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08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

小学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质量立本课程强师品牌亮校

——汇宇小学2014-1教导处(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和谐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要求和学校工作意见的整体部署,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主线,以质量立本和课程强师为工作基点,围绕“课改、提质、创新、品牌”的教育命题,创新过程性管理,提升实践有效性,深入履行“合作、服务、研究、引领”的部门职能,在“五大行动”的实践与研究基础上,实施“质量立本、课程强师、品牌亮校”的新一轮三年教科研行动规划,团队研究着走向汇小教科研的浪漫之旅。

二、工作愿景

让每一位学生在汇小体验优质多元的创新教育。

让每一位教师在汇小融入激情共赢的合作团队。

让每一次教研在汇小提升每位学生的学科质量。

三、行动口号

学生——做好自己实践责任放飞梦想

教师——个性定位团队经营合作成长

管理——服务师生创新引领研磨品牌

四、二度思维

个体——设计研究反思实践特色

团队——合作创新拓展优化塑形

五、工作预设

(一)关注“质量立本”的实践与研究

1.关注课堂的实效性。

本学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增设学科单元年级集体主题研讨活动,发挥团队力量,优化教学范式与内容设计,为班级三率差距缩小立足课堂根源。

2.关注作业的生本化。

本学期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数学4-6年和科学3-6年级的导学作业运用,实现作业与教学的对接与辅助;倡导课堂作业课内完成,实现作业时间的减负。

语文学科开展阅读与习作的阶梯性自主设计作业;数学开展单元小作业设计,科学继续设计PPT作业。

3.关注命题的方向性。

本学期在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实施低段年级过程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1-3年级不采用集中学科检测形式的单一评价,学校在团队单元研磨的基础上,通过命题资源库创建和教研员跟进指导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学科教材分析和命题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实现测而有效,测而有向。

4.关注评价的多元化。

本学期在低段语文、数学学科重点启动学科评价机制的设计与建构,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和综合素养的评价,研究学生家庭学习过程的评价介入。

5.关注质量的过程性。

本学期在单元备课、检测项目设计、创新作业编写等过程中,实施月清活动,分散学习任务,回避集中集量的增负行为,实现学生学科质量的平稳发展。

(二)关注“课程强师”的实践研究

1.教学新范式推进。

本学期结合数学、科学导学作业的课堂对接,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团队,继续推进教学新范式的学科实践与研究。

继续以“主题学习”为项目,开展集团研训,结合研究团队创编的年级案例,开展课堂研训,提升学科阅读专项的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与基本素养。

2.新课程发展研究。

学校“X+Y”校本课程主要包括课程2014招标立项课题中的“X”即必修课程内植式的校本拓展型课程,“Y”即必修课程外延式的校本活动型课程。

“X”课程与“Y”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基于学校“校本、师本”资源和“生本”需求的的发展中发生转换;即“X”课程会逐渐基于“Y”课程课内逐步植入普及而蜕变成型,“Y”课程是基于学生社团活动从草根的纯活动逐步走向有系统规划、具备课程元素的梯度设计活动课程,两者是不断系统化、规范化、创性化的过程。

“X+Y”校本化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子课题组核心人员与职责表

校本化微课程

课程

属性

子课题组组长

职责与分工

语文主题学习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分级阅读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工作,具体设计三年级单元主题阅读导学案。

葫芦丝小器乐

余岚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分级葫芦丝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三年级葫芦丝小器乐导学案。

少儿

国画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分级少儿国画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一、二年级少儿国画导学案。

趣味游戏数学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分级游戏数学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一、二年级数学游戏学案。

快乐

英语

傅颖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课本剧社团、夏令营、英语节活动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中段课本剧社团课程的导学案。

汇绿

科技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模型社团活动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空模、海模社团活动课程的导学案。

少儿

武韵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武韵社团活动课程,逐步设计武韵常态课堂,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全年级的武韵课程导学案。

植物

考研

在已有的《走进植物大学堂(社区版)》校本教材基础上,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植物考研”科普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设计《走进植物大学堂(校园版)》,指导学生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校园版导学案。

资源

长廊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资源长廊微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专业技术,具体设计“寻找平衡、巧手搭建、水墨体验”微课程导学案。

责任教育

负责设计子课题方案,总体规划设计校本化班级空间微行为课程,指导核心研究团队的具体策略,具体设计“课桌空间、板报空间、图书空间”微行为课程导学案。

“X+Y”校本化微课程设计与实施师资课题式培训项目计划表

校本化

微课程

通识培训项目

(过程性调整增减)

培训

分工

学科项目菜单(过程性调整增减)

