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87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docx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项目建议书

第1章项目背景及目前已进行的基础工作

1.1项目背景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目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庞大的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为了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投身到这项宏伟的事业中来,积极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中国政府做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批准并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启动了东北及内蒙古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六大生态工程,同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强化环境监督执法、制裁环境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问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沙区生态建设步伐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以推动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步伐,解决制约内蒙古发展的瓶颈问题。

内蒙古唯一的森林旅游城市——阿尔山市地处中国东北,是大兴安岭山地针叶林区西南部的一个富有特色的景观生态区域,以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及偃松矮曲林为主。

兴安岭山地针叶区是西伯利亚泰加林沿着山地向南延伸到中国境内的一部分。

它具有很强的生态防护、水源涵养等功能:

是东北平原的天然绿色屏障,中国北方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对阻挡蒙古高原东下的沙尘、寒潮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兴安岭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同时还分布着大量的湿地,具有强大的水源涵养功能;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维持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

阿尔山市的生态环境对东北平原安全、中国北方、乃至东南亚生态屏障建设地位重要。

中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三区,其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和建设已经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通过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的共同推进,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指导阿尔山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及配合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需要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1.2已进行的基础工作

阿尔山市除统计、林业部门已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及资源、社会、经济等基本资料外,阿尔山市水利局、土地局、农业局近几年分别制作了《阿尔山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阿尔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和《阿尔山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阿尔山市人民政府于1997年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长春)和东北林业大学编制了《阿尔山市生态旅游规划》;于1999年聘请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绘制了《阿尔山市生态景观类型图》,同时提出了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思路。

这些基础工作,为制定《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奠定了基础。

第2章实施项目的必要性

2.1必要性

阿尔山市是哈拉哈河、洮儿河的上游及源头地区,也是绰尔河一支流—托欣河的上游区。

哈拉哈河向西流经蒙古国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注入贝尔湖,是黑龙江水系的发源地之一;洮儿河与绰尔河向东南流入嫩江,是嫩江的主要支流,是松嫩江水系的重要源头区。

因此,阿尔山市的森林植被构成了松嫩江、黑龙江水系的上游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不仅影响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东北平原的安全。

松嫩江水系是中国七大水系之一,流域总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

其中下游的松嫩平原是中国的第二大平原,面积17.7万平方公里,地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两省一区。

松嫩流域是当今世界上仅存三大黑土区之一,还分布着大面积的湿地,是世界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1998年汛期,松嫩流域普降大至暴雨,平均雨量502.6mm,最大雨量达944mm,致使松花江最高洪水位达120.89m,最大洪峰流量17300m3/s。

松嫩流域洪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333亿元,其中尤以中下游为甚。

究其原因,是与该区域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保持林体系不健全分不开的。

在阿尔山市的各类生态系统中,森林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主体,有林地面积约460千公顷,森林覆盖率62.2%。

兴安落叶松原始成熟林多年来已采伐殆尽,目前只保存了更新与人工营造的中、幼龄林约151千公顷。

白桦林也多是中、幼年林,分布面积约194千公顷。

这两类森林目前正发挥着重要的水源涵养与生态防护功能。

此外,湿地和湖泊面积66千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8.8%,在生态系统结构中也具有很强的维护环境的效益和特殊的景观价值。

为获取木材和燃料,多年来森林过量采伐,加之迹地更新缓慢,采造育失调,使原生林地遭到破坏,有林地面积减少,还有许多林地变为疏林地,森林覆盖率下降,所以森林生态效益降低、水源涵养及生态防护功能减弱。

这是土地退化与水土侵蚀加剧和洪涝灾害发生的生态根源,使阿尔山市的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为扭转森林滥伐的局面,国家于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阿尔山市作为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天然林停止采伐后,林业生产部门的社会负担很重,加之综合实力不强,居民的人均收入较低,合理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未充分开发出来。

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为了增加生活来源,出现了盲目的土地开垦,特别是陡坡开垦,粗放耕种,无防护性措施,造成水土流失,三角山一带还出现了较严重的土壤沙化现象。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部分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项目区治理力度不够,加之经济贫困,严重制约项目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使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急需治理。

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阿尔山市的一些珍贵资源存量锐减,若不及时的保护治理,有枯竭的可能:

