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44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docx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511改配套

附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3、用地证明

4、建设规划证明

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6、资金筹措证明

7、其它附件

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山东兖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

注册资本3600万元,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下辖“山东天元商贸有限公司”、“济宁泰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是集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装饰、装潢经营,机电设备、工矿配件、钢材销售、物业管理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

多年来,公司始终秉承“规范运作、诚信经营、效益优先、合力致远”的公司理念,科学管理、创新经营。

先后开发建设了邹城“怡景苑小区”、“朝阳东小区”、“文圣小区”、“天泰家园北区”、泗水“中兴新城”和“南屯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开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

企业开发建设的“泰和•新天地”住宅项目,位于邹城市三兴路中段,西内环路东侧,占地41亩,规划建设面积约7.6万平方米,该项目以其天时、地利、人和及独特的品牌优势而备受关注。

同时,“泰和•领秀城”项目,位于崇义路以北,现代路以南,护驾山路以西,占地面积109.3亩,规划建设面积约18万平方米,该项目将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温馨的生态之美,成为邹城东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铸品牌、以诚信促发展”的企业宗旨,恪守“眼光超前、设计精心、质量过硬、服务真诚”的经营方针,倡导“以人为本、团结共进、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超越,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投资专业化、管理现代化、效益最优化的企业追求。

公司致力“臻于完善、和谐仁致”的目标追求,坚持“务实求新、雷厉风行”的干事风格,不断学习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一支敬业、专业、创新、高效的房地产开发队伍,致力打造“泰和”品牌,把更适合现代人居需求和更富温情的艺术精品奉献给广大业主,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名称

三兴家园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山东兖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四、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山东鲁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工咨甲

资格等级:

甲级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⑸《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

⑺《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

⑻《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

⑼《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

⑽《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10号)

⑾省建设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物价局等五部门《山东省安康居住工程实施方案》;

⑿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25号文件《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3〕29号

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要求;

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⒂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建、环保、消防等政策和规定;

⒃项目承办单位委托编制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委托书;

⒄国家及省市其他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

⒅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六、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的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13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思路,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以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改善周庄社区村民居住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积极利用金融机构贷款,加快实施社区住房建设。

引导村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空间。

2、坚持政府组织,市场运作的原则。

棚户区改造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制定统一政策、统一补偿标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对外融资,提供项目启动资金;统一对腾空土地进行宏观控制。

山东兖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对腾空土地复垦后省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用。

鼓励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对此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3、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安置家庭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安置区群众生活质量,确保人民群众更大程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实施本项目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考虑当地经济状况及群众收入情况进行,尽量避免给群众形成较重的经济负担。

4、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

根据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分年实施,推进本项目建设工作开展。

本项目建设要与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结合,与整治环境相结合,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相结合。

供电、供热、给排水、燃气、道路、通信、有线电视、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要同步建设到位。

5、坚持科技进步、择优选择设计方案,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四新技术,节约投资、减少成本,降低能耗,推进周庄社区村民住房建设水平的提高,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以获取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

七、项目概况

项目总用地面积59807平方米(折合89.6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89860平方米。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68970.00平方米(用于回迁部分房屋建筑面积56600平方米),配套公建及商业部分建筑面积约20890平方米。

新建房屋采取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建设方式,规划建设4栋11F住宅楼,15栋6F+2住宅楼。

同步配套建设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医疗中心、幼儿园、便民超市、热交换站、公厕、垃圾中转站、中水回用等各项生活服务设施,。

同步建设室外配套工程,包括给水2300米,排水1800米,采暖3000米,燃气2100米,热交换站一座100平方米、绿化、室外道路等内容。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4921.00万元,其中开发建设投资24831万元,室外配套工程投资约3123.72万元,(回迁安置部分分摊室外工程配套投资2563万元,含给水1886米,排水1476米,采暖2460米,燃气1722米,热交换站一座100平方米等内容),经营资金100万元。

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优质住房596套,有效地改善周庄社区村民的居住条件,可实现腾空土地100亩,对于腾空土地,政府将按照市政建设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开发利用,将有效的缓解经济发展与用地不足的矛盾。

同时,能够促进和带动区域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全面建设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项目政策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中指出: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小康建设的总体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了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做了部署。

会议指出,要落实农村小康建设的总体要求,就必须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同时要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是:

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选择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棚户区改造的优惠政策及相关文件。

2013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明确指出2013年至2017年全国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改造城市棚户区800万户。

要求各地区在加快推进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稳步、有序推进。

市、县人民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界定城市棚户区具体改造范围。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采取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等多种方式。

要加快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房屋维修改造,完善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

2013年7月23日,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工作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五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

2007-2012年,山东省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48.2万户,近200万棚户区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缓解了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

但目前仍有部分群众居住在环境较差、住房简陋、安全隐患多的棚户区或城中村。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精神,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早日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确定2014年至2017年,全省改造棚户区79.79万户,基本完成集中成片、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二、项目提出背景

凫山街道成立于2000年12月,位于邹城市西城区,坐拥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兖矿集团机关驻地。

