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28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docx

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

2019年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五篇【精华篇】

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领导,那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有哪些呢?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自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自查报告范文

(一)

按照相关要求,我镇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及时下发文件通知,制定三资清理实施方案。

对全镇的三资清理工作做了统一安排部署,并对各村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就我镇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领导,镇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李苑婧任组长,镇纪委书记邓树华、副镇长高建阳任副组长,镇纪检、财政、农经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将《关于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印发到各村。

同时,镇党委、镇政府还成立了四个业务指导组,划片包干,负责对全镇12个村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包村干部为该村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组长、召集人,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

各村也都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村两委成员、纪检小组、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和村民组长分别担任。

各级组织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领导。

二、高度重视,强化宣传

为加大宣传力度,我镇结合本镇实际,注重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实加大宣传。

一是印发相关文件。

镇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及《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实施方案》两个文件,印发到12个村,重点宣传上级文件精神和会议精神,吃透上级精神。

同时,我镇努力做到一二三四:

一:

各村召开好一个会议,即开好村党支部、村委会会议,村纪检小组成员、民主现财小组成员要列席会议。

二:

明确行政、业务两块责任人。

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为行政责任人,镇财政所、农经站划片包干,为业务责任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

做好三项宣传,即各村悬挂12幅条幅,张贴标语20条,镇统一印制宣传明白纸,发放到各村。

四:

把握四个关键。

一是把握时间段,重点清理XX年6月30日之前的农村三资;二是清理的内容是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是掌握好清理准备、核实登记、总结验收三个阶段;四是加强村纪检小组和村理财小组对村三资清理工作的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在清理工作中,我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的程序,一个不少地进行。

从清理、登记、公示、核实、公示、确认,到委托代理服务,都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操作。

1、认真清理。

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各村清理小组深入到实地,对本村的农村集体三资认真调查,清理人员逐一签字,以示负责。

镇包村干部和业务指导员亲自参加,边指导,边清理。

2、如实登记。

各村在清理的基础上,由清理小组人员逐项、逐笔进行登记,并进行汇总。

各村在清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报告给镇政府,镇政府汇总后,我们及时安排各村进行登记上报,没有明确答复或者暂不登记的,镇政府通知各村暂时不登记,认真把好登记关。

3、严格核实。

各村核实小组对本村的摸底登记表进行核实后,由镇统一进行审核,经镇审核后,方可填写《核实登记表》。

4、认真确认。

在核实的基础上,村清理小组和核实小组向村委会提出可以确认后,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确定本村确认大会的召开,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包村干部主持会议,村两委负责人逐一向大会汇报本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情况,由参加会议的村民代表对本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表决、确认。

5、及时公示。

在核实、确认后,各村都按照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将清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通过公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中,既给群众一个明白,也还干部一个清白。

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针对三资管理工作制度欠缺的实际,我镇把握这个时机,按照县里的文件精神,出台了《镇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

进一步完善了银行存款帐户管理、集体资金审批领用、收支结报、票据使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财务档案等财务制度,完善村干部报酬、补贴等支出的标准和程序,规范和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特别是招待费的开支。

这些制度的完善,切实规范了三资运营,进一步推动了我镇三资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五、通过清理发现各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帐表不符现象;

2、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

3、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

4、费用开支控制不严,招待费比例过大;

5、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有闲置和被占用现象等。

核查的过程是在边查边纠中进行的,以上的问题主要是自查阶段带下来未及时处理的,在核查阶段均进行了纠正。

村级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我镇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通过这次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三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镇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上级要求为准则,扎实做好我镇的三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自查报告范文

(二)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全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情况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我们周密组织,认真安排,及时下发文件通知,利用二个月时间对全县的三资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现将县自查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10个乡(镇),17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5万人,共有60.23万亩耕地,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三权不变、便民高效、民主理财、群众受益的原则,严格按照一清三建的方法步骤来开展工作。

高度重视,并下发了《芮城县农村三资管理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

各乡(镇)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乡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是由乡镇会计核算服务中心代管。

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大部分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村两委会议研究。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是组织实施情况。

为保证三资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按照省清理工作要求,1、成立了业务指导组,负责对全乡10个乡(镇)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

各村也都成立相应的清查小组,各级组织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领导。

2、加大宣传力度,我县结合本县实际,注重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实加大宣传。

3、是把握关键,即时间段及清理的内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截止目前,各乡(镇)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到位,并建立三资台账。

二是清理核查农村集体三资情况。

由乡(镇)组成的三资清查小组,按照清理核查的范围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并将这些数据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在公开栏上等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每册台账一式两份,一份由村委会保管,一份由乡三资会计核算服务中心保管。

到目前,全县173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任务,已全部实现三资计算机管理,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

