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80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docx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课时作业15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时作业(十五) 基因的分离定律

1、[2018·山东菏泽期末]对于孟德尔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具备的条件是(  )

①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②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③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④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杂交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必须选用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使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的过程中孟德尔做了正、反交实验,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它们接连生下三只小羊都是白色的。

若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

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答案:

C 解析:

两只杂合子白羊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白羊的可能性为3/4,黑羊的可能性为1/4。

3、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C、F1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答案:

C 解析:

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1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机会相等,A正确;F1自交后,产生的各基因型子代成活率相等,保证了特定的性状分离比的出现,B正确;F1形成配子时,虽然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大于雌配子,但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C错误;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D正确。

4、[2018·四川成都树德中学期末]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

W对w完全显性。

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A、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答案:

C 解析:

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即F1(Ww)播种下去,获取的花粉的基因型为W、w,比例是1∶1,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蓝色占1/2;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即F1(Ww)播种下去,获取的籽粒即F2的基因型为WW、Ww、ww,其比例是1∶2∶1,滴加碘液观察统计,蓝色占1/4。

5、小麦的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

让杂合抗锈病小麦(Aa)连续自交并淘汰感锈病小麦,所有F3播种后长出的植物中,纯合子占(  )

A、4/5B、15/17

C、7/9D、19/27

答案:

A 解析:

F1淘汰感锈病小麦后,AA占1/3,Aa占2/3;F2淘汰感锈病小麦后,AA占3/5,Aa占2/5;F2自交所得F3中,AA和aa分别占7/10和1/10,故纯合子占4/5,A正确。

6、[2018·湖南衡阳八中期中]孟德尔在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他作出的“演绎”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C、亲本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产生1∶1的性状比例

答案:

D 解析: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假说之一,孟德尔并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A错误;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B错误;“亲本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C错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产生1∶1的性状比例是对另一些实验结果的预测,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孟德尔据此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进行实验检验,D正确。

7、[2018·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月考]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一对黄毛鼠多次交配,后代中黄毛鼠∶非黄毛鼠=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黄毛对黄毛是显性

B、毛色遗传存在隐性纯合子致死现象

C、黄毛鼠与非黄毛鼠交配,后代中非黄毛鼠占1/2

D、鼠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

C 解析:

黄毛鼠相互交配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说明黄毛是显性性状,A错误;由后代出现隐性性状个体非黄毛鼠可知,亲本是杂合子,后代中黄毛鼠∶非黄毛鼠=2∶1,说明毛色遗传存在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B错误;由题意可推知,黄毛鼠均为杂合子,其测交后代中黄毛鼠∶非黄毛鼠=1∶1,C正确;鼠的毛色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8、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

A.3种,2∶1∶1∶1B、4种,1∶1∶1∶1

C、2种,1∶1D、2种,3∶1

答案:

C 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

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为W>WP>WS>w,则WPWS与WSw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WPWS(红斑白花)、WPw(红斑白花)、WSWS(红条白花)、WS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1∶1,故C正确。

9、孟德尔享有“遗传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成功与豌豆杂交实验密不可分。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

B、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处理

C、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

D、孟德尔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作出了“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设

答案:

D 解析: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等是其作为遗传学经典实验材料的显著优点。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交,因此杂交前需去除雄蕊以便实现人工授粉。

“测交实验”是对孟德尔所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的过程。

在孟德尔所处的时代,孟德尔及同时代科学家对染色体尚未形成正确认知。

10、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答案:

C 解析: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授粉→套袋;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11、[2018·安徽部分中学联考]人类遗传性斑秃是常染色体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

在男性中只要含有该显性基因就会发展成斑秃,但在女性中只有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才会发展成斑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群中男性斑秃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B、若双亲都正常,则后代中可能出现斑秃

C、若双亲都是斑秃,则其子女一定都是斑秃

D、若母亲是斑秃,父亲正常,则其后代中儿子是斑秃,女儿正常

答案:

C 解析:

假设控制斑秃的基因为A,则男性斑秃基因型为AA或Aa,女性只有AA表现为斑秃,故人群中男性斑秃的发病率高于女性,A正确;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Aa,其与正常男性(aa)结婚,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男性表现为斑秃,B正确;若双亲都是斑秃,则母亲基因型为AA,父亲基因型可能为Aa,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女性表现正常,C错误;若母亲为斑秃(AA),父亲正常(aa),其后代基因型为Aa,若为儿子则表现为斑秃,若为女儿则表现正常,D正确。

