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657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6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 第二版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主观题.docx

宪法学周叶中主编第二版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主观题

名词解释:

宪法:

宪法在内容上的本质属性是指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形式上的本质属性是指它是国家的根本法。

所以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

不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则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而且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

不成文宪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虽然各种法律文件并未冠以宪法之名,但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

原生宪法:

原生宪法是指直接产生于本国宪政运动、或者说根植于本国具体历史条件,其内容大多具有本源性和首创性的宪法。

派生宪法:

派生宪法则指从外国移植或模仿,其内容大多具有继承和借鉴性的宪法。

1787年宪法:

美国宪法。

1787制定的美国宪法是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是世界宪政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马克思称之为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由序言和7条宪法正文组成,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以“三权分立”和联邦制为原则的国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族共和政体。

1791年通过了一条由10条宪法修正案组成的《权利法案》,才明确、详细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1791年宪法:

法国宪法。

欧洲大陆最早制定成文宪法典的国家是法国。

1791法国宪法是以1789年《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其正文8篇。

其中第一篇明确列举了公民的平等权、迁徙自由权、宗教自由权、请愿权、私有财产权等基本权利。

1918年宪法: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1918年制定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苏俄宪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苏联宪法的意义在于:

首先,它突破了资产阶级宪法和宪政的局限性,使宪法成为无产阶级实现民主和组织国家政权的根本法;其次,它第一次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扩大了宪法的调整范围,使宪法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从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次,苏联宪法推动了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发展。

此外,苏俄宪法还使宪法突破了西方文化的范围,开始成为世界文化现象。

1908年宪法:

慈禧太后镇压维新变法运动之后,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入侵使清政府内外交困。

为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其不得不打出变法、新政招牌,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并宣布预备立宪。

最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发《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并非宪法,仅是清王朝制定宪法的纲要,“大纲”,它以根本法的形式使君权合宪化,以便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其浓厚的封建色彩显而易见。

但是,它以列举的方式确定了君主的权力范围,拟议设定议院以牵制王权,赋予臣民以基本的权利和自由,这样就使《钦定宪法大纲》略具近代宪法意义的色彩

1912年宪法:

临时约法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制约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决定由参议院制定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仅有的一部反映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性文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具体体现。

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树立了民主观念,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作用。

但是,这部约法明显地具有对封建势力的妥协色彩,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任务,当然也就不可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权利

共同纲领:

制宪权主体:

制宪权主体是指在根本上享有制宪权的人或组织。

制宪权主体是制宪权得以运行的首要因素。

近代以来,在主权在民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一般都认为国民才能享有制宪权。

国民作为制宪权主体,表明了制宪权的来源与权力的享有主体

宪法制定权:

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

宪法修改:

是指在宪法实施中,为使宪法内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由宪法制定者或其他有权修宪机关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对宪法条文予以废除、增加、改变的活动。

宪法全面修改:

即以新法取代旧法,对宪法整体进行变动。

全面修改是在原宪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全面更新。

历史地看,全面修宪一般是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时而采用的方式。

在形式上表现为通过新宪法,对原宪法结构,条文作出重大变更,实际上部分或全面否定原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日本二战后通过的1946年宪法是对明治宪法的根本否定,重新塑造日本的战后政治格局;我国则由于政治经济生活在建国以后三十多年的巨大变化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宪法。

宪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主要指立宪解释。

具体地说,就是指在制定和修改宪法过程中,对宪法条文、规范、原则、结构、功能及其相关法律关系所作的分析、说明和补充。

立宪解释也可称为补充解释,其特点是以宪法文件为依据,围绕宪法条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释义和补充,与被解释的宪法条文具有同等效力。

宪法解释一般附在宪法正文之后,也有的专列一章出现在宪法正文之中。

宪法规范:

确认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

宪法关系:

宪法行为:

是宪法关系的客体。

指公民和国家等主体依法行使宪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的行为,包括公民的宪法权利行为和国家的宪法权力行为两种基本类型。

违宪行为:

违宪行为是以公民等的权利行为或国家的权力行为形式表现出来的、违反宪法的作为或不作为。

违宪行为作为公民和国家等的行为失范形式,对宪法关系的总体构建和具体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从性质上来说,违宪行为不是公民权利行为或是国家的权力行为,也不能成为宪法关系的客体,而是宪法关系的标的,或称之为宪法行为的标的。

