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05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docx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引言1

2食品安全的现状1

2.1国外的食品安全问题1

2.2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后果2

2.3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3

3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5

3.1原材料污染5

3.2加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5

3.3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完善6

3.4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重叠残缺问题严重6

3.5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6

3.6食品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楚6

3.7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7

4.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学分析7

4.1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道德沦丧7

4.2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的社会问题8

5.保障食品安全的应对策略9

5.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9

5.2食品安全重在事前防范9

参考文献11

 

 

摘要

从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到2006年“福寿螺”事件,再到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和2010年初300多万吨的“地沟油”事件,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正遭受着一次又一次考验。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我们一起探讨和解决。

关键字:

食品安全原因措施

1引言

食品安全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布衣百姓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为了除虫害,有人大量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致使蔬菜果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为了提高产量,有人盲目使用违禁激素;为了增加猪的瘦肉率,有人竟在饲料中掺上瘦肉精;为了使面粉和粉丝增白,有人胆敢把有毒化学品吊白块掺和其中;为了骗钱,有人用稻草沤水兑上色素和盐当酱油卖;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有人把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陈大米抛光上蜡充新大米出售,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2食品安全的现状

2.1国外的食品安全问题

疯牛病

1986年在英国发现,90年代流行达到高峰。

2000年7月英国有34万个牧场的17万多头牛感染此病,已屠宰焚毁30多万头,流行趋势于90年代后期明显下降,但发病率每年仍以23%的速度增加,并由英国向西欧,全欧和亚洲扩散,受累国家超过100个。

目前病人约100例,有科学家推测处于潜伏期的病人约50万人,发病后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记忆丧失,共济失调,震颤,神经错乱,最终死亡。

1997年专家预计人类发病流行颠峰大约是在2015年,届时每年将有20万人死亡,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会有1000万人最终死于“雅克氏症”,2002年这一预计数字降为5万人。

二恶英

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

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

它的致癌性极强,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

O-157事件

自1996年6月从日本多所小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而发现元凶为疠-157”大肠杆菌以来,日本全国至当年8月患者已达9000多人。

其中7人死亡,数百人住院治疗。

“O-157”是一种长约千分之二毫米、宽约千分之一毫米的杆菌。

“O”是德语对这种细菌称谓的第一个字母。

大肠杆菌因其抗原抗体反应不同,截至目前被分为173种。

“O-157”于1982年被美国科学家定为第157种而得名。

感染上大肠杆菌“O-157”的患者往往都伴有剧烈的腹痛、高烧和血痢。

病情严重者并发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HUS)和脑炎,危及生命。

“O-157”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不仅在日本,而且在美国以及欧洲、澳洲、非洲等地也发生过。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O-157”在美国每年可造成2万人生病,250至500人死亡。

丙烯酰胺

2002年4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发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包括炸薯条在内的多种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这份报告指出,1公斤炸薯片的聚丙烯酰胺含量是1000微克,炸薯条是400微克,而蛋糕和饼干中的含量则为280微克。

丙烯酰胺这种物质人们并不陌生,在诸如塑料和染料等许多材料中都有使用。

动物试验证明它有致癌危险,但2002年以来的多项研究却又陆续证实,在对土豆等含有淀粉的食品进行烤、炸、煎的过程中也会自然产生丙烯酰胺,这就逐渐开始掀起了一场新的食品安全风波。

2.2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后果

经济损失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可观。

英国自1986年公布发生疯牛病以来,仅禁止牛肉出口一项,每年就损失52亿美元。

为彻底杜绝“疯牛病”而不得已采取的宰杀行动损失300亿美元。

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不仅造成了比利时的动物性食品被禁止上市并大量销毁,而且导致世界各国禁止其动物性产品的进口,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3.55亿欧元,如果加上与此关联的食品工业,据估计其经济损失达13亿欧元。

政治后果和贸易纠纷比利时政府因二恶英事件,使欧洲乳、鸡、牛肉等食品的出口在全球范围内受因,而造成内阁倒台.2001年德国因疯牛病导致卫生和农业部长辞职。

欧洲消费者当前反对转基因食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对政府的不信任。

从国际上的教训来看,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使所在国在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害,还可以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乃至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2.3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2.3.1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据卫生部提供的信息,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

