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27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docx

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编写了四篇课文以及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自然之道》教育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育我们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不破坏森林、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蝙蝠和雷达》教育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从中得到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教育我们要学会从自然界的生物中获得发明与创造,懂得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道理。

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有的讲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有的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有所发明。

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地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发。

二、学习目标要求:

1.会认30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积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农谚,感受农谚的规律

4.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并能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5.习作读懂习作要求,解决两个问题:

写什么,怎样写?

“写什么”较容易读懂,确定表达的顺序,可以写自己了解的发明创造事迹,也可以写从动物身上的启发,想发明什么。

6.能用普通话交谈。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有关大自然人启示,自己在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壮丽的山河,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了解和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发。

7.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日常时候中的一些谚语的气象规律,鼓励学生收集和积累其他的农谚,并主动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并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安排:

《自然之道》2课时

《黄河石怎么变化的》1课时

《蝙蝠和雷达》2课时

《大自然地启示》1课时

《语文园地三》3课时

9.自然之道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白板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水底世界里的一些小动物吗?

谁能把收集到的太平洋绿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

假如你在海岛上遇见这种幼被海鸟啄食,你会怎么做?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请大家看课题。

(板书:

自然之道)齐读课题。

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

2.揭题导学

齐读课题,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3.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白板出示生字词,找学生认读。

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找学生多种形式认读,说说你还有哪些词不理解?

全班共同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全班交流:

课文围绕幼龟离巢进入大海这件事写了哪几件事?

(1)现在,老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吗?

(2)第二段找学生读

(3)第3、4自然段连起来请一个同学来读!

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读)

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说说你的理解!

师:

这2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只要内容。

(“救幼龟”)

(4)第5、6自然段......这两段你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

(“害”幼龟。

(5)第7、8段连在一起读齐读。

4.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叙事味道很浓。

现在你能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练习用“先……再……然后……”的句式,归纳课文内容。

三、课堂小结

熟练地朗读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读词语

2.概括课文大意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

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

“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读体验

1.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

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

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出示: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

4.出示: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老师采访向导:

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

可为什么你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

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

5.出示: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

我们很快明白: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自由读,齐读)

过度:

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段。

6.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师:

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

引读

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

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1)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2)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

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

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

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7.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

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

(出示)

向导心里难受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三、巩固延伸

1.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

如:

《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2.自然世界是神奇而有趣的,你想不想去揭开自然界的神秘面纱?

把想法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古老的中国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

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从“中华民族的摇篮”变为“中华民族忧患”呢?

这篇课文为我们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2.揭题导学(齐读课题)

关于黄河你知道哪些?

还想知道什么?

3.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怎么样治理黄河?

二、读课文,感知大意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白板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认读。

2.开火车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全班交流

(1)黄河原来什么样?

(2)后来变成什么样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科学家为黄河设计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4.课前我们预习过课文,请大家浏览一遍课文,找一找哪个段落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1——5、第7自然段又讲了什么呢?

把握文章结构。

第1——5自然段黄河的变化

第6自然段变化的原因

第7自然段治理黄河

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

1.课文一开始讲: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指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

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2.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

黄河为什么变了,哪些原因导致黄河发生了变化,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

教师概括:

水土流失和人口增长是造成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指导朗读“更严重的是……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

(体会水土流失和乱垦滥伐的恶性循环,从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3.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4.母亲河也在向我们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黄河呢?

读最后一段,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科学家为此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1.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

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3.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气温转寒,暴雨集中——水土流失

人口迅速增长,破坏植被

 

11.蝙蝠和雷达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白板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根据回答板书:

蝙蝠)指导写“蝙蝠”两字。

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师述:

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板书:

夜间飞行)

(出示雷达图片)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指导写“蝙蝠”两字。

3.看了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都很好,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

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蝙蝠和雷达的什么知识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4.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的有关蝙蝠和雷达的知识。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二、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出示写有生字词,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交流收获。

(1)开火车读课文,小老师正音。

(2)课文主要讲什么?

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讲,师生共同归纳。

你现在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了吧?

3.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出示过渡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指名讲段意

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为什么?

5.出示句子: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

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

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3)说感受

(4)指导朗读:

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

(赞叹、佩服)

6.我们人类是靠什么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

(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飞行,它靠的是不是那双像猫头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呢?

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三、课堂小结

1.抄写生字词语

2.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11课《蝙蝠和雷达》,还记得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研读课文,解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导入:

(课件出示一只蝙蝠)看!

今天小蝙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说有话要对我们说呢,我们来听听吧:

你们人类真了不起!

竟然连我们蝙蝠界的秘密都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人类是怎么发现我们的秘密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吗?

二、品读体验

师:

同学们,你们愿意代替科学们回答小蝙蝠的问题吗?

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要把问题回答准确、完整就要先认真读书,我们先来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写了科学家们的试验的?

(4、5、6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4、5、6自然段。

(一)学习4、5、6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4、5、6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

在什么环境中做实验,分别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得出了什么结论?

边默读4、5、6自然段,边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小组讨论填表结果

指名讲所填写的表格【课件出示:

表格】

哪位同学可以看着表格来为小蝙蝠解释试验的过程?

要注意人称的变化。

那你们又知道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吗?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问题?

快速读第七自然段,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并把句子读一

同桌看板书复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理解“反复、终于”的用词准确性。

齐读句子,说体会

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得不错,我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嘴和耳朵两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

那你们人类的科学家发明的雷达又是怎样探路的呢?

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答案?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

边读文段,边画出有关句子,并读一读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44页,完成课后练习三

三、巩固延伸

1.默读“资料袋”,填写:

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2.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用“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的句式来说。

3.补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4.说一说:

我从()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参考:

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变色纸尿裤,如果婴儿小便了,就显示蓝色,如果婴儿拉臭臭了,就显示红色,大大方便了家长。

5.推荐课外书籍:

《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板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

天线——嘴

(雷达)无线电波——声音(蝙蝠)

荧光屏——耳朵

 

12.大自然的启示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白板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

《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还真不假。

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留心观察一下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受到许多启示。

不信请看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2.揭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同学们发现了吗?

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

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

(板书)

4.出示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

两篇短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读读说说:

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自主学习:

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3)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3.小结:

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

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

(结合课件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板书设计:

12.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破坏事物间的联系破坏了生态平衡

人类的老师

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启示从鲸的大头上得到启示

(防止机翼破碎)(流线形)

 

语文园地三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收集资料,汇报交流,质疑问难。

2.联系课文,抓住加点词,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副词的作用,用熟读成诵积累农谚。

3.选取适合自己的内容,写具体通顺。

三、教学准备:

收集大自然的启示资料,农谚,白板。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明确话题

1.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

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

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

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

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