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58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docx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

综合安防平台要求

6、安全防范系统(SAS)

6.1安全防范系统总体要求

广电中心的安全防范系统应具备纵深多层次、全方位、统一管理的系统特点,既要满足重要区域重点部位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安防要求,又要具备办公应用便利性和一定程度的公众开放性,应充分按照“人防、物防、技防”三要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分析广电中心建筑群提供的“物防”特点,充分调研分析广电中心办公区域、重要工艺区域及公众开放区域的出入管理及安全保卫需求的“人防”特点,将安防系统提供的“技防”能力与“物防”、“人防”有机结合,并将广电中心办公管理与安全保卫制度纳入到安全防范系统功能,体现安全防范技术为办公及物业提供管理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实现多层次、全方位、重要区域重点部位重点防范的系统特点与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6.2安全防范系统范围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库)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等;

6.3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原则

福建省广播电视中心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设计具体原则如下:

●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

●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响应的防护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6.4安全防范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应设置在禁区内(广播中心区一层中央控制室),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监控中心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监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监控,实现由中央控制室对全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自动化管理。

安全管理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他子系统的运行。

●应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

应设置足够容量的数据库。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应留有向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安全防范子系统的管理计算机,应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系统集成。

应留有向外部公安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园区周界、出入口、主干道的监控图像预留纳入“平安福州”城市综合安全防控体系的接口。

6.5视频监控系统

6.5.1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要求

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要求,对必须进行视频安防监控的场所、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视频传输、显示、记录与控制,并应具有图像复核功能。

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有图像复核功能,重要出入口或重点部位应具备图像复核加声音复核功能。

6.5.2视频监控系统范围

●园区出入口、主干道、周界等部位具备视频监控,对人员流动进行视频监控。

●电视中心区、广播中心区地下一层至一层的楼梯间通道,各楼层电梯前厅、大楼对外出入口、电梯轿箱、屋面平台、重点房间(财务室、机要室、计算机网络机房、中央控制室、UPS室)以及电视中心区的参观通道设置视频监控。

●在电视中心区、广播中心区的一层的职工入口大厅以及二层主入口大厅处设置拾音器。

●在电视中心区八层的保卫室、广播区中心区五层门厅处设置拾音器。

●演播中心的地下一层电梯前厅、大楼的对外出入口、剧场休息厅、候播厅、屋面平台、电梯轿厢以及重要用房(多功能厅)设置视频监控。

●变配电室、高/低压配电机房、柴油发电机房等重要设备用房设置摄像机。

●在广播中心区直播室、数字专业台播出室等工艺区域重点防护功能间设置摄像机。

●在演播中心区演播室、剧场等工艺区域内部设置摄像机。

注:

监控点分布及摄像机类型详见《福建省广播电视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点位表》

6.5.3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应根据广电中心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大楼内(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及重要部位和场所等进行24小时视频探测、图像实时监视和有效记录、回放。

●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

●应实行24小时录像,记录图像清晰度指标应不低于352×288点像素水平,记录图像连续性指标应不低于25帧/秒,信息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0日。

●记录可采用移动侦测技术,要求应防范目标移动时立即进入连续记录方式;

●观察被摄录目标的回放图像应能辨别出防范目标的面部特征;

●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编程、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时间和日期显示。

●应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

当报警发生时,应对报警现场进行图像复核,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显示。

●系统应由中心集中供电,现场变压后提供前端设备使用,中心应配置UPS电源。

●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并提供许可证明。

6.5.4视频监控系统深化设计要求

1)前端部分

本次摄像机类型包括室外一体化球型摄像机、室内一体化球型摄像机、高清晰度彩色枪式摄像机、低照度彩色枪式摄像机,日夜型彩色转黑白枪式摄像机、宽动态彩色枪式摄像机、彩色半球摄像机、电梯专用彩色半球摄像机等类型,应针对监看区域要求及现场环境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选用;

园区公共区域监控点(共27个点)应考虑摄像机及室外光端机柜防雷措施,要求对视频、控制、电源等相关传输线路进行防护,并做好设备防护接地。

各部电梯(共15部)要求设置楼层叠加器,通过电梯桥厢内的监控点配合,完成对电梯上行、下行以及所电梯所在楼层的显示。

前端监控点应根据摄像机的类型及现场整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防护罩,如球型防护罩、室外矩形防护罩、室内矩形防护罩等;

