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53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docx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从源头上改变自己

教师节教师代表发言稿:

从“源头上”改变自己

能在会议上发言,我很荣幸。

为了不辜负这份嘱托,我想利用一点时间简要地回顾我十四年的教育经历,在对那些有审美意义的教育生活的审视与思辨中,呈现我的心路历程,向各位领导求教。

十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段,但对一个年轻教师来说,职初的十四年,却是他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教育这方热土上行走了十四年后,我对这一句话有了切肤的体验。

十四年来,我主要做了这样五件事情:

第一,不断地增强我的人格力量;第二,确定我的教育信仰;第三,确定我的学术操守;第四,确定我的认识范式;第五,寻找我的教学个性。

一、不断增强我的人格力量

回顾这十四年的成长,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的人格力量不断壮大。

我以为,教育需要科学、艺术,更需要境界,需要教师的具有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时刻保护自己的,是自己的人格选择。

反过来,真正能伤害自己的,也是自己的人格选择。

关注我的人格力量的壮大过程时,我每每处于惊慌的境地,因为我惊慌于自己以前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这几年,经历了一些事情,也到过不少地方。

在这样浅层次的积淀中,我的人格水平不断提升。

在成长中,我给自己确定了人格提升的目标。

我的人格提升的目标就是强调让我自己“向内看”“看自己”。

“向内看”“看自己”,不管是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都认为这是人格锤炼的一种策略,也是一个最高的目标。

西方哲学追求“认识你自己”,东方哲学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达到这样的境地,一个人就越接近了“至善”。

有了这样的人格底蕴,才能让我的心态平淡,目光平和,看待、观照我的教育生活。

不至于出现在不同时期因我的个人好恶、利益驱动而对同一个人、同一堂课、同一件事有截然相反的认识和评判,才能保证我对教育的解读是理性的,进而保证我的实践是健康的。

在几年的人格提升中,我主要是通过两个载体进行的,一是养成了静坐的习惯,二是读了一些哲学书。

——在我的人格框架中,我学会了远离与静坐。

这几年,我养成了一个静坐的习惯。

我家的书房很小,里面堆满了书。

墙壁上几乎是空的,只有东面墙上挂了一幅中堂。

而书桌正好对着空空的西墙。

我每每在晚间自己泡一杯茶,就坐在书桌前发呆!

有时一坐一个多小时。

坐在那里,心态很平静,却又浮想联翩。

故人往事、声色画面、书中情节等等,会在脑畔飞扬起来。

当时间消平了幼稚、不满、失落、悔恨……旧日的生活就会蜂拥涌上心来,滋润着我的生活,滋养着我的精神世界。

而这样的回头、审视往往是在静坐中不经意间就到来的。

这样的静坐,持续了几年,我也就想了几年。

《大学》有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在安静中,我对自己并不长的人生经历予以梳理,对我见到的人间万物、教育生活给予观照——我开始理解“万物静观皆自得”。

静,是合乎自然的,合乎天道的,合乎人性的。

我想,我在静坐中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远离和坚韧,并从中体会辽远的宁静感和自我独立的幸福。

——读一些哲学类的书籍。

定位于人格提升的哲学阅读,我的目光依然是围绕经典书籍进行的。

比如,作为国内经典之一的《道德经》,是非常有必要阅读的。

一部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在西方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道德经》的阅读,能让我们不断地思考人生。

比如《道德经》中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一句,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

这对于我的性格的坚强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道家的理想出于自然、基于自然,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才能发现自己找到自己。

通过如此彻悟自然,从中发现人的良性可能。

通过自然,通过自身的自然化,可以达到人类普遍之爱,即宁静、平和、自由、开放。

这时候,人不会疲于奔命,不会精疲力竭。

这样的人生境界,不正是一个教师应该有的吗?

回首几年来的人格锤炼过程,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酸楚感,很多体会连我这个亲历者也不能一一道来了。

只是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总还经常会有一种令人心悸的后怕感袭来,对我来说,这样的成长毕竟是一段携带着沉重精神负担的青春思想历程啊!

