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78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docx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第八、九章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

【学习建议】

第八章内容介绍了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应答产生过程及其免疫效应。

也简单介绍了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

第九章介绍了超敏反应的主要类型和常见临床疾病。

学习这两章应掌握1.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包括超敏反应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

(1)TD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抗体产生的规律。

(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和特点。

3.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熟悉临床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以及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知识结构图】

 

【内容提要】

一、概述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发生场所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

1.感应阶段:

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

2.反应阶段:

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的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产生的细胞免疫效应和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效应。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一)TD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二)TI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三)抗体产生的规律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一)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二)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四、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

(二)II型超敏反应

(三)III型超敏反应

(四)IV型超敏反应

五、免疫耐受

六、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一)抗体的负反馈调节

(二)免疫细胞的负反馈调节

【概念简释】

1.免疫应答:

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的生理过程。

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感应阶段)、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后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反应阶段)、以及最终产生免疫效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或产生耐受(效应阶段)。

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正常免疫应答可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异常免疫应答(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也可造成病理性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

2.初次应答:

动物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其特征是:

(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相对较长。

(2)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

(3)以IgM类抗体为主,IgG出现较晚。

为低亲和力抗体。

3.再次应答:

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其特征是:

(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2)抗体效价高,维持时间长。

(3)以IgM和IgG几乎同时产生,为高亲和力抗体。

4.超敏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再次接触时所表现的异常增高的免疫应答,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5.免疫耐受:

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体内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6.免疫抑制:

机体对任何抗原刺激均不产生免疫应答或反应减弱的非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先天的遗传缺陷和后天因疾病、射线、药物等因素抑制免疫功能。

7.外源性抗原:

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常使其与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4+T细胞。

8.内源性抗原:

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或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等。

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与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并表达于细胞表面提呈给CD8+T细胞。

9.脱敏疗法:

针对皮试阳性又必须使用某种抗原(如抗血清)者,可将抗原通过小剂量、短间隔(30—50分钟)、多次注射的方法注入体内,使有限数量的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少量生物活性介质,不足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耗尽致敏肥大细胞后再大量注射抗血清也不会发生超敏反应,并可发挥其中和毒素的作用。

10.减敏疗法:

针对难以避免接触的抗原(如花粉、尘螨)引起的呼吸道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经皮试确定变应原后,可采用小剂量、长间隔(6—10天)、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通过改变变应原进入机体的途径,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与IgE竞争性结合进入体内的变应原,达到减轻I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11.血清病:

指机体初次接受大量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后的1-2周,出现局部红肿、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甚至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

本病为一过性表现,停用免疫血清后可自行恢复。

12.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属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类似I型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其产生原因是血流中形成的大量免疫复合物通过传统途径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C3a、C5a)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结合,引发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血管活性介质,导致过敏性休克。

13.新生儿溶血症:

因母子间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血型Rh-母亲由于接受Rh+输血、怀有Rh+胎儿流产或分娩时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均可刺激母亲产生IgG类血型抗体。

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怀有Rh+胎儿时,此类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使红细胞破坏、溶解,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

14.Arthus反应:

是一种实验性局部III型超敏反应。

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此种现象称为Arthus反应。

【重点难点内容】

一、概述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发生场所

1.免疫应答类型:

包括正应答和负应答。

正应答又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负应答为免疫耐受。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和脾脏。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

1.感应阶段:

是抗原提呈细胞(APC)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

(1)抗原提呈细胞种类:

类型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B细胞

并指细胞

朗罕细胞

体内分布

全身组织器官

血液中单核细胞

肝脏中枯否细胞

皮肤朗罕细胞

肺泡尘细胞

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

破骨细胞

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内的胸腺依赖区

皮肤表皮,淋巴结副皮质区

外周血,淋巴结

(2)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外源性抗原→APC↗吞噬体→内体(吞噬溶酶体)→蛋白酶降解→抗原肽

↘内质网合成MHC-II类分子→高尔基体→与内体融合

(3)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病毒→细胞↗合成病毒蛋白(胞浆内)→被蛋白酶降解→抗原肽→内质网

↘内质网合成MHC-I类分子

体内所有可表达MHC-I类分子的细胞都具有将抗原肽结合到MHC-I类分子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作用。

当这些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了病毒蛋白或基因突变产生突变蛋白后,均有可能被CD8+T细胞识别和杀伤。

