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82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卷新人教版

《7.2.5生物的变异》

一、填空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  是生物界中的普遍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说明  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  .

3.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  基础的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  遗传给后代.

5.“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  院士.

6.举例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的新品种  等.

7.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杆,普通矮杆,高产高杆,高产矮杆四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高产矮杆植株进行繁殖和培育,在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1)题中涉及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2)以上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有哪些?

(3)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普通高杆和高产矮杆类型,这种现象叫  .这些新类型出现的原因是  .

 

二、选择题

8.“南橘北枳”所描述的变异,其形成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别B.染色体畸变C.基因突变D.人为因素

9.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

C.大豆的叶片和小麦的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

D.鸟类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

10.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新陈代谢的特征

11.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  )

A.优良的性状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C.变异的性状D.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12.有些现存的动物仍与它们在一百万年以前生存的形式几乎相同,这一现象最好用什么来解释?

(  )

A.这些动物一直发生着变异

B.这些动物用有性生殖来繁殖

C.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

D.这些动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

13.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B.腊梅花是黄色的

C.无光下生长的韭菜呈黄色D.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三、判断题

14.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判断对错)

15.生物所出现的变异都有利于它自身的生存  (判断对错)

16.如果没有能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判断对错)

17.人为影响某种生物,该生物不会产生变异.  .(判断对错)

18.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判断对错)

19.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判断对错)

20.同种生物之间的各种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  (判断对错)

21.长颈鹿的祖先,颈和前肢并不长和高,形成现在的状况,则是有利变异的结果,并且这种变异可以遗传  (判断对错)

22.变异对于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而遗传对于生物的进化没有意义.  .(判断对错)

 

四、材料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青椒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了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

材料一中涉及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杂交后代中出现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  .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  育种,而后者是  育种.

(3)新疆的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前者是  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  的改变.

24.自1987年7月,我国首次将大麦,青椒,萝卜等纯系种子和大蒜无系种子放入卫星搭载飞船,到2003年10月16日,国酒茅台原料高梁,小麦及部分台湾地区的种子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周游了24小时后,返回地球,返回地球的种子经实验后,抗病番茄,大型青椒,优质棉花,高产小麦等新品种相继诞生.请回答,

(1)太空种子种植后,往往能得到新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空中的  辐射后,其  发生变异

(2)试举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

(3)这种空间诱变育种与转基因的种子一样吗?

(4)科学工作者从后代中选出对人类有益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这种方法叫  .

25.用一种化学试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幼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说明理由.

26.实验探究

下列图表是关于花生种子(有吉林省品种和山东省品种)的长轴的测量数值.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关于花生的数据表

花生种子

吉林省品种(外观红色)

山东省品种(外观淡粉色)

长轴长度数据单位:

mm

随机取样各30粒.

14

14

15

15

13

11

19

19

18[

18

18[

21

11

13

13

15

14

14

16

15

17

19

16

19

15

14

13

13

15

14

15

17

17

18

16

19

11

14

12

15

10

11

21

22

16

18

20

17

13

13

14

13

13

13

14

20

16

14

15

16

如图为花生长轴长度曲线分布图

(1)以上面样本为准,吉林省品种花生的长度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平均值是  ;山东省品种花生的长度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平均值是  .

(2)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种子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2016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 遗传 是生物界中的普遍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说明 变异 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风.”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

遗传;变异;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 变异 .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有关变异的基础知识,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解答】解:

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故答案为:

变异.

 

3.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 遗传物质 基础的不同,其次与 环境 也有关系.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此题考查的变异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变异原因和类型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如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故答案为:

遗传物质;环境.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 不能 遗传给后代.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解答】解: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

不能

 

5.“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 袁隆平 院士.

【考点】变异在实践上的意义.

【分析】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据此解答.

【解答】解: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故答案为:

袁隆平

 

6.举例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的新品种 高产青霉素品种;太空椒;杂交水稻(合理即可) 等.

【考点】变异在实践上的意义.

【分析】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原理.

【解答】解:

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主要有:

一是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出高产青霉素品种、太空椒等到;

二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培育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新品种;

三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无子西瓜等新品种

故答案为:

高产青霉素品种;太空椒;杂交水稻(合理即可)

 

7.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杆,普通矮杆,高产高杆,高产矮杆四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高产矮杆植株进行繁殖和培育,在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1)题中涉及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2)以上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有哪些?