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

但是,在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中,大量肠炎、痢疾等散发食源性疾病病例以及病毒、寄生虫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并不包括在其中。

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现状表明,由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污染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及疾病散发是直接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主要食源性危害。

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5%以上。

因此,在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2.3.2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最近几年,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停止生产和使用部分剧毒化学农药的法规。

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3周年总结会上,农业部门将采取措施,停止批准新增甲胺磷、对硫磷等5种剧毒农药的登记;部分省市决定在农药用药高峰之际,全面禁止在蔬菜区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然而,在2001年2季度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已被禁止使用的两类高毒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检出率依然很高。

农药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已不仅仅停止在专家呼吁和社会关注的程度上了。

二恶英及其类似物的污染在国际上一直受到关注,因其具有明显的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

科技部“十五”重大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显示,日前我国每人每日二恶因膳食摄入量为72.48pg,按体重折算成每日膳食摄入量为1.21pg/kgbw每月膳食摄入量为36.24pg/kgbw,这一污染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使用垃圾焚烧技术造成的污染水平相当,也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暂定)的每月耐受摄入量70pg/kgbw。

2.3.3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近十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在农业和食品领域显现出极大的生产和市场潜力,丰厚的利润和高额投资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生物安全所致的食品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用传统的毒理学试验方法和危险评价程序评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的诸多困难,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还不能肯定转基因食品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2.3.4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比1995年增加12.6%,达432万户,从业人员比1995年增加5%,达到门17万人。

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8%,其中食品加工业占食品工业增加值的29.48%。

食品行业涌现出一批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采用定牌加工(0EM)模式进行跨省合作的大型企业,他们以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做技术保证,不断开拓市场[17]。

但是,食品行业中达到GMP的企业所占的比重现还较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加工设备落后、卫生保证能力弱的家庭作坊、食品摊点等仍然是影响食品卫生水平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食品行业特别是饮食业吸纳了大批城市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设施简陋、卫生知识缺乏、操作技能不熟等,也给食品卫生带来隐患。

2.3.5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破坏活动的案件越来越多,2002年9月发生在南京的特大鼠药投毒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3年因投毒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起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是引起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投毒的物质主要是剧毒急性鼠药(大多数为毒鼠强),高居中毒致死原因的第一位。

2003年全国共报告重大剧毒鼠药中毒75起,1316人中毒,121人死亡,病死率为9.2%。

这类破坏活动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是扰乱了社会的稳定团结。

2.3.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自建国以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就致力于卫生队伍的建设,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10万人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和20万人的技术队伍,但是,这与432万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1117万人的食品从业人员相比,卫生监督资源显得十分有限。

3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

3.1原材料污染

就动物性食品来说,其污染主要表现在动物疫病,饲料添加不符合规定,药物使用不合理,饲养环境遭到污染等几个方面。

蔬果类食品则主要表现在水质环境污染,化肥量超标,及病虫害等。

由于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仍以农民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饲养方式落后,动物防疫条件差,动物防疫措施难落实,容易发生和传播动物疫病。

近几年来,接连发生的猪链球菌病、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每次疫情发生都带来了严重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

而且,饲料原料及饲料在生产加工贮运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影响,诸如霉菌污染、细菌污染、BSE因子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二恶英污染、抗生素等饲料添加剂、甚至三聚氰胺以及饲料本身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危及食品安全。

我国农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不够规范,有的农药、兽药未标注有效成分或故意隐瞒有效成分,有的未标明兽药使用方法和停药期,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孔雀石绿等农兽药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造成食品药残超标。

由于我国环境污染较重,使饲料或饮水中的铅、砷和镉含量较高,动物长期摄入可在骨骼中沉积,用这样的骨骼作原料制成骨粉和肉骨粉,铅、砷、镉含量也相当高。

各种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苯并芘等有机污染物可以在动物的组织中蓄积,最终产生致癌作用。

3.2加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食品加工过程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许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基础条件差,加工设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进行切实有效地卫生质量管理和贯彻执行HACCP管理体系,常常使生产加工的动物性食品受到微生物、生物毒素等的污染。

3.3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完善

“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农田到餐桌,构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链条。

政府的监管行为必须保证其中任何环节都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然而,作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核心的《食品卫生法》,无法体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留下了许多执法空隙和安全隐患。