二、确定教育信仰

2004年月,我在济南市召开的全省召开的“全省‘人民版’‘品生’‘品社’教材培训会”上了一堂公开课《我成长的故事》。

那一堂课,不少同行认为我上的不错。

实际上,站在会场上,目送学生一个个安全地离开会场后,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了一句话:

五年之内,我绝对不能再上公开课了!

在准备这次课的过程中,我准备的很艰难,倒不是说教学流程设计的新颖、教材的挖掘等让我伤神!

而是我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我忽然间想起一个问题:

我的教育信仰是什么?

我的备课、上课、写作业修改建议等等,是不是都忠实地体现了我的教育信仰?

想了半天,我却找不到自己的教育信仰。

单纯把每一节课设计好了,也上出彩了,但那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性化存在,没有教育信仰支撑着我的课堂行为,为了满足个性化文化场域的需要,我不一定能上出学生需要的课,不一定能上出我一贯的教学个性。

我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清楚,再去上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感觉自己再上公开课的话,那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有时候,每当盘点我曾经上过的一些公开课,我都有点后怕——我取得了话语权和展示权,给别人的却是没有根基和灵魂的虚晃一枪,更严格一点说,我是不是在和听课的人员打马虎眼。

生命哲学也告诉我们:

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

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不少教师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进而确定属于自己的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基本形式,体现着教育的价值思想和教师的人格境界。

只要有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发生就一定有教育信仰在起作用。

方向找到了,我便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开始确定自己的教育信仰。

回顾五年来的努力,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是拓宽我的知识体系。

我集中阅读了两个方向的经典书籍:

思想史名家的著作和教育原典,给我理解教育、解读课堂教学现象提供理论支撑;二是边阅读便反思我的教育生活。

我先读思想史名家的著作与教育原典,先让我对思想史、教育基本理论有一个框架性的熟知,为我理解教育问题先奠定分析的价值起点。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一直生活在思想史、教育原典的文化氤氲中,这就好比是人的影子和人本身的关系。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

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

我们的教育行走无论体现形式如何,但“影子”是始终随着日升日落的,时长时短不假,但却走不出它。

另外,教育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讲,不就是经验的不断总结吗?

因此,没有一种理论是能固守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是天经地义的。

既然一切都是相对的,那么,人们追问到这种终极处,那些过去看似天经地义的东西就失去了立脚点。

从这个视野延伸下去,可以想到,连些思想史名家著作、教育原典也都是相对的规定,都是“旧法”,未必天经地义,未必就需要固守!

如果一直处于中心位置的知识体系不能解释新的教育世界,是不是可以寻求新的知识框架?

这时候,这种思维已经超越了知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引出思想与文化的转变。

换言之,在阅读这些经典的过程中,我也在有选择地、辩证地去读。

在阅读中,我也不断地让自己原有的积淀和书中的内容碰撞。

比如,在读到卢梭的言论时有了很多感想。

卢梭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句话乍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品味后你会发现,它对中小学童教育真是一剂良方。

卢梭认为: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看看今天的中小学生,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使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一本本教辅用书重重围困,困住了他们早晨看日出的闲暇,困住了他们课间闲聊的娱乐,困住了他们晚上睡觉的需求。

不少人自以为这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这样的教育不就是太爱惜时间了吗?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过分地爱惜时间”的教育正有蔓延到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趋势。

有教育良知的教师还是好好思索一下卢梭的几句话吧:

“什么叫虚度?

快乐不算什么吗?

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

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读了这些,我想,有时候,或许我们真该跳出教育来看教育。

在不断地阅读中,在不断地反思中,我慢慢积淀了自己对教育的一些认识。

比如:

我以为,文明社会的社会分工过于精细,导致教育逐渐变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与生活日益分化。

这种独立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教育与生命的本原关系,使教育远离生命,表现出对生命的遮蔽。

从本源上解读,教育是最具生命性的,因为它不仅要基于人的生命需要,关注人的生命发展,还要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再比如,我以为教育的概念界定更多的探讨教育应该是什么?

应该做什么?