培训

分工

语文主

题学习

1.总课题方案解读与项目分解。

2.学科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导学案设计等设计通用技术。

3.校际互访交流考察。

4.子课题方案设计与撰写规范。

5.导学案设计规范。

6.典型案例撰写。

7.子课题结题。

8.学科间经验互访与诊断。

9.课堂研训与模式建构。

课题组长

(项目1)

教研员

(项目2、5、9)

副组长

(项目3、4、6、7、8)

1.新学校行动研究培训;

2.必修课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整合设计;

3.单元阅读拓展教学内容整合;

北京新学校研究团队专家、教研员

葫芦丝

小器乐

1.葫芦丝课前、课中、课后的植入应用设计;

2.葫芦丝教学的课型建构;

3.葫芦丝的常态维护;

4.葫芦丝的演绎创新;

教研员

外聘教师

少儿

国画

1.团队设计与教学专业技术;

2.水墨画的体系建构;

3.水墨画的校本特色建构;

特级教师工作室

教研员

趣味游

戏数学

1.数学趣味游戏的材料建构;

2.数学趣味游戏的征集与自创;

3.数学游戏活动室的建设;

4.数学节活动课程的创新设计;

教研员

李建英

沈洋

快乐

英语

1.课本剧的创改编;

2.英语节的活动课程的创新设计;

3.夏令营活动课程的创新设计;

汇绿

科技

1.模型课教材的创编;

2.科技活动的创新设计;

3.校园模型协会的管理与运作;

4.模型竞赛的技术研训;

省市专家

李伯庆

外聘教练

少儿

武韵

1.武韵学案的设计;

2.武韵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3.武韵技术型动作的研训;

体育局专家、教研员

植物

考研

1.研究团队的技术指导;

2.实践活动的创新运作;

3.植物数码日记的撰写规范;

社区植保员、学校植保员、信息教师

资源

长廊

1.寻找平衡、巧手搭建、走进童话

心灵互通、线条勾画、哆来咪、水墨体验微课学案的设计;

2.微课教学模式建构;

教研员

责任

教育

1.“班级空间”评价体系建构;

2.“班级空间”活动体系建构;

3.“班级空间”微视频教学的设计与制作;

李建英

信息教师

培训路径:

草根实践→团队整合→专家引领→修正纲要→模式建构→样板推广→成果研究。

3.新常规制度落实。

本学期通过变革教师常规教研模式,变任务型为研究型,变粗线条为精耕作,变单一课堂为多磨课堂,变文本备课检查为课堂过程调研,既提升中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在研训中探寻解决实际教学的困惑路径,将新常规制度落实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中。

每个教研组开展一次学期“美丽课堂”、“美丽教师”的教科研展示活动。

4.教师新行动研究。

结合教研,创新途径,努力引领2014学科立项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课题,如下表:

2014-1汇宇小学新课程建设重点项目执行明细表

序号

课程

负责人

重点项目

备注

1

语文主题学习

王立峰

校本课程创编

市级立项

2

趣味游戏科学

沈洋

微课设计与制作

市级立项

3

葫芦丝小器乐

余岚

校本课程创编

区级立项

4

少儿国画

夏林祥

校本课程创编(中段完成)

区级立项

5

少儿武韵

赵建华

校本课程创编

区级立项

6

趣味游戏数学

朱芬芳

校本课程创编

区级立项

7

快乐英语

傅颖

英语节

 

8

植物考研

瞿梦溪

创编校园植物谱

 

9

汇绿科技

余伟龙

空模(遥控飞机模型和水火箭社团)

 

10

资源长廊

朱秋月

微课程设计实施、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学校共同体第一次研讨活动(10\11)

区级立项

11

责任教育

钟柳青

班级空间评价体系设计与实施

区级立项

2014年学科区级立项课题

编号

学科

姓名

课题名称

语文

盛莉芳

小学高段古诗词水墨绘本植入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数学

郦莎莎

小学低段数学单元游戏式综合实践课的校本化设计与实施研究

英语

王懿珊

巧用StoryTime板块,提升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科学

瞿梦溪

小学科学仪器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

品德

王灿权

小学中段《品德与社会》多元化教学导入策略的实践研究

体育

赵建华

小学《少儿武韵》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音乐

钟柳青

运用比较性学习模式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实践研究

特殊教育

朱秋月

资源教室校本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5.教师梯度式培养。

本学期继续扎实创新开展“青蓝师训”工程,尝试开展师徒结对课堂“同课同构”展示活动,探寻新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跟进师训策略。

目前,学校有34周岁以下非区级及以上教坛新秀教师18人,分布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学科。

