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57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

期中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高一学年语文学科试卷

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基础知识(共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包扎(zā)徇私(xún)箴言(zhēn)掎角之势(jī)

B.弄堂(lòng)盥洗(huàn)歆享(qīn)龇牙咧嘴(zī)

C.恫吓(tòng)蚍蜉(pǐ)桌帏(wéi)殒身不恤(yǔn)

D.窈陷(yǎo)消弭(mǐ)屏退(bǐng)少不更事(gēng)

答案:

D。

A.徇xùn私掎角之势(jǐ)B.盥洗guàn歆享xīnC.恫吓dòng蚍蜉p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协迫怄气流水帐诘屈聱牙

B.通牒九州白内障攻城略地

C.赫免惫懒圆舞曲貌和神离

D.尘介帷幄变速挡层峦迭嶂

答案B。

A胁迫流水账C赦免貌合神离D尘芥层峦叠嶂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______:

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3)制造1.20京广铁路爆炸案的罪犯终于________,被逮捕归案。

 

(4)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真是________。

   

A.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B.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C.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D.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试题答案:

 B     “作茧自缚”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坏的后果,语意比“自作自受”重;“玩火自焚”玩弄火者,自身遭焚,比喻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自作自受”由自己的不良行为招致的后果,应由自己承担。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是()

A.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B.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根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C.这支队伍本来就英勇善战。

如今又更新了装备;简直是为虎傅翼。

D.这个设计师独出机杼的设计,使他成为T台上的亮点.

答案:

B。

B“言人人殊”每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指对同一事物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使用恰当。

A.令人侧目侧:

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褒贬使用不当。

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独出机杼,独:

独特,特别;机杼:

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两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牛、务实渐进,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

B.近年来,联合同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不断发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警告:

2014年全球饥民人数已高达10亿之巨。

C.苹果公司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创新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更重视用户的应用体验,凭借专业精深的技术帮助用户加速采用以及有效使用苹果系列产品。

D.在城市建设中,既要有超前意识,义要从保持城市个性、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立场出发,秉持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依法治理的要求,来建设和规划。

【答案解析】C解析:

A项,成分残缺,“务实渐进”后面应加“的方式”;B项,“高达”与“之巨”重复,删去“之巨”;D项,语序不当,“建设和规划”应改为“规划与建设”。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宾司前代司长鲁培新表示,APEC服装的设计由外交部主抓,经过严格招标和层层选拔,最后拟采用东道国首脑本人的意见为准。

B.作为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王洛宾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民歌,创作出能赢得观众喜爱的富有民族风味的歌曲。

C.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那为理想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深深地打动了世界人民的心,甚至为她唏嘘落泪。

D.“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

D解析:

A“拟采用……为准”句式杂糅,“APEC服装的设计由外交部主抓”改为“外交部主抓APEC服装的设计”。

B“无时无刻不忘”否定不当,改为“无时无刻忘记”C“甚至为她落泪”偷换主语。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答案】D

【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比如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

排除法,即选D项。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战国初期的诗歌共305篇,最初只称“诗”,后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后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徬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等。

C.史书在体例上分为三种:

国别体、编年体和纪传体。

《国语》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的班固。

D.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答案:

D(A“战国时期”改为“春秋中叶”,B《故事新编》是小说集,C《国语》是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共8分,每题2分)

9.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A.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B.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则将焉用彼相矣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楚

10.下列选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倔起阡陌之中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君子生非异也所守或匪亲

C.外连衡而斗诸侯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暴秦之欲无厌赢粮而景从

11.下列加点词不全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c)

A.

(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暮去朝来颜色故

B.

(1)下饮黄泉

(2)蚓无爪牙之利

C.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剑阁峥嵘而崔嵬

D.

(1)整顿衣裳起敛容

(2)凄凄不似向前声

1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①故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⑤尊贤而重士⑥使人听此凋朱颜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⑧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⑩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A.①⑥/②⑧⑩/③⑨/④⑤/⑦B.①⑥⑧/②⑩/③⑨/④/⑤/⑦

C.①⑥⑧/②⑩/③/④/⑤⑨/⑦D.①⑥⑧/②⑩/③⑤⑨/④/⑦

13.下列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A.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不拘于时其势弱于秦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社稷之臣也为天下笑者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无乃尔是过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未之有也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

A.不赂者以赂者丧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

D.师不必贤于弟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二)课外文言文(共22分)

课外文言文(共22分)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

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

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

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

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

奭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

”概不答。

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加直集贤院。

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来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

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

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

饶奭编造流言说:

“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

”赵概没有搭理。

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陶、奭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以来)整个红州府都为之惊惧。