2)传输部分

根据摄像机及拾音器的分布,在相应楼层(区域)设置数字式视频光端机,完成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信号、控制信号及音频信号的传输。

设置的光端发射机必须保证单台带有的视频输入端口不大于8路,各楼层设置的光端机中,不少于1台带有以太网端接口,以太网端口以用于其他智能化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等)的信号传输。

从广播中心区一层的中央控制室分别拉1根6芯的多模光纤至光端发射机所在的楼层(室外光端机柜),每台光端机分别占用1芯光纤。

前端监控点到光端发射机之间,视频线部分,室外监控点采用SYV75-9同轴电缆,大楼内部监控点采用SYV75-7同轴电缆(电梯桥厢内监控点在电梯竖井内的随行电缆由电梯厂家负责提供),云/镜控制线采用RVVP2*1.0,音频线采用RVVP3*1.5。

注:

光端机配置及类型详见《福建省广播电视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光端机配置表》

3)电源部分

由中央控制室UPS主机集中提供A220V至楼层安防接线箱(室外光端机柜),楼内强电线路采用RVV3*2.5,室外强电线路采用防水型的YZ3*1.5通过变压转换成DC24V/DC12V提供给视频光端机、监控点及拾音器。

4)中心部分

中央控制室的主控设备包括矩阵切换主机及控制键盘,矩阵切换主机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视频要求不小于352路输入,32路输出,并支持扩展。

完成对摄像机画面进行切换显示、字符叠加,对一体化快球摄像机进行角度、方向遥控及光圈变焦、聚焦、预置位等功能进行控制。

矩阵切换主机结合管理计算机、视频矩阵主机控制管理软件,具有主机设置,电子地图,报警管理和图像切换显示功能。

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控制信号,拾音器的音频信号以及本地监控分中心分割画面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室的机架插卡式视频光端接收机进行信号还原,还原后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并接入中心配置21台十六路硬盘录像主机(其中1台带有16路音频输入端口)进行临时存储,存储容量要求满足当日各监控点24小时实时录像要求为准,还原后的控制信号接入矩阵切换机。

硬盘录像主机带有以太网口,接入中心24口网络交换机,通过局域网将硬盘录像主机存储的当日各监控点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网络存储设备(IPSAN)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24小时/天),总容量不少于48T,前端重点部位摄像机(占总量1/4)录像及回放分辨率达到FULLD1(704*576),其余前端摄像机的录像及回放分辨率达到CIF(352*288)以上。

中央控制室设选用30台20”液晶监视器和2台40”液晶电视用于对前端监控点进行集中监视显示,屏幕墙样式设计能满足液晶监视器挂墙式安装的需求,控制台要求设计为平面式控制台;

中央控制室要求能对演播中心区I、II一层的主要人员出入口以及演播中心区III段二层的候播厅入口进行视频移动侦测,根据管理需要在中心对现场画面进行设定,具备方向性移动识别报警功能。

5)广播中心区五层直播室/六层数字专业台播出室内设置的监控点,视频信号传输至本地监控分中心(五层总控机房),由五层总控机房的硬盘录像主机(含1块160G硬盘)及17寸液晶显示器完成视频存储、视频画面的显示,通过硬盘录象主机的视频输出端口将画面分割信号接入楼层视频光端机,传输至中央控制室;

6)演播中心区I、II段演播大厅/剧场等区域内设置监控点,视频信号、控制信号传输至对应演播大厅/剧场的导演室,监控点的视频存储、云/镜控制、视频画面显示由导演室内的硬盘录像主机(含1块160G硬盘)及17寸液晶显示器完成,通过硬盘录象主机的视频输出端口将画面分割信号接入楼层视频光端机,传输至中央控制室;

7)北面、东面及西面出入口传达室内分别设置1台监看管理计算机,共3台,用于传达室内的保卫人员远程调看中央控制室内硬盘录象主机存储的出入口及周界监控点画面。

8)系统的矩阵切换主机多媒体控制软件和硬盘录像机需提供标准接口和开放接口协议,以满足大楼综合安保集成管理的需要。

9)视频监视系统应能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联动。

6.5.5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中央控制室能够监测每个区域视频信号,并能对重要或要害部门和设防的特殊部位进行长时间实时录像。

