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35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屏息(bǐng )阻遏(è)悄然(qiǎo)荒谬(miù)

B.颁发(bān)绥靖(tuǒ)瓦砾(lì)督战(dū)

C.歼灭(qiān)要塞(sài)仲裁(zhòng)桅杆(wéi)

D.击溃(kuì)提防(tí)翘首(qiáo)杀戮(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震耳欲聋头发斑白一丝不苟

B.荡然无存张惶失措高屋建瓴月明风清

C.殚尽竭虑摧枯拉朽悄然不惊风平浪静

D.峥嵘岁月锐不可挡精疲力竭白手起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B.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平坦宽阔,这是临沂市城区的美好景象。

C.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4.学习了消息,你认为下面关于消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导语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C.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D.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5.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不是,你会看到的!

你的牲口‘坏了’?

就是因为我们把这种牲口留在后方,我们的骑兵在前线才不可战胜!

要是有一匹马又壮又能跑,就是毛泽东也不能把它留下来不送前线!

我们的后方只用快死的老狗。

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枪炮、粮食、农服、马匹、骡子、骆驼、羊——最后的都送去给我们的红军战士!

如果你要马,同志,请到前线去!

(选自《去红都的道路·贺龙二三事》)

(1)这是谁说的话?

(2)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3)《贺龙二三事》都写了贺龙哪些事?

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至少写出4个方面)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

(6)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③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④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对它缺乏热情,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本报讯(记者鲍道苏)①4月24日下午,在春光明媚的清华园里,随着乐队奏响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行路难》,清华大学庆祝建校88周年中外艺术歌曲演唱会开始了。

②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欧洲的一种抒情歌曲,“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以李叔同等为代表的文化人、音乐家选用外国音乐填词,创作了一批学堂乐歌,成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先驱。

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词、曲作家创作下许多佳作。

从广义上说,现在提倡的艺术歌曲是发声方法科学,内容健康、抒情、优美、艺术性较高而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

③这次演唱会是在教育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等单位承办的。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和清华大学万余师生员工欣赏了演唱会。

关牧村、杨洪基、潘淑珍、付海燕等著名歌唱家演唱了《渔光曲》《延水谣》《三套车》等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博得阵阵掌声。

④清华大学有关人士认为,这次演唱会之所以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共鸣,是因为清华大学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

当年,从清华校走出了洪琛、赵元任、黄自、张肖虎、曹禺等一大批艺术界名人。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开设了数十门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的艺术类课程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普及音乐舞蹈知识为目标的限定性选修课,以扩大艺术知识面、增加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为目标的艺术类选修课,以深化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为目标的音乐辅修课等三个层次;欣赏性的理论课,实践性的技巧课,合作性的排练课等三种类型,倍受清华学子青睐。

清华大学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⑤据悉,教育部已确定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中外艺术歌曲演唱活动。

8.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主标)。

9.对于“艺术歌曲”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

B.五四时期的学堂乐歌

C.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

D.发声方法科学、内容健康、抒情、优美的歌曲

10.新闻的标题有:

A.引标B.主标C.副标。

如果把下面的话作为这则新闻的标题之一,应是什么标题?

()(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教育部确定在全国高校开展中外艺术歌曲演唱活动

11.从新闻的结构上看,第①段属于___________,第②至⑤段属于______,其中第②段属于__________。

12.“清华大学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请作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4题。

鳝孔

曾庆升

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

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

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

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

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

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

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

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

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

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給谢家一个难堪。

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

⑤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

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

⑥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

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

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精田挨山,只能靠老天。

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

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

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

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

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

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

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

……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

⑦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

汩汩的水,穿过因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

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舒叶。

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

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

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

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干不光明正大的事。

约摸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

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

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

哪来这么多鳝孔?

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

⑧深夜,凉风拂过,火炉般的村子,变得凉爽起来。

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

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兄弟忽然发现:

一个黑影在园里晃动,正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抱起那似脚盆的南瓜向谢家园子移动。

⑨“抓贼啊?

”隐蔽着的田家兄弟忽地跃上去,举着棍棒大声叫喊着。

⑩“混蛋,连老子都不认识了?

