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53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中药比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但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善于清肺润燥,兼能凉血止血;

而菊花则平肝明目之力较强,并善于清热解毒,善治疔疮肿毒。

5、薄荷、牛蒡子、蝉蜕

薄荷: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薄荷、牛蒡子、蝉蜕均能疏散风热,透疹。

皆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咽喉肿痛及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证;

但薄荷辛凉疏散,芳香走散,其气轻清,长于疏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以疏散风热为主,发汗之力较强,风热表证无汗者多用之,且能疏肝解郁,用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

牛蒡子清宣滑利,发汗之力不如薄荷,但解毒散肿作用较好,长于清热宣肺祛痰,常用治外感风热,咳嗽咯痰不爽以及热毒疮痈肿毒、痄腮喉痹等证;

蝉蜕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可清肝热息风止痉,用于风热上攻,目赤翳障及惊痫夜啼、热盛动风等痉挛抽搐之证。

6、葛根、升麻、柴胡

葛根:

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升麻:

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柴胡: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柴胡、升麻、葛根,虽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

首先,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

升麻辛微甘微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

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但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

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属脾气虚者常配参、术,属热痢初起兼表者常配芩、连。

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

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7、石膏与知母

石膏: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湿热),煅后外用收湿敛疮

知母:

清热泻火(清气分实热、清肺胃湿热),滋阴润燥

石膏、知母同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治热病高热烦渴及肺热咳嗽。

然,石膏为矿物药,生用、煅用功异,生用具上述功能,且降火力强,并兼解肌,重在清解,又善治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痛及口舌生疮;

煅用收湿敛疮,治疮疡不敛、湿疹浸淫及水火烫伤。

知母为植物药,味苦甘而性寒,质润兼归肾经,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

8、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共同点: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各种湿热证、实火证、热毒证,常相须为用。

差异: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实火,尤长于清泻肺热,肺热咳嗽,痰黄稠多用。

黄连善清中焦湿热实火,尤长于泻心胃之火,为治疗心热烦扰不寐,胃火呕吐、消谷及湿热泻痢之要药。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实火,为治疗下焦湿热诸证所常用。

不同点:

黄芩清热安胎,治怀胎蕴热,胎动不安。

黄柏善泻相火,退虚热,治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为实热、虚热两清之品。

前人有“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之说。

9、金银花与连翘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

金银花、连翘均归心肺经,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风热表证及温病发热。

对疮肿,无论初起兼表或热毒炽盛均可;

对外感热病,无论在卫、气,还是在营、血均宜。

然,金银花甘寒香散,清透解毒力强,疮肿热毒重者尤宜,又治肠痈、肺痈及热毒血痢。

连翘苦泄微寒,长于散血结气聚而消痈散结,素有“疮家圣药”之誉,疮痈有肿核者尤宜,又治瘰疬痰核;

还兼利尿,治热淋涩痛。

10、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来源相近,均性寒,功善清热解毒、凉血,主治温病高热,温毒发斑、丹毒、痄腮、喉痹等。

不同的是:

大青叶寒苦咸,善凉血而消斑,温毒发斑最宜。

又治口舌生疮等;

板蓝根苦泄性寒,善解毒散结利咽,大头瘟及痄腮最宜;

青黛咸寒,善凉血而消斑,除毒温发斑易用外,又善治血热吐血、衄血;

还能凉肝定惊,治肝火烦肺之咳痰带血、小儿惊风、热疳;

外用能解毒收湿敛疮,治湿疹、湿疮。

11、白头翁、马齿苋与鸦胆子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

鸦胆子: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秦皮:

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均归大肠经,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热毒血痢。

然白头翁苦寒,善清肠胃湿热和血分热毒,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之要药。

此外,还治阴痒及疟疾。

马齿苋酸寒兼归肝经,善滑肠凉血,治热毒血痢;

能止血,通淋,治疮肿,崩漏,便血,热淋、血淋。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兼归肝经,且能燥湿,治痢效佳,热毒血痢和冷积久痢均宜。