因此病毒感染细胞和突变细胞也可提呈抗原。

2.反应阶段:

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及分化为效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

(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A.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TCR)只能识别APC表面特定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不能识别未经加工处理的游离抗原。

B.T细胞活化需双信号刺激。

第一信号来源于T细胞表面TCR与相应抗原肽-MHC复合物的结合,并由CD3分子将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

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即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的结合。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主要的AP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及其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见下表:

APC

T细胞

效应

MHC-抗原肽

TCR-CD3

CD4/CD8

TCR识别并结合抗原肽-MHC分子,产生第一信号

CD4/CD8识别MHC-II/I类分子,MHC限制

CD3向细胞内传导活化信号

B7

CD28

CD28与B7结合,发出第二信号,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应答,

增强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

LFA-3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

LFA-2(CD2)

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

LFA-1

C.T细胞与APC之间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D.T细胞活化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使细胞分裂增殖,即特异性T细胞克隆扩增,并在不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效应T细胞:

CD4+TH1细胞和CD8+Tc细胞。

(2)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A.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SmIg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和活化必须有TH细胞的辅助。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即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40和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CD40L(配体)的结合(其他协同刺激分子见上表)。

B细胞和TH细胞之间的作用受MHC限制。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不需T细胞辅助。

C.B细胞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体液免疫效应细胞。

在双信号刺激下,活化的B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活化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增殖、分化为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

3.效应阶段:

(1)效应T细胞:

产生细胞免疫效应,发挥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抗肿瘤、移植排斥等功效。

A.CD4+TH1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经活化巨噬细胞而诱生炎症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B.CD8+Tc细胞:

分泌细胞毒素杀伤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

(2)效应B细胞:

由浆细胞分泌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发挥抗胞外细菌感染、中和毒素等功能。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D抗原和TI抗原均可诱导B细胞活化,产生各种特异性抗体。

由于抗体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因此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

(一)TD抗原和TI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简要过程及区别:

体液免疫应答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或B细胞必须将吞噬的抗原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和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由CD4+Th细胞识别,产生激活Th细胞的第一信号。

APC或B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与CD4+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导产生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至此,CD4+Th细胞被活化。

活化的Th细胞又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反过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1、IL-12,进一步促进T、B淋巴细胞的活化。

活化B细胞表面也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Th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进入分化、增殖阶段,即反应阶段。

在反应阶段,CD4+Th细胞在细胞因子IL-4的作用下分化为CD4+Th2细胞,产生大量IL-4、5、6、10,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分泌各种特异性抗体,发挥各种体液免疫效应。

而TI抗原诱导B细胞激活不需Th细胞辅助,一般也不需巨噬细胞参与。

这类抗原通常只能激活B1细胞。

B1细胞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只能产生IgM类抗体,因此没有免疫记忆,也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抗原种类

TD抗原:

如细菌毒素、

病毒血凝素等

TI抗原

TI-1抗原:

又称B细胞丝裂原

如细菌脂多糖

TI-2抗原:

如荚膜多糖、

聚合鞭毛素等

抗原提呈形式

加工成MHC-II-抗原肽

无需加工

无需加工

感应阶段

活化信号

1.BCR(mIg)与TD抗原结合

2.Th细胞与B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

1.BCR(mIg)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结合

2.B细胞表面丝裂原受体与TI抗原表面丝裂原位点结合

1.BCR(mIg)与众多重复呈线性排列的抗原交联结合

反应阶段

参与细胞

成熟B细胞、巨噬细胞、

Th细胞

B1细胞

效应阶段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产生抗体种类

五类均可产生

IgM

免疫记忆

再次应答

(二)抗体产生的规律: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比较

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后,一般需经2-3周才能在血清中检测到相应抗体,而且抗体含量较低,持续时间短,类型以IgM为主,IgG出现较晚。

这些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较低,为低亲和力抗体。

该现象称为初次应答。

经过初次应答后,当抗体下降恢复正常时,再用同样抗原刺激,机体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含量高,持续时间长,类型以IgG为主,与抗原的结合强度高,为高亲和力抗体。

