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74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

一位小数乘整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利用知识的关联探究——总结算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长江三峡工程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出示信息窗1

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20XX年峻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等巨大的作用。

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A、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B、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

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师:

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独立列式估算或计算。

58.6×6=

交流:

58.6≈60,60×6=360。

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

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困生)

58.6

×6

351.6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用竖式计算吗?

(4)出示练习:

2.47×5=

2.453×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

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

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

2.解决问题二:

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

应付电费多少元?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火眼金睛辨对错。

自主练习7题

2、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

(课本4页第6题)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六、作业

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

板书设计

一位小数乘整数

58.6×6=351.6(万千万时)

58.6            586

× 6          × 6

351.6           3516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两位小数乘整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进行计算两位小数乘整数。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两位小数乘整数。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小数乘整数。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生课前复习一位小数乘整数

教师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复习导入

小黑板出示题目:

35.4×512×4.9

11.2×154.3×20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师:

谁能来总结一下怎样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新知

(一)师: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两位小数乘整数。

出示题目:

小明家这个月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

应付电费多少元?

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又该怎样计算?

请你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竖式来计算结果。

(二)师:

谁来说说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0.62是几位小数?

27.90是几位小数?

(三)猜想:

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

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

学生独立思考,体会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四)出示:

4.76×122.8×53

103×0.25

师:

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学生小结:

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一)自主练习第1题。

(二)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用竖式算一算,看计算结果与猜想的是否一致。

(三)自主练习第6题。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学生板演内容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巩固小数乘整数的知识。

课型

练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练习用竖式进行计算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乘整数。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用竖式进行计算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乘整数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复习巩固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师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

教师出示根据学生平时出现的错误出的题目。

启发学生先判断对错,然后再改正。

学生先判断对错,说说错误原因,巩固小数乘整数的算法;然后改正错误。

二、巩固练习

(一)口算。

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第1组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第2、3组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就缩小几倍。

第4组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

(二)算一算。

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校对后,指名说说计算的过程。

(三)解决问题。

1.出示自主练习第9题。

先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后再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小男孩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小女孩学校操场周长大约是多少米?

☆小男孩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小女孩学校操场周长是多少米?

2.出示自主练习第10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学生板演内容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一个数乘小数是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

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和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记忆宝库,PPT出示

一、导入新课

(一)交流资料。

师:

长江三峡世界闻名,人们通常乘坐轮船游览三峡。

(二)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信息窗2的挂图: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有关长江三峡客船的资料。

请你仔细读一读,能提出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从巴东到香溪多少千米?

☆从巴东到宜昌多少千米?

……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1.引导:

“从巴东到香溪多少千米?

”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列式:

53.5×0.5。

学生发现:

两个因数是小数

2.启发:

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53.5×0.5的得数吗?

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巡视

3.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4.指出:

53.5×0.5还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展示学生竖式过程)

5.观察算式,两个因数中共有2位小数,那积呢?

你有什么发现吗?

通过观察明确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因数的小数位数和。

6.练习。

53.7×0.8 45.5×0.278.1×0.6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并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教学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2。

1.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绿点。

2.交流:

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这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3.小数乘小数,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三、练习

(一)竖式计算:

23.5×0.8 2.4×5.26.8×3.9 32.5×0.4

(二)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三)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例题的板示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的方法。

2、学会计算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

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

教法学法

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学习新知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练习题,说一说根

据什么说出积有几位小数?

0.4×3.736.5×0.7

0.2×4.80.1×12.4

(二)全班练(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二、探索研究

(一)计算:

0.483×0.06

师生质疑:

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一样?

那你们能计算出来吗?

小结:

点小数点时,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补足后小数的末尾多的“0”要划去。

练习。

0.38×0.250.12×0.23.25×0.04

师:

计算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一)自主练习第1题。

(二)自主练习第4题。

(三)自主练习第6题。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例题板示内容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巩固小数乘小数的练习。

课型

练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乘多位小数的方法

2、练习计算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

教学重点

练习计算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多位小数乘多位小数。

教法学法

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复习

(一)计算。

38×0.615.86×0.70.54×0.2385×0.327 

先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二)解决问题。

花布每米13.5元,求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计算。

二、巩固练习

(一)自主练习第七题。

提问:

观察这些算式,你能不能根据第二个因数的特点将这六个算式进行分类?