●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

●系统可设置操作员权限,被授权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监控范围和系统参数。

操作员可以在系统的任一键盘或多媒体监控计算机上,输入操作密码,对其操作权限所对应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操作和图像调用。

●系统应支持操作员按用户自定义的区域或预定顺序快速选择摄像机而非通过编号选择摄像机,以提高操作效率。

●系统可以对视频显示顺序进行动态编排。

●系统可设定40寸液晶监视器用于报警处理,报警发生时立即显示报警联动的图像。

●通过自检软件对系统进行自检。

通过主控键盘和视频矩阵切换器可以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对故障进行检测。

6.5.6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6.5.6.1主要硬件设备指标要求

1)工作站/操作站

●处理器:

双核处理器

●CPU主频[MHz]:

≥2600

●内存大小[MB]:

≥1024M

●显示卡:

256M

●硬盘:

7200转,SerialATA,160G

●光驱类型:

DVD-ROM

●显示器:

17”液晶显示器

●网卡:

10/100M自适应

2)室内一体化球型摄像机

●水平清晰度:

≥480线;

●最低照度:

≤1.0Lux(F1.4);

●变焦:

≥18×光学变焦≥12×数字变焦;

●垂直旋转:

>90度;

●水平速度:

手动:

不小于90度/秒

预置速度:

不小于250度/秒

●垂直速度:

手动:

不小于45度/秒

预置速度:

不小于180度/秒

●信噪比:

≥50dB;

●预置:

≥64方位;

●设置:

屏幕显示菜单

3)室外一体化球型摄像机

●水平清晰度:

≥480线;

●最低照度:

≤1.0Lux;

●变焦:

≥18×光学变焦≥12×数字变焦;

●垂直旋转:

>90度;

●水平速度:

手动:

不小于90度/秒

预置速度:

不小于250度/秒;

●垂直速度:

手动:

不小于45度/秒

预置速度:

不小于180度/秒;

●信噪比:

≥50dB;

●预置:

≥64方位;

●设置:

屏幕显示菜;

4)彩色半球摄像机

●水平清晰度:

≥480线;

●最低照度:

≤0.6Lux;

●信噪比:

>50dB;

●镜头可选;

5)日夜型彩色/黑白转换摄像机

●水平清晰度:

≥480线;

●最低照度:

≤0.4Lux-彩色,≤0.08Lux-黑白;

●同步:

内部振荡同步、外部主同步或AC线性锁定;

●信噪比:

>50dB;

6)高清晰度彩色摄像机/低照度彩色摄像机

●水平清晰度:

≥520线;

●最低照度:

≤0.5Lux;

●同步:

内部振荡同步、外部主同步或AC线性锁定;

●信噪比:

>50dB

7)宽动态彩色摄像机

●水平清晰度:

≥480线;

●最低照度:

≤0.4Lux-彩色、≤0.08Lux-黑白;

●增益控制选择:

正常,增强(30dB)或关闭;

●白平衡控制自动或手动:

2500-10,000°K;

●同步:

内部振荡同步、外部主同步或AC线性锁定;

●信噪比:

>50dB;

●宽动态

8)楼层字符叠加器

●在监视器上显示电梯序号、日期、时间、楼层及电梯运行状态等数据;

●无须对电梯做任何改动;视频信号丢失时能显示电梯工作状态;

9)4路视频光端机

--视频接口:

4路

--视频带宽:

10MHZ

--信噪比:

65dB

10)8路视频光端机

--视频接口:

8路

--视频带宽:

10MHZ

--信噪比:

65dB

11)4路视频+1路反向数据光端机+1路正向音频

●视频接口部分要求

--视频接口:

4路

--视频带宽:

10MHZ

--信噪比:

65dB

●音频接口要求

--音频接口:

1路

--音频输入/输出阻抗:

600Ω平衡/非平衡接口

--频率响应:

10HZ-20KHZ

--信噪比:

80dB

●RS-485数据接口要求

--RS-485接口:

1路

--RS-485数据速率:

DC-115.2Kbps/DC-2Mbps

--RS-485最大节点数:

128个

--RS-485最大距离:

1200米

--RS-485数据协议:

全透明支持任意RS-485协议

--RS-485网络连接方式:

支持反向RS-485

12)8路视频+1路以太网光端机

●视频接口部分要求

--视频接口:

8路

--视频带宽:

10MHZ

--信噪比:

65dB

●以太网接口要求

--以太网接口:

1路

--屏蔽超5类RJ-45座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全双工,MDX,支持IEEE802.310/100Base-T以太网标准接口

13)8路视频+1路反向数据光端机

●视频接口部分要求

--视频接口:

8路

--视频带宽:

10MHZ

--信噪比:

65dB

●RS-485数据接口要求

--RS-485接口:

1路

--RS-485数据速率:

DC-115.2Kbps/DC-2Mbps

--RS-485最大节点数:

128个

--RS-485最大距离:

1200米

--RS-485数据协议:

全透明支持任意RS-485协议

--RS-485网络连接方式:

支持反向RS-485

14)8路视频+1路反向数据+1路音频光端机

●视频接口部分要求

--视频接口:

8路

--视频带宽:

10MHZ

--信噪比:

65dB

●音频接口要求

--音频接口:

1路

--音频输入/输出阻抗:

600Ω平衡/非平衡接口

--频率响应:

10HZ-20KHZ

--信噪比:

80dB

●RS-485数据接口要求

--RS-485接口:

1路

--RS-485数据速率:

DC-115.2Kbps/DC-2Mbps

--RS-485最大节点数:

128个

--RS-485最大距离:

1200米

--RS-485数据协议:

全透明支持任意RS-485协议

--RS-485网络连接方式:

支持反向RS-485

15)8路视频+1路音频+1路以太网光端机

●视频接口部分要求

--视频接口:

8路

--视频带宽:

10MHZ

--信噪比:

65dB

●音频接口要求

--音频接口:

1路

--音频输入/输出阻抗:

600Ω平衡/非平衡接口

--频率响应:

10HZ-20KHZ

--信噪比:

80dB

●以太网接口要求

--以太网接口:

1路

--屏蔽超5类RJ-45座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全双工,MDX,支持IEEE802.310/100Base-T以太网标准接口

16)20寸液晶监视器

●面板类型:

TFT-LCD;

●视频分辨率:

≥700线;

●物理分辨率:

≥640×480;

●屏幕比例:

4:

3;

●对比度:

≥600:

1;

●亮度:

≥500cd/m2;

●响应时间:

≤8ms;

●视角(上/下/左/右):

≥75度;

●带有复合视频输入及输出接口;

17)40寸液晶监视器

●面板类型:

TFT-LCD;

●视频分辨率度:

≥650线;

●物理分辨率:

≥1366×768;

●屏幕比例:

16:

9;

●对比度:

≥1000:

1;

●亮度:

≥500cd/m2;

●响应时间:

≤8ms;

●视角(上/下/左/右):

≥88度;

●带有复合视频输入及输出接口;

18)IPSAN存储设备

●单64位存储处理器/1GB缓存;

●带有10/100/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支持企业级SATAII磁盘,硬盘容量≥500G;

●RAID级别:

支持RAID0,RAID1,RAID10,RAID5;

●支持操作系统:

Windows、Linux;

●IPSAN存储设备及硬盘要求质保期不少于三年。

19)中心嵌入式音视频硬盘录像主机

●视频压缩标准:

H.264或MPEG-4;

●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

PAL:

704*576;

●视频输入路数:

16路;

●视频输出:

≥1路

●视频帧率:

1/16--25帧/秒

●压缩输出码率:

32K--2M可调

●音频输入路数:

16路(BNC)

●音频输出:

1路(BNC)

●通讯接口:

带有RJ45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RS232口,RS485口

●硬盘IDE接口:

支持≥4个IDE硬盘

●机箱:

19英寸标准机箱

20)嵌入式视频硬盘录像主机

●视频压缩标准:

H.264或MPEG-4;

●实时监视图像分辨率:

704*576;

●视频输入路数:

≥4路;

●视频输出:

≥1路

●视频辅助输出:

≥1路

●视频帧率:

1/16--25帧/秒

●通讯接口:

带有RJ45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RS232口,RS485口

●硬盘IDE接口:

支持≥4个IDE硬盘

●机箱:

19英寸标准机箱

21)矩阵切换主机

●模块化设计;

●视频切换器功能模块支持热插拔;

●可连接不少于16个报警输入设备和4个报警输出设备,支持不少于200个报警输入和32个报警输出;

●不少于352路视频输入,32路视频输出,并支持扩展;

●支持分控键盘扩展;

●支持计算机远程控制用户(用户数量不少于10个);

●系统操作员具有可编程访问权限和优先权代码;

●可兼容多种控制协议;

●可定义字符和时间屏幕显示;

●所有监视器支持摄像机标题、摄像机编号、监视器编号、日期、时间等信息显示;

●可编辑报警周工作时间表;

●报警联动视频显示和云台控制;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编程管理软件;

●完全的报警信息编程处理功能;

●独立的视频信号丢失识别;

22)控制键盘

●变速操纵杆(3向);

●LED显示;

●协议:

菜单选项

23)报警接入单元

●报警输入:

不少于64路报警输入;

●报警信号类型:

干接点

●输入阻抗:

2.2千欧;

●报警脉冲:

最小300毫秒;

●通信接口:

RJ45;

24)码分配器

●控制总容量可扩容至256个PTZ设备;

●控制波特率2400/4800/9600/19200可选

●通信接口:

RJ45;

●通信距离:

1200米;

6.5.6.2主要软件指标要求

1)矩阵控制管理软件

●矩阵监控管理的专用软件实现了矩阵的集中多媒体管理,可进行中心集中配置、权限认证、报警管理、设备操作等功能,为满足各种监控场合的需求。

●运行矩阵巡视、成组切换;

●矩阵视频切换控制;支持电视墙控制,用户自定义电视墙;

●电子地图操作,直观显示监控场所情景;

●报警应答、实时报警显示、报警历史信息、报警弹出电子地图、抓拍、声音提示等;

●日志管理;

 

6.6入侵报警系统

6.6.1入侵报警系统总体要求

系统应能根据被防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要求,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盗窃、破坏和抢劫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与报警,并应有报警复核功能。

6.6.2入侵报警设置范围

●园区周界。

●电视中心区、广播中心区地下一层上至一层的楼梯通道以及顶层的楼梯间通道、大楼对外出入口等区域。

●演播中心的地下一层电梯前厅、大楼的对外出入口等区域。

●演播中心区I段及广播中心区的转播车库、演播III段多功能厅。

●摄像机存放室等设备用房。

●变配电室、高/低压配电机房、柴油发电机房、生活水/消防水泵房、冷冻机房等机电用房,以及对应的控制室/值班室。

●集团财务室、机要室、UPS室、计算机网络机房。

●电视中心区一层职工入口大厅、二层入口大厅、八层保卫室,广播中心区一层的职工入口大厅及值班室、二层入口大厅、五层门厅等区域。

注:

报警点分布及报警探测器类型详见《福建省广播电视中心入侵报警系统点位表》

6.6.3入侵报警系统总体性能要求

●应根据广电中心安全技术防范的管理要求和环境条件,根据总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设置建筑物(群)、构筑物(群)周界防护、建筑物、构筑物内(外)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系统应能独立运行。

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方式以有线向外报警。

系统除应能本地报警外,还应能异地报警。

系统应能与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出入口控制子系统等联动。

●入侵报警子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联网,实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对入侵报警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线、面、空间或其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

●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和撤防。

●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对故障能及时报警。

●应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

●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报警记录信息保留时间应不少于30天。

●在重要区域和重要部位发出报警的同时,应能对报警现场声音复核。

●应用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中心联网,满足监控中心对入侵报警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应与视频监控子系统联动。

●系统应由中心集中供电,现场变压后提供前端设备使用,中心应配置UPS电源。

●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并提供许可证明。

6.6.4入侵报警系统深化设计要求

1)前端部分

探测/报警器包括:

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吸顶式双鉴探测器、壁挂式双鉴探测器、求救按钮、本地撤/布防键盘、声光报警器等类型;

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主要设置在园区周界,包括双光束及四光束等类型,要求探测器现场防护距离按设备标称距离的70%进行计算;

根据大楼探测/报警器的分布,应选用单防区、双防区、八防区等不同类型的总线输入扩展模块,各模块接入大楼内系统联网总线;

大楼内设置的本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