包括公民的违宪行为和国家的违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宪政:

国家性质:

爱国统一战线:

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例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同其他革命阶级以及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所结成的政治联盟。

其实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政党:

政党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

是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国家主权的宏观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直接选举:

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间接选举: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是指国家由若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特别行政区等组成,各组成单位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

行政区划: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指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可以容许局部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依法保持不同于全国现行制度的特殊制度。

国籍:

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

申诉权:

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裁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实质行为而受到侵害时,受害公民有向有关机关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关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它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维护其尊严的重要方面。

人格尊严通过法律确认表现为人应具有的人格权,它是公民参加社会活动所应具有的资格。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如何理解宪法本质?

宪法的本质是指从总体上规定宪法性能和发展方向的宪法的内部联系,是宪法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

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是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但宪法在表现统治阶级意志过程中却存在自身的特点。

宪法的本质属性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那么这种本质属性到底如何表现,其表现的程度怎样则取决于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因此,宪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的对比居于首要地位。

它既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力量比被统治阶级的力量强大,宪法只能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也表现为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列宁曾经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

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议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议机关的权限等的法律,都表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而且在政治力量对比中,还存在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派别和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

同时,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所表现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还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尽管其他法律也表现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但它们只着重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而宪法则集中地、全面地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宪法为什么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且,这也可以从宪法的发展历史和宪法的基本内容中得到证明。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英国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于1679年通过了《人身保护法》,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1791年的法国第一部宪法则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序言。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18年的《苏俄宪法》,也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列为第一篇,可见社会主义宪法也同样具有权利保障书的意义。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因此,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论述宪法的基本特征:

宪法与其他法律一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但宪法又有自身的基本特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宪法在法律上的特征。

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①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上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因而具有国家总章程的意义。

②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具体来说即宪法不仅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而且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③在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一般说来,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的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

其次,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一般要求由制宪机关或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绝大多数表决通过,才能颁布施行。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和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同样,社会主义宪法也是在反对资产阶级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对已经取得的权利进行确认的结果。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宪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块:

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而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与民主事实密不可分,是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出现而产生出来的。

社会主义宪法也是如此。

马克思明确提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从巴黎公社到苏联宪法,再到东欧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宪运动,都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民主事实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前提条件。

因此宪法与民主紧密相连,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

英国宪法产生的特点:

17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逐渐取代封建经济关系,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并于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宪法就是在这一革命过程中产生的。

而英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特点,并由此导致英国宪法产生如下特点:

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由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累积而成,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封建王权的形式得以保留下来;有些旧的法律(1215年大宪章)也成为了新宪法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根本法的形式特征等等。

试论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答:

宪法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内部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将不断发生调整,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国际社会对国内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对现代宪法的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般而言,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权力日益集中、行政权力不断扩大的趋势。

国家权力的集中主要体现在:

(1)在传统的集权国家,国家权力的重心在中央,虽然有的国家在宪法中也有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的规定,但地方的权力由中央决定,地方并无脱离中央的权力。

(2)在奉行地方分权并以此为基础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中央对地方的干预也越来越多。

(3)在联邦制国家,联邦中央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对其成员的干预不断扩大。

  2.宪法越来越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宪法在组织配置公共权力的同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也日益加重,因而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主权在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以来,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日趋广泛,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也出现了专门化的趋势。

  3.宪法的保障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已成为一种潮流。

自美国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例确立违宪审查制度以来,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同时还有不少国家并不满足于普通法院的审查,进而建立起了专门机构来监督宪法的实施。

特别是二战以后,许多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宪法监督制度。

  4.宪法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扩大。

二战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朗,因而全球化对宪法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宪法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

(1)对国际法的直接承认和接受。

例如德国基本法;

(2)对国家主权有条件的限制。

例如欧盟对其成员国主权的限制;(3)围绕人权问题签署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体现了公民权利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4)从宪法国际化趋势的方式看,过去主要通过政治手段,而现在则是多数国家通过主动采取措施来顺应国际化趋势。

  5.宪法在形式上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在:

(1)宪法渊源的多样化趋势。

国际法成为宪法的重要渊源;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宪法判例也受到广泛重视。

(2)宪法修改较为频繁。

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关系变化较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的共同利益增多,容易达成共识。

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前提条件:

1.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1)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2)市场经济要求有统一的市场,打破封建社会地方割据的局面。

(3)市场经济要求平等,反对特权。

只有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平等交换、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商品所有者的利益的最大化。

(4)市场经济要求统一而公平的规则。

2.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基矗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建立了以普选制、代议制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适应的资产阶级以全体人民代表的名义进入议会和国家机构,反映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和要求。

资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之后便将这种政治制度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3.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

封建社会末期,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如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美国的潘恩等提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口号和思想,以反对和批判封建统治所赖以存在的思想体系。

如以“法治”批判“人治”,以“人民主权”取代“君权神授”,并提出“天赋人权”“自然权利论”“社会契约论”“权力分立论”“民主”“自由”“正义”等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口号和理论。

这些学说和理论一经提出即能够深入人心,获得人们的认同和响应,唤起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

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成为资产阶级制定和实施宪法的理论基矗

1954年宪法的历史意义:

书P78

简评临时约法的民主性、革命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性文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具体体现。

它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主权在民、赋予人民以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三权分力原则等,树立了民主观念,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作用,但是,《临时约法》并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和任务,具有明显的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性,因此也就不可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权利。

简述1999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

该修正案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第11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二是删去第10条第4款中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增加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

这一修正案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根据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着重对经济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了修改和补充。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明确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宪法》,使党的基本路线在《宪法》中得到集中、宪整的表述;

(2)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3)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4)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并对相关内容作了修改;(5)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

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

(2)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5)将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合并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6)将镇压“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共涉l3项内容,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主要内容是:

(1)在原有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在原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文明”;(3)在原有的构成爱国统—战线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在原有的对土地实行征用的基础上,区分为“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并增加了在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的同时,应当给予“补偿”的规定;(5)将原有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6)将原有的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和征用并给予补偿;(7)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在全国人大的组成上增加规定包括特别行政区选出的代表;(10)将原有的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11)在国家主席的职能方面,增加规定“进行国事活动”;(12)将乡级人大的任期由原有的3年改为5年;(13)将作为国家音乐象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载人宪法。

论述我国现行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练习册P22

制宪权的特征性质

性质:

制宪权作为创造宪法的权力,必须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其产生也需要有合理的基础。

围绕制宪权的性质和来源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学术主张。

  

(1)启蒙时期的学者一般都从自然法角度认为,制宪权是自然法中的一种“始原的创造性权力”,在国家和宪法存在以前,作为制宪权主体的国民就在特定的“自然状态”中存在。

这亦即认为制宪权不以国家权力和任何意义上的实定法为条件。

在此认识中,制宪权的本质是一种创造的权力,是创造国家权力的“权力”。

这种观点实际上混淆了制宪权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界限,把制宪权理解为纯粹的自然法上的权力。

  

(2)实际上,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权力都不能脱离其阶级性。

同样,制宪权也是阶级意志的表现。

而且制宪权实际上属于一国统治的最高决定权,它本身并不能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也就是说,制宪权实际上是最高决定权的具体体现,有权决定国家统治形态的阶级可以运用制宪权,创造宪法,以巩固其阶级统治。

但通过宪法确认的国家权力,如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权力则是最高决定权的制度化、法律化。

因此必须区分根源意义上的国家权力和具体组织化的国家权力,否则将导致制宪权与国家权力的冲突。

特征:

一般认为制宪权的基本特征有:

(1)制宪权的正当性。

制宪权的行使要服从一定的制宪目的,遵循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

(2)制宪权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在特定的社会发展中,制宪权反映特定阶级的根本意志,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宪法作为人类治国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客观上反映着社会职能,具有公共性。

(3)制宪权的统一性。

制宪权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不能转让。

(4)制宪权的自律性。

制宪权是主权国家独立意志的体现,体现特定民族意志的自律性,不受除本民族之外的其他意志制约。

制宪机关与宪法起草机关的区别:

制宪机关与宪法起草机关的主要区别在于:

(1)制宪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