学生观察,可以分成学生两类:

小于1和大于1。

(二)比较大小

出示自主练习第8。

学生分类后再计算,将积与第一个因数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个因数大于1,积就比第一个因数大;反之,积就比第一个因数小。

(三)解决问题。

出示自主练习第9题。

(四)拓展练习。

1.变式练习:

要使872×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

你有什么诀窍?

2.开放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0.36

三、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与不足。

板书设计

学生板演内容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巩固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课型

巩固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2、练习熟练计算小数乘小数。

教学重点

巩固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练习熟练计算小数乘小数。

教法学法

练习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复习

(一)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8.72.916.5

×0.9×0.04×0.6

7832916990

(二)计算下面的题。

3.46×1.21.8×4.510.4×0.25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二、巩固练习

(一)笔算。

出示自主练习第11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第10题。

2.第12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解答。

(2)同桌合作:

学生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之间的规律完成练习。

(三)找规律。

出示自主练习第13题。

三、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与不足。

板书设计

学生板演内容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积的近似值。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

出积的近似值。

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

付现款问题一般保留到分,即两位小数。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师引导学生先计算出乘积是多少,再按照要求对乘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数,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

付现款问题一般保留到分,即两位小数。

同时利用知识的关联,将已有知识运用到新知当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总结出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让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某些小数乘法的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基本训练

(一)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二)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0.8054

1.9736

思考并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

积的近似值)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题。

1.引导学生提问。

2.启发:

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035×6.4的得数吗?

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3.交流:

谁先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4.引导学生思考:

再收付现款时保留几位小数?

三、尝试后练习

(一)练习。

▲练一练1、2

7.2×0.090.86×3.2(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28×0.75.89×3.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在1和2中各选择一题练习做后交流

(二)补充:

一种面粉每千克的售价是2.14元。

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

(三)补充拓展。

填写发票。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

   0.035×6.4×88        0.035×88×6.4

 =0.224×88            =3.08×6.4

 =19.712               =19.712

 ≈19.71(元)         ≈19.71(元)

答: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运费约19.71元。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巩固积的近似值的知识。

课型

练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

教学重点

练习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求积的近似值。

教法学法

练习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题目:

求近似值。

35.4×51.2×4.9

11.2×1.50.76×1.45

师:

谁能来总结一下怎样求积的近似值?

二、巩固练习

(一)口算。

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二)解决问题。

1.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

2.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

3.出示自主练习第12题。

三、小结

教学反思

 

分层达标课时教案

课题

巩固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知识。

课型

练习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练习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复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复习导入

出示自主练习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巩固练习

(一)50×0.13×0.2

1.25×0.7×0.8

0.3×2.5×0.4

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

(二)解决问题。

1.出示自主练习第6题。

2.出示自主练习第9题。

3.出示自主练习第13题。

三、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与不足。

 

板书设计

学生板演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

轴对称图形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法学法

观察操作

教学准备

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彩色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一提到20XX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

师述:

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

信息窗1这些国旗有什么特点?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

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

(明确:

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

(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

要用点画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前面同学们在判断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现在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追问:

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

明确: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打开课本第19页,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

找关键转折点;

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

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

(三)看书质疑

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7-19页,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三、拓展应用

完成自主练习1——5题。

第1题: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增加一部分:

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

第2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第3题:

想一想、连一连。

订正时问:

本题就像是在做什么?

(照镜子)

第4题:

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在前面的新授中已随机完成。

第5题: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四、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

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课题

轴对称图形的练习课

课型

练习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

教学难点

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彩纸、剪刀等。

教师活动

个性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它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身边。

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

二、自主练习——教材第21页"自主练习"第6至10题。

1、学生自主解决第6题。

(课件出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结:

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

2、学生自主解决第7题。

(课件出示)

学生做完,课件演示后,组织学生讨论:

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反馈信息后小结:

1、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2、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

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

第6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