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67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必修2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笔记.docx

《必修2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笔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2笔记.docx

必修2笔记

1.山居秋暝

词语解释

  1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2.暝:

夜,这里指傍晚。

  3随意:

任凭。

  4.喧:

喧哗。

  5.浣女:

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

洗。

  6.春芳歇:

春天的芳华衰歇了。

歇:

尽,消失,消散。

  7.王孙:

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09年上海市中考题)

  8.留:

居。

  9.空山:

幽静的山。

  10.新:

刚刚。

[编辑本段]译文

  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韵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悄悄地在大石上缓缓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上岸收网。

  尽管春天的芳菲已经消散而去,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2.从军行(之四)

  【注释】:

  1.从军行:

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

指青海湖。

  3.雪山:

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

磨破。

  5.金甲:

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5.楼兰:

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参考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3.登高

注释1。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秋天的重阳节。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2。

渚:

水中小块陆地

  3。

鸟飞回:

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4。

落木:

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5。

萧萧:

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

  6。

万里:

指远离故乡。

  7。

百年:

这里借指晚年。

  8。

艰难:

兼指国运和自生命运

  9。

苦恨:

极其遗憾。

苦,极。

  10。

繁霜鬓:

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

  11。

潦倒:

哀颓,失意。

  12。

新停:

刚刚停止。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4.石头城

【译文】

  山围绕旧国都一一全还在,潮水打着空城寂寞又折回。

  秦淮河的东边从前的月亮,夜深时还过那城上短墙来。

  [注解]

  1:

选自《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刘禹锡,中唐诗人。

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石头城,古城名。

本是古金陵城,三国时孙权重筑用此名。

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飞起。

今为南京市。

  2:

石头城:

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

  3:

故国:

即旧都。

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

  4:

周遭:

环绕。

  5:

淮水:

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

  6:

旧时:

指汉魏六朝时。

7:

女墙:

指石头城上得矮城。

5.锦瑟

  表现手法:

1,引典2,象征3,首尾呼应

  注:

无端:

没有来由,无缘无故地

  五十弦:

传说古瑟有五十根弦,后来古瑟多为二十五根弦

  华年:

盛年望帝:

周朝末年蜀国的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暮春而鸣,也哀痛亡国

  春心:

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怀念

  可:

难道

  注:

“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思”读去声。

因为律诗中不能一句出现三个平声。

  文学常识:

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著有《李义山诗集》

[编辑本段]译文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编辑本段]题解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

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

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

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

这话未免有嫌牵强。

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

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

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编辑本段]典故

  锦瑟:

瑟的美称。

无端:

没来由的。

五十弦:

古瑟有五十弦。

柱:

弦的支柱。

  华年:

美好的年华,指少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句:

《庄子?

齐物论》:

"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华阳国志?

蜀志》:

"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

"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

"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从主意上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次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末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编辑本段]句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可是,梦想和相思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

过去生活的图景如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

我最怕的就是最后一句,“已”一字,可怕至极。

若非年少无知,何至如此!

然人人最感叹之事,便是少年时景。

蜀道难译文:

啊!

多么险峻,多么高!

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

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

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通。

西边挡着太白山,只有鸟道,高飞的鸟才可以横渡峨嵋山顶。

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

上面有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

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

青泥山迂回曲折,很短的路程内要转很多弯,盘绕着山峰。

屏住呼吸伸手可以摸到星星,用手摸着胸口空叹息。

问你西游什么时侯回来?

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

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的和雄的在林间环绕飞翔。

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充满空山。

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让人听了这话红颜衰谢。

连绵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着陡直的绝壁倒挂着。

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

就是这么危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守关的如果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

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磨着牙齿吸人血,杀的人数不清。

锦城虽然是个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

蜀道难走啊,比上天还难,侧过身向西望着,长长地叹息。

琵琶行译文

【译文】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

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

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

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

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

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

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

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

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

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

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

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象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么》,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

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

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

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得十分肃敬。

她诉说:

“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的第一部里。

弹罢曲于,曾赢得曲师的赞扬,妆梳起来,常引起秋娘的妒嫉。

五陵少年,争先恐后地赠送礼品,一只曲子,换来无数匹吴绫蜀锦。

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吃美酒泼脏了血色罗裙。

今年欢笑啊,明年欢笑,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无情的时光,夺去了美艳的红颜。

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嫁了个商人,跟他到这里。

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

留下我在江口,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绕船的月光白得象霜,江水也那么寒凉。

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满脸泪水,哭醒来更加悲伤。

……”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

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

早上晚间,在这儿听见的都是什么?

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哭。

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往自酌自饮。

难道说没有山歌?

也没有村笛?

呕哑嘲哳,那声音也实在难听!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象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又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

凄凄切切,不象刚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都忍不住哭泣。

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

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

宋词四首

1.雨霖铃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

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

阵雨。

  ④都门帐饮:

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

一作“方留亦处”。

  ⑥兰舟:

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

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

  ⑧去去:

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

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

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

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

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

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

情意(男女恋情)。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

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

  【题材】

  本诗的题材为“送别”,“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

实至今天,送别诗仍是高中常考常新的诗歌鉴赏题材。

2.念奴娇赤壁怀古

[编辑本段]【注释】

  1.大江:

长江。

 2.淘:

冲洗。

  3.故垒:

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

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5.穿空:

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6.雪:

比喻浪花。

  7.遥想:

形容想得很远。

 8.小乔:

乔玄的小女儿,周瑜之妻。

  9.英发:

英俊勃发。

  10.羽扇纶(guān)巾: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纶巾:

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1.樯橹: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12.故国:

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13.华(huā)发:

花白的头发。

 14.尊:

通“樽”,酒杯。

  15.酹(lèi):

(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注:

一尊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

  古时只有一个读音。

是huan.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历史)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

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3.声声慢

李清照:

声声慢

  【注释】

  ①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②忧愁苦闷的样子。

 ③忽暖忽寒。

指秋天的天气。

  ④休养,调理。

 ⑤对付,抵挡。

 ⑥极。

表示程度极高。

  ⑦可。

 ⑧怎么,怎样。

 ⑨情形,光景。

  ⑩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译文】

  独处陋室,若有所思地东寻西觅。

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

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它物。

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光景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

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心扉、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却见一行行秋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夫君已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

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

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注释]

  ①、京口:

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

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252),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③、寄奴:

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生于兴宁元年三月。

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④、“想当年”三句:

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

轻率。

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⑥、“四十三年”句:

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

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

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

祭祀时的鼓声。

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他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⑨、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回来报告王说:

“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假字为:

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

[编辑本段]译文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

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

谁还来问:

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诗词三首》

虞美人李煜

一、引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请问,他是谁?

明确: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

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二、读

1.学习课文先从诵读开始。

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

2.评价朗读。

提示:

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整体:

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局部:

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月——明——中——

      向——东——流——

3.学生朗读,试背。

4.再请学生配乐朗读。

5.教师示范,加入朗读比赛。

6.评议师生朗读优劣,齐读。

三、议

1.问:

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

愁)

2.那么,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3.那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

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

那么,问问大家,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明确:

①意境的创设上: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

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实写:

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

人非(人生无常)

②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

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

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

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③对比

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

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的对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载不动许多愁”。

④发问

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

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

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4.小结

这首词前六句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自然与人生之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如此循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难平幽愤。

书愤陆游

1、介绍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