3.4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重叠残缺问题严重

我国食品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4级构成。

目前,我国共有1070项食品工业国家标准和1164项食品工业行业标准,为了适应进出口食品检验,还有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578项。

这些标准中相互交叉、相互矛盾、相互重复的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共将近3000项,但相关标准结构不配套,内容不全面问题较为突出,截止到2004年,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而我国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

目前,我国已批准的15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仅有25多种制定了国家标准,很多食品添加剂缺少残留限量标准的检测方法。

3.5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

食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

据统计,我国100多万食品生产单位中70是小于10人以下的家庭式作坊,分布在各个难以追查的角落,食品生产集中化程度低,就造成了标准的难以实施,产品质量的信息难以汇总。

3.6食品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楚

首先,表现在食品监管的部门多,存在职责分工不清,分段执法各依一法,重复执法的现象比较严重。

比如,质检部门依照《产品质量法》,卫生部门依照《食品卫生法》,抽检和公布的检测结果有时重复甚至结论相反。

3.7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检验机构两万余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各级政府依法批准设立的附属机构。

检验机构依赖于政府生存,行政色彩浓厚,缺乏独立生存能力,且各主管部门和检验机构本身的行业垄断,造成了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相当一部分添加到食品中的工业原料无法检验出来,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学分析

4.1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道德沦丧

由于某些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见利忘义,严重违背了伦理道德的规范原则。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牟取暴利,大肆地进行违法生产,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劣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水产品,致使产品的质量降低,并产生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危及公民健康。

如使用过氧化氢、美曲膦酯和大量胭脂红物质浸泡虾米,用有毒甲醛发泡海产品,银耳用有毒的硫磺增白,大米中搅拌工业油,小米用柠檬黄染色,多宝鱼样品中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及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的鱼药,红心咸鸭蛋中含有大量的苏丹红Ⅳ号,瘦肉精导致的食物中毒,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猪肉在注水的同时加入化学药品,以达到增重和鲜艳的目的使消费者不易识别,用化学品处理水果保鲜等。

滥用食品添加剂也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如在面粉中掺加滑石粉、过量的增白剂,面包加工企业超标使用增筋及面包改良剂,在蜂蜜中掺水后为增加甜度掺人蔗糖、或人工转化糖,甚至掺人毒蜜导致中毒,辣椒面中添加苏丹红,胡椒粉中掺人胡椒叶、胡椒茎、更有甚者加入沙子,动物饲料中添加大量激素等。

在目前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流通领域的监管措施不够完善,表现在采购、运输、储存不达标,致使许多出厂合格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变成不合格,甚至成为腐烂变质的食品。

同时,由于市场管理不力,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流人商店出售,如桂生圆月饼,假酒、假饮料、假调味品等。

更有甚者是少数经销商将过期食品原来的生产日期经重新加工、修改后,又重新出售,坑害消费者。

4.2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4.2.1食品行业的非诚信与不正当竞争

食品行业的假冒伪劣和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实际上是一些不法经营者经营道德非诚信的体现。

就拿2001年的南京冠生园事件来说,其陈馅月饼曾经给这个企业带来不少短期效益,但其用过期陈馅做月饼卖给消费者的行为被央视爆光后,等待它的不光是被相关部门处罚,更糟糕的是被消费者无情抛弃,以至资不抵债,被迫于2002年向法院申请破产。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实在太多,应该引起业界的警醒。

也许表面上看,诚信经营、做老实人会吃一些亏,投机取巧的商业行为往往会获得一些好处,但从长远来讲,非诚信、不道德的行为总会在消费者面前败露并带来严重后果,最终会受到消费者的惩罚。

诚信是企业的一种美德,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才能有效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

建立在诚信经营基础之上的企业声誉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源动力。

此外,食品行业的大多安全卫生事件实际上也是商家不正当竞争的结果。

一些企业经营者道德素质低下,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不择手段,生产、销售具有安全卫生隐患的食品,比如“毒大米”、“假奶粉”、“假酒”等,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应该予以坚决打击。

其实,公平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竞争规范,企业作为“社会公民”有责任遵守公平竞争的准则。

虽然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但企业间也有一种公平竞争的要求而反对不正当竞争,以保护企业经营者的权利。

为此,国务院于1993年就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保护企业间公平竞争的权利,该法第二条就明确规定: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4.2.2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就其本质而言,现代商业伦理的核心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企业的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在创造利润、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安全生产、保护生态、节约能源、维护劳动者权益、遵纪守法等。

