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229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湖北省小学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九课赶走坏习惯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习惯对人的不同影响,教育学生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帮助别人诊断与自我诊断

3.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以及学习、生活、行为方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说:

“今日只问候,不必起立。

”言毕,我说:

“上课。

”学生纷纷起立。

(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

乘机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接受我的观点。

1、看幻灯:

讲故事《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

"爹,转弯啦!

"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

"爹,转弯啦!

"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思考讨论,发现问题。

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什么是习惯?

板书:

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习惯是完成动作的需要,从习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有的是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

请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坏的?

二、导学达标

1、生活中的习惯(游戏活动,体验)

指导情境表演:

(1)表演生活中的好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2~3分钟)

(2)表演生活中的坏习惯。

(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2~3分钟)

2.小组交流倾诉,明白道理,激情导行。

Flash动画展示“生活中的习惯”。

(自制动画)

讨论:

(1)好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它是怎么形成的?

(2)坏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影响?

这些坏习惯是故意的吗?

它是怎么形成的?

幻灯片展示:

好习惯与坏习惯对人的影响

板书: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走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三、读一读(幻灯片超链接展示内容)

好的读书习惯全让你终身受益

 因读书而改变命运——改变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坏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不正确读书方法的坏习惯

 成大事须从学习开始——丢掉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每天读书至少10分钟——告别盲目读书的坏习惯

 演讲的训练与勇气——丢掉说话怯场的坏习惯

四、尝试练习(幻灯片展示练习内容)

1.十指交叉握双手在眼前,看上一眼。

看看哪只手的大拇指压在上面。

松开双手,重握一次,这一次让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压在上面。

你注意到了什么?

2.脱了鞋,再先穿平时后穿的那只鞋。

思考:

从这2项练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师小结:

这是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

但它提醒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至少在动作方面,是按预定程序进行的。

经过有意识的努力,如果我们设定了所要达到的目标,习惯就可以改变。

起初做,我们会感到笨手笨脚,甚至可能做错。

但是,经过接二边三的练习,我们就能形成新的习惯。

五、班级讨论(幻灯片展示下列内容:

(1)~(4))

(1)你有哪些不良习惯?

你想过改正它们吗?

(2)改变不良习惯、形成好习惯容易吗?

是否需要靠意志去完成?

(3)小明把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开列出一个清单:

①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看西看,浪费时间;

②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词典或字典时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③爱面子,不会也不问;

④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⑤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里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⑥作业本、考试卷一发到手,只看看分数,就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⑦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⑧遇到好电视节目,就忘记做作业;

⑨学习班时常说闲话;

⑩学习后把书本胡乱一扔,再用时现找,浪费时间。

请你帮他出出点子,再列一个清单,为他指出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

(4)思维习惯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例如,有的人认为戴眼镜的人看上去有学问、文明,轻易相信戴眼镜的人,因而受骗上当;有的人甚至眼睛不近视,也要配副眼镜,最后真的成了近视。

你如何看待这些思维习惯?

课后实践指导。

(1)把你的好习惯列一个清单

(2)把你的不良习惯列一个清单,并思考如何改正它们。

(3)指出不良思维习惯对生活的影响。

 5、教师投影小结:

 

传统观念认为,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或病症。

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及道德健康。

所以心理健康习惯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合理而实际上下科学的生活习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拥有健康的一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医药习惯……将成为支撑我们健康的基石。

成功实际很简单,就是需要你从培养好习惯、好性格做起。

你的命运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得意还是失意,与你的习惯和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播放:

“好习惯”歌曲,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第十课发现差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用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能发现你们之间有些什么不同之处么?

引出:

观察岛(板书)

2、出示道具,学生观察。

3、猜一猜,魔术师还会变出什么形状的木块呢?

(二)、活动。

1、活动一:

大家都来找茬儿PPT课件出示。

师:

看看谁找出的又快又多。

2、活动二:

请找得最好的学生来谈谈他的秘籍。

3、分享屋:

PPT出示,学生跟着朗读

4、拓展园

在校园里找一些落叶看一看,你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

5、行为指导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事物的好习惯。

 

第十一课面对陌生人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

2、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起的道理,有初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不要轻易相信不认识的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三、教学难点:

对不认识的人保持距离,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2.老师讲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的故事

3.同学们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

(二)、展示交流

1.出示课件:

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有陌生人敲门应该如何去做?

