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816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7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学生宿舍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施工布署

第六章施工计划

第七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第八章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及工期的措施

第十章施工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现场文明施工及环保、环卫管理

 

第一章编制依据

1.XX学院与XX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由甲方提供的经批准的本工程方案设计图以及建设方对本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意见。

3.由甲方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

4.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时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下: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本招标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下列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自治区或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8)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时规定公通字<2009>46号

(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

(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1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规范及地方有关规定和法规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和现场交通条件

1.工程项目名称:

XX学院学生宿舍楼项目(二标段)

建设地点:

XX学院院内。

建设单位:

XX学院。

设计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XX学院2#学生宿舍楼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

本工程占地面积:

1339.63㎡,总建筑面积:

16350㎡(不包括屋顶造型面积)本方案中用地南北为19.16米,东西为73.93米。

檐口高度:

39.90m

2.建筑功能布局:

地下一层:

戊类仓库及设备用房

地上部分:

一至十一层为宿舍。

3.建筑结构形式:

框支剪力墙结构形式,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4.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5.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二类;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6.本工程为节能建筑,所在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为严寒A区,各部分构造及物理性能指标详见图纸和节能计算表。

7.外墙外保温工程合理使用年限25年。

8.放线说明以总平面座标、平面所注尺寸为准,总图中所注坐标为建筑保温外皮。

放线时,四角坐标如有与平面尺寸不符时,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设计校核。

施工单位必须在监理单位验线无误后方可施工。

 该项目主要内容为:

基础土方开挖、地基与基础施工,主体框架与砌筑,外墙干挂与外墙涂料、水暖电和消防施工,道路及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测试和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2.2工程地质

(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场地地理坐标见施工图;场地地貌属平原地貌。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第四系杂填土结构松散,孔隙大,透水性强为透(含)水层,地下水丰富,距地表3.7米深。

(3)地震效应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A1》划分,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动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3.1、布置依据

1、实际地形、地貌

2、现场环境

3、设计施工图

4、施工部署

5、建筑工地施工安全标准

3.2、布置原则

本着经济合理、现实可行、文明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布置。

a、交通布置

该工程施工场地交通便利,便于各种材料和施工设施可直达现场。

b、施工临设(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图)

c、施工场地及设备布置

作为单位工程独立施工,根据工程的构筑物的特征及工程量的大小,整个现场布置挖掘机、自卸车、起重吊设备等若干,砂浆搅拌机布置于现场各业点作灰浆制备。

砂、碎石堆场靠搅拌机布置,水泥库布置在砂堆场旁边,靠搅拌场。

d、施工场地水电布置

电源接至现场,自备深井,根据施工作业人数及所用设备,确定主水管为DN75。

本工程一般施工用水量q1:

q1=

1.1×ΣQ1N1K1

T×8×3600

其中:

q1:

施工用水量(L/s)

Q1:

最大月度工程量N1:

工程用水定额

K1:

不均匀系数本工程取1.5

t:

与Q1相应的工作时间;

1.1:

未考虑到的用水量修正系数

经计算:

取q1=1.5L/s

施工机械用水q2不考虑。

生活用水q3:

q3=0.15L/s;

现场总用水取Q=10L/s。

管径D=((4Q/JIV)1000)1/2

=((4×10)/(3.14×2.5)×1000)1/2=71mm2

施工现场总用电量根据设备计划表计算为:

P=1.05×(0.5×P1/0.75+0.5×P2+0.8×P3+P4)

其中:

P1:

电动机总功率

P2:

电焊机总功率

P3:

室内照明(按10W/m2)

P4:

室外照明(按1.5W/m2)

根据机械计划表及总平面布置计算得:

P

按三相五线制计算电流I

I线=P/1.732·U线·cosφ

I线—电流值(A);

P—供电设备需要容量(KvA);

U线—电压(V)

cosφ—功率因数,临时网络取0.7-0.75

I线=202.5A

采用VV4×70+1×35mm2铜芯电缆架空敷设,可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用电布置一根3×75+1×50铜芯电缆从电源至配电房,再引至钢筋棚、木工棚、搅拌机等位置。