⑪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

13.梳理文章第⑥段—第⑦段田二的心理活动,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

每空限填两

个字。

无法引河水灌溉,心里------不愿求人,心里抱怨-----发现鳝孔漏水,内心------有新的发现,陷入沉思,内心惭愧。

14.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分析第④段画线文字“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这一细节在情节上的作用。

 

(2)请分析第④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5.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田二这一人物的可贵品质。

 

16.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的主人公。

你的看法呢?

请说明理由。

(4分)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60分)

1.(4分)A

2.(4分)C

3.(4分)D(“不绝如缕”意为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绵长。

4.(4分)D

5.(16分)

(1)(4分)李长林

(2)(4分)例句:

“要是有一匹马又壮又能跑,就是毛泽东也不能把它留下来不送前线!

”写出了红军的领导和士兵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3)(8分)年轻时胆大英勇;带军纪律严明;懂得革命的意义;曾经忠于汪精卫,不满国民党,加入共产党;口才好;个人感召力强;性格急躁,但谦虚;仇恨有钱人。

6.(12分)

(1)人间正道是沧桑 

(2)馨香盈怀袖

(3)芳草萋萋鹦鹉洲

(4)萧关逢候骑

(5)冰霜正惨凄

(6)狐兔翔我宇(每空2分,有一个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7.(16分)

(1)(4分)“、”改为“,”

(2)(4分)“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

(3)(4分)不是而是

二、(40分)

(一)(16分)

8.(3分)清华大学召开庆祝建校88周年中外艺术歌曲演唱会。

或:

艺术歌曲陶醉清华师生

9.(3分)C

10.(3分)C

11.(3分)导语主体背景

12.(4分)当年从清华园走出一大批艺术界名人,现在清华大学开设各种类型的艺术课程。

(二)(24分)

13.(4分)难受庆幸(高兴)

14.(6分)

(1)①推动情节发展。

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才有了田二嘱咐两个儿子抓偷瓜贼的情节。

②铺垫,为下文田二将瓜送回谢家子作铺垫。

(2)①反映人物心理变化。

反映田二醒悟后(或答“善意被唤醒后”)的心情变化。

(3)②暗示情节,暗示下文田二主动将瓜送回谢家园子。

15.(8分)①本性善良,田二虽与谢家有积怨,并一心想给谢芳难堪,但最终还是以善报善,回应了谢芳的善举。

②知错就改(勇于改错),田二虽与谢家产生积怨并设计给谢芳难堪。

但在发现谢芳的善举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送回南瓜。

③为人正直。

宁可让禾苗枯死,也没想过要偷谢家的水来灌溉。

④勤劳,田二晚饭后就到田里看禾苗,直到夜深。

16.(6分)示例一:

田二。

小说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用大量的笔墨写田二,并通过田二的行为与思想变化来表现人性善良这一主题。

示例二:

谢芳,小说虽然表面上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但实际上谢芳的活动始终存在,谢芳主动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了人性善良这一主题。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畸形(jī)绯红(fěi)匿名(nì)深恶痛疾(wù)

B.诘责(jié)慰勉(miǎn)不辍(zhuì)杳无消息(yǎo)

C.佃户(diàn)锃亮(zèng)盎然(àng)颔首低眉(hán)

D.酒肆(sì)炽热(chì)摹画(mó)雷霆万钧(j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牢骚胆怯吹虚油光可鉴

B.寡妇燥热崎岖和颜悦色

C.平庸体量简陋器宇轩昂

D.宽恕广漠蒙昧侍人接物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具有无可置疑的正义性,是捍卫独立自由的反侵略战争。

B.月球上没有宫殿,没有嫦娥和玉兔,只看见广袤无垠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C.编剧不断完善剧本,让人们为电影抑扬顿挫的情节而感动。

D.有些事,我们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呐喊》。

C.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大师》等。

D.《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

5.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四川参加红军的,我问他为什么参加。

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到一英亩),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

他说,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给他们喝热茶,做糖给他们吃。

红军剧团演了戏。

大家很快活。

只有地主逃跑了。

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了地。

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选自《去红都的道路·红军旅伴》)

(1)“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2)《去红都的道路·红军旅伴》这篇文章中,红军给农民做了哪些事情?

