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8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docx

13课和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新课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

在初中阶段,我们要接触一门新的课程,这就是历史课。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那就让我们在对人类漫长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变得越来越聪明吧!

二、设问导读

1.元谋人距今年代_______,发现地点_________,是我国境内_____________。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发现地点在____________,使用______的石器,身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他们已经使用_____火,由于环境险恶,他们过着_____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______,发现地点在____________,他们仍用______的石器,但已掌握_____和______技术,已会_____取火,靠_____、______为生。

三、自我检测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蓝田人

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马坝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同点是()

A体质特征  B取火方式

C居住地区  D社会组织

4.下列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保留着猿的特征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人工取火

5.小明来到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距今约______的北京人()

A八十万年至三十万年

B七十万年至三十万年

C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八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6.元谋人生活在距今()

A约一百七十万年

B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C约一万八千年

D三四百万年

7.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A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

C元谋人遗址D半坡遗址

8.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蓝田人

9.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

10.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______。

11.北京人使用_____火,山顶洞人_______火。

12.北京人过着______生活,山顶洞人过着________生活。

四、巩固训练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位于_____流域。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淮河

2.根据片段联想:

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

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B、蓝田人D、山顶洞人

3.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语言的产生B、头脑发生变化

C、劳动D、制造工具

4.在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B、蓝田人

C、北京人D、山顶洞人

5.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

A已经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6.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猿人洞”重新启动大规模保护性发掘,在此次发掘中将不可能发现()

A北京人化石B用水遗迹

C大量陶器D大量石器

7.对山顶洞人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B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所以他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C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D山顶洞人走得很远,能到海边捕鱼

8.《韩非子》载:

“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山顶洞人B.元谋人

C.蓝田人D.北京人

五、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两个远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个远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2)假如这两个远古人类遇在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呢?

请依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描述一段他们的对话,对话中要体现各自的体质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温故互查:

古人类名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工具

用火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

洞人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比较

名称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情况

生活组织

观念

山顶洞人人

北京人

二、设问导读

名称

距今时间

地理位置

农业种植

陶器制作

生活阶段

建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

三、自我检测

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

A会建造房屋B出现原始农业

C使用磨制石器D原始手工业出现

2.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

C青铜器D铁器

3.如果你到西安旅游,会看到_____古人类遗址()

A半坡B山顶洞人

C大汶口D河姆渡

4.下列与半坡原始居民无关的是()

A使用磨制石器B种植水稻

C种植粟D使用骨制鱼钩

5.原始农耕时期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半坡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四、巩固训练

1.我们的祖先最早生活的地域是()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淮河流域

A

B

C

D

2.原始农耕时代,我国黄河流域的代表是,最早种植;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最早种植。

五、拓展探究

1.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2.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三项世界性的贡献。

 

3.原始农耕文化有什么特征?

 

4.观察下图,请回答:

 

 

 图一图二

(1)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吗?

 

(2)请你分析一下:

上图中哪一种房屋适合北方人居住?

 哪一种房屋适合南方人居住?

 结合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条件,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

 

(3)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你知道他们能够定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4)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3课华夏之祖

一、温故互查

项目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

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

距今年代

地理位置

使用工具

农业种植

陶器制作

房屋建筑

二、设问导读

1.炎黄战蚩尤发生在距今______年。

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首领有_______和______。

他们联合进来在_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强大的_____部落。

在这一战之后,他们二者结为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_____,这是____的前身,_____的主干部分。

2.“人文初祖”是_______,他对中华文明的主要贡献是建造______,制作____,教人们________,发明_____。

他的妻子_____发明了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_______,_______编出了乐谱。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____________。

3.黄帝以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是通过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

4.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做_______。

5.夏朝的建立时间_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夏朝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

这样,禹从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社会结束,________社会开始了。

三、自我检测

1.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曾经生活在________流域。

A黄河B长江C珠江D淮河

2.汉族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炎黄联盟——蚩尤——华夏族——汉族

B蚩尤——炎黄联盟——华夏族——汉族

C炎帝、黄帝、蚩尤——华夏族——炎黄联盟——汉族

D炎帝、黄帝、蚩尤——炎黄联盟——华夏族——汉族

3.下列人物中既做过部落联盟首领,又做过国王的是()

A、黄帝、炎帝B、尧

C、舜D、禹

4.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主要是因为( )

A他和炎帝结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B他和他属下的发明创造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C他是我国第一个皇帝

D他曾经打败了蚩尤

5.中国养蚕缫丝的技术始于_____的发明()

 A黄帝B嫘祖 

C炎帝D蚩尤

6.中华五千年文明开始于()

A元谋人时期

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黄帝时期

D夏朝建立时期

7.“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北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炎帝陵B黄帝陵

C始皇陵D中山陵

8.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A财富多寡B选贤与能

C是否有治水之功D家族谱系

9.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0.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四、巩固训练

1、为什么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2、黄帝及他的属下对中华文明有什么贡献?

 

五、拓展探究

1、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我国古代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第一单元复习课

一、温故互查

1.简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名称、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生活和形体特征。

 

2.简述原始农耕时期河姆渡原始居

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距今时间、地理位置、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日常生产生活。

3.简述炎黄二帝生活年代、地域、大战蚩尤的结果以及“人文初祖”的贡献与影响。

 

4.简述尧、舜、禹的社会地位、贡献与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办法。

 

5.简述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人物和影响。

 

二、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十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云南省B、贵州省

C、浙江省D、陕西省

2.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A种植粟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

3.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B、黄帝

C、尧D、舜

4.下列不符合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

5.住干栏式房屋的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6.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居住地区不同 ②体质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 ④装饰品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的国家

8.到北京参观古人类遗址,可以看到(  )

①元谋人 ②山顶洞人 ③北京人 ④半坡人 ⑤河姆渡人⑥大汶口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⑤⑥

9.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陶纺轮反映的是_______居民的生活情况()

  A、河姆渡 B、三星堆

C、半坡   D、大汶口

10.考古学家在对大汶口晚期墓葬考察中发现,规模和随葬品与早期差别很大,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

B、出现了私有财产

C、生产力进步,贫富分化出现

D、生产力倒退,贫富分化出现

11.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的进步表现在(  )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浙江绍兴建有大禹陵,主要是纪念大禹(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C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D建立第一个国家夏朝

13.《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居民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黄帝炎帝时期

14.学完“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

“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吗?

”同学们畅所欲言。

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哪一位的最科学()

A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

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社会

B并不是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C不是理想社会。

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

D是理想社会。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有尧、舜、禹这些杰出的首领,那时的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

 

(二)完成下列表格

远古人类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情况

观念

社会组织

(三)历史诊断题

下面是某位同学想象“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的生活”的写作片段,找出不符合史实之处,并加以改正。

早晨,红日东升,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

大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在喂养猪、狗、水牛等动物;有的在窑场烧制黑陶;有十几个小伙子在野外打猎,他们手持石斧,正在追赶一头鹿……天色愈来愈暗,劳动的人们开始陆续回家。

留在家里的一部分人已经准备好了晚饭,他们吃着大米饭,谈着劳动中的趣事。

夜深了,大家都回去休息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2)与人物轩辕有关的战争中,场面最为壮观的是哪一战役?

(3)某校要举办一期轩辕时期的发明图片展,除上述诗句提到的发明外,还可以选取哪些重要的发明?

 

(4)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

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

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

同黄河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遭受水土流失的土地,不仅庄稼长不好,连野草也不愿意在这里扎根。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之一。

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它们的伟大成果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历史》第一册

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

地是什么?

 

(2)古代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必然原因?

 

(3)读了上述材料后,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的感想。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