施工用水从甲方指定点接入,线路按枝状布置。

e、施工场地排水

在搅拌场区及生活区设置集水沟,通过沉渣池沉清后再顺沟排入甲方指定的地下管网或排放点。

3.3、平面管理

现场生产管理员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安排各种堆场,向材料员、施工员、施工班组作交底,使职工明白现场布置;制定现场管理办法,经常对平面规划和场容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多余弃物要及时清运出场,对对违反规定的人员经予经济处罚;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堆放,要求砂、石成堆、块材成方、达到文明施工现场。

 

第四章施工准备

4.1、施工技术准备

a、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

b、做好交接桩和测量网点的布置;

c、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熟悉周围建筑物及道路、管线的分布和周围环境;

d、认真抓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4.2、施工现场的准备:

按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第五章施工布署

5.1、部署原则

a、进场后,为土石方工程提前开工,做好三件事:

一是抓好穿线复测工作,将全场中心线及高程闭合,确定构筑物位置,设置永久测点及临时测点;二是抓好场内的清理、清除与掘除工作;三是抓好临设(临时便道与临时房屋)的建设。

b、采用多头平行作业,交叉作业,流水作业,充分利用工时及劳动空间。

c、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顺序,形成网络计划管理,实施日检、月检,保证形象进度的控制。

5.2、施工安排

a、工点设置:

项目经理部设在现场,一是方便与业主、监理及其他外界联系;二是有利于加强现场统一调度指挥。

b、施工顺序: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特点及工期要求,进场后首先进行土石方的施工;然后进行基础和主体的施工。

各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根据功能分区详见进度计划。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6.1施工进度计划(见网络计划图)

6.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表1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塔式起重机

40米

1

2

人货施工电梯

ALIMAK--1吨

2

3

卷扬机

JJK-1.0

3

4

插入式振动机

直径30、直径40、直径50

13

5

平板振动机

PX-50

4

6

搅拌机

VJ200

4

7

对焊机

QHI-100

4

8

电弧压力焊

6

9

钢筋弯曲机

4

10

钢筋切割机

GJ32

3

11

木工机械

4

12

全站仪

TC1610

2

13

经纬仪

J2蔡司010

2

14

水准仪

DSS-1

2

15

污水泵

QY-25

3

 

6.3拟投入本工程工种及劳动力需用计划

拟投入本工程工种及劳动力需用计划表2

工种

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2011

2011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振捣工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30

木工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架子工

50

20

20

20

50

50

50

钢筋工

130

60

130

130

130

60

60

机修工

6

6

6

6

6

6

6

电工

10

10

10

10

10

10

10

钳工

6

3

3

3

3

3

3

电焊工

12

12

12

12

12

12

12

普工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抹灰工

100

100

细木工

100

油漆工

150

测量工

6

6

6

6

6

6

6

翻斗司机

4

4

4

4

4

4

4

钩机司机

4

4

4

4

4

4

4

总计

6.4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

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表3

序号

材料或装饰构件名称及规格

计量

单位

数量

进场

时间

生产

日期

备注

1

炉渣

447.039

2

天然砂砾石

55.922

3

砾石20mm

99.411

4

砾石60mm

75.503

5

碎石31.5mm

85.29

6

膨胀螺栓

10305.416

7

螺钉

10614.254

8

铁钉40mm

kg

10488.852

 