辖区面积8.7平方公里,社会人口8.1万,其中,矿区人口6.2万。

现辖2个管区、11个社区,是邹城市第一个城市社区街道。

2010年,街道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跃居济宁市第41位、提升14个位次、跨入济宁市乡镇(街道)50强序列。

2012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884万元,增长92.5%;完成规模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同比增长88.2%;“城中村”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持续加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并进的良好局面。

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省级文明村镇”、“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和谐街道”、“省级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街”,济宁市“经济强乡镇(街道)”、“社区建设示范镇街”、“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乡镇(街道)”等荣誉称号。

凫山街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辖区内有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713年)的孟母三迁祠和明朝初期的巷里清真寺。

凫山街道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沪铁路、西外环路纵贯南北,三十米上跨铁路立交桥、岚济公路、新济邹路横穿东西,形成了宽通道、大出口的对外交通格局。

“十二五”期间,凫山街道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长高、增亮、扮美、通畅、变强”的“十字”工作方针,围绕“产业结构大转型,基础设施大完善,市容环境大提升,服务功能大转变,居民生活质量大改善,居民综合素质大提高”六大目标,大力倡树“敢于正视、敢于尝试、敢于冲锋、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五敢”精神,全力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新型城市街道,奋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邹城市凫山街道通过多元化投入、示范性带动、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凫山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和规划管理委员会,明确了党工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办事处主任和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实行周例会、日通报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协商、汇报,拆迁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规范新农村建设程序步骤。

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各项程序步骤进行了梳理规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关程序的规定》,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审查批准、筹资准备、规划编制、方案实施等事项作出了详细规定,实现了各项工作有程序、有依据,稳步推进。

周庄社区位于凫山街道西部,东与兖矿毗邻,西邻经济开发区,辖区面积0.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亩。

社区人口1098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36名。

社区依托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市政府批准进行城中村改造,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社区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

三兴家园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三兴路以北,虎山路以西,拟修城市道路以南,拆迁家庭户数283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5.66万平方米。

多年来,为配合城市建设及园区发展,耕地基本征收殆尽。

居民多以外出务工及其他小本经营为主,收入偏低,大多数为城市低收入家庭。

居住房屋基本上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单层砖木结构瓦房,尚有部分土坯结构房屋。

房屋面积小,使用年限长,建筑质量差,设施功能不全。

依据国家标准,已属危房。

按照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要求,完全符合棚户区改造条件。

周庄社区积极组织群众进行民主协商,集中讨论,征求群众意见,96%的村民同意实施村庄改造。

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是邹城市完善城市功能的重大民生工程。

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创新破题高效建设,确保将这项惠及于民的实事办实办好,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受益。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百姓、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民心工程”。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将周庄村民统一迁入设施配套完善的居住区内,使乡镇整建制城镇化,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对于加快产业聚集,促进广大农民思想观念、文明素质、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根本性转变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项目建设地点

三兴家园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三兴路以北,虎山路以西,拟修城市道路以南,拆迁家庭户数283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5.66万平方米。

 

第四节建设条件

一、地区经济发展

邹城市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全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辖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省级开发区,892个行政村(居)。

邹城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0个景点。

资源能源丰富。

境内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1亿吨以上,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电力总装机容量53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10亿千瓦时。

交通区位优越。

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京福高速等10余条公路干线遍布全境;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可直达苏、沪、浙一带;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城区东部。

邹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近年来,邹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速转型跨越为主题,坚持“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和谐新市”的目标定位,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高端化,努力建设产业发达、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的和谐幸福新邹城,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80亿元、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41.48亿元、增长16.31%;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3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15元、10914元,增长14%和16%。

二、地理位置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44′30"-117°28′54",北纬35°9′12"-35°32′54",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辖3个街道、14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92个行政村(居)。

邹城市土地总面积l612.97平方公里,折合2419458.3亩,为济宁市总面积的15.7%。

人均占有2.16亩,低于全省、济宁市平均水平。

其中,耕地94.4万亩,占总面积的39%,人均0.84亩。

三、地形地貌

全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两大类。

按地形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洼地和水面五种类型。

以京沪铁路为界,以东及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占总面积的66%,海拔高度大部分在200-300米,山脉自东向西呈规律的展布,构成断续的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切割强烈。

以西为平原洼地,系山前倾斜平原,占总面积的34%,海拔高度多在40-80米。

据土壤普查资料:

全市共有四个土类,十一个亚类,十五个土属,四十八个土种。

棕壤类占可利用面积的57.3%,主要分布在邹东低山丘陵区,适于花生、地瓜、小杂粮、栗、松等生长。

褐土类占27.3%,为本市第二大土类,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青石低山丘陵区,宜于小麦、玉米、棉花、柏、柿、枣、核桃等生长。

潮土类占12.7%,主要分布在邹西山前倾斜平原,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宜于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砂姜黑土类占2.7%,主要分布在白马河沿岸两侧的背河洼地、浅平洼地。