升任直集贤院。

(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

召修起居注。

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

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

逾岁,概始代之。

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

“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

”不报。

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

“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乃止。

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

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擢枢密使、参知政事。

数以老求去。

朝廷召赵概编修起居注。

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

赵概知道后,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为章阁待制,欧阳修于是任知制诰。

一年多,赵概才取代欧阳修。

苏舜钦等人聚众宴饮被罢逐,赵概说:

“参加宴饮的都是馆、阁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们罢免,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生怨恨,这非国家之福。

”(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谏官郭申锡因议论有关事情违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于他,赵概说:

“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

”皇上因此没有对郭申锡治罪。

任职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任御史中丞。

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没能任宿卫一职。

赵概被提拔为枢密使、参知政事。

几次借年老要求辞职。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神宗赐诏曰:

“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

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

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熙宁初年,赵概任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自左丞转任吏部尚书,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书,从来没有(先例)。

(后来赵概)以太子少师这一身份(或:

职务)辞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集古今谏争之事,编写《谏林》一百二十卷呈给皇上。

神宗赐诏说:

“因年老辞官回家的官员,一般都是以不让自己的说辞、议论等传至朝廷为高。

唯卿有志爱君,即使退处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

我当把这本书放在座右(指拿起来方便),不时地用来审视阅览。

”元丰六年去世,年八十八。

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概秉心各平,与人无怨怒。

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

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赵概秉性和平,与人没有怨仇。

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

(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人照顾非常周到。

欧阳修对待赵概一向冷淡,(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他无罪,说欧阳修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

欧阳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开始叹服赵概是一个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

①请郡:

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②觖:

因不满意而怨恨。

③抗章:

向皇上上奏章。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虞:

忧虑,忧患

B斩之以徇徇:

巡行示众

C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坐:

触犯

D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

卒:

士兵15c(坐:

因为)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D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不拘于时,学于余16B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赵概为官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④自左丞转吏部尚书⑤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⑥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

A.③⑤⑥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17(3分)C.(②是他能够发扬风格;⑥表现他重情意)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

后来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各,与人无怨怒。

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向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18(3分)A(“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概括不正确,应是“赵概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第Ⅱ卷(112分)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5分)

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在表面上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

(“面从”1分,“黜”1分,“何以示天下”宾语前置句1分,整个语句通顺2分)

(2)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5分)

等到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

(“狱”1分,“明”1分,“为所”和为表被动1分,“可以”1分,语句通顺1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1题。

(11分)

泊白沙渡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真山民,南宋遗民,亡国后,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

山民,即山野之民。

20.“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

(5分)

“邀”邀请,这里运用拟人手法,(1分)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月在天上,影落船中,就好像是诗人邀来同眠似的,(2分)充分写出来诗人夜泊沙渚的孤寂之情。

(2分)

2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6分)

情感:

①置身山野的怡然之情。

诗歌的前六句写“日暮”时渡头月明鸥栖,灯影渔舟,枕边听涛之景,描写出一幅清幽自然的画面,表现出诗人置身山野的怡然自得的情感。

(3分)②对家园故国的思念之情。

诗人一个人在船上,清幽自然之景显得空寂、苍茫,“离怀”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念家而不得归的孤寂落寞之情。

(3分)③亡国的哀痛之情。

诗人听到“不如归去”的杜鹃啼声,更令人难堪,暗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寄寓亡国之痛。

(3分)(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

22.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一分)

①,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③,以手抚膺坐长叹。

④,潦倒新停浊酒杯。

⑤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⑥,四弦一声如裂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卖蚯蚓的人汪曾祺

我每天到玉渊潭散步。

玉渊潭有很多钓鱼的人。

钓鱼旺季常可以碰见一个卖蚯蚓的人。

他慢慢蹬着一辆旧自行车,有时扶着车慢慢走。

走一截,扬声吆唤:

蚯蚓来——

有的钓鱼的就从水边走上堤岸,向他买。

来买的掏出一毛钱,他就从一个原来装油漆的小铁桶里,用手抓出三十来条,放在一块旧报纸里,交过去。

有人只买五分钱的,也有人要求再添几条。

“添几条就添几条,一个这东西!

”蚯蚓这东西,泥里咕叽,原也难一条一条数得清,用北京话说,“大概其”就得了。

这人长得很敦实,五短身材,腹背都很宽厚,看起来是不会头疼脑热、感冒伤风的。

衣服都是宽宽大大的,褪了色,而且带着泥渍,但都还整齐。

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只看到风、太阳和尘土。

只有他剃了头,刮了脸,才看到本来的肤色。

新剃的头皮雪白,下边一张红脸,看起来就像一件旧铜器在盐酸水里刷洗一通,刚刚拿出来一样。

天天见面,熟了,我们碰到了总要点点头,招呼招呼,寒暄两句。

有时他在钓鱼人多的岸上把车子停下来,我们就说会子话。

我问他一天能卖多少钱。

“一毛钱三十条,能卖多少!