9

钉子50mm

kg

628.061

10

不锈钢合页

2048.28

11

铁件

kg

633.183

12

固定模板支筋

kg

2904.092

13

镀锌铁丝8#

kg

22350.228

14

镀锌铁丝22#

kg

3159.864

15

30自熄型聚苯乙烯挤塑板(容重20kg/)30mm

546.238

16

聚苯乙烯泡沫板20mm

391.664

17

聚苯乙烯泡沫板(容重20kg/)100mm

389.093

18

聚苯乙烯泡沫板(容重20kg/)50mm

932.871

19

聚苯乙烯泡沫板(容重32kg/)80mm

1618.583

20

岩棉防火隔离带80mm

1565.6

21

聚苯乙烯泡沫板材各种规格

195.467

22

电焊条结422

kg

6053.939

23

木支撑

376.758

24

kw.h

15107.624

25

方材二等

0.005

26

模板木材

15.053

27

杉木锯材

3.925

28

松木锯材

4.64

29

锯材

5.476

30

枕木

0.172

31

防滑木料

0.326

32

脚手板

119.095

33

角钢

kg

130.174

34

工字钢20#

kg

321.769

35

不锈钢管Φ32×1.5

m

1622.96

36

防锈漆

kg

1352.733

37

柔性腻子粉

kg

17563.032

38

成品腻子粉

kg

66270.967

39

石油沥青油毡350#

1556.225

40

乙炔气

kg

1.159

41

氧气

2.774

42

108胶

kg

2355.534

6.5、降低工程成本计划

a、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以模拟市场控制成本

在项目部内部建立二级模拟市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经营部门牵头的领导小组,组员由材料、施工、劳资等人员组成。

根据建筑施工合同及公司内部经济制度,确定每分项工程、每个成品、半成品的合同单价,根据该单价再分出材料、人工、设备等的含量。

b、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的应用

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成本,提高工效,采用可行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在本工程推广应用。

①、新技术、新工艺:

⑴、采用“含水量快速测定仪”,对砼骨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及时调整材料的用量,确保砼的质量。

⑵、φ18以上的钢筋竖向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

②、新材料:

(1)、在砼中掺用减水剂,可节约水泥,提高砼质量。

(2)、现场采用ABS塑料给水管,可耐腐蚀、耐冲击,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成本低,质轻、方便安装。

(3)、使用干粉脱模剂,隔离效果好,结构面不致造成脱模造成的脱皮掉角。

③、新设备

⑴、采用低噪音高效率振捣棒,可减噪音。

(2)、现场消火栓系统安装采用“卡箍连接方式”方便维护保养,防止滴漏发生。

(3)、采用机械卡箍配管系统,较螺纹、焊接等连接优越大大提高质量和工效。

e、工程节约措施

为了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行生产和节约并重,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管理水平的目的,制定以下节约措施。

①、劳力节约措施

⑴、选派具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和专业施工人员上场,提高工效,降低工费。

(2)、根据编制的各分项工程具体施工方案,避免停工、窝工,减少不必要的工费支出,利用新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工时,提高工效。

②、材料节约措施

(1)、主要材料节约措施

钢材节约

A、增加钢材综合利用效果,钢筋加工向集中加工方向发展。

对集中加工后的剩余短料应尽量利用,如制造钢钎、预埋件、钢骑马钉等制品。

B、加强完善钢筋放样配料工作,减少漏项,消灭重项、错项。

加强对钢模板、竹跳板、钢管、脚手架管等周转材料的管理,使用后要及时维修保养,不许乱截、垫道、车轧、土埋。

木材节约

A、严禁优材劣用,合理使用木材。

拆模后应及时将木模板、木支撑等清点、整修、防止车轧土埋,尽量减少模板和支撑物的损坏。

B、应尽量采取以钢代木、以塑代木等各种形式节约木材,施工中尽量,以钢脚手架代替木脚手架。

水泥节约

A、水泥在运输进程中应轻装轻卸,散灰车运输要往返过磅,卸散灰时要敲打灰罐,卸净散灰。

水泥库要专人管理,水泥库内地面应做到防水防潮,水泥不得靠墙码放,离墙不小于10cm。

B、灌注混凝土时,要有专人对下灰工具、模板、支撑进行检查,防止漏灰、漏浆、跑模。

砂、石料节约

精心设计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适当掺入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

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进场,并精心计算材料用量。

(2)、机械使用费

充分利用自有机械设备,减少租借。

严格机械台班使用管理,加强机具的日常维修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核算机械设备的耗油、维修费用,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3)、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

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一职多能,务实高效。

财务人员严格把关,把现场管理费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机构改革,精减机构,压缩办公和差旅费开支,企业管理费用支出较以前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费用大大节约。

第七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由于本工程分项工程较多,只对较为关键的分项工程进行编制和阐述。

