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7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docx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

 

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源自计算机仿真,是与网络并行和交叉的一种新技术,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仿真设计、操作训练、医疗手术之类的技术领域,许多人直接或通过网络空间沉浸于其中,使其成为一种前卫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及伦理实验室。

由此引发了真实被虚拟入侵的恐慌[i]和虚拟实在会使人的知觉升腾的狂喜,主体、客体、事实、真假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生活常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这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虚拟实在的本质及其对人的认知方法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毋庸置疑,对沉浸于虚拟实在中的生活及其文化价值的理解和透视,也是理解网络空间及其伦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虚拟实在简释1.虚拟实在的基本概念虚拟实在的基本概念主要涉及两类,一是从纯粹的技术层面加以界定,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使用者的感知加以描述。

从技术上来讲,虚拟实在是由计算机仿真模型发展而来的,其实质是一种逼真的仿真模型。

约翰·L·卡斯蒂在《可能的世界:

计算机仿真如何改变科学的疆域》(直译名)一书中指出,计算机仿真涉及三个世界:

真实世界、数学世界和计算世界三个世界[ii]。

这显然是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其基础是基于科学理论的观测、建模和再现。

其中,真实世界对象由时间、位置等直接可观察量,或者由它们导出的能量之类的量所组成,如行星的可观测位置或蛋白质的可观测结构。

一般的可观测量由从有限数字集中取值的离散测量集合构成,即以离散取样描述连续过程,而且由于观察的影响,测量在本质上是不确定或测不准的。

在数学世界中,人们用符号表示真实世界的可观察属性,而符号通常被假定为时空中的连续统,并被赋予某一数集(如整数、实数、复数)的数字值。

第三个世界就是生成虚拟实在的计算世界:

它的一只脚在物理器件和光影流转的真实世界,另一只脚则在抽象的数学世界之中。

"完整"的虚拟实在的过程是:

(1)对真实世界的事物A进行观测,并将观测量转换成数学世界中的数据流;

(2)在真实世界中,利用数据流确定的参数,生成具有光影和声音等能够被感知的感觉特性,使人获得与事物A一致的感觉。

显然,虚拟实在微妙之处在于:

一方面,它试图从身体感官和知觉等感性层面进行仿真,另一方面,这种仿真的基础又是理性层面的科学理论。

由此值得指出的有两点:

其一,虚拟实在的精致程度要受到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制约,而对决定感觉参数的数据流的处理则是问题的关键;其二,虚拟实在与真实世界中的实在的联系是间接的,即过程

(1)并非必要,虚拟实在实际上可以不受常识和因果律的制约而随意虚构。

鉴于单纯技术性界定的片面性,人们一般从使用者的角度来描述虚拟实在。

1992年8月,《商业周刊》(BusinessWeek)载文介绍了计算机生成的世界──虚拟实在:

"所有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它们能够再现所有事物。

处理能力强大的计算机通过精致的三维图象精确地再现了数据所记录的事物,给人们一个新世界……虚拟实在与其它计算机图象技术的不同之处有二:

一是它们还能够传达多种感知信息──声音、触觉──使环境更具真实感;二是交互作用……。

"[iii]由此可见,虚拟实在是一种人可以进入其中的计算机仿真场景,即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象和立体声所展现的能够与人互动的场景(事物和环境),所谓互动,意味着我们不再仅是场景的观察者而且是事件的参与者,即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场景的展现[iv]。

美国人詹姆斯.特拉菲尔在《未来城》中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虚拟实境:

卡洛走进工作室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走进房间,戴起控制手套,要了一间办公室。

她的四周立刻出现整面墙壁的真皮精装书,前面则出现了一张办公桌。

"让我们看看上个月的销售数字吧。

"她一开口,桌上就出现了一卷数字报表开始卷动。

卡洛一边看,一边指出一些需要调整的数字。

几个小时以后,有个声音提醒她说日本的同事已经准备好了。

办公室的一端突然消失,出现了一个在太阳下坐在游泳池边的男人。

他俩开始比较彼此的分析结果,并一起准备几个小时以后的一个电话会议。

最有趣的是:

