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956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20课《好嘴杨巴》教学设计及点评新人教版

《好嘴杨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体会津味语言特点。

2、揣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感受民俗文化中蕴含的大美。

教学重点:

品读奇字奇文,体会文章之妙,把握杨巴的性格。

教学难点:

对杨巴“圆滑世故”的评判。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梯级问题引导法  演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听写四个成语。

并请一个同学到台上来。

四个成语是:

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158页对照一下,看有没有写错。

之后,出示课件:

我是——————的人。

供选择的成语是刚才四个成语。

让学生造句。

学生可能选贬义词,也有可能选出稍带褒义性质的“左右逢源”。

老师指出:

其实“左右逢源”也有贬义性质,指人办事得心应手,也指为人处世世故圆滑。

然后,在学生黑板上写的四个成语旁画一个大括号,写上:

世故圆滑。

可是,作家冯骥才却把这四个成语一股脑儿全用到杨巴一个人身上,却丝毫不含贬义,大加赞美一张嘴。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就在作家冯骥才的指引下,去一趟天津卫,欣赏一出好戏,品赏好嘴杨巴!

(板书)现在,老师考验一下同学们的集体智慧,看能不能读好课题。

提示:

重音落在那个字上。

齐读好嘴杨巴。

(重音落在“好”字上)

二、诵读传韵味,引生渐入境。

   那好,我们就来看杨巴这张嘴究竟“好”在哪里?

随便找一个同学,问:

读小说你最想看的是什么部分?

以便引出高潮部分。

好,现在,我们就直接领略小说的高潮。

听老师读,同学们的笔和脑袋都不要闲着,圈点勾画精彩的词和句子。

并出示课件:

 问题:

杨巴的好嘴具体体现在那句话上?

这句话是在什么形势下说的?

之后,老师范读课文。

(力求传达出文章的味道)

三、品读得文趣,度生悟妙境。

范读后,现在,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我来考验一下同学们的集体智慧。

我说1、2,大家齐读。

再看第二个问题:

杨巴的这句话是在什么形势下说的?

请举手。

学生找到文段后,引导学生齐读。

提问:

请用一个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学生会说出“怒”来。

好,现在,老师让一个同学读出怒气来!

(生读)好,现在在“怒”前再加一个字。

引导学生填出“大”字来!

再读,读出更大的怒气来!

好,请看屏幕:

创造阅读:

将下面的两个感叹词放到对李鸿章的描写中去

1、啊             2、哼

现在,同学们默读,把这两个字加进去,注意:

不要放在一起。

指明一生朗读。

如果读得不到位,再让另一个学生读。

读后,老师引导:

“啊”后李鸿章的心里话是什么?

意在让学生说出“这上面这么多脏土!

”那“哼”字后的心里话是什么?

意在让学生说出“真是岂有此理!

”李鸿章大怒,当时气氛如何?

学生会说出“紧张”。

那么,此时说话需要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勇气、勇敢等词。

然后板书:

敢说。

   好,敢说,我这样说行不行?

“中堂大人息怒!

那上面不是脏土,是碎芝麻!

”“你说李鸿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

”学生会说拉下去打五十大板,甚至被杀。

看来,这样说不行,那杨巴是怎么说的?

再读杨巴的那句话。

这句话那一句是关键?

学生会找到的。

那好,看老师这样读好不好?

故意把“不知道”和“不爱吃”读得轻。

引导学生重读“不知道”和“不爱吃”。

揣摩“不爱吃”为什么重读。

引出前面杨巴的心理描写。

可见杨巴这句话说得很…….巧、妙等字学生会说出的。

板书:

巧说。

问:

那杨巴这句话在李鸿章发怒后多长时间内说的?

三十分钟、三分钟……学生会说不行。

会说几秒钟。

引导找出前面的“立时”、“飞快”、“一转两转三转”。

板书:

快说。

因为敢说、巧说、快说,杨巴赢得了一张好嘴。

杨巴这句话说出后的效果如何呢?

引出李鸿章的赏银。

为什么赏?

引导读李鸿章的心理活动。

圈点李鸿章对杨巴的赞赏之语。

找出“心灵嘴巧”、“机敏过人”、“聪明”。

重点板书“心灵”、“机敏过人”。

过人,过哪些人?

过眼前的府县道台。

找出三处对比的句子来。

   李鸿章夸杨巴机敏过人,这显然是一个褒义词。

可我们在开始写的四个成语全含有贬义呢!

这究竟为什么呢?

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把这四个成语用在李鸿章身上试试。

出示课件:

 把课始我们听写的四个成语填在空格上

————的李鸿章,极善于————,精于——————,因此,在晚清官场浮沉升迁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他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学生填写后,教师进一步明确。

这四个成语用在老奸巨滑的李鸿章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应该说这是对李鸿章的最好的道德评判。

可用在杨巴身上就不是道德评判了。

问:

杨巴是什么身份?

什么地位?

引导学生思考杨巴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他们除了正常的生意外,还要面对来自官场的压力。

这样生活实在是生活所迫啊!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他的“圆滑世故”只是生活策略啊!