此现象称为再次应答,也称回忆应答。

再次应答时仍然是先产生IgM类抗体,且持续时间不长,但IgG类抗体也很快产生,且能在体内维持很长时间。

免疫应答的这一特点已广泛用于传染病的人工免疫预防和临床传染病的诊断。

如预防接种通常采用多次接种的方法达到强化免疫的效果,即在初次免疫后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使机体产生再次应答,从而获得对某种传染病更强、更持久的免疫力。

而在临床通过检测抗体诊断传染病时,通常要取双份血清,即发病早期和间隔两周后再取一份血清。

两份血清抗体效价比较,若后一份血清抗体效价比前一份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通常由TD抗原引起,由多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完成。

整个过程也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

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与CD4+Th细胞的相互作用及CD4+T细胞的活化与体液免疫应答相同。

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和同种异体移植的组织细胞也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通过内源性抗原提呈的方式激活CD8+Tc细胞。

在反应阶段,由于受到不同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CD4+T细胞可分化成为具有不同功能的CD4+Th1细胞和CD4+Th2细胞,CD8+Tc细胞可分化增殖为致敏Tc细胞。

CD4+Th1细胞和致敏Tc细胞即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T细胞。

前者经活化巨噬细胞诱导产生炎症,在抗胞内病原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后者分泌细胞毒素杀伤表达抗原的靶细胞。

(一)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在感应阶段活化的CD4+Th细胞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并在细胞表面表达IL-2、4、12受体。

巨噬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及活化CD4+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可分泌IL-1、IL-12。

活化CD4+Th细胞接受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后分化为CD4+Th1细胞,又称炎性T细胞,可产生大量IL-2和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引起局部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经过激活的巨噬细胞其吞噬杀伤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可吞噬杀伤卡氏肺囊虫、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物。

Th1细胞激活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抗胞内病原体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临床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损伤。

(二)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1.杀伤T细胞(Tc,或CTL)的激活:

CTL前体细胞通过其表面TCR识别APC或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表面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获得活化的第一信号。

在Th细胞分泌的IL-2和IFN-γ的辅助作用下被激活。

激活的CTL可表达IL-12受体,在IL-12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即效应细胞毒T细胞。

2.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激活的CTL可释放一系列细胞毒素,引起靶细胞的损伤。

这种细胞毒作用与巨噬细胞和NK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杀伤不同,是抗原特异性的,并且受MHC-I类分子限制。

CTL与靶细胞上的抗原肽-MHC-I类分子结合后,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释放穿孔素、蛋白酶等细胞毒素。

穿孔素可在靶细胞的膜上打孔,蛋白酶随之进入靶细胞激活胞内的核酸内切酶,降解靶细胞核酸,使靶细胞溶解破坏。

CTL还可迅速诱导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致敏CTL细胞杀伤溶解靶细胞后本身不受损伤,并可连续作战,攻击其他表达相应抗原的靶细胞。

这在抗病毒感染、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超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

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超敏反应是一种过强的免疫应答,因此具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即特异性和记忆性。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如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等;也可是半抗原,如药物、化学制剂等;还可是自身抗原如变性的自身组织细胞等。

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通常分为IV型。

前III型由抗体介导,第IV型为细胞免疫介导。

临床上发生的超敏反应常见两型或三型并存,以一种为主。

而一种抗原在不同条件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

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时所发生的急性超敏反应。

如临床常见的过敏性哮喘、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均属I型超敏反应。

其基本特点是:

发生快,消失快,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其发生机制是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与再次接触的变应原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通常无组织细胞损伤。

1.变应原种类:

(1)吸入性:

植物花粉、真菌、尘螨、昆虫、动物皮毛等。

(2)食入性:

奶、蛋、海产品、菌类食物、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

(3)其它:

药物、化工原料、污染空气颗粒等。

2.参与的免疫细胞:

(1)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这两种细胞表面均具有IgEFc受体,可与IgE的Fc段结合。

同时这两种细胞的胞浆内均含有大量嗜碱性颗粒,其内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

(2)负反馈调节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可直接吞噬、清除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颗粒,释放一系列酶灭活生物活性介质。

3.参与的免疫分子――抗体:

IgE为主,IgG4也可参与。

IgE由变应原入侵部位粘膜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对同种组织细胞具有亲嗜性,其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Fc受体结合。

4.参与的生物活性介质及生物效应:

介质种类

生物学效应

颗粒内储存的介质

组胺

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其通透性,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引起痒感。