那些真皮精装书、办公桌、游泳池、甚至太阳,全都是子虚乌有,根本就不存在的。

[v]将真实感的传达和交互性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形成了虚拟实在的基本概念。

对此,迈克尔·海姆在《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一书中对虚拟实作了较为全面描述,内容涉及7个方面[vi]:

(1)模拟性。

虚拟实在是计算机图象系统对真实景象的逼真模拟,同时三维音频也令虚拟实在增色不少。

(2)交互作用。

在一些人看来,虚拟实在就是他们能与之进行交互作用的电子象征物。

(3)人工性。

虚拟实在是一种人造物。

(4)沉浸性。

虚拟实在的音像和传感系统能够使使用者产生浸没于虚拟世界中的幻觉,即虚拟实在意味着在一个虚拟环境中的感官沉浸。

(5)遥在(telepresence)。

虚拟实在能够使人实时地以远程的方式于某处出场,即虚拟出场。

此时,出场相当于"在场",即你能够在现场之外实时地感知现场,并有效地进行某种操作。

(6)全身沉浸。

这是一种不需要人体传感器的方式,摄像机和监视器实时地跟踪人的身体,将人体的运动输入到计算机中,人的影像被投影到计算机界面上,这使得人通过观察他的投影的位置,直接与计算机中的图形物体(图片、文本等)发生交互作用。

换言之,人成为自己的虚拟实在。

(7)网络通信。

虚拟实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使用者通过自行规定并塑造虚拟世界中的物体和活动,就可以不用文字或真实世界的指称来共享幻想的事物和事件。

上述两方面的界定,对虚拟实在的内涵作出了基础性的描述。

接下来,我们从人工实在的角度对虚拟实在进行本体论层面的分析。

2.作为人工实在的虚拟实在在古希腊时期,技艺(techne)与自然相对且低于自然,包括制定法则及测量和计算,也包括绘图和烤面包等技术。

亚里士多德认为,技艺的作用是模仿大自然或以大自然为基础,提供比大自然更多的东西。

但是,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凭借技艺人类无法与大自然相竞争,人造之物劣于自然之物[vii]。

人工合成自然物的努力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在当时的有机论世界图景下,物质的产生都被喻为自然的繁殖,由于人繁殖的只能是人,至于别的事物,人冲其量只能由构造赋予其人造的形式,人工化合物由于不具有它们的自然形式而只是虚假的化合物。

这样,技艺永远是大自然的婢女,只能帮助大自然完成其早已开始的工作。

这种自然哲学观念直到今天还颇为流行,例如在有关克隆生命和基因重组的讨论中,仍有人将此视为对神圣的造物主的亵渎。

然而,技艺和技术终究造出了越来越多的人造物,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命物质,更大量的则是自然中从来就没有的东西。

这些东西的意义不亚于突破性的理论:

它们表明,人们不仅认识到了实在,还能使实在得以再现或得到新的实在。

特别是有机化合物和生命物质的合成,为人类认识生命世界与非生命世界的一致性提供了关键的判准。

从技术人造物的角度来看,虚拟实在是一种新的人造物,但它分明与上述人工合成物有所不同。

从现象上看,我们很容易得出的一个判断是:

由于虚拟实在并不自我规定为真实的、可完全替代的人工合成物,虚拟实在只是像某种实在,而不是它所仿真的那种实在。

但这种判断的缺陷有二。

其一,忽略了虚拟实在本身也是一种人工实在。

其二,忽略了虚拟实在与使用者的参与有关这一重要事实。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深入地探讨虚拟实在的特殊性质。

首先,虚拟实在是一种以符号为基础的人工实在,它不仅仅再现原型,而且会反作用于原型,与原型形成互动。

虚拟实在是对影像、声音等加以模拟而生成的人造物,但是它与传统的照相机、录像机和摄像机的不同在于,它不是通过单纯物理过程直接地记录下光线和声音然后加以再现,而是用数字、用抽象的数学形式、用模型,简言之,用符号来制作图象和声音。

这种再现可以称为数字化再现,当代法国学者Victor.Scardigli对数字化再现有十分精彩的阐述:

"这就是说,一种声音或光线,均可以变成基本的数码系统,不仅可以储藏,而且可以输送,还可以随时复制,最后还可以发明和改造。

如此一来,声音和视像、思想和行动,全部都数字化了。

"[viii]那么,虚拟实在又是如何改变原型的呢?