而不是简单地界定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做什么。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曾写到:

“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

”关于教育的内涵也是“参不尽”的。

合乎历史规律与社会发展逻辑地揭示“教育”的内涵的演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

因此,笔者以为,要解读“教育是什么”,先得知道:

教育有一个根本的含义,但它的真实含义却要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中不断地出现新的厘定要素,而且,因为人的社会实践的内容的不同,他赋予教育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我以为,关于教育实践的落实,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去做,追求的是让效益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教育这片领地,是不适合出新闻的地方。

在参见工作的初期,我曾经想功利性地确定一些教育策略,让这些教育策略就像诸葛孔明在关键的时候留下的锦囊一样,能让我“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或者“锦上添花”“双喜临门”,超越我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教育困境或文化困境。

但是,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些想法不光很功利,很肤浅,更很幼稚。

走到今天,我忽然间明白了,只要我有了自己对教育的信仰,我的任何实践行为都是有一以贯之的色彩的,是相对理性的,取得效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不经意间,五年已经过去了,我现在依然很慎重对待自己的日常行为。

因为,我的教育信仰的确定仍在前行的过程中,需要我做的事情很多。

三、确定学术操守

一个教师要想取得专业尊严,就必须确定自己的学术操守。

学术操守是一种职业信念和从业觉悟。

具体地说,就是需要一位教师要耐得寂寞、刻苦钻研、实事求是、传承创新、开拓发展,既不为“名”所诱,也不为“利”所动,体现为一种学术理想和文化执着,从而演绎为学界使命、知识奉献和专业建树。

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世俗功利对文化责任的侵袭瓦解,焦灼欲望对知识内核的销蚀分化,浮躁心态对学术修炼的冲突颠覆,学术操守似乎已渐行渐远。

这样的职业操守和行为,既不能为公众提供必要而基本的文化资源、知识养料和精神参照,也不可能为社会提供必需的学术积累、科技成就,也不可能形成对知诚然,学术操守和文化人格的失落,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及体制机制诸问题,但学界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信念、放弃追求、放弃底线。

几年来,我在具体的实践中,给自己确定了“善待研究”“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学术操守追求。

——“善待研究”就是要严格保证教育研究的可靠性,换言之,要保证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一项课题研究必须有可靠性,这是对研究者的最起码要求。

这里的可靠性有两层内涵。

一是指研究要有效度。

一项课题研究必须基于事实或证据,能够被证明;还要讲究研究结果被推广到其他时空条件下的程度,推广的程度越高,则这一课题研究的效度就越高。

二是指研究有信度。

一项课题的研究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体现了研究的信度;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一项研究,亦可体现研究的信度。

换言之,如果一项课题研究是有信度的,那么课题研究在使用相同方法、相同条件的情况下得出的研究结果应与先前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

参加工作之后,我就致力于生态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尽管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导报》等报刊的关注,但这一课题的研究我现在仍在进行,我想在反复地研究中寻求研究的可靠性。

——“善待他人”既是做人的规范,也是一种学术规范。

这一规范强调:

一要分清自己的研究与他人研究的界限,不允许剽窃和非法占有他人成果;二是要讲求学术民主,在学术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要尊重别人不同的意见;三是在涉及学生或有关教师的研究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主性,确保对他人无伤害;四是自己呈现的研究成果,一定不要误导别人。

作为一个严肃的教师,“善待他人”乃是一个基本的学术伦理要求。

比如自己呈现的研究成果不要误导别人,我是受到了我对象的教育研究实践的启示。

我对象作为教育部、山东省班主任培训项目组的成员,曾参与策划了教育部、山东省班主任培训教材的编写。

并完成了初中分册等书的编写任务。

由于有关部门的时间限制,这些教材很快就出版了,我对象一直对此不是很满意。

这几年,他到全国各省份去做班主任培训讲座的时候,发现有些学校用这些教材出一些考试题目来考查本校的班主任,以此来提高班主任的素养。

我对象每当看到这些试题就很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坚持一下自己的意见,把这些教材多修改几遍。

鉴于他的反思,我这几年参与一些教材、课程编写的时候,也是尽量晚交稿,这样我就可以多一些修改的时间。

——“善待自己”。

我以为,一个教师在学术上善待自己,就是要做到客观公正的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效益。

“没办法,人家需要我这样做!