(不要开门,打电话给家人……)

2.在其他地方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样做?

(同学互相讨论)

1)不能轻言相信陌生人的话,

2)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3)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教学反馈

1.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防范意识时刻有,自我保护最重要

2.小博士的高招:

自我保护的儿歌:

门外一个陌生人,门里一个小朋友,陌生人,敲敲门,小朋友,把头摇:

不开不开就不开,开门危险我知道,陌生人,来喊门,千万别开要记牢。

(四)、总结

 

第十二课说到做到

活动目标

1.了解学生在哪些情况下特别容易不守信用。

2.帮助学生理解守信的重要性,培养遵守信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配乐录音故事:

《因为我答应过》。

2.录像:

《小华的烦恼》。

3.“守信卡”、“守信天使”。

活动过程

一.故事揭题

1.教师导语:

同学们,老师介绍大家认识一位好朋友,一位重要的朋友——“守信天使”。

2.由一位同学扮演“守信天使”,向大家热情问好,说:

同学们,我带来了一份见面礼——故事《因为我答应过》。

3.录音故事:

《因为我答应过》。

4.教师引导:

听了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哥哥是个怎样的人?

5.教师概括:

守信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二。

自我测试

1.教师过渡语:

《因为我答应过》里的哥哥是个守信的人,他的行为值得别人尊敬,那么,在生活中你是一个守信的人吗?

2.守信天使:

老师,我这儿有几个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测试一下。

下面这些情况,有哪些在你身上也发生过?

3.学生自我测试。

4.交流:

请朋友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这些行为哪些是守信的行为,哪些是不守信的行为。

1.教师点拨:

遵守诺言,讲究信用,这样你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一.小品表演

1.教师过渡语:

人为什么要守信呢?

不守信又会怎样?

守信天使,你能告诉我们吗?

守信天使:

我带来一个小品,先请大家看小品吧。

2.请你说说:

为什么野炊活动中会出现这么多风波?

同学们会怎么看待小明和小红的表现?

3.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4.教师归纳:

从刚才看到的,同学们讲到的,使我们知道,守信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

守信的人会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敬;而失信,不但会误事,而且会损害一个人的形象。

四.想一想

1.教师过渡语:

同学们,你想做一个守信的人吗?

守信天使,我们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守信的人呢?

守信天使:

老师,我这儿还有一些问题,等大家讨论以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出示3个问题)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将怎么做?

2.讨论,交流问题。

3.展示情境,在小组里先讨论一下,然后按上述情境要求分角色表演一下。

4.教师归纳:

经过讨论,我们都知道,守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说到做到,遵守诺言;二是如果发生了无法预料的事情,也应该尽早及时地做好补救工作;三是许诺之前要考虑周到。

五.评一评

1.由守信天使选出班中守信的同学,并为守信的同学颁发“守信卡”。

2.结语:

我们都要努力做一个遵守诺言、讲究信用的人,做一个人人都喜欢和你交朋友的人。

 

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

【辅导理念】

快乐是良好的情绪体验,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按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历程:

由感知—活动参与—体验—感悟—内化。

按照这样的心路历程,逐步深入地设计、安排各个活动环节。

选择情境式的活动形式,将学生们带到“快乐岛”玩作为整节课的主线,中间穿插“心空观测台”“聪明一休谷”“心灵对对碰”“收获快乐果”四个游戏,体现活动之间的递进性。

把快乐这种良好的情绪,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受到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教育。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升华到创造快乐,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行动去调节和保持快乐的情绪,提高对学习生活的认识。

情感目标:

愿意快乐地学习、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

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活动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了解学生有哪些不快乐事。

【活动过程】

一、快乐总动员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1、播放《幸福拍手歌》,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师生互相问好。

今天老师将与你们一起上一堂心理健康课——我成长,我快乐。

(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今天我将带着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们一起坐上快乐大巴开始快乐之旅。

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个快乐岛。

(课件出示快乐大巴、快乐岛)

3、快乐岛上盛产快乐,生活在快乐岛的人们别提有多惬意了,他们好像从来没有忧愁和烦恼,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笑意。

4、想去快乐岛吗?