激肽原酶

使血浆中激肽原变为缓激肽,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其通透性,平滑肌收缩,引起痛感。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在反应局部聚集。

新合成介质

白三烯

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持久收缩导致痉挛,且其作用不能被抗组胺药物阻断。

前列腺素E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双向调节组胺释放: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血小板活化因子

凝聚、活化血小板,使其释放组胺和5-羟色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5.反应过程:

(1)机体致敏阶段:

变应原通常经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和皮肤初次入侵过敏体质机体,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IgE。

该抗体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Fc受体(FcεR)结合,形成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细胞,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

此状态可维持半年至数年不等。

(2)发敏阶段:

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同一变应原,则变应原与体内早已存在的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两个相邻的特异性IgE分子交联结合,使胞膜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使致敏细胞脱颗粒,释放储存的介质,同时合成新的介质。

这些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抗原入侵部位组织器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痉挛,腺体分泌增加,产生一系列症状。

如呼吸道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道过敏反应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皮肤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如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则表现为急性的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6.I型超敏反应的负反馈调节:

主要依靠嗜酸性粒细胞。

其作用有两方面:

(1)直接吞噬、降解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颗粒。

(2)释放一系列酶破坏生物活性介质:

包括组胺酶灭活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磷脂酶D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7.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预防:

(1)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起的多见,碘剂、麻醉剂等也可引起。

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作为半抗原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构成变应原。

预防措施包括提高青霉素质量、使用前新鲜配制、注射前皮试等。

血清过敏性休克:

由再次使用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血清引起。

纯化免疫血清、使用前皮试可避免这类反应发生。

若皮试阳性者仍需应用则应采取脱敏注射。

(2)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孢子等引起。

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

如无法避免,可采用减敏疗法。

(3)过敏性胃肠炎:

某些过敏体质的小儿食入动物蛋白如鱼、虾、牛奶、鸡蛋等出现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4)荨麻疹:

可由药物、食物、花粉、肠道寄生虫、甚至冷、热刺激引起。

(二)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1.变应原:

(1)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

如血型抗原、自身细胞变性抗原、暴露的隐蔽抗原、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等。

(2)吸附在组织细胞上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如药物(青霉素、甲基多巴)、细菌成分、病毒蛋白等。

2.靶细胞/组织:

血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心瓣膜、心肌细胞等。

3.参与的免疫分子:

(1)抗体IgG、IgM。

(2)补体。

4.靶细胞损伤机制:

当体内相应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杀伤带有抗原的靶细胞:

(1)激活补体:

靶细胞上的抗原和体内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最终在靶细胞膜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造成靶细胞因膜损伤而裂解。

(2)调理吞噬作用:

抗体IgG结合靶细胞表面抗原后,其Fc段与巨噬细胞、NK、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增强它们的吞噬作用。

IgM与靶抗原结合后可通过激活补体,再以补体C3b与巨噬细胞表面C3b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

(3)ADCC效应:

对固定的组织细胞,在抗体IgG和IgM介导下,与具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的巨噬细胞、NK细胞、等结合,释放蛋白水解酶、溶酶体酶等,使固定组织溶解破坏。

5.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和预防:

(1)输血反应:

可由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的输血引起红细胞溶解。

HLA型别不同的输血可使体内产生抗白细胞、血小板抗体,产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通过血型鉴定选择同型血输入可避免ABO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主要见于母子间Rh血型不合的第二胎妊娠。

血型为Rh阴性的母亲因流产或分娩过Rh阳性的胎儿时,Rh阳性RBC进入体内产生了抗Rh抗体(IgG类),当她再次妊娠Rh阳性的胎儿时,母体内的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阳性RBC结合,通过激活补体和调理吞噬,使胎儿RBC溶解破坏,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

若该母亲曾接受过输血则第一胎胎儿也可发生溶血。

预防:

分娩Rh阳性胎儿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Rh抗体(抗D抗体),预防再次妊娠Rh阳性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母子ABO血型不符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见于O型血母亲生A、B、AB型胎儿。

目前无有效预防措施。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由于感染或某些药物引起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改变,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或巨噬细胞引起红细胞溶解。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外来药物半抗原结合在血细胞上成为完全抗原后刺激体内产生相应抗体,与血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或巨噬细胞造成血细胞损伤,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5)链球菌感染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