农民是否满意?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3)你能代表当时的农民,对帮助他们的红军说几句感谢的话吗?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2)少壮理应努力,暮年仍可奋发,曹操在《龟虽寿》中以比喻的手法写道:

“,”。

(3)《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

松柏有本性。

(4)《梁甫行》一诗中提醒是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的诗句是

,。

7.语言综合运用。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

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疲劳。

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期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

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

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1)仿照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

处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2)根据第二段语境,请在段末横线处补充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3)第二段文字第

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不恰当,应将第二处的逗号改为号,若第

句与第

句在结构上吻合的话,应将第

句改为。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朱德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8.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9.“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10.第

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   )

A.具体生动的记叙   B.富有感情的描写

C.深沉的抒情       D.充满感情色彩的议论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城市里的菜地

晓寒

①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

河把土地分开,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

我的窗户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

②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

我是菜地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走,边走边看。

黄瓜开花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的黄,做好了准备招蜂惹蝶。

苦瓜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

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

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

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签。

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③我母亲很少来城里住,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

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都不踏实;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条路都提心吊胆。

而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

④有年春天,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

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

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放肥,再不搞就迟了。

你看这人一懒,地也懒了。

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也阴晴不定。

⑤一根藤蔓爬到沟里来了,母亲把它牵回架子上,一条虫子在叶子上爬,母亲把它捉了,母亲在不自觉中就把这些事做了。

各种瓜菜,没有一样是闲着的,拔节的拔节,长个的长个,散发着不同质地的清香。

在里面走着,亲切,踏实,知道自己离土地最近,离庄稼最近,离根最近。

⑥这晚,母亲显得很高兴,大概是没有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

不过,并没有因为一片菜地,使母亲改变对城市的看法,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少进城。

我回家去,母亲总会去菜园里摘些菜给我带走,每次摘菜的时候便会问我一声,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

我说老样子。

过了几年,母亲再一次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

我说好着哩。

母亲不再说话,看样子她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⑦事实上,这时候那块菜地已经被推平,几条街道纵横穿过,一些商品房从上面拔地而起,菜地以另一种形式变得高耸幽深,河这边和那边都变成了同一种生活。

那些菜如今被埋在了城市的底下,人在上面走过,汽车从上面碾过,只有日子还在流转,雨仍然从天空落下。

(选自201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1.作者为什么说菜地已成为他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的句子。

 

13.文章的标题是“城市里的菜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母亲?

 

14.联系全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60分)

1.(4分)D

2.(4分)B

3.(4分)C

4.(4分)B

5.(16分)

(1)(2分)红军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2)(10分)剧团为农民演戏;红军给农民分土地。

(4分)农民满意。

(2分)句子:

大家很快活。

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4分)

(3)(4分)举例:

感谢红军!

他们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有红军在,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有盼头。

6.(12分)

(1)路远莫致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岂不罹凝寒

(4)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错1字该空不得分)

7.(16分)

(1)(6分)示例:

①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②秋天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每小句3分)

(2)(6分)我们的生活必须得有紧有松、张弛有度(或“日子既不能太清闲,也不能过于忙碌”)。

(意近即可)

(3)(4分)分号应改为:

“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

二、(40分)

(一)(16分)

8.(6分)

(1)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3)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9.(6分)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2分)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升华了感情,深化了主题。

(4分)

10.(4分)C

(四)(24分)

11.(6分)“鲜活的日历”是指不同的蔬菜标志着不同的时令季节,我一路走来,顺次看到他们就像翻开一张张日历,菜地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去看菜地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意近即可)

12.(6分)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2分)将各种蔬菜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它们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特点,(2分)表达作者对菜地的喜爱。

(2分)(意近即可)

13.(6分)菜地是连接母亲和城市的纽带;母亲对菜地的感情代表了老一辈人对土地和庄稼的神情,具有典型意义;写母亲其实也是写作者,对作者来说菜地具有“根”的意义;母子对话内容和菜地的现实遭际形成对比,加重悲剧色彩,深化了文章主旨。

(写出两点即可满分)。

14.(6分)交代菜地的结局(城市这块令人感到亲切、踏实的菜地被无情吞没);与前文中菜地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与“我”和母亲的愿望形成反差,表现“我”的痛心;结尾具有鲜明的画面感,余韵悠长,引人入胜。

(意思对即可)(4分)结构:

照应文章的开头(或首尾呼应)。

(2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横柯(kě)候骑(qí)略无阙处(quē)不见曦月(xī)

B.徙倚(xǐ)东皋(gāo)夕日欲颓(tuí)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