12、[2018·浙江台州统考]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小球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与a的数量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a、A两种基因,①错误;为了确保模拟过程中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两种小球的形态必须相同,②正确;甲和乙中A与a的数量必须相同,甲、乙中小球的数量可以不同,③错误;甲、乙中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等位基因,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可以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④正确。

13.[2018·河北唐山一模]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

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

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

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为显性。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黄色为显性。

答案:

(1)不能 如果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①绿色 ②都表现为绿色果皮 出现黄色果皮

解析:

(1)若亲本都是纯种,通过正交与反交实验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如果亲本中显性性状个体是杂合子,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①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果皮植株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判断绿色是显性性状。

②若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绿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绿色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如果绿色果皮是显性性状,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都是绿色果皮,相关基因用A、a表示,即AA(绿色)×aa(黄色)→Aa(绿色);如果黄色果皮是显性性状,则绿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是aa,与黄色果皮(A_)植株杂交,则杂交后代会出现黄色果皮(Aa)。

14、[2018·湖北襄阳调研]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答案:

(1)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答出一点即可) 

(2)二 黄色子叶 (3)1/3 (4)Y∶y=1∶1 (5)3/5

解析: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豌豆只能进行自花传粉,这样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使实验结果变得可靠;豌豆也有容易区分的性状,这样使实验结果容易统计和分析。

以上都是以豌豆作实验材料容易获得成功的原因。

(2)实验二黄色子叶亲本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后代中出现的与亲本性状不同的绿色子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黄色为显性性状。

(3)实验二中亲本丁的基因型为Yy,F1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有YY和Yy,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YY在戊中占1/3。

(4)实验一中亲本甲的基因型为Yy,它能产生Y和y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这是甲与乙(yy)杂交产生的后代出现黄色子叶∶绿色子叶=1∶1的主要原因。

(5)丙的基因型为Yy,戊的基因型为YY(1/3)、Yy(2/3),其中Yy与YY(1/3)杂交,后代中YY占1/2×1/3=1/6,Yy占1/2×1/3=1/6;Yy与Yy(2/3)杂交,后代中YY占1/4×2/3=1/6,Yy占2/4×2/3=2/6,yy占1/4×2/3=1/6,则后代中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Yy占3/5。

15、[2018·四川崇庆中学期中]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

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

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________(操作)并套袋隔离,待雌蕊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

种子成熟后收获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差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

其中_______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

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

你的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未成熟去雄 乙 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 

(2)绿叶鞘 如图所示

 

(3)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后在苗期可根据叶鞘颜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解析:

(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

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套上纸袋。

若要获得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未成熟去雄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并套袋隔离。

甲(AA)为父本,乙(aa)为母本,因此种子成熟后收获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其基因型为Aa,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为紫叶鞘,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差异,即出现了绿叶鞘,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

(2)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既可发生自交,也可发生杂交,乙品种植株上所结种子是乙的自交后代和甲、乙的杂交后代,因此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后,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绿叶鞘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

(3)要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可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甲植株上所结种子基因型为AA、Aa,不能直接选出杂种植株,而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基因型为Aa、aa,种植后在苗期可根据叶鞘颜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16、[2018·吉林长春检测]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完全显性。

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紫罗兰花瓣的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F1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研究表明,上述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含有某种基因的花粉不育所致。

为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F1单瓣紫罗兰―→花药

单倍体幼苗

可育的紫罗兰

①推测导致花粉不育的基因为________基因。

若该方案中可育紫罗兰的花瓣只表现为________,则可证明推测是正确的。

②该方案中Ⅰ过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过程的处理方法是滴加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1)基因的分离 单瓣 Bb 

(2)①B 重瓣 ②花药离体培养 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 秋水仙素溶液 抑制纺锤体形成

解析:

(1)根据试题信息“单瓣和重瓣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完全显性”,故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因为F1中选择的单瓣紫罗兰自交后代出现了重瓣紫罗兰和单瓣紫罗兰,即F1中选择的单瓣紫罗兰自交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F1中选择的单瓣紫罗兰为杂合子,基因型为Bb,那么显性性状为单瓣。

(2)①由题可知,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每一代都会出现隐性性状(重瓣),所以说明含b的花粉是可育的,因而由单倍体幼苗发育成的可育紫罗兰只表现为重瓣。

②实验方案呈现了单倍体育种的流程,Ⅰ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Ⅱ过程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