快乐岛上还有许多快乐在等着你们分享呢!

二、心空观测台

(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各自快乐的事,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无处不在。

1、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出发啦!

为了给我们的旅途增添快乐的气氛,老师建议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快乐的事情吧。

让快乐伴我们行!

让学生写自己快乐的事,小组交流。

(放轻音乐)

2、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十份快乐?

(指名交流)

3、出示课件:

快乐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个会心的微笑;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声亲切的问候……

小结:

快乐无处不在。

以愉悦的心情看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三、聪明一休谷

(环节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方法,是为了运用方法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而且,这些难题来自于班内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问题,学生更感兴趣。

这个环节中由故事引路,再让其余同学给同伴支招,悟得换个角度看问题,不快乐也能变成快乐。

1、孩子们,我们继续前行吧!

快乐岛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岛。

据说,快乐岛上生活着一个快乐的老人,她有一根快乐魔棒。

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经历吧!

(出示课件)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很远的地方,大女儿家卖雨伞,小女儿家卖太阳帽。

两位女儿家的生意都很好,可是,这位老婆婆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愁眉苦脸,邻居问她为什么事发愁,她说:

“我整天为两个女儿家担心,晴天,大女儿家的雨伞就没人买了,而下雨天,小女儿家的太阳帽怎么卖得出去呢?

你说,我能不愁吗?

”这位邻居听了,对老婆婆说了一句话,老婆婆就开怀大笑了。

讨论1)、不论是晴日,还是雨天,为什么老人都会发愁呢?

2)、你们猜,邻居说了什么话,老人就开怀大笑了?

3)、情境模拟表演。

(分别模拟不同年龄的邻居)

4)、原来老人的快乐魔棒就是——揭示:

快乐的秘笈:

换个角度看问题,会使你心情豁然开朗。

(出示课件)

过渡:

可是,生活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人也像老婆婆一样总是不能往好的方面去想。

最近,我校心理咨询室的王老师就收到同学们的来信诉说了自己的烦恼事,(出示课件三封信),怎么使这些同学也能换个角度想一想,让他们快乐起来呢?

请你选择一封来信帮王老师回复。

2、(课件出示:

A、王老师,你好!

期中试卷发下来了,成绩一向数一数二的我,这次由于粗心,只得了两个“优”,其他都是“良”。

我心里难受极了,眼睛直直地看着试卷,眼眶里噙着泪水,忽然,我一把将试卷揉成团,塞进抽屉,趴在桌上呜呜大哭起来。

——一个成绩掉队的男孩B、我有个3岁的弟弟,爸爸总是对弟弟特别好,而很少关心我,我觉得自己在家里成了多余的人,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一个伤心的女孩C、昨天上常识课时,我偷偷地看漫画书,被我的好朋友小明看见了,没想到他马上报告了老师,我被老师批评了,你说他还是我的好朋友吗?

太气人了!

——一个爱漫画的男孩)

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一起帮助他找到了快乐的魔棒。

(板书:

换位思考)此时你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心情吗?

还有其他办法能让他们快乐吗?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老师进行巡视。

4、小组里互相亮出点子。

(板:

心理暗示、注意转移、尽情倾诉、了、合理宣泄……)

5、小结:

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我们变得乐观,让我们用快乐魔棒打开快乐之门。

快乐与否就看我们自己怎样想,你往积极的方面想,就快乐,你总是有许多消极的想法,当然不快乐了。

四、心灵对对碰

(环节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找“药方”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所学,也给同学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方便。

既检验了学生这堂课的学习效果,更体现了教学中关注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理念。

1、孩子们,让我们继续前行吧!