此种土类僵、冷、板、瘦,对作物有选择性,是本市低产土壤之一。

全市土地质量较差,生产率较低,全市没有一等地,二等地(好地)占可利用面积的23.2%,三等地(中产地)占18.6%,四等地(低产地)占26.2%,二、三、四级地的中低产田占可利用面积的68%。

可以看出,中低产田是本市大宗土地,开发潜力很大。

五至七级地占可利用面积的32%,土层极薄,干旱缺水,冲刷严重,只适应发展林牧业。

在全市94.4万亩耕地中,水浇地56.44万亩,占59.8%;旱地37.96万亩,占40.2%;菜地2.27万亩,占1.8%。

四、水资源

邹城市境内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

境内地表水主要是季节性降水,年均降水总量为12.34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量2.21亿立方米。

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万余处,其中大、中型水库各1座,小型水库108座,塘坝650座,总库容2.28亿立方米;各类机电井1.17万眼,机电排灌站252座,发展农田灌溉总面积64.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41.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5平方公里,建成农村供水工程620处,解决农村吃水人口63万,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农田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四大工程体系。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完工后,将为邹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水源。

五、气候资源

邹城市属暖温带,为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步,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明显。

全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热量120.64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l51—2596小时,平均占可照时数的55%,年平均气温为14.1℃,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0℃农耕期297天,其间大于0℃的积温为5217℃,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为4697℃,持续217天。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02天,平均初霜日在10月28日,平均终霜日在4月8日。

年平均降水量为777.1毫米,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年最大降水量为1225.5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434.4毫米,年际之间和年内各季节的降水极不平衡。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4%。

光能资源利用潜力很大,降水基本上可满足旱地农业的需要。

农耕时期长,活动积温较高,能够满足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的热量要求。

如逐步建立合理的粮、棉、油等间套轮作换茬制,产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更好。

六、生物资源

⑴植物类

邹城市属于华北生物区系,其植被属于暖湿带夏绿林带,原始植被山丘为阔叶林,平原为草甸植被,现已被人工栽培作物,林木和田间杂草所取代。

栽培农作物种类约70个,品种200余种。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地瓜、玉米、大豆、小杂粮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棉花、芝麻、麻类、烟草等;蔬菜作物主要有大白菜、土豆、生姜、大葱、萝卜、香椿芽、大蒜、辣椒等。

木本维管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全市共有45个科,80个属,120余种。

用材树以各种杂交杨、刺槐、柳树、侧柏、泡桐为主,赤松、黑松、橡子次之。

优良的历史乡土树种,有毛白杨、楸树、白榆、臭椿、国槐、枰柳等。

灌木类以绵槐为主,杞柳、白腊次之,酸枣、金银花、葛条秧等也有分布。

果树中,大枣、山楂、苹果、梨、桃、板栗、核桃、柿子、杏等都有广泛栽植。

干鲜果经济林是本市的一大优势。

本市享有盛誉的农特产主要有灰埠的枣、渐兴萝卜、石墙大白菜、沙河头西瓜、瓦屋香椿芽、白塔寺苹果、香城山楂、朝阳寺核桃等十余种。

饲用草类资源丰富,全市荒山草坡较多,主要生长白草、黄草、秧子草、茅草等,每年可提供饲草4亿公斤。

本市有中草药植物100余种,主要有金银花、皂类、木瓜、桔梗、丹参、酸枣、远志、柴胡、地丁等。

水土维管束植物有莲藕、苇、马来眼子菜等。

⑵动物类

畜禽养殖种类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鸽子、鹌鹑、豹、美洲狐等。

野生兽禽类主要有野兔、黄鼠狼、狐狸、狼、獾、灰喜雀、麻雀、山鸡、啄木鸟、燕子、猫头鹰等。

邹城市属淮河水系,具有淮河水系的典型鱼类,共有鱼30余种,其中养殖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罗非鱼、杂交鲤等。

七、矿产资源

邹城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花岗石、石灰石为主,其次为黄沙、高岭土、石英石、大理石、重晶石等。

煤炭资源:

邹城市是全国特大型企业兖州矿业集团的所在地。

本市区域内煤田分布,南起唐村,北至东滩长约30公里,东从峄山断层西至皇甫逆断层,宽约15.67公里,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41亿吨。

煤田主要含煤地层厚约260米,共含煤27层,可采和局部可采8层,可采平均厚度13.5米。

煤层构造简单,稳定性好,顶板为砂岩、泥岩、石灰岩,适合于大规模和机械化生产。

煤种以低硫(硫分一般为0.6%)、低磷(磷分一般为0.0012%)和发热量高(6700大卡/千克)的气煤、肥煤为主,是优质的动力煤和炼焦配煤。

现已建成南屯、唐村、北宿、鲍店、东滩、落陵、横河、太平、里彦九对矿井,年生产能力2400万吨。

花岗石:

花岗石储量大、品种多、质量优、开采条件好。

总储量超过20亿立方米,有“邹城红”、“邹城绿”、“邹城青”等六个稀有优质品种,主要分布在邹东的城前、张庄两镇,峄山、香城、田黄等镇也有较大储量。

这些花岗石金属含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