这包括两种情况。

其一,虚拟实在可以先于原型而存在。

例如,如果利用虚拟实在进行飞机设计,原型就建立在虚拟实在的基础上。

或许人们会强调虚拟实在是对已有"原型"的组合,但虚拟实在与既往的设计和模型的差别在于,虚拟实在是一种精确可变的预处理或预制造,在制造原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改变原有设计,使制造成为一种开放性的制造。

其二,虚拟实在能够改变人们对原型的认识。

正如影视中的色彩会影响到流行色、"高保真"的音乐使我们不满意没有音响的音乐会一样,虚拟实在会使我们反过来以它为标准评价原型,结果必然改变我们对原型的感知。

其次,使用者的参与是虚拟实在得以建构的前提。

虚拟实在是使用者可以进入的空间和场所,没有使用者的感知和想像,虚拟实在是无法建构的。

虚拟实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设计者、使用者、仿真技术、虚拟实在的表征物及其文化意涵等异质性的要素共同建构的结果[ix]。

对此,法国虚拟实在设计师Ph.凯奥指出:

"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康德所说的空间──是经历的先天条件:

没有空间就不可能有在其中的经历。

可是虚拟空间不同,它不是经历的条件,它本身就是经历。

虚拟空间可以随着人们对它的探索而产生。

它们不但本质上是语言的空间,而且是在人们对它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

"[x]人们易于忽视的是,使用者的行动本身一直是在被跟踪的,跟踪的目的就是依据使用者的位置变化等行动使虚拟实在得以展现。

换言之,虚拟实在是在与使用者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展现和被揭示出来的,它们只是在人们想见到它们的时候才出现。

值得强调的是,在虚拟实在的建构过程中,广泛地存在着使用者与设计者的互动。

由于虚拟实在定位于知觉层面,而知觉是一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领域,许多数据含有主观感受差异等难以量化的因素,这就意味着虚拟实在不是一种完全由设计者规定的单向生成过程,而需要依据不同的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调节。

换言之,使用者本身也是设计者之一,而许多设计者也常常作为使用者以改进其设计。

由于数字化处理可以及时修正调节,虚拟实在被建构成为一种开放性的人工实在。

3.虚拟的语义分析作为人工实在,以往的人造物多为自然的模仿物或能够与自然物融合的人工创造物,除了固执的神创论者之外,它们被视为与天然自然物具有同一性的人工自然物,而面对虚拟实在的时候,人们却不再考虑同一性检验。

原因似乎很简单:

它是虚拟的。

无疑,要对虚拟实在作进一步的思考,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理解虚拟实在这个词组中的"虚拟"的语义?

"虚拟"最初与"现实"是一对反义词,虚拟的意为潜在的。

后来,虚拟虽仍意味着潜在的,但主要指具有可能性的。

在拉朗德的《哲学词典》中,关于"虚拟"一词的定义是[xi]:

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某一特定对象中完全可能实现的东西,就如同一块大理石可以虚拟为"神像、桌子或马桶";从较为限定的意义上讲,虚拟即是在一个对象中预先确定的东西,它自身内部具备了一切可以使之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虽然从外部看不到这些条件。

故虚拟与可能性或潜在性相关,而与现实性相对。

这使我们联想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范畴潜在与现实。

亚里士多德认为,潜在性是可能有、但尚未实现的形式,现实性则有事物已有的形式[xii]。

在物理学中,"虚功"(virtualwork)和虚位移等概念中的虚拟就是潜在性和可能性的意思,虚功和虚位移分别意为可能做的功和可能发生的位移。

虚拟的第二种理解是"实质上的"和"实际的"。

通用的《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ALD)中对"虚拟的"(virtual)的一词的解释是:

实质上的,但尚未在名义上或正式获得承认。

在计算机技术中的虚拟存储器、虚拟服务器和企业管理中的虚拟组织等语汇中,"虚拟的"意味着"虽然是无形或非正式的,但在功能上相当于……"。

虚拟的第三种理解是"好像是,但毕竟不是"。

这种理解实际上与第二种十分接近,但与第二种理解所强调的地方略有不同,它强调的是虚拟的事物和过程与被虚拟的原型的差异,而前者则突出虚拟物和过程与原型的类似性和替代性关系。

虚拟实在中的虚拟的涵义包括上述三种,而且随着主体的情境不同而变化。

首先,当人们在局外思考虚拟实在时,虚拟实在的"虚拟"多为第三种涵义:

虚拟实在是计算机仿真和感觉共同创造出来的实在,而不是真正的实在。

其次,当虚拟实在的使用者沉浸于虚拟实在之中时,虚拟实在的"虚拟"可能演变为第二种涵义:

虚拟实在在感觉上跟真实的实在是一样的。

其三,当虚拟实在中的使用者通过虚拟实在研究和反思真实实在时,虚拟实在的"虚拟"进一步发展为第一种涵义:

虚拟实在是可能的真实实在。

从第三种涵义到第二种涵义的演变,表明虚拟实在可能导致各种实在的混淆。

对此,Ph.凯奥指出:

"虚拟图象没有一处是一目了然的。

在它们存在的某一特定时刻,它们确实通过一个视准仪或虚像显示器出现在你的屏幕或视网膜上,但此时出现的图象,只是还在不断变化的图象中的一个。

虚拟图象不但潜伏在原型中,而且还潜伏在你可以与这个原型不断进行的相互影响中。

而原型本身也要不断变化。

这是一种可怕的杂交,在人类制作图象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种情况。

"[xiii]无疑,这会令许多人文主义者担忧:

真实与虚拟、数字与模拟混合在一起,原型将越来越难以辨认,人们将无法弄清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第一种涵义似乎意味着一种反向的趋势:

既然虚拟实在是可能的真实实在,就可以用虚拟实在来认知真实实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从地图到雷达、从原子理论到黎曼几何实质上都是某种虚拟。

实际上,虚拟实在已经成为复杂性研究的一种有力工具。

例如,利用分形几何生成的虚拟实在可以模拟山脉、树和云彩的脉络、分枝与变形,蛋白质的可能性构造也可以用虚拟实在来探索。

然而,这种虚拟实在仍然只是一种数学的模拟,即便假定理论无误,也只能在可以用数字表示和精确计量的情况下才能把握真实,它们与真实实在之间仍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由此会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精致的数学模型不再只模仿真实实在,而且还会通过计算生成不依赖原型的超真实的虚拟实在。

这种超真实可能通过对真实形状的拓扑变形获得,例如,可以将反映一个人外貌特征的参数通过拓扑变换而获得他的几个子虚乌有的兄弟的虚拟形象,甚至使之活动起来。

同时,超真实还可以生成纯粹虚构的实在,例如,某科幻小说中的外星人可以成为虚拟实在的"原型",人们甚至可以评价这些"外星人"的"逼真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虚拟实在可能导致一种前所未有的情境:

真实实在与虚拟实在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不依赖于原型的虚拟实在成为一种自我指涉实体,虚拟实在成为一种超真实实在;本来用以再现真实实在的虚拟实在变得比真实实在还真实,词与物、能指与所指的再现关系不再有效。

对此情境的探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微观经验分析,即从主体认知的角度分析虚拟实在的沉浸体验;其二是宏观的社会文化透视,即从晚近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特征入手,进一步反思虚拟实在的文化哲学意涵。

二、虚拟实在的沉浸体验沉浸于虚拟实在是一种全新的认知体验,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使用者对经验世界的感觉和认知的界限淡化。

这种界限淡化的主要表现有二。

其一是身体感觉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主体的主要内涵不再仅是心灵的认知和基于心灵认知的理性实践,这一变化使身体成为主体的一个重要内涵,由此导致了"身体-主体"的出现。