宝贵的温泉资源,泉涌量降低、温度下降;湿地面积缩小;野生植物品种和分布面积减少。

要解决上述矛盾,协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实现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从根本上增强农林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巩固和加强林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林牧业的生产力水平,使“疗养度假、旅游观光、保健饮料、边贸口岸”的立市战略有充足的资源保障,就必须要制定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的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对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它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统筹安排,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要认真研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目标、步骤、布局、重点工程项目、筹资投资、保障措施以及如何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等重要问题,为阿尔山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2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势

2.2.1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2.2寒温型湿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450mm以上,湿润度达0.6—0.7以上,地表河网水系密度3.78公里/平方公里。

可以充分保证林草植被的恢复和建设,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十分有利的条件。

2.2.3项目区是大兴安岭针叶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嫩江、哈拉哈河上源的水源涵养区,在东北平原和内蒙古草原之间成为强大的生态屏障,战略地位重要,会优先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

2.2.4土地类型与生物资源多样化,为林草农牧业复合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2.5项目区富有优越的旅游资源、矿泉资源、野生资源等,是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有利因素。

2.2.6项目区是通往蒙古国的边境城市,在东北亚经济圈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可成为北亚大通道的桥梁和枢纽,因而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3章项目区概况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东经119°28′—121°24′,北纬46°33′—47°39′,总面积为741千公顷。

本市北与呼伦贝尔盟相连,东、南与本盟的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为邻,西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93.089公里。

3.1.2地形地貌

项目区处在大兴安岭山地西侧的以熔岩火山地貌为特色的山区。

在第三纪中、上新世的地质历史上,多次火山喷发及熔岩壅塞形成各种形态的火山锥及熔岩台地。

由于第四纪以来的地面剥蚀和流水作用,使地形切割成山峦起伏,火山锥、熔岩湖与盆地镶嵌分布,河道与沟谷纵横密布的中—低山区地貌格局。

海拔高程在820一1750米之间,平均约1250米。

到项目区的西北边缘,逐渐下降到山前丘陵及呼伦贝尔高平原区。

3.1.3气候条件

项目区处于中国北方的寒温型湿润—半湿润地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严寒、漫长,西伯利亚寒流频繁侵入;夏季温凉、短促,可接受东南海洋季风的影响。

全年平均气温-3.2℃—4.0℃,1月平均气温-24.5℃,七月份平均气温18.2℃,≥10℃积温1620—1800℃,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54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25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70—98天;年平均风速2.7米/秒,最大风速为25.7米/秒;多年平均降水量454毫米,湿润度0.6—0.7。

这是典型的寒温针叶林气候条件,是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和草甸、草原植物种类所适应的气候环境。

3.1.4土壤植被

项目区的土地类型以优越的宜林土地及适于草业的土地为主,其中,棕色针叶林土208千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8%;灰色森林土303千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1%;暗棕壤71千公顷,占10%;还有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151千公顷,占20%;石质土8千公顷,占1%。

土壤肥力详见表1。

山地气候与土质条件多适宜于寒温针叶林的生长发育,项目区的各种林地和宜林地资源总计620千公顷,适宜落叶松更新与改造的土地约计230千公顷。

详见表2。

除目前已有的天然落叶松林与人工落叶松林共约151千公顷,可营造落叶松林的林间草地、灌丛草地、山地沟谷、河滩地等约103千公顷。

可见,今后的针叶树造林仍具有广阔的发展余地。

白桦林在全市共有194千公顷,为林分改造工程的巨大发展提供了后备资源。

项目区适于建立人工草地与饲草料生产的河谷滩地约计75千公顷,可建立高效益的草业生产基地,提供优质豆科、禾本科多年生牧草与原饲料,为饲草料加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也可为本地区草、田轮作制和林草农牧复合经营体系的建立创造条件。

在项目区的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中有很多丰富的植物与动物种类,据梁存柱、刘书润、朱宗元等人先后对植物的采集调查,项目区的维管植物共有860种,分属于93科394属。

是蒙古高原植物区系、长白植物区系和西伯利亚植物区系汇集交融的植物种类成分。

详见表3。

项目区的动物区系中也有不少名贵的种类。

据李崇华等人调查,哺乳动物共13科,30余种,主要代表性动物有马鹿、驼鹿、獐子、棕熊,黑熊、猞猁、狍子、水獭、野兔等。

鸟类动物有19科,40多种。

这些动物种类在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运行中成为维持系统平衡稳定的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资源。

3.1.5水文条件

项目区因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带,所以天然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都很充沛,可以满足森林、草地、林牧农业及第二、第三产业的需水量。

