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26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19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1页
亲,该文档总共1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多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教学策略: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引导。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

例1:

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例2:

学习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课时分配:

课序

课题

课时

1

数据收集整理

1

2

数据记录的方法

2

总课时

2课时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

单位

西甸子镇中心小学数学备课组

主备教师

杨光

负责

领导

杨秋红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核心问题

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1、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要订做新校服了,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4种颜色,新校服应该用什么颜色呢?

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教师总结:

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就要应用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数据收集整理。

(板书课题)

3、出示问题:

要统计出喜欢哪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收集、整理这些数据,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整理这些数据呢?

学生讨论,找出方法(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做校服)。

学生讨论:

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调查,哪个颜色喜欢的班级多,就选择哪个颜色订做校服……

学生自由读问题,再指2名同学读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

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整理答案;如有疑问,可以讨论。

 

生通过自主探究,必要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整

理问题的答案。

通过思考,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散孩子的思维,呈现出调查的方法。

交流完善

10ˊ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收集数据的方法。

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的方法收集数据。

在大家收集数据的方法中,举手既快又简捷。

下面我们就用全班举手表决的方法来进行调查。

要求:

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

2、汇报、整理数据。

(预设)喜欢新校服颜色的情况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18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同学们,我们已经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18

(预设:

有颜色分类,有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像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交流方法

生根据师要求去做,感受举手这种调查方法的简捷性。

 

仔细观察表格,谈一谈发现,并交流。

 

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脑,研究知识。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统计的价值。

点拨深入

根据统计表分析解决问题:

师过渡: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下面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及其统计的价值,进而达到本课的教学重点。

拓展反思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交流、谈收获后质疑。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基础训练

1、完成教材P4练习一的第1小题。

2、完成教材P4练习一的第2小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订正。

让学生自主完成并交流分析过程,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准确性。

延展提升

针对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独立完成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6

15

8

 

课题

数据记录的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

单位

西甸子镇中心小学

主备教师

杨光

负责

领导

杨秋红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体会到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

教学重点

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核心问题

用了哪种方法记录投票结果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同学们,你学会了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整理数据呢?

生交流回答

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知道怎样收集、整理数据,为本节课知识做铺垫。

问题出示

导入: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校园故事大赛就要开始啦,我们班有两位讲故事能手,他们是肖司博和李欣怡,应该派谁去参加比赛呢?

有什么好方法吗?

1、收集数据:

要想决定谁去参加比赛,我们首先要收集数据。

要求:

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

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肖司博和李欣怡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2、出示问题:

全班分成四组,选一名记录者,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收集整理数据的?

用了哪种方法记录投票结果的?

各小组将学习成果展示在小白板上。

学生交流回答:

为他们投票。

 

生按照要求参与投票

学生自由读问题,再指2名同学读问题。

仍从实际出发,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统计,进一步熟悉调查方法。

体会收集数据的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整理答案;师巡视指导、点拨。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整理出答案。

通过小组合作,初步感受记录数据的方法。

交流完善

1、交流汇报,各组代表发言。

2、教师总结:

记录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大家有采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记录,也有采用画“○”的方法来记录,还有数数的方法,还有采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式?

(教师强调画“正”字方法记录的好处)

3、整理数据。

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肖司博得到15票(预设),李欣怡得到25票(预设)。

4、完成统计表。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

姓名

肖司博

李欣怡

票数

15

25

白板展示结果

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再次回忆和感知统计数据方法的多样性,并优化记录方法,感受用写“正”字方法记录的好处。

点拨深入

1、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2、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数据记录的方法。

(板书)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既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体会到:

当两人得票结果相差较大时,少数数据的缺失并不太能影响统计结果。

拓展反思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交流、谈收获后质疑。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基础训练

10ˊ

1、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小题。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小题。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延展提升

同学们,本节课学到了很多统计的知识,只要你善于观察,统计就在我们身边,课下同学们搜集一些生活中能用统计解决的问题。

课后搜集

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统计数据的方法

肖司博李欣怡肖司博李欣怡肖司博李欣怡

正     正 正   √√√√  √√√√√  ○○○   ○○○○○

正     正 正    √√√√  √√√√√   ○○○   ○○○○○

正     正    √√√√  √√√√√   ○○○    ○○○○○

                √√√   √√√√√   ○○○   ○○○○○

                        √√√√√  ○○○    ○○○○○

姓名

肖司博

李欣怡

票数

15

25

 

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因此

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2、设置情景或通过直观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3、合理组织练习,使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1)为学生提供必须的练习内容。

(2)适当加大课堂练习密度。

(3)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4、教学重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用除法解决问题

课时分配:

课序

课题

课时

1

平均分例l例2

 1课时

2

平均分例3

 1课时

3

除法例4

 1课时

4

除法例5 

 1课时

5

除法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1课时

6

“用2-6乘法口诀求商”例1

 1课时

7

用2-6乘法口诀求商例2

 1课时

8

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例3

 1课时

9

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   

 1课时

10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总课时

共10课时

课题

平均分例l例2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

单位

高岭中心小学

主备教师

刘素哈

负责

领导

杨海君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核心问题

想一想怎么分更“公平”?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

汇报

一名学生组织汇报:

观察主题图“参观科技园”,汇报观察到的内容。

指两名学生分别汇报,其他学生完善、纠正、评价。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问题出示

1、今天老师也给每组同学(3人一组)带来一些糖果,快打开数一数,有几个糖果?