其二,使用者沉浸于虚拟实在时,知觉与幻觉是合一的,构成了真实实在中所没有的"知觉-幻觉"感知模式。

在对此二点进行微观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讲进一步指出,沉浸于虚拟实在中的行为的实质是"我向幻觉行为",本质上具有显见的沉溺倾向。

最后,我们将探讨一种未来的可能情境:

由虚拟与真实混杂而出现的智能环境,并由此将讨论从认知经验层面引向文化和哲学等更为宽阔和深远的视界与景深。

1.虚拟实在中的"身体-主体"近代西方唯理论大师笛卡尔将感性的身体与理性的心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并以身心二元论作为科学的基础。

在笛卡尔看来,身体的知觉是不可靠的,惟有理性的心灵才能揭示世界的本质。

他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曾指出:

"现在我要闭上眼睛,堵上耳朵,脱离开我的一切感官,我甚至要把一切物体性的东西的影像都从我的思维里排除出去,或者至少(因为那是不太可能的)我要把它们看做是假的;这样一来,由于我仅仅和我自己打交道,仅仅考虑我[1][2][3][4]下一页

的内部,我要试着进一步认识我自己,对我自己进一步亲热起来。

"[xiv]然而,虚拟实在的出现,给笛卡尔设定的身体与心灵的关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虚拟实在就是感性知觉实在。

因此,在有关虚拟实在的哲学问题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虚拟实在所表明的是一种反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立场。

J.D.Bolter指出:

"依照笛卡尔的观点,由影像是不能获得真知的,故通过虚拟实在的头盔上的目镜也无法获得真知。

然而,虚拟实在用事实推翻了笛卡尔的这个观点。

通过使用者在影像中的漫步,所有抽象的东西都变成了一系列具体的可视物……虚拟实在的目的不是寻求理性的确定性,而是使个体获得随影像变换而移情的能力。

"[xv]在为迈克尔·海姆的《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一书写的序言中,克鲁格(M.W.Krueger)则直接谈到了身体的重要性的凸现:

"虚拟实在在以一种更加基本的方式改变着我们与信息的关系。

它是第一种让人主动利用身体来搜寻知识的智能技术。

这是否意味着抽象的符号的死亡以及坐姿智力的消失呢?

我们是否将要发明出新式的三维色彩加动画的符号来与我们进行交互作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让我们去阅读它们呢?

这种心与身的再结合会不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智能?

"[xvi]虚拟实在的实践表明,当使用者沉浸于虚拟实在之中时,身体的感性知觉的作用无疑显得较真实实在中更为重要,人与虚拟环境的关系不再以理性认知为主,而主要是感性知觉关系;而所谓沉浸就是使人只停留在感性知觉层面,不加反思地将虚拟实在作为行为的对象和环境。

为了理解身体的凸现对虚拟实在中人的行为的影响,我们借用一个现代哲学概念──"身体-主体"来对其加以分析。

最早提出"身体-主体"(body-subject)这一概念的哲学家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1908-1961),他希望通过这一概念,克服笛卡尔以来的身心二元论。

他所欲表明的是,应该将心灵的根源放在身体之中,放在世界之中,即身体和主体是同一个实在。

他认为,身体既是显现的主体,又是被显现的对象;既是存在着、经验着的现象,又是现象发生的场所。

人通过"身体-主体"向身体以外的空间的扩展而形成其意识的背景──知觉世界。

他说,身体不像其他事物那样在空间之中,身体既不在空间之内,又不在空间之外包围空间,身体之于空间犹如手伸向工具一样。

"身体-主体"的这种延伸就是知觉。

与此同时,他把世界说成是有生命的身体,把知觉联系身体-主体和世界的过程说成是"世界的肉身化"(incarnation):