语文:

艾芳丽、王灿权、俞潇琼、马雪娇、戴晨怡、邵燕飞;科学:

瞿梦溪、蔡红丹;数学:

郦莎莎、音乐:

余岚、郭楚楚;美术:

夏林祥、陈婷婷、陈赛;体育:

赵建华(蔡利刚)、丁初;心理健康:

谢丽燕。

实施每月一磨课,每学期一展示,每学期一技能,每学年一论文的“四个一”行动,建立汇小青年教师协作组,阶段性设计青年教师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为新一轮教坛新秀评比夯实基础。

目前,学校有杭州市、区级教坛新秀29人。

杭州市教坛新秀8人,语文:

夏乐娟、许少云、王立峰;数学:

楼泽华、谢秀丽、科学:

沈洋;英语:

谢玮玮;音乐:

许婷婷。

萧山区教坛新秀21人,语文:

张志英、钱彩萍、章利丹、徐赞芳、曹益芳、盛丽芳;数学:

朱芬芳、朱华娟、周敏明、陈姝;品德:

卞贵平、王建伟、喻燕萍;英语:

夏荣梅;音乐:

孙燕飞、李钟、钟柳青;体育:

戴建源、蔡利刚、李吾焕;综合实践:

黄栩娟。

重点做好学科带头人的推荐和培养。

(三)关注“业务竞赛”的实践研究

本学期教师可以参加的区级及以上的竞赛项目有:

1.区首届学科带头人推评

2.第七届小学劳技优质课评比

3.杭州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

4.区小学美术“新课程实施能力”培训(9月12日汇宇小学,夏林祥)

5.参加杭州市第三届中小学美术教师速写比赛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第一轮(说课)

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案例评比

8.小学数学2014年度优质课评比(小学第二学段)

9.小学英语第六届优质课第一轮评比——说课

10.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第二轮(课件展示)

11.小学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期末检测命题评比(第二学段第一轮)(每人一份)

12.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师期末试卷命题能力竞赛(每人一份)

13.小学英语第六届优质课第二轮评比——借班上课

1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第三轮(借班上课)

15.浦发杯征文评比

16.教师课件评比

17.新教师教学研讨(俞潇琼、戴晨怡)

18.新课程研训(夏林祥)

19.“名师大课堂”执教(谢玮玮)

20.学科德育实施优秀课例征集评比活动

21.萧山区2014年特殊教育案例评比

22.浙江省德育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沈洋、瞿梦溪、蔡红丹等)

23.浙江省实验案例设计(沈洋)

本学期教师可以参加的区级及以上的科研类竞赛项目有:

1.市年度专题论文、教研成果送评(沈洋、余伟龙、王立峰、曹益芳、夏林祥、王嫣、钟柳青)

2.区年度教学专题论文评选(王海祥、朱芬芳、余岚、李江、孙燕飞、王立峰、余伟龙、杨美丽、朱水英、盛莉芳、瞿梦溪、赵建华、傅颖、胡可珺)

3.德育论文评选(李建英、沈洋2、艾方丽、王灿权、章利丹)

4.2014年中标课题示范性开题论证(X+Y课程设计与实施)

5.课程建设专题研训活动

6.各学科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

7.省级课题申报与优秀成果送评

(四)关注“常规跟进”的实践研究

1.关于备课:

语数学科组分工合作集体备课,重视课前复备与课后修改,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总量不少于总课时数的30%。

规定参加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手写备课,项目完整;规定提前一周的备课量。

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可以尝试课件备课(上传课件)。

2.关于上课:

做到提前候课与课前准备,努力创设学生完整的课间十分钟;倡导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3.关于听课:

一学期听课累计不少于15节次(包括讲座);检查方式:

听课笔记(全员);

4.关于作业与减负:

教研组统一批改标准(书写用笔:

三数上铅笔,下水笔;三四英铅笔,五六英水笔);建议作业形式多元化,低段不布置回家书面作业(校内完成或自主实践类作业);及时补救学困生作业;一、二年级铅笔楷书,三至六年级水笔(钢笔)楷书教学、训练与网络展评。

5.关于特教微课程实施:

资源教师聘用(郭楚楚、余岚、夏林祥、李杰、谢丽燕

朱秋月、王立峰、艾方丽、郦莎莎、戴晨怡、王海祥)

6.关于反思:

见听课笔记最后一栏“分析与反思”,同听课节次数量(15次,不少于200字)。

7.关于教研:

家长开放日课(代常规考核课)、年级组公开课、集团汇青展示课(讲座)、街道公开课、区级及以上研训课(讲座)。

(五)关注“教改动向”的实践研究

1.关于中华经典诵读:

(每天10分钟)。

2.关于语文课外阅读:

(指导10建议)。

3.关于语数教学调整:

(起点、进度、作业、习惯、评价)

(六)关注“研磨品牌”的实践研究。

教导处(教科室)精心研究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特色项目品牌,形成每个学科团队均有教科研的核心项目和关键教师,以特色项目为方向,以关键教师为引领的团队合作经营的执行能力和教育教学成果。

语文学科——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

1.团队:

组建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学科组三级同步的学科核心项目研究团队(核心研究成员是:

夏乐娟,沈洋、王立峰、徐赞芳、艾方丽、胡可珺、盛莉芳),本学期,新教师结合“青蓝师训”工程跟进体验式实践。

2.活动:

以集团为平台,校园“阅读节”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新范式,以“阅读教学”为小项目,开展课堂研训、悦读旅程、悦读存折、悦读报告、悦读小报等小主题研训活动,启动年级案例教学。

数学学科——趣味游戏数学

1.活动:

趣味数学游戏进课堂教学研究。

2.创新:

以低段教研组为先行团队,继续完善学校数学活动室的建设以及游戏活动课程的案例撰写。

3.行动:

完成数学活动室的整体创建;启动数学活动室低段趣味游戏的定时开放;完成第一学段第一期1-2个项目的趣味游戏案例创编,并逐步投入应用与研究。

英语学科——汇绿快乐英语

1.活动:

联合启扬教育,开展第二届“说唱玩秀”英语节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课程内容与内涵。

2.社团:

优化每周五下午定时开设的英语剧本创作与排演社团课,让英语更加多元化的植入到学生的展示中,实现快乐英语的方向性、课程化与精品化。

3.研究:

英语课本剧社团运作与夏令营活动课程建设研究。

科学学科——趣味科学实验

1.推广:

继续研磨区级名师大讲堂电视录制课,将“低碳设计,玩转材料,趣味探究”的科学理念辐射到全区;结合科学探究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微型课程。

2.展示:

科学探究实验室、航空航天科技馆继续丰富内涵向校内外师生开放交流。

科学学科——汇绿科技创新

1.活动:

空模普及,提升空模训练基地的常规活动质量与效果。

植物考研,深化《走进绿色大课堂》科技实践活动项目。

2.社团:

建设科学年级网络社团,开展学生科学创新实验与科学小论文写作。

3.亮点:

汇编汇小首期学生科学小论文集,择优参加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

体育学科——武韵健身课程

1.活动:

务实推进武韵社团建设,为新一轮区外交流夯实基础。

2.亮点:

重点做好“武韵”社团教材的创编和武术特色学校结对联谊的实践研究。

音乐学科——葫芦丝小器乐

1.普及:

结合校本培训,开展全员教学。

2.研究:

葫芦丝教学与传统课堂的整合研究

3.亮点:

编写葫芦丝教学自编课堂植入式教材或社团基础级教材!

美术学科——水墨体验课程

1.校本:

继续推进校本课程二期项目,务实推进课堂教学研究。

2.展示:

区域研训与“汇青师训”研磨。

心理特教——资源长廊微课程

1.行动:

启动学校资源长廊微课程的设计与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资源功能多元化、常态化、有效性,提供课程软资源的保障。

张志英等老师组成的资源教师团队继续关注特殊学生的常态化跟进补救,让特殊学生体验更多的关心与呵护。

2.亮点:

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室的功能区资源配置和功能开发;

综合实践学科——植物考研课程

1.活动:

开展校园植物谱的设计与创编。

品德劳技学科——种植乐园微课程

1.行动:

以种植乐园为基地,整合综合实践学科,各班继续实施“小种植、大体验”活动。

2.研究:

学校劳技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起点。

追随李希贵老师的“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之于行动”的新学校行动研究核心理念,从小班化课程体系与新行动研究结合点入手,创新实施教研科研一体化管理模式,打造3+7学科教学品牌。

通过行动研究,目前逐渐形成了“语文主题学习、少儿水墨体验、葫芦丝小器乐”内置式校本整合课程和“数学趣味游戏、快乐英语活动、汇绿科技活动、少儿武韵健身、植物考研、资源长廊、责任教育”外延式校本活动新课程模型。

六、我们携手期待

2014,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室的指导下,在“五大行动”实践成果的基础上。

新学期新思维新行动是“有方向的教学能成长孩子的一生,有行动的研究能成长教师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能七彩孩子的童年”,我们携手一路追寻合作、激情、浪漫的汇小教科研!

萧山区汇宇小学教导处(教科室)

二○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