(每组的糖果个数相同)

2、出示问题:

把这6颗糖果分给你们组的3名同学,可以有几种分法?

想一想怎么分更“公平”?

学生汇报:

每组有6颗糖果

读问题,明确探究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探究方向,明确角的构成特点。

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学生动手操作,思考问题,整理答案;若有疑问,与小组成员讨论。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掌握学生自学的动向,及存在的问题。

小组为单位,先商量分法,再每人动手分一分。

边分边组内汇报分法和结果。

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初步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交流完善

组织学生汇报、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教师点拨。

1、预设分得的结果:

一共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第一堆1个,第二堆1个,第三堆4个:

第二种情况:

第一堆1个,第二堆2个,第三堆3个:

第三种情况:

第一堆2个,第二堆2个,第三堆2个。

2、师:

大家认为那种分法好呢?

(第三种)为什么?

师:

对,是第三种,因为他们每个人得到的糖果同样多。

分的很公平,很均匀。

3、我们把这样分得一样多(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平均分”,齐读,指名读。

4、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并说明理由。

学生一边数教师一边课件演示用集合圈圈起来。

渗透每份的含义。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

 

3名同学分别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讨论,汇报。

 

齐读,指名读。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在分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问题出示

1、课件出示书中9页例2主题图。

师:

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正在给同学分橘子呢,你知道有几个橘子?

他想怎样分吗?

2、出示问题: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在组内分一分。

 

学生观察汇报

自主探究

学生动手操作,思考问题,整理答案;若有疑问,与小组成员讨论。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掌握学生自学的动向,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动手操作。

交流完善

组织学生汇报、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教师点拨。

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第1种:

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在6个盘里,每盘分3个橘子。

第2种:

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了,一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第3种:

任意拿几个,不一样多,再把多的拿出来放到少的盘子里。

第4种:

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

学生台前,边演示边汇报。

其他学生观察,补充汇报。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分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

点拨深入

1、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1种:

想口诀三六十八,就知道每个盘子里3个。

第2种:

想到乘法算式3×6=18,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2、小结:

刚才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帮着小明想出了这么多分橘子的方法,但是,不论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都是3个苹果,是平均分的。

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

完成9页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思考汇报。

 

再次操作,完成做一做。

体现分发的多样化,开拓学生思维。

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拓展反思

你能将一堆圆片平均分成6份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学生评价。

基础训练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

师:

小明非常喜欢小动物,他买了12个香蕉,想平均分给3只小猴(课件出示:

桌面上小明放有12个香蕉,下面蹲着3只小猴)你知道每个小猴分几个吗?

知道的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不知道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每只小猴4个,可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怎么样重新分这12个香蕉呢?

学生讨论汇报:

每只小猴3个。

课件演示又来了2只小猴。

师:

小猴越来越多,这次要把12个香蕉要平均分给几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几个?

通过刚才给小猴分香蕉,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小组说一说。

2、巩固练习。

(练习二1、2、3题)

说一说

 

思考汇报。

 

汇报:

6只

学生一齐喊出来是2个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是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

延展提升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的。

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把你发现是平均分的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你的父母、朋友都可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课题

平均分例3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

单位

高岭镇中心小学

主备教师

刘素哈

负责

领导

杨海君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体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包含”。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实践中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体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包含”。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包含”。

核心问题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出示

1、小朋友你们喜欢果冻吗?

(出示例3果冻分配图。

瞧:

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分果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途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2、出示问题: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先想一想,再动手分一分。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指两名学生分别汇报,其他学生完善、纠正、评价。

用学生喜欢吃的食物入手,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方法,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文本,思考问题,整理答案;若有疑问,与小组成员讨论。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掌握学生自学的动向,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然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交流完善

组织学生汇报、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教师点拨。

1、预设分得的结果:

一共有两种分:

连一连,圈一圈,减一减。

相机板书: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2、小结:

同学们虽然所用的方法不同,但结果一样。

像这种按每份的个数分,也是“平均分”。

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点拨深入

1、课本第十页“做一做”。

第1题。

2、结合课本第十页“做一做”。

第1题,补充对比习题:

1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几根?

教师总结:

要分的总数一定,每份数一定,无论过程怎么分,分得的结果也是一定的。

这就是平均分的另一种情况。

2、独立完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合作完成“摆小棒”。

讨论汇报。

通过操作,充分体会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解决本课核心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

拓展反思

谁能当小老师,带大家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吗?

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指一名同学到台前当小老师,组织学生回忆汇报,梳理知识。

通过反思,明确本节课所学重难点,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训练

12ˊ

1、练习二5到8题。

 

2、第9题

对平均分的意义做整合。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评议。

 

让学生直接对18个圆片进行平均分,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都可以,通过交流各自的分法,让学生体会个中分法的结果都是平均分。

延展提升

45个苹果,9个一筐,能分成几筐?

先猜想一下,再动手试一试。

 

课下思索,尝试完成。

拓展思索,深入理解包含(连续的减法)的平均分法。

平均分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像这种按每份的个数分,也是“平均分”。

 

课题

除法例4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

单位

高岭镇中心小学

主备教师

刘素哈

负责

领导

杨海君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