一方面,知觉对外物的直接接触使身体-主体外在化;另一方面,外物向知觉的显现,意味着世界的内在化。

[xvii]由此,梅洛-庞蒂强调,世界就是我所感知的那个东西,知觉世界始终是一切理性、价值和存在的先行的基础。

无疑,从真实实在的角度来看,梅洛-庞蒂对知觉的基础性的过分强调是有失偏颇的,但对本身就是以知觉为基础的虚拟实在却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在虚拟实在中,沉浸即意味着主体对身体知觉的完全依赖性,同时,由于虚拟实在实质上是为人所控制的实在,故所谓"世界肉身化"的隐喻也是不言而喻的。

换言之,人在虚拟实在中的行为方式是以感性知觉为主的。

在体现、解释学、他性和背景等四种关系中,体现相当于知觉的延伸;解释学意味着认识的具体化和知觉化;他性关系反映出虚拟实在在知觉层面上的可控性;背景关系则说明了虚拟实在与身体-主体在知觉层面的统一。

沉浸于虚拟实在中的时候,"世界就是我所感知的那个东西"这一命题是成立的,虚拟实在就是一个人类知觉现象研究的试验室。

值得指出的是,在虚拟实在中,世界之所以就是我所感知的那个世界,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知觉的人工化:

头盔和目镜使得使用者的视界完全人工化;数据手套和数据服等则使人的其它知觉也完全人工化。

从某种角度来讲,正是身体知觉的人工化,使身体所感知的实际上是经过了预处理的虚拟的影像和感觉,是预先建构好的世界在人工知觉中的展开。

2."知觉-幻觉"感知模式在虚拟实在中,人对自己和世界的感知模式可称为"知觉-幻觉"模式。

一方面,身体的感官分明还在发挥作用,能接受各种可感觉的信息;另一方面,身体对自身的直接知觉被完全屏蔽,人只能通过想像整合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所获得的是没有真实性保障的知觉。

这种知觉同时具有知觉和幻觉的性质,我们可称之为"知觉-幻觉"。

"知觉-幻觉"感知模式表明,在虚拟实在中,知觉与幻觉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虚拟实在的建构就是一个使虚拟幻觉变得像真实知觉的过程。

许多亲身经历过虚拟实在的人都有这种体会。

柏雷(EricBailey)在《每日电信报》(DailyTelegraph)上载文介绍他第一次虚拟实在经历时指出,那是一种感知被包裹的感觉,直到你忘记还戴着一个笨拙的头盔,你是虚拟世界中只有一只手的人。

他还由虚拟实在联想到赫胥黎(A.Huxley)的小说《美妙的新世界》中的一种能够产生幻觉的瓶子[xviii]。

在"知觉-幻觉"感知模式下,人对身体本身的感受也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

在虚拟实在中,原来的身体可以变形为他人和他物,甚至被放逐:

"你无需身体;你可以拥有飘浮的视界。

你可以是顶帽子,是把茶壶;你还可以随着歌曲的旋律摇来摆去。

你可以是一颗雨滴或河流中的一滴水;你可以是你所欲体验的任何东西。

你能以某个物体的视角看世界,也可以拥有他人的视界。

"[xix]这表明,"知觉-幻觉"模式中的参与感知的"身体"是可变换的,是一个"身体"不断移情的过程,而这种移情又进一步导致了"身体的多重化"的幻觉。

"身体的多重化"表明,"知觉-幻觉"感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多重体验来形成某种通感,这与笛卡尔式的消除个别感觉因素的认知方式恰好相反。

在这种方式下,记忆与理解的模式会与传统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否会如有些人说的那样转向东方的道家之类的认知方式,还不能充忙下结论。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身体多重化"的幻觉实质上是虚拟世界的拟人化,而这会强化人对世界的控制欲。

3."我向幻觉行为"与沉溺现在我们来分析人沉浸于虚拟实在中的行为的本质。

上述微观经验分析表明,人作为"身体-主体"以"知觉-幻觉"模式来感知虚拟实在。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将看到,人沉浸于虚拟实在中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我向幻觉行为",而这种"我向行为"的一种天然趋势便是沉溺。

"我向幻觉行为"及其问题虚拟实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视与可感的人工环境,它的前身可以追溯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照相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