而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屡禁不止,食品安全事件的时有发生,其实就是食品行业部分企业和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这是整个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体系构建的问题,是对社会管理机构的一个挑战。

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话讲:

“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

而实践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往往与企业的经济绩效正相关,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使得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付出能够收到更加深远和持久的回报,同时,提倡社会责任的企业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容易赢得社会声誉,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持久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4]。

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决不是简单的成本投入,而是一种战略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推动力量,也是未来企业竞争力之所在。

5.保障食品安全的应对策略

5.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适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食品安全法。

质检部门依据的是产品质量法,卫生部门依据的是食品卫生法,而工商部门依据的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抽检和公布的检测结果有时重复,有时甚至结论相反,令消费者和企业无所适从。

因此建立健全以食品安全法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食品安全法》应当是食品安全的基本法。

作为基本法应该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基本原则、基本体制、基本制度、基本方针都有所规定。

所有这些规定应当基于一种基本的理念,就是要树立食品安全的基本理念。

其基本原则可以包括: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安全承担首要责任的原则,充分依靠科技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原则,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原则,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原则等。

基本体制可以包括:

综合监督与具体监督相结合的体制,部门决策与综合执法相结合的体制等。

基本制度包括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各项重要制度。

5.2食品安全重在事前防范

必须努力形成一套系统的事前管理和防范机制。

应从推行种植养殖标准化、强化技术服务、建设检验检测体系以及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多方面入手,把工作做在平时、做在前面。

变被动的“事后灭火”为主动的事前防范。

把好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真正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其次,还要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有专家建议,我国现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体制应逐渐向“品种管理为主、分段管理为辅”的体制转变.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由一个部门一竿子管到底.避免出现互相推诿和监管漏洞,从而扎紧食品安全的“篱笆”。

5.3食品伦理道德体系建设

应当加强“双重治理”。

这就是说既要法治,也要德治。

法治前面已提及。

所谓德治,就是要在全社会尤其是在生产经营群体中形成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使违法者无机可乘,肇事者人人喊打。

惟其如此,老百姓的餐桌才能真正安全。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道德水平不是很高,道德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他律的作用。

塑造道德楷模在道德教育中对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

要结合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和扶持名优产品生产。

同时要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教化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既要深入揭露、及时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加强正面引导,做到扶正压邪。

形成一个扬善抑恶、扶正祛邪的社会舆论氛围。

有时某些媒体只暴露食品安全中的某些问题,却不作分析和必要的引导,传媒的教化作用就丧失殆尽,这是伦理规范非常态运行的“不作为”现象。

培育企业自我监督检验机制,培养“守法”的道德观。

经验证明,企业的自我监督检验是最有效的监督,因此,还要培养企业“守法”的道德观。

鉴于小企业自我监督能力差,应强化市场准入机制,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认证工作,切实解决种植、养殖业源头污染问题。

对企业规模提出严格的要求,淘汰小企业。

政府对企业的检验体系和检验手段建设提出明确的标准,提供指导和支持。

对所有食品加工企业都要建立健全质量档案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档案,建立和实施食品违法“黑名单”制度。

要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基本的构成部分,信息的采集应该科学并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信息的发布应当客观充分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更多的消费者所知悉,企业对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担全部责任,消费者有权利通过适当的途径获得相关的充分信息并做出独立决策。

让消费者参与到监管的行列中来。

结语中华民族传统历来强调道德。

古训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食品安全与食品伦理道德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只有随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的食品才会越来越安全,人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安心。

 

参考文献

[1]袁仲,杨继远.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J].农产品加工:

学刊,2009,(7).

[2]王彬,赵家良.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对策[J].云南农业,2009,(7).

[3]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9,

(2).

[4]张永建.客观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J].太原科技,2009,

(1).

[5]杨欢进,牛建青.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

学术研究卷,2009,(5).

[6]乔娟,李秉龙.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2008,(8):

23-26.

[7]戈福林.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内江科技,2008,(34).

[8]陈君石.如何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EB/OL].凤凰网:

世纪大讲堂,2008-10.

[9]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J].国务院公报,2007,(28).

[10]孙斌.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1).

 

关于近年来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论文

保重网/2012-06-25

关于近年来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论文

 我国当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