能杀虫,截疟,蚀疣。

秦皮苦涩性寒,兼燥湿收涩,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

能止带,治湿热带下;

还能清肝明目,治肝热目赤肿痛。

12、山豆根、射干与马勃

山豆根: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射干: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马勃: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山豆根、射干与马勃均归肺经,善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治咽喉肿痛。

但射干苦寒,降火散血祛寒,适用于热结痰盛、瘀肿严重者;

山豆根大苦大寒,清火力强,适用于风热袭肺或肺有郁热者。

又,射干还长于祛痰行水,治痰饮喘咳中辘辘如水击声。

散结消肿,治久疟,经闭,疮肿,瘰疬等;

山豆根清胃火,治胃火牙龈肿痛,疮肿、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等,但有毒,用时宜慎;

马勃止血,又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击头痛眩晕。

13、生地与玄参

生地:

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生地与玄参同属于玄参科植物,均味苦甘性寒质润,均能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滋润肠燥,治热病邪入营血之舌绛口干、温毒发斑血热咳血、久病伤阴之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

其中,生地甘重于苦,归心、肝、肾经,长于滋阴凉血,阴血不足兼血热者多用,又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玄参苦重于甘,归肺、胃、经,长于清降火热,热毒炽盛兼阴虚者多用。

又善解毒散结,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及瘰疬痰核。

14、牡丹皮与赤芍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赤芍: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泻肝火

牡丹皮与赤芍同源于毛茛科植物,均苦微寒而归肝经。

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肠痈腹痛、痈疮肿毒及跌打瘀肿等。

然,牡丹皮兼辛味,并入心肾经,善透阴分伏热而退虚热,之热病后期之阴虚发热、久病伤阴之无汗骨蒸;

赤芍苦泄而专入肝经,善清泄肝火与止疼痛,治肝郁化火胸胁痛及肝火目赤肿痛。

15、地骨皮与牡丹皮

地骨皮:

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

地骨皮与牡丹皮能退虚热、凉血,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血热吐衄。

相异的是,地骨皮甘寒,退虚热之中又略兼润补,虽不伤阴但又敛邪之嫌,故善治阴伤重之有汗骨蒸;

又入气分,善清肺降火,治肺热咳嗽;

益阴生津,治内热消渴;

牡丹皮辛苦微寒,偏清散而性燥,虽不敛邪,但有伤阴之嫌,故善治阴伤不甚之无汗骨蒸;

专入血分,能活血化瘀,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不动血之优。

且善清泄肝火,又善治血热斑疹、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癥瘕、跌打瘀肿、热毒疮肿,肠痈腹痛,肝郁化火胸胁痛及肝热目赤肿痛。

16、羌活与独活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独活:

祛风湿,止痛,解表

羌活与独活同源于伞形科,辛散苦燥温通。

均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发表,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头风头痛等。

然,独活微温,药力较缓,主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

而羌活则性温,药力作用强烈,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头痛(后脑)及项背痛。

17、五加皮与桑寄生

五加皮:

祛风湿,不肝肾,强筋骨,利水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五加皮与桑寄生均归肝、肾经,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善治风湿痹痛,兼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者。

相异的是,五加皮性温,补肝肾力较强,又治肝肾亏虚之小儿行迟,还能利水,治水肿,小便不利,及脚气浮肿;

桑寄生性平,长于养血而补肝益肾,又治血虚兼风湿者,还能固冲任安胎,治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

18、附子与干姜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干姜:

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

附子与干姜同为辛热之品,均回阳、散寒止痛,治亡阳欲脱、脾肾阳虚或外寒直中、寒湿痹痛等。

附子有毒力强,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故为治亡阳证直首选药,又善于补火助阳,治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遗尿、尿频,以及阳虚水肿、外感、自汗、胸痹痛等;

干姜无毒力弱兼通脉,治亡阳证须配附子方效,又长于温脾阳,善治脾阳不足之脘腹冷痛吐泻;

还能温肺化饮,治寒饮咳喘。

19、附子与肉桂

肉桂:

温经通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附子与肉桂同为辛热纯阳之品。

既善补火助阳,治肾阳虚衰或脾胃阳虚所致诸证,又均善散寒止痛,治寒邪直中、寒湿痹痛、胸痹冷痛等。

然而附子有毒力强,又善回阳救逆,治亡阳欲脱以及阳虚自汗、阳虚外感等;

肉桂无毒力缓,长于引火归元,益阳消阴,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所致诸证,又入血分,善温经通脉,治经寒血滞痛经、经闭,以及寒疝腹痛、阴疽流注等。

20、川贝母与浙贝母

川贝母:

清化热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

清化热痰,散结消肿

川贝母与浙贝母药性均为寒凉,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肿之功,治痰多咳嗽、瘰疬疮痈等。

然川贝母偏于甘润,兼能润肺止咳,善治肺虚久咳,燥咳不已;

浙贝母偏于苦泄,清热化痰,散结力强,多用于痰热及外感风热咳嗽、瘰疬疮痈。

21、桑白皮、葶苈子

桑白皮:

清肺平喘(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桑白皮、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咳嗽喘满、水肿、小便不利等。

然,桑白皮味甘性寒,善清肺中痰热而降气平喘,治肺热咳喘宜用之;

葶苈子苦辛大寒,药力破强,既善泻肺中水饮而平喘,又善泻肺气之壅塞、通调水道而利尿消肿,治咳逆痰多、喘息不得平卧宜用之。

22、代赭石、磁石

代赭石: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磁石: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相同点:

均有平肝潜阳,平喘之功。

用治肝阳上亢,头眩目晕,及气喘。

 

不同点:

代赭石主入肝经,偏于平肝潜阳。

其降肺气,用治气逆喘息,还能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止呃、止噫,用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不止。

又能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出血。

磁石主入心、肝、肾经,偏于镇惊安神,用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

其益肾纳气,用治肾虚气喘。

还能聪耳明目,用治耳鸣耳聋、视物昏花等症。

23、牡蛎与龙骨

牡蛎: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敛汗、固精、止带)

龙骨: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敛汗、固精、止带)

牡蛎与龙骨味涩质重,生用均善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治心悸失眠、肝阳眩晕;

煅用均能收敛固涩,治滑脱诸证。

然龙骨长于安神,固涩;

又善收湿敛疮而治湿疮;

牡蛎长于潜阳育阴,善治肝阳眩晕、阴虚风动;

又能软坚散结,治癥瘕积聚、瘰疬痰核;

煅后制酸止痛,治胃痛泛酸。

24、羚羊角与牛黄

羚羊角: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牛黄:

息风止痉,(清心肝热),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羚羊角与牛黄为动物药,均归肝经而善清热息风,定惊止痉,治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

其中,羚羊角味咸性寒,长于清肝热,善平肝阳、明目,为治肝热头痛目赤、阳亢眩晕头痛所常用。

能清解心经热毒,治高热神昏;

牛黄味苦性凉,长于清心、化痰开窍,为治热入心包或痰热闭阻心窍之神昏口噤所常用。

能清热解毒,治疮肿、咽痛。

25、麝香与冰片

麝香:

开窍醒神,活血止痛

冰片: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麝香与冰片均辛香走窜,归心脾二经。

均善开窍醒神,治闭证神昏,常相须为用。

然,麝香性温,开窍通闭力强,为开窍醒神要药,闭证无论寒热皆可应用;

冰片性微寒,为凉开之品,开窍力较麝香为逊,主治热闭神昏,兼治寒闭。

其中,麝香入血分善于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既治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又治跌打瘀肿、疮疡、风湿顽痹,还能催产下胎,治胎死腹中、胞衣不下;

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外用治疮疡,初期者能消散清热,已溃者能防腐生肌,还可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耳道流脓等。

26、党参与人参

党参:

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人参:

大补元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参与人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之口渴等。

然,人参源于五加科,性微温而善大补元气,为治气虚欲脱第一要药。

又善安神增智,治心神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党参源于桔梗科,性平而补气力较缓,善补中气、益肺气;