就像平静的大海会有汹涌的海浪,花开也有花落。

生活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候,会遇到坎坷,会经历风雨。

2、让学生写自己近来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

(出示课件)

3、交流不快乐的事情。

4、不快乐给你的学习、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紧张、担心、忧郁、愤怒、烦躁等等不愉快的心情,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其实,它对于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有这很不好的影响,常常会让我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不高,性格变得脆弱……)

3、不快乐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

咱们给这些不快乐找找“药方”吧!

(对照板书进行交流)

4、现在让我们拿出自己近来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或者还未解决的烦恼,在音乐的伴奏下,静静地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结合今天学到的方法,试着解决它,然后放在烦恼箱中,永久地封存,让我们在快乐中生活。

五、分享快乐果。

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旅行,我们马上要到目的地——快乐岛了,你看,快乐岛上种满了快乐树,快乐树上的果实真大呀,谁能来摘下这些神奇的快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指明学生点击一个果子,果子落地,打开一句快乐格言。

1、快乐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2、善于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更快乐。

3、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是两份快乐。

4、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

5、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6、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A、孩子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美美地读好这些名言,把快乐记在心间。

B、谁能仿照老师的样子也来写几句快乐的话语,贴在黑板上。

C、如果你能运用,你的人生会更快乐。

结语:

今天,我们把快乐与这么多老师一起分享,我们就收获了无穷的快乐。

同学们,快乐之旅,我们满载而归,记住今天上的课《我成长,我快乐》,我们一路前行吧,相信大家会成长着,快乐着。

最后请大家带上歌声与微笑,愿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让快乐之花美丽绽放。

(播放《歌声与微笑》)

谢谢孩子们!

 

第十四课学习需要好习惯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师:

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

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

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

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2.学文明理

  

(1)教师通过放录音,讲[档案馆]里的故事,引导同学思考:

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谁的错?

应该怎样做?

可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

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学习剧中人物的某种精神,如:

  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教育学生要向熊姐姐学习,做作业的时候认真仔细,不丢三落四,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

  熊妹妹是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比较马虎,但她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克服缺点,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没有这种精神也不行。

  

(2)填一填

  教师在黑板上写两段话,让学生读,并思考在空白处填上什么词语,才能使勉励子完整。

目的是使学生记住,只有办事认真才能有好结果。

学生填空时,不拘于词语的准确,只要意思对就行。

  如:

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

  熊妹妹是一个办事不认真的人,但她能知错能改。

  4.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天学习和工作的提高,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第十五课让我来帮你

一、教学目标:

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你觉得开心吗?

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

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

(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

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

对不对?

为什么?

2、小品2:

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

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

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

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

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

并贴上小红花。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

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第十六课当我生气时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消极情绪对人的负面影响。

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常用的合理控制消极情绪的策略和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运用常用的合理控制消极情绪的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学生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人生气时表情的各种图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

同学们,当人生气的时候,会有些什么表情,你们想知道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2、展示人生气时的各种表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二)、自我评测

1、请学生完成书中“测一测”的调查内容。

2、师:

除了书中介绍的以外,你还有其它生气的原因吗?

(请学生补充)

3、师:

同学们,当你生气时,你会做些什么,当时是怎样想的呢?

请你们回忆自己生气时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感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自己生气时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感受。

5、师:

同学们,在你生气时的这些表现,你觉得合适码?

(请学生自由回答)

(三)、策略训练

(1)合理宣泄法

1、师: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在生气时的一些做法不够恰当,那究竟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下面一个小品,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2、学生表演小品——被蒙受冤枉。

3、分组讨论:

(1)其中哪些宣泄做法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别会导致什么结果?

4、小组选代表汇报结果。

5、继续表演小品,把不同宣泄方法的结果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

6、请学生根据小品,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哪些是合理的宣泄方法。

(可照着书本说,也可自己想想对自己有帮助的方法)

(2)言语暗示法

1、请情绪控制能力较强的学生用自己的事例说说他们是如何运用言语暗示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2、请同桌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人让另一人生气,另一人用言语暗示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

3、角色互换,再次表演。

4、请学生归纳运用言语暗示法的要领,教师加以总结,并提示学生生气时使用。

(四)、反思体验

1、指名读思考题。

2、请学生思考:

若遇到生气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