据统计,村集体债权总额42101.66万元,村集体债务12283.11万元,村集体资金账面余额2964.95万元,村集体资产折价26619.97万元,资源总量95.35万亩(农用地70.07万亩,其中:

耕地60.23万亩,建设用地15.36万亩,未利用地9.92万亩)村集体经济合同总件数3413件,经济合同金额2774.69万元,查处案件数量2件,处理人数2人,涉案金额8万元,其中:

收回违纪违法案件金额8万元。

三是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

各村都建立了《农村集体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收入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支出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费用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监管制度,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的业务流程图。

二、取得成效

一是规范了财务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村级财务和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控制了乱报销、乱开支行为,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是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现状。

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进一步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乡(镇)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健全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搭建了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的平台。

逐步建立健全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及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了各村的财务审批权限,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联合协管和招投标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四是化解了社会矛盾。

由于我们对资金实行了有效监管,减少了集体资金的流失,对资产资源的透明处置阳光操作,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满意,干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的信访量有所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五是奠定了预防村干部腐败的基础。

通过对村集体三资的清理,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农业承发包和资金体外循环漏洞,减少村干部职务违纪的机会,为预防村干部腐败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三资制度落实还留有死角。

1、个别村存在坐收坐支现象,收入不能够及时入账;2、私下变卖资产,不在村、组账中进行核减;3、部分村、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过长、租金低;

二是村领导班子换届账务交接不彻底,还存在断头账现象;

三是乡镇农经中心人员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

1、年龄偏大、知识层次低,对农村财务和计算机知识掌握欠缺;2、工作量大,但工资待遇比较偏低;3、人员配备较少,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四、整改意见

1、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原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充分利用农村三资计算机网络监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平台技术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2、加强培训,提高业务。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3、严明纪律,加大查处。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开展案件查处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查处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坐支、挪用、贪污、买标、串标、处置不当、分配不公平等方面的案件,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村级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通过这次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三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上级要求为准则,扎实做好三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自查报告范文(三)

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研的通知》(闽委组明电24号)要求,20xx年10月下旬,龙岩市委组织部会同市财政局、农业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组成3个调研组深入全市7个县(市、区)、乡镇、村,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访谈、查看台账报表等方法,对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关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全市共有村集体经济组织1783个(不含社区居委会),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5596万元,总支出58111万元,净收益748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58102万元,村均88.7万元。

债务总额86947万元,村均负债48.8万元。

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有经营收益的村842个,占村总数的47.2%,其中:

经营收益在3万元以下333个,3-5万元118个,5-10万元211个,10-20万元99个,20-50万元59个,50-100万元10个,100万元以上12个。

无集体经营收益的村941个,占村总数的52.8%。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

①经营收入5526万元,占8.4%;②发包及上交收入4663万元,占7.1%;③投资收益751万元,占0.1%;④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收入29607万元,占45.1%;⑤其他收入25050万元,占38.2%。

(三)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支出:

①经营支出4248万元,占7.2%;②管理费用21209万元,占36.5%,其中办公费用4202万元,村组干部报酬7691万元;③其他支出32654万元,占56.2%,其中公益性支出24654万元。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出台了加快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见措施,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

(一)盘活集体资产增收。

近年来,我市各级通过全面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盘活存量资源,开展承包租赁经营,使集体资源发挥效益,实现保值增值。

如20xx年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通过清产核资,将一处被私人长期占用的沿街仓库300㎡重新追回,并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近万元。

永定县龙潭镇龙潭村将新村部4-6楼出租,用于经营宾馆住宿,将闲置的旧村部店面出租,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5万元。

下洋镇思贤村将村集体土地租赁给私人企业主做煤炭运输中转站,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5万元。

(二)开发集体资源增收。

我市一些村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了村集体经济活力。

一是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求发展。

充分利用耕地、山地资源,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如武平县东留乡黄坊村投资60万元,搭建花卉钢架大棚种植基地15亩,租给花卉种植大户,每年创收9万元。

二是开发特色资源求发展。

部分村利用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或发展小水电,或建设鱼塘等发包租赁给企业或农户,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入。

如武平县中赤乡、下坝乡等乡镇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在沿河投资建设了30多座小水电站,由所在村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增加了村财收入。

永定县高陂镇西陂村投资小型水电站,每年有9万元分红收入。

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官田乡下浙村等村通过水资源入股开发水电项目,每年按股份分红均有2-10万元不等的固定村财收入。

(三)搞活资本经营增收。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村因土地被大量征用,土地征用补偿费骤增,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货币资金,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

对此,我市部分村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开展资本经营,通过投资购买房产,搞景区开发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新罗区西陂镇大洋村科学利用征地补偿费,投资兴建大洋酒家、西湖人家、大洋宾馆等项目,每年增加村财收入200余万元。