7.1施工测量放线

  本工程分项工程较多,施工范围较广,测量放样工作量大。

施工前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且必须考虑供施工全过程使用。

施工测量控制包括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控制网的布设应与平面图相结合,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保留较多的控制点。

  施工测量放样前应全面了解设计图纸、资料及各相关图纸的关系,核算有关数据,若发现图中有矛盾或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以便解决或更正。

  为保证工程各结构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及高程准确,根据工程特点,拟采取如下测量方案:

  1、测量设备设置:

  设置测量组一组,配备水准仪2台,经纬仪1台,红外线全站仪1台。

  2、设置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

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

每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

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3、主要分项工程测量工作要点:

  根据所设置坐标控制网,直接测放各工程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但须同时用其它坐标控制点进行交汇复核,根据所设置各水准点可以方便进行施工高程测量。

  路基施工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核,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

导线复测采用SET2CII智能型全站仪。

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路基放样应放出边桩、控制桩、边坡及构造物接点桩。

机械施工应有明显的填挖标志。

应注意保护原始控制桩。

排水箱涵等人工构造物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应对中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资料复查核对,经常检查、补充。

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7.2、机械挖运平基土石方

(一)、人工挖运土石方基(槽)分项工程工程量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量

1

挖基坑土方

6186.49m3

2

回填土石方

1682.56m3

(二)、根据该工程量,该基槽、基坑用机械挖毛基(毛坑),人工清基(坑)。

(三)、基槽开挖注意事项:

a、基坑(槽)根据设计两边各放30cm有工作面,便于钢筋绑扎,砼等工序的施工。

b、根据地基情况基槽(坑)开挖时四边应放边坡,土方坡比为1:

1.5。

c、基槽(坑)开挖应连续作业,以免滑坡,造成重复施工。

d、基槽(坑)在施工中处于雨季,在基槽(坑)中先挖600*600*600的沉井排水。

e、基槽(坑)挖至设计标高时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地勘验收是否符合要求,达到设计并作好隐蔽记录,及验槽(坑)记录,在设计标高范围内,未达到基础要求,根据设计通知继续施工。

(四)、回填土石方

a填方材料要求

(1)根据设计及规范回填土方材料必须经监理、设计同意。

(2)淤泥及有机物,膨胀土不能作回填。

(3)含水量大的粘土不能回填。

b填方施工要求

(1)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好记录。

(2)碎石土或爆破石碴作回填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厚度的2/3,大块材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在与山坡连接处。

(3)填方应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厚度为200-250厚,用蛙式打夯机压密实,每层压实遍数为3-4遍。

(五)基槽(坑)土石方,开挖的检验及评定

a.保证项目

①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②填方的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③填方和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④填方和柱基、基坑、基槽、管沟的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以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六)土石开挖临时排水沟及沉升图:

(七)人工土石方雨季施工措施:

a.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重要的或特殊的土石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b.雨期施工中应保证工程量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并应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c.雨期施工时,应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道路路面应根据需要加铺炉渣、砂砾或其他防滑材料,必要时应加高加固路基。

道路两侧应修好排水沟,在低洼积水处应设置排水管,以利排水。

d.填方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工序应连续进行。

雨前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e.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度或设置支撑。

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

f.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7.3、砼分项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砼采用商混,采取泵送砼解决水平和垂直运输,技工20人,普工20人,分两班24小时作业。

(一)、浇注砼机械设备表

序号

类型

型号

数量(台)

1

插入式振动棒

50型

4

2

砼输送泵

HB—30D

1

3

砼罐车

6

(二)、砼原材料的要求

a、碎石采用级配为0.5—2的坚碎石,含片状、针状物小于10%,含泥量小于1%。

b、河砂选用特细砂,细度模数不小于1.1,并符合“特细砂砼应用规程”《DB61/5002—92》。

c、水泥选用425水泥。

d、水选用自来水。

(三)、拌制砼要求

a、根据试验员砼试配结果,报送监理审定后的配合比,由施工员下配料通知单进行配料。

b、浇注砼前应对钢筋隐蔽工程进行签字,由施工员对模板尺寸,支撑进行复查,以及预埋件的检查,并下达浇注通知。

c、由计量员对每盘砼进行计量记录,计量误差水泥,外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