”“我只要把别人的教学实录稍微修改一下,就能为我的观点提供支撑。

我还是改一下吧!

”……如此等等。

“我这样做,是迫于现实需要或逼迫!

”这几乎成了一些学术操守不坚定的教师的所谓的“合理理由”或“思想资源”。

于是,借用这种理解和解释,一些教师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合理行为。

换言之,借用这种理解和解释,一些教师可以求得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变时的心理平衡,于是一些老师也就“名正言顺”地“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学术操守。

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能“善待自己”的体现。

四、确定认识范式

审美畏怯是人的一种奇特的心情,大多产生于那些将见未见的从小知名的事物。

那个事物可能是一处名胜古迹,可能是一位名师,可能是一本书。

年轻时会欢天喜地的直奔那个事物而去,年长后便懂得这种事物并不很多,看掉一个就少一个。

因此愈加珍惜起来。

不怕没看到,只怕看到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一种隆重的机遇浪费了,见到了那一事物却没看出真正的意义和内涵来。

那么,这是不是浪费了资源呢?

这的确是一种浪费。

虽说是人之常情,却很难被一般的教师注意到。

为了确定我的认识范式,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事情。

一是熟知自己的“前理解”系统。

面对新的事物或全新的自己时,人们都会意识到在自己的知识背景中寻找资源,学得多了,就发现自己理解新事物和全新的自己时,不像吃罢中餐吃西餐那样容易,人们是无法摆脱自己已经具备的价值积淀、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就仿佛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一样。

要接受新事物和全新的自己,还是要把新事物、新自己先转变成自己可以接受的内容和形式。

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前理解”系统。

这不是玄想,而是一种真实再现!

二是分析、借鉴别人的经验要有现场体验。

研究别人的教学实录要有现场体验,先要读名师的著作和文章。

不读一读名师的著作或文章,不能先建构一个名师对教育的愿景世界,无法真正到他们所展示的课堂的现场,感受那里面特有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

这样来解读一堂课的实录,尽管阅读他们的著作和文章时自己并没有看到那一篇实录,似乎是个空白,但实际上,那空白的地方却写满了文字。

五、寻找我的教学个性

进入个性化发展阶段,是每一个教师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十四年来,我在不停地实践中,一直奔着一个方向去,那就是寻找并确定我的教学个性。

为了形成我的教学个性,我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确定学习、反思、交流、研究、提高的“教”“学”“研”同期互动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是确定了我的“一日十问”。

这“十问”包括:

上今天这一课前,我还有那些工作没做好?

课堂上我组织教学的情况怎么样?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

学生在这一堂课上学到了什么?

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实了吗?

我今天读书了吗?

我今天快乐吗?

我今天写作了吗?

我今天规划的事情还有哪些每做完?

我对今天的满意程度?

“量子光学”之父罗伊·格劳伯于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此之前,他为伊格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整整清扫了11年的颁奖现场。

伊格诺贝尔奖是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幽默科学杂志《不可能的研究记录》举办的“搞笑诺贝尔奖”,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

更让人感动的是,已经82岁的格劳伯在2007年仍对那些希望他放下扫把的人说:

“手中的扫把,我将一直握下去,因为它能够让我清醒、执著地去做自己的事情,这是我清扫心灵的扫把。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经常性清扫自己的心灵,时时处处地让自己从心灵深处——源头上改变自己。

只有意识形态这一根本性的东西改变了,外在的行为产生才可能一系列的改变。

如果说,这一次发言想让我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验的话。

我想,十四年来的成长,这就是我的最成熟的经验。

真正的人生选择,是一种没有参照坐标的自我挑战。

面对教育,一个年轻教师可做的事情很多,容易让人眩晕、迷失乃至莽撞。

幸运的是在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我逐步认识了自己,拥有了自己的教育概念,并找到了我能实践的教育内容。

一路走来,有过曲折,有过失误,也犯过错误。

这些年来,关心我的领导和朋友们对我在专业成长上迈出的每一步,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及时的提醒。

对于一个太理解你的人或团队,讲任何感谢的话都显得多余和俗套。

但是,不说又让我于心不安:

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