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92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docx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4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

”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重点发展重工业

3.某初三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

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5.“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

《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A.“科技立国”政策B.罗斯福新政C.斯大林模式D.改革开放

6.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

它懂得改变”。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A.建立法西斯专政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冷战政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7.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所举行的会议是

A.慕尼黑会议 B.开罗会议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8.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建立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9.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

“70年前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

A.德国进攻波兰B.珍珠港事件

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

10.右图控诉了法西斯的残暴罪行。

为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二战后正式成立的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

A.“三国同盟”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联合国

D.“北约”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速度、信息化B.全球化、低膨胀

C.信息化、全球化D.低膨胀、信息化

12.“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欧洲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13.1951-1973年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

A.美国的大力扶持B.亚太经合组织的促进

C.欧盟提供的广阔市场D.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14.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15.“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

”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B.匈牙利事件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

16.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A.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B.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D.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7.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

“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凯南评述的是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B.美苏“冷战”对峙

C.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D.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18.“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推行杜鲁门主义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19.“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据此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的局面是

A.单极格局B.两极格局C.多极格局D.“一超多强”格局

20.右图拍摄于2014年战火纷飞的叙利亚。

照片中4岁的小女孩对摄影师的长焦镜头,默默举起双手投降,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镇定,因为她误认为那是一把枪。

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在震撼之余不禁认识到当今世界形势是

A.出现“一超多强”局面B.独立运动高涨

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和平与动荡并存

21.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13年,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2015年,在中国倡导下,“亚投行”正式成立。

这些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区域化B.多极化D.集团化D.全球化

22.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A.原子能B.电子计算机C.航天技术D.遗传工程

23.三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有关科技革命的话题,以下是他们谈话内容的片断:

甲:

科技革命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只需要3~5年;乙:

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丙:

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占80%。

他们讨论这一话题的中心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24.2015年伊始,一部深度调查雾霾的纪录片在网络上推出。

不到一天时间,该片便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成为无数人热谈的话题,该片反映出当今社会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是

A.恐怖主义B.贫富悬殊C.人口危机D.环境污染

25.下列关于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莎士比亚——《英雄交响曲》B.贝多芬——《战争与和平》

C.托尔斯泰——《哈姆雷特》D.德莱赛——《美国的悲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安排”。

材料二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就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进程。

美国国务聊希拉里如此诠释美国未来10年的亚太战略:

“把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大幅增加的投入锁定在亚太地区”。

请回答:

(1)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条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分)

(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分)

(3)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

(2分)请写出一例美国为称霸世界挑战这一趋势的典型事例。

(2)

(4)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你的建议?

(4)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材料一遭到袭击的珍珠港(见右图)

材料二“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后来发展成欧洲联盟。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材料三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血之中。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

“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

”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珍珠港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

(2分)1937年12月。

日本在中国战场还犯下了哪一反人类的暴行?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

(2分)中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维护和平?

(写出两条措施,2)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

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

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

”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

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整理自人教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前身)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右图:

(注:

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人教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设计对西欧援助计划的真实意图。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战后导致美欧关系演变的原因。

(4)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万多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

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材料二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

材料三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

……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积极组织工厂内迁;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材料四《联合国宪章》规定:

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

(2分)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的态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形势?

(2分)面对这种形势,反法西斯国家在1942年初采取了什么对策?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

(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哪一次会议对联合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