大气降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54毫米,可以保证森林、草甸及农作物等中生植物对水分的生理需求。

但是天然降水量在年度之间也有较大的波动变幅。

地表水资源包括河流与湖泊的水资源,项目区河流分属于黑龙江水系与嫩江水系。

哈拉哈河发源于项目区的天池、南沟与双沟林场以及摩天岭一带,河道宽80—200米,水深2—3米,流量13.3立方米/秒,在项目区的流域面积4118平方公里,年径流4.32亿立方米。

洮儿河在项目区的流域面积205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7.28亿立方米。

托欣河的流域面积1235.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4亿立方米。

项目区的主要湖泊有天池、杜鹃湖、松叶湖、达尔滨湖等,蓄水量约0.26亿立方米。

这些大小河流与湖泊纵横密布,构成了地表水网系统,是项目区水资源的主体,是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

项目区的地下水埋藏量及动储量都很丰富。

项目区矿泉水是远近驰名的珍贵资源,是山地森林生态环境的自然产物,必须切实保护这一美好的资源及其环境,实行有计划的合理开采,才能成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矿泉水的生活保健价值以及对发展旅游业和振兴项目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3.2经济条件

3.2.1人口及劳动力资源。

项目区辖三个镇、三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50千人,有汉、蒙、回、朝、达翰尔等13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12.8%,汉族占总人口的84.1%。

从业人员7千人,其中:

城镇职工6759人。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大量城镇职工隐形待业,增加就业门路是首要任务,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后备劳力资源。

3.2.2经济状况。

项目区国内生产总值19600万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800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8%;第二产业增加值3500万元,占17.9%;第三产业增加值81000千元,占41.3%。

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增加值68830千元,占86%,采集业比重高;林业增加值6150千元,占7.7%;畜牧业增加值占6.3%。

粮食总产量20千吨,人均400公斤,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经济作物比重低,种植业结构单一。

家畜总头数16千头(只),其中,生猪7千口,畜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

3.2.3交通运输条件。

阿白铁路贯穿项目区,202省道即将全线开通,镇与镇之间有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通讯设施齐全完善,电力供应充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证。

3.2.4用地结构。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741千公顷,以林业用地为主。

从土地利用结构划分,农业用地30千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0%;林业用地面积533千公顷,占71.9%;牧业用地45千公顷,占6.1%;其它用地面积133千公顷,占18.0%。

详见表4。

第4章规划项目内容

4.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评价

4.1.1基本情况。

4.1.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评价。

4.1.3生态环境评价。

4.1.4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优势。

4.1.5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4.2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基本原则

4.2.1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

密结合起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4.2.2依靠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采取林业措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科学配套方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4.2.3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法制化,遵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起完善规章制度和运行保障机制。

4.2.4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4.2.5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同步、建设与管护并举的原则。

4.2.6目前与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

4.2.7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职工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2.8重视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面的作用。

4.3规划依据

规划依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纲要》及其他相关文件。

4.4规划目标

4.4.1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总目标。

4.4.2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体目标。

4.5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布局

4.6规划方案

依据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原则和目标,阿尔山市拟实施的重点生态工程,即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湿地保护工程、人工造林工程、种苗基地建设工程、水利水保工程、人工种草工程等。

详见表5。

规划方案中的各个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应包括:

4.6.1实施范围。

4.6.2规模。

4.6.3实施进度。

4.6.4技术路线或技术方案。

4.6.5管理措施。

4.6.6投资概算。

4.6.7效益评价。

4.6.8风险分析等。

在规划方案中,结合国际成功经验,重点阐明下列生态环境保护、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技术:

树种草种选择及植树种草技术、林草可持续复合经营与开发利用技术;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技术、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困难立地造林、高效防护林空间配置工程技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监测及预警技术;防沙治沙技术和沙区植被恢复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等。

第5章规划进度安排

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在两年内完成:

2002年完成外业;2003年12月31日提交最终成果。

第6章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6.1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的投资总额为30万美元,其中,图书资料、信息咨询费用8.5万美元、调研差旅费5万美元、仪器设备费13万美元、成果打印费用0.5万美元、管理费用1.5万美元、其它费用1.5万美元。

详见表6。

6.2资金筹措

本项目的投资总额为30万美元。

其中,地方配套资金5万美元,占总投资的16.7%;亚行援助25万美元,占总投资的83.3%。

详见表7。

按建设期划分:

2002年需投资18.3万美元,占总投资的61.0%;2003年需投资11.7万美元,占总投资的39.0%。

详见表6。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长,其投资效果具有公益性、外溢性、长期性,有的还是关系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职工奔小康的基础性建设项目,所以,政府投资为主,同时不断拓展融资渠道。

第7章项目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7.1项目组织管理要求

贯彻全社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组织多学科多部门参与规划设计、各部门密切协作的方法进行项目管理。

本项目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协调和组织,还需要群众、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关心、支持、配合和参与。

7.2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7.2.1项目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项目有效地进行,组建阿尔山市生态保护建设规划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阿尔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

副组长由市人大、政协及市委、市政府的分管领导担任。

环保局、林业局、计经局、财政局、农委、城建局等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项目领导小组在环保局下设项目办公室、并配备精干的组织、管理、经济、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组织配合规划项目的实施。

7.2.2机构职责

规划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签订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协议、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负责本项目资金的筹措、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等。

规划项目办公室负责解决执行中的有关问题、购置仪器设备、与规划专家组一同开展工作、做好各类资料的立卷、归档和管理工作、向规划领导小组反馈工作情况等。

7.3资金管理

本项目资金属专项资金,单独建立专项帐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须统筹安排,不留缺口。

由项目办统一管理,根据规划进度分期、分阶段投入。

7.4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国策意识。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对公民进行环境法制和知识教育,使得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明确自己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行列之中。

各级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把规划项目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第8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8.1生态效益及评价

1998年嫩江、松花江洪涝灾害暴露出上游生态环境问题。

阿尔山市做为嫩江水系和黑龙江水系的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必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为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指明方向,明确目标,提出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设计技术路线和管理措施,实现项目区水土流失全面控制,沙漠化土地彻底治理,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8.2社会效益及评价

主要表现在:

树立起完美的森林城市形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同时为吸引外资、发展旅游、边境贸易带来契机;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可以增加林业职工的再就业,对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定有重要作用;界河的治理,防止了国土资源流失;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普遍被人们接受,必将带来更为长远的社会效益。

通过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技术方法和管理方法,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

8.3经济效益及评价

制定本规划,可以避免生态治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科学性,同时,引进新的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提高治理效益。

通过数十年的投资建设,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功能极大提高,间接经济效益可观。

第9章项目风险与实施前景预期

本项目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方案设计,所以,没有风险。

通过实施本项目,使阿尔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在思路上达成共识,提高环境意识,考虑环境成本,避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盲目性,依据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取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表1土壤肥力表

指标

土类

有机质

(%)

全氮

(%)

速效磷

(ppm)

速效钾

(ppm)

棕色针叶林土

13.51

0.766

13

425

灰色森林土

8.52

0.510

11

147

暗棕壤

14.46

0.559

95

682

黑钙土

4.63

0.501

4

160

草甸土

5.33

0.313

11

192

沼泽土

8.66

0.375

10

114

 

表2生态景观分布表

 

景观生态类型

分布面积

占全市总面积%

洮儿河流域山地森林景观生态区

中部河源山地森林景观生态区

山前丘陵森林草原景观生态区

分布面积

占本区(%)

分布面积

占本区(%)

分布面积

占本区(%)

偃松石塘林

103.7

1.4

103.7

2.3

山地岳桦矮林

51.8

0.7

13.1

0.7

38.7

0.9

山地岳桦矮林

51.8

0.7

13.1

0.7

38.7

0.9

山地兴安落叶松林

826.2

11.1

92.2

4.9

734.0

16.1

山地白桦林

1941.0

26.2

311.6

16.6

1342.5

29.5

286.9

29.3

山地人工落叶松林

681.6

9.2

26.3

1.4

623.0

13.7

32.3

3.3

山麓樟子松林

14.8

0.2

1.1

0.1

13.7

1.4

山地黑桦林

459.3

6.2

398.3

21.2

61.0

1.4

山地灌丛

400.1

5.4

115.3

6.1

215.5

4.7

69.3

7.1

石质山地山杏、大果榆灌丛

133.4

1.8

120.4

6.4

13.0

0.3

河谷灌丛草甸

103.7

1.4

22.6

1.2

80.1

1.8

1.0

0.1

山地林缘草甸

155.0

2.1

25.2

1.3

104.8

2.3

25.0

2.6

河谷草甸

1360.3

18.4

382.1

20.3

742.2

16.3

236.0

24.1

山麓草甸草原

214.8

2.9

27.9

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