C错误;

D、收集氧气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故D正确。

故选C。

14.B

【解析】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粉末而铁粉是黑色粉末,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

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错误,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生成铁和三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故可以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详解】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剩余的气体约为空气的五分之四,故错A误;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不变,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所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故C正确;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D错误。

故选C。

16.D

【详解】

A、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正确;

B、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正确;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正确;

D、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而且是足量的盐酸,金属完全被消耗,所以消耗金属的质量应该是甲=乙=丙,错误;故选D。

【点睛】

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17.乳化吸附混合物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H2O灭火

【解析】

(1)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用于清除油污;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

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4)根据Mg5(OH)2(CO3)4 

5MgO+X+4CO2↑,可知:

反应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4个、H原子2个、C原子4个;而生成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3个、H原子未知、C原子4个,则可推测:

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是H2O。

因为碱式碳酸镁不可燃,300℃即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作阻燃剂(或灭火等)。

18.导电氧气和水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更优良

【解析】

(1)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在车体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而生锈;(3)汽车中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4)黄铜、不锈钢、硬铝等合金比它们的纯金属应用更广泛,是因为: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更优良。

19.煤、石油、天然气温室效应、酸雨、雾霾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3:

8

【详解】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煤、石油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

温室效应、酸雨、雾霾等;

(3)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

2)∶(1

6)∶16=12∶3∶8;

(4)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20.乙﹥甲=丙升温或增加溶剂有晶体析出5g16.7%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乙﹥甲=丙;

(2)t2℃时,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升高,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增加溶剂;

(3)t1℃时,A、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将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由于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在B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

(4)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因此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5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6.7%。

21.3、2或者12X+2Y

Z+2W8

【详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X,Y,W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若较小的黑球是氧原子,则氧化物有三种。

若大黑球是氧原子,则氧化物有一种。

若大白球是氧原子,则氧化物有二种;

(2)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2:

2:

1:

2。

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X+2Y

Z+2W;

(3)由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可知,其原子的核外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2+6=8。

22.长颈漏斗试管CEBCaCO3+2HCl=CaCl2+H2O+CO2↑D

通常情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详解】

(1)由图知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反应所以选用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制取少量的选用试管不用锥形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所以能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故发生装置最好选用C;收集装置应选用E;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

(3)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的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D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

;用E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F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23.锌粒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质量守恒定律SO2具有刺激性气味,而实验中产生的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溶液颜色没有变化铜网表面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验纯

【详解】

(1)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观察到的现象是:

锌粒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猜想与假设: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4)实验验证:

①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无SO2。

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就可以确定无SO2生成,他的依据是SO2具有刺激性气味,而实验中产生的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A中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证明无O2;B中观察到铜网表面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且管壁有水珠,证明该气体是H2;

(5)实验反思:

因为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如果不纯,加热时会发生爆炸,故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要先验纯以确保安全。

24.1740g

【详解】

设加水的质量是x。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