四、再读连首尾,精心探奇趣。

近期效果是得到李鸿章的赏银。

那远期效果呢?

读最后一段。

问:

文中说“杨家茶汤”改称做“杨巴茶汤”,杨七是不是没用了呢?

删去前面的杨七的描写如何?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的巧妙。

“杨家茶汤”的招牌还是如此,只是人们把它叫做“杨巴茶汤”罢了。

那这好嘴杨巴的故事是谁转出去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百姓传出的。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名声传遍了津门。

俗世中也就多了两个奇人。

好,现在我们来填写下面两副对联。

出示课件:

完成下面两副对联中的一副:

1、说俗世,道奇人,岂不快哉!

   赏奇文,品奇字,不亦乐乎。

2、杨七有绝活茶汤香透碗底,

   杨巴凭好嘴名声响遍津门。

五、走近冯骥才,拓展厚底蕴。

一、 写奇文:

他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奉献了以中华民俗文化为内核的一道道精神大餐!

如长篇小说《义和拳》、中篇小说《神鞭》、小小说集《俗世奇人》等。

二、作奇事:

他全身心抢救中国民间文化。

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最后,以对联结课。

写俗世奇人高人一等,

救民族瑰宝情暖九州。

附板书设计:

         敢说

         巧说好嘴→心灵

         快说       机敏过人

“奇”文“奇”教

——简评王在恩老师的《好嘴杨巴》课堂设计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奇才,他的文章选材视角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况味。

其文笔简约通俗,雅俗共赏。

尤以小说的创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好嘴杨巴》就是他小说中一篇短小精悍的奇文。

对于奇文的教学,如果流于传统形式,显然会大煞风景,影响了小说艺术品位。

而实验中学的王在恩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却颇为精妙,真可谓“奇”文便有“奇”教法。

一奇:

入导新颖,一反常规。

首先,教师是由几个课文中相关的词语入手,让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较为深刻地了解了其情感色彩。

然后反过来一转,说“作家冯骥才却把这四个成语一股脑儿全用到杨巴一个人身上,却丝毫不含贬义,大加赞美一张嘴”。

这样无疑会快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杨巴到底是何许人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这样设计入导既注重基础的积累,让学生学会了词语;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谓“一石二鸟”。

其次,一般探讨小说的人物形象的思路都是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根据文本的内容归纳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而王老师却采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讨人物形象特点。

他先把概括杨巴形象特点的四个词语拿出来,然后让学生在阅读中探讨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语对他形容,这样用反向思维来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学习乐趣。

二奇:

中间开花,直入高潮。

王老师在设计教学时,避免了小说的“解题——作者介绍——理清情节——归纳形象——探讨主旨”这一通常教学流程,而是直接进入小说的高潮部分,把高潮部分作为学习文章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然后再由中间的高潮部分的探讨转到首尾部分的学习,最后才引出本文的作者。

这一“中间开花”式的教学方式,既凸现了教学的重心,又注重教材处理的整体性,可谓又一“奇”思妙想。

三奇:

巧加语气,快速悟情。

一般对于文本的解读方式,都是老师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吟咏,在读文时揣摩其语气来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但是,有时候这样学生体悟的会很慢,再加上年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地位的不同,学生体验起来就更加困难。

对于李鸿章的内心情感变化,学生不太容易快速而准确的把握住。

而王老师,却在学生品读的之前,加上了“啊”“哼”这两个语气词,让学生填到他们认为适合的位置,然后再去体悟人的情感。

这一加,看似不经意的一笔,但却会收到很大的效果:

不光激发了学生的品读的兴趣,更容易引领学生快速的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使人物形象立刻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之中。

四奇:

过渡自然,行云流水。

纵观王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流程,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巧妙而自然。

品读课题时,重点落在“好”上,自然的就过渡到教学的第二环节“好在哪里”的探讨;第二环节弄清楚“好在嘴上”,就自然过渡到教学的第三环节“好嘴具体体现在那句话上?

这句话是在什么形势下说的?

”的探讨;然后再用“奇人——奇文——奇才”这一程式,由课内人物到现实中的作者,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到对作者伟大人格魅力的感受,这样的设计思路让学生既学文本知识又学做人道理。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是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当然在设计过程中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比如对于杨巴这一人物形象特点探讨还不够深入全面。

其实文章的最后一节,就值得引导学生对杨巴的形象探讨。

本是杨七、杨巴合开的“杨家茶汤”改称了“杨巴茶汤”,“杨七反倒渐渐埋没”,而“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却心安理得的认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

”试想如果没有杨七的一手绝活,李中堂怎么可能来到此地,杨巴也就根本没有表现好嘴的机会。

可以说杨巴的成名,杨七是功不可没;他不但不心存感激之情,反倒说出如此冷漠绝情的话来,足见他身上还存在“小人得志”“过河拆桥”的市侩性格。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九)、峰催说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

四、范字指导提要

仰:

中间的竖提收缩。

做:

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

哪:

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

班:

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

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

街:

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十)、仰街哪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的把握尤其重要,有些学生还要加强指导,引导仔细观察。

第(10)课时

课题:

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

重点:

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