(3)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普通高杆和高产矮杆类型,这种现象叫 变异 .这些新类型出现的原因是 染色体重新组合造成的(杂交过程中基因重组) .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

(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这里涉及的小麦性状有普通、矮秆、高产、高秆四种性状;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题中小麦的“普通和高产”、“高杆和矮杆”都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小麦的两对相对性状.

(3)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普通高秆和高产矮秆类型,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变异.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普通高杆和高产矮杆类型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

故答案为:

(1)普通、矮秆、高产、高秆;

(2)普通和高产、矮杆和高杆;

(3)变异;染色体重新组合造成的(杂交过程中基因重组).

 

二、选择题

8.“南橘北枳”所描述的变异,其形成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别B.染色体畸变C.基因突变D.人为因素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

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口感品质(如含糖量等),可见选项A正确.

故选:

A.

 

9.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

C.大豆的叶片和小麦的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

D.鸟类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属于变异.故符合题意;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故不符合题意;

C、大豆的叶片和小麦的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是大豆和小麦,不是同种动物之间,因此不属于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D、鸟类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是鸟类和哺乳类,不是同种动物之间,因此不属于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新陈代谢的特征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

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1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现产于中国的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东南亚、印度、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也有分布.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和家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为生物的遗传现象,因为不断的筛选产蛋高的原鸡,有的原鸡变异成产蛋高的鸡,则被人类选中,继续培养,它的高产蛋基因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就这样,有了现在的高产蛋鸡,所以出现了产蛋高和产蛋低的差异,为变异.

故选:

C.

 

11.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  )

A.优良的性状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C.变异的性状D.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据此解答.

【解答】解: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所以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A.优良的性状如果是显性性状不一定能够稳定遗传,A不正确.

B.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B正确.

C.变异的性状如果是显性性状不一定能够稳定遗传,C不正确.

D.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稳定遗传,D不正确.

故选:

B

 

12.有些现存的动物仍与它们在一百万年以前生存的形式几乎相同,这一现象最好用什么来解释?

(  )

A.这些动物一直发生着变异

B.这些动物用有性生殖来繁殖

C.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

D.这些动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自然选择是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选择者是不同的自然环境.选择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不断进化.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解答】解:

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是环境的改变,生物向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某些生物与它们几百万年前的生物形式几乎相同、说叫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变化很小,它们的形态对环境一直比较适应,不需要改变.因此现存的某些生物与它们百万年前的生存形式仍几乎相同,主要原因是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变化很小,生物的进化非常缓慢.

故选:

C.

 

13.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B.腊梅花是黄色的

C.无光下生长的韭菜呈黄色D.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

ACD、“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无光下生长的韭菜呈黄色”、“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因此都是不能够遗传的,ACD不正确;

B、“腊梅花是黄色的”,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该变异是能够遗传的,B正确.

故选:

B.

 

三、判断题

14.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解答】解: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单眼皮和双眼皮.体现了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属于变异.所以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15.生物所出现的变异都有利于它自身的生存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

(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2)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解答】解:

通过分析可知,生物所出现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

 

16.如果没有能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 (判断对错)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生物的繁衍并不是在简单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产生有别于亲代的新生命,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

【解答】解: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延续繁衍,自然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自然选择才能成为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生物的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出现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17.人为影响某种生物,该生物不会产生变异.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变异,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概念、变异的原因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如某青年割双眼皮,高产牛奶的培育,杂交水稻都说明,人为影响某种生物,该生物会产生变异.

故答案为:

×.

 

18.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生物的繁衍并不是在简单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产生有别于亲代的新生命,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延续繁衍,自然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自然选择才能成为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生物的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出现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

故答案为:

√.

 

19.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解答】解: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有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有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

故答案为:

×.

 

20.同种生物之间的各种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千差万别和同种生物的种种不同都源于生物的变异,而且也正是变异,才使得自然界多彩多姿,生物的多样性得以维系.

【解答】解:

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同种类的千差万别和同种生物间的各种差异,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故答案为:

 

21.长颈鹿的祖先,颈和前肢并不长和高,形成现在的状况,则是有利变异的结果,并且这种变异可以遗传 √ (判断对错)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解答】解:

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祖先,颈和前肢并不长和高,形成现在的状况,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能活下来的是有利变异的结果,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