块数来钱,两块,闹好了能卖四块钱。

“不少!

”   

“凑合吧。

“您一直就卖蚯蚓?

“不是!

我原来在建筑工地上当壮工。

退休了。

退休金四十几块,不够花的。

我算了算,连退休金加卖蚯蚓的钱,有百十块钱,断定他一定爱喝两盅。

我把手圈成一个酒杯形,问:

“喝两盅?

“不喝。

烟酒不动!

那他一个月的钱一个人花不完,大概还会贴补儿女一点。

“我原先也不是卖蚯蚓的。

我是挖药材的。

后来药材公司不收购,才改了干这个。

”他指给我看,“这是益母草,这是车前草,这是红苋草,这是地黄┄┄这玉渊潭到处是钱?

“您怎么会认药材的?

是家传?

是学的?

“不是家传。

有个街坊,他挖药材,我跟着他,用用心,就学会了。

这北京城,饿不死人,你只要肯动弹,肯学!

我在玉渊潭散步,经常遇见的还有两位,一位姓乌,一位姓莫。

乌先生在大学当讲师,莫先生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

乌先生听我和卖蚯蚓的闲谈,问我:

“你为什么对这样的人有兴趣?

从价值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人属于低级价值。

莫先生不同意乌先生的意见:

“不能这样说。

他的存在就是他的价值,你不能否认他的存在。

“他存在,但是充其量,他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填充物。

“就算是填充物,‘填充’就说明他存在的意义。

你不能否认他也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哪怕是极不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自然界需要维持生态平衡一样,社会也需要有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说,这种人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需要的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呼啸着前进的、身上带电的人!

而这样的人是历史的遗留物。

这样的人生活在现在,和生活在汉代没有什么区别,——他长得就像一个汉俑。

我不得不承认,他对这个卖蚯蚓人的描绘是很准确且生动的。

乌先生接着说:

“他就像一具石磨。

从出土的明器看,汉代石磨和现在没什么不同。

现在已经是原子时代一一”

莫先生抢过话来,说:

“原子时代也容许有汉代石蘑,石磨可以磨豆浆,你今天早上就喝了豆浆!

他们争执不下,转过来问我什么看法。

我说:

“我只是想了解了解他。

我对所有的人都有兴趣,包括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和这个汉俑一样的卖蚯蚓的人。

这样的人在北京还不少。

他们的成分大概可以说是城市贫民。

捡破烂的、捞鱼虫的┄┄我对他们都有兴趣,都想了解。

我要了解他们吃什么和想什么。

用你们的话说,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我是个写小说的人,对于人,我只想了解、欣赏,并对他进行描绘,我不想对任何人作出论断。

对于这个世界,我所倾心的是现象。

我不善于作抽象的思维。

我对人,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审美意义。

你们可以称我是一个生活现象的美食家。

这个卖蚯蚓的粗壮的老人,骑着车,吆喝着‘蚯蚓——蚯蚓来!

’’不是一个丑的形象。

——当然,我还觉得他是个善良的、有古风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至少不是社会的蛀虫。

    (选自《汪曾祺全集·小说卷》,有删改)

2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文章平铺直叙,情节比较简单,波澜不大;主要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

B.四十几块的退休金加上卖蚯蚓的钱,卖蚯蚓的人每月有百十块钱的收入,他自己花不完,每月都会贴补儿女一点。

C.乌先生认为卖蚯蚓的人“长得就像一个汉俑”,这个比喻形神兼备,既写出人的外貌特征,又评价了他存在的价值。

D.“这是益母草,这是车前草,这是红苋草,这是地黄┄┄这玉渊潭到处是钱!

”这句话表明卖蚯蚓的人既用心又会赚钱。

E.“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只看到风、太阳和尘土”,说明卖蚯蚓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饱经风霜但是身体强健。

 

(1)C项3分,A项2分,D项1分。

(B项,错在“每月都会贴补儿女一点”,原文只是推测。

D项,“赚钱”之意表现得不充分,这只表明他知道用什么方式赚钱。

E项“身体强健”无依据。

25.文中卖蚯蚓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①质朴豪爽:

卖蚯蚓时,随手一抓,有时添几条;

②吃苦耐劳、自食其力:

挖药材、卖蚯蚓,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③积极乐观:

生活在社会底层,却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④勤学好问:

向街坊学习药材知识等。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26.简析“我是一个生活现象的美食家”这句话的含义。

(6分)

①对这个世界,作者所倾心的是生活现象,想描绘各种人的生活;

②对人,不关注其存在价值,而更多地关注并发现其审美意义;

③作者一直在对生活现象进行审美,他从老人身上发现了人性之美;

④作者借此来对具有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的乌先生之类人予以婉讽。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27.乌先生和莫先生对话的情节,在文中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