又兼养血,治血虚萎黄等。

由此可知,人参力强,党参力薄,若以党参代人参用,则宜加大用量。

27、人参与西洋参

西洋参:

补益元气,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人参与西洋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均能补气生津,治气津两伤的烦倦口渴。

其中,人参性微温,补气力甚强,气虚、气阴两虚的重证、急症多用;

又善补脾气、益肺气,为治脾肺气虚证所常用。

还能安神、增智,治失眠、健忘;

西洋参性寒,为清补之品,补气力不及人参,但长于清火养阴,气阴两虚兼火者用之为宜;

又善养肺阴,清肺火,治阴虚火旺的咳喘痰血。

28、黄芪和白术

黄芪:

补脾升阳,益肺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黄芪和白术均性温,为温补兼利水之品,同能补气利尿、固表止汗,治脾虚气弱,水湿内停的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气虚自汗。

其中,黄芪补气力强,又善升阳,治中气下陷的脏器脱垂及气虚发热;

还善补肺益卫,固表止汗,治自汗盗汗;

托疮生肌,治气血亏虚的疮疡久溃不敛或脓成日久不溃。

通过补气又能生血、生津、摄血、行滞,治血虚萎黄、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气津两伤之消渴、气虚血滞之痹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白术兼有苦味而具燥湿之功,善治脾虚兼湿滞之证,又能健脾安胎,治脾虚胎动不安。

29、白术与苍术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版本一:

白术与苍术,上古通用,宋元始分,今列二种。

二药源于菊科植物,均味苦性温而归脾胃经,均善燥湿健脾,治脾虚湿停之泄泻或便溏、带下等。

然,白术兼甘味,以补虚为长,除善健脾外,又善补气、止汗、安胎。

还能利水,治水肿、痰饮;

苍术兼辛味,以祛邪为长,除善燥湿外,又善祛风湿,发表。

还能明目,治夜盲证。

配苦寒之品治湿热之疮疹、脚气及痹痛。

(故治脾虚气弱当用白术。

治湿浊中阻当用苍术。

治气虚自汗、气虚外感多汉及脾虚胎动不安当用白术,而治表证夹湿及风寒湿痹当用苍术。

若脾虚湿盛互见,二者当同用。

版本二:

两者都有健脾燥湿的功效,都可用于脾虚夹湿证的治疗。

白术以健脾为主,苍术以燥湿为主,白术还具有利尿、止汗、安胎的功效,还可用于水肿、气虚自汗证及脾虚的胎动不安的治疗。

苍术还具有解表和祛风湿的功效,还可用于外感风寒夹湿和风湿痹证的治疗。

30、北沙参与南沙参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

养肺胃阴,祛痰,益气

北沙参与南沙参:

两者都具有补肺胃阴、清肺胃热的功效,都可用于肺热阴伤、胃热阴伤的治疗,不同点:

北沙参的补阴清热作用强于南沙参,南沙参还具有补气和化痰的作用,还可用于咳嗽咯痰的治疗。

31、龟甲与鳖甲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鳖甲:

滋阴潜阳,清退虚热,软坚散结

龟甲与鳖甲:

两者都具有滋阴潜阳的功效,都可用于治疗阴虚阳亢证,阴虚内热、阴虚动风证;

龟甲还具有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心补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骨软证、崩漏、心虚失眠、健忘等,鳖甲还具有退虚热、软坚散结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癥瘕等。

32、桑螵蛸与海螵蛸

桑螵蛸: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

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外用收湿敛疮

桑螵蛸与海螵蛸,均均味咸归肝肾经,功能固精止带,治肾虚遗精,滑精、带下。

其中,桑螵蛸为昆虫卵鞘,性平,补敛并举;

又能补肾助阳,治肾虚阳痿;

还能缩尿,治遗尿、尿频;

海螵蛸为乌贼的内贝壳,性微温,功专收涩力强,无补力;

又能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治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及胃痛吐酸;

外用还能收湿敛疮,治湿疮、湿疹及溃疡多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