永定县凤城镇大园社区将移民集体补偿款在县城南门街购置店面3个,每年有租金收入6万多元。

武平县平川镇城南村利用集体资金,投资兴办了中强建材有限公司、旭林木业有限公司两家集体企业,租赁经营一家加油站,每年固定收入达90万元

(四)发展休闲旅游增收。

近年来,我市部分村紧紧抓住市政府大力推广的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等为代表的客家之旅,冠豸山、龙硿洞、九鹏溪等为代表的绿色之旅,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和游在龙岩和吃在闽西的机遇,通过开发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与香港青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对村内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开发,着力打造休闲度假、乡村生活体验、自然景观游览和原始森林探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20xx年村集体收入达158万元。

永定县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每年为土楼景区周边村带来不菲的门票分成收入。

如20xx年永定湖坑镇洪坑村土楼景区门票分成收入68万元,下洋初溪村更达80万元。

(五)发展物业经济增收。

近年来,我市一些城郊村利用区位优势,采取物业开发、租赁经营等形式,使村级集体经济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些村利用闲置房产和整理取得的建设用地,通过改造或新建厂房、仓库、民工公寓、停车场、专业市场等出租给企业或村户,收取承租费,也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如武平县平川镇兴南村、岩前镇灵岩村等15个村,在县城或集镇建设办公楼、店面,每年获取几万到二三十万不等的物业经营收入;中山镇三联村投入10万元资金与中山镇政府合作建设岩前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每年增加收益近万元。

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在村集体林权改革中,利用拍卖集体林木所得的资金,在沿街(路)兴建村部综合楼,一楼作为店面,二、三楼作为办公,全部出租,每年有5万多元的租金收入。

(六)兴办服务项目增收。

一些有企业入驻的村,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作用,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处理等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企业每年给予村一定资金作为村级办公经费。

如永定县龙潭镇联中村是福建闽福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该企业每年给联中村10万元办公经费。

福建塔牌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峰贵村,每年给两个村协管费分别为30万元和20万元。

(七)帮扶带动助增收。

从20xx年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选派了3批驻村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实施帮扶工程。

20xx年,我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市开展干部联乡挂村帮户活动。

各挂钩部门、干部帮助挂钩村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选好领头人,建好新班子,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壮大村财收入。

同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多渠道为挂钩村筹措资金,在引进实施生产性项目上下功夫,拓宽增收门路,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村产业发展。

据统计,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落实发展帮扶资金2312万元,落实扶持政策789项,落实支持项目183个。

实践证明,各级帮扶工程对加快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帮扶,开发了一批集体经济项目,既挖掘了资源潜力,又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全市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造血功能差,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薄弱,先天不足。

在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市绝大多数村只强调分的一面,而忽视了统的作用,不仅没有保留集体经营的土地、山林,而且把一些适宜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也平均分包到户,甚至把积累的集体资产也拆分殆尽,村集体经济从此退回到近乎空白的境地,失去了发展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此基础上,重新发展集体经济自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地理位置偏僻、既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又无人才资金等优势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更加艰难。

调研中,不少村干部对此意见极大。

(二)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

从全市各村集体经济现状来看,城镇周边地区比山区地区发展快、实力强;交通方便、资源丰富村比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的村收入高,村级班子强的地方比班子弱的地方发展快。

村集体经济发展区域之间也不平衡,现有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近40%集中在新罗区。

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间收入差距大。

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5596万元,村均36.7万元,67%的村收入在30万元以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1%的村收入超过50万元,收入差距大,呈两极分化现象。

(三)增收渠道狭窄,来源单一。

多数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单一,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

一些靠自然资源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20xx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收益10940万元,仅占集体总收入的16.7%;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收入29607万元,占45.1%;征地补偿费等其他收入25050万元,占38.2%。

不少村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维持运转,勉强度日。

(四)刚性支出逐年攀升,负担沉重。

调研中,不少村干部反映村级公共事务负担重,村级非生产支出大,特别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负担沉重;一些上级支持农村的财政项目,没有足额安排项目资金,村集体为了争取资金,只好举债上项目。

20xx年全市村级管理费用21209万元,占总支出的36.5%,公益性支出24747万元,占42.6%。

负债总额86947万元,村均48.8万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在现有刚性支出基础上,村集体必然还要增加更多保洁、路灯、巡逻等方面开支,收支矛盾将更为明显,一旦入不敷出,必然举债负担,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沉重包袱。

(五)资产经营不善、资金使用不当现象仍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

一些村级集体资源、固定资产承包租赁合同不规范,承包租赁费偏低,造成了村集体资产的流失;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等征用的土地补偿费全面分发到户,村集体却分文未提取,分光用光现象相当普遍。

部分村尚未很好地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规定,财务透明度不强;部分村干部民主理财意识不强,开支随意性较大,存在寅吃卯粮现象。

四、影响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

从调研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

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

从调研情况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

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

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

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

从调研情况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盲目跟风,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级组织的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