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05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涉及的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一、指南针所指示的方向也并不正好就是根据地球自转轴定义的地球南北极。

因此,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只是地球磁场的南北极。

细心观察指南针,我们还会发现指示地磁南北方向的小铁针也并不一定就是水平的,很可能是一端略微翘起另一端略微下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磁针北端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磁倾角。

二、地磁的两极位置并不固定,乃至有可能发生180º

的倒转。

一系列事实证明,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磁极倒转,而且目前的磁极也在不断迁移。

u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轴·

两极·

赤道:

地球自转的轴叫做地轴。

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做两极。

在地球仪上,距南、北两极相等的大圆圈叫做赤道。

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做子午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为0º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º

经线算起,向东、西各分做180º

,以东的叫东经,以西的叫西经。

西经20º

和东经160º

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纬线和纬度: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某地点的纬度,就是该地点的铅垂线与赤道面所夹的角度。

赤道的纬度为0º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做90º

经纬网: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

如北京,位于北纬39º

57',东经116º

28'。

u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结构基本上按物质密度大小的顺序分异,从外向内大致呈现同心圆分布,主要包括地球以上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地表以下的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在大陆上为3070千米,在洋底只有5-15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6千米,只有地球半径的1/400,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0.3%。

地幔:

厚度约为2900千米,占地球总体积的83.4%。

其组成物质复杂多变,总的来说是固态的。

但在地下60~250千米之间,温度增高,岩石虽未熔化但已呈熔融状态,被称作软流圈,是岩浆源地。

地核:

半径约有3473千米,占地球总体积的16.3%。

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一般认为,地核是由铁、镍构成的金属核。

(2)地球上的岩石和土壤

岩石是由矿物构成的,矿物又是由元素构成的,岩石、矿物和元素都是地壳的组成物质。

u地壳中的元素和矿物

组成地壳的元素:

目前已发现90多种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

氧(1/2)、硅(1/4)、铝(1/12)共占地壳总重量的80%以上。

组成地壳的矿物:

天然产出的,由数种或一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

矿物一般都有晶体结构。

u地球上的岩石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石灰岩主要是因方解石组成的。

按岩石形成类型,所有岩石可分为:

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地下的炽热岩浆上升侵入到地壳中或喷出地表,因温度逐渐冷却而形成的。

岩浆岩多呈块状,没有层理,这是这种岩石的基本特点。

如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沉积岩:

沉积岩有的是由原来的各种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逐渐形成的,有的是生物死亡后由生物遗骸堆积而成的。

沉积岩特点:

大多具有明显层理,呈层状,常有化石。

如:

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原来深埋地下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改变了原来的岩石性质和面貌而形成的。

如砂岩变成的石英岩,石灰岩变成的大理岩,花岗岩变成的片麻岩。

变质岩多呈板状和片状。

u地球上的土壤

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物、活的微生物)、液相(土壤水分)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种物质组成的。

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由岩石转化而来的,其形成过程叫做成土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是:

风化、微生物作用、植物作用、熟土。

在成土过程中,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生物在成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气候和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熟化也有重要影响。

(3)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的有丰富的水,全球约有3/4的面积被水覆盖着,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

地球上的水主要是由海洋水和陆地水两大部分组成的。

u海洋水

海洋水的储量约为133800万立方千米,占地球上水总储量的97.31%,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体。

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溶解有许多盐类物质:

氯化钠最多,占70%,氯化镁次之,占14%,因此,海水又咸又苦。

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各个海域的盐度不一样,影响海水的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降水量、蒸发量、有无淡水河注入和流经洋流的寒暖等。

海水的盐化:

海水中盐类的来源。

一是河水溶解了岩石和土壤中的盐类,注入大海;

二是盐分通过裂缝从地下涌上来。

u陆地水

陆地水按其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按其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液态水和固态水。

液态水主要是河水和湖泊水,固态水即冰川。

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7%,其中77.44%为目前尚难以利用的两极冰川水。

河水:

河水是流动在河槽中的动态水。

河水的补给方式有雨水、冰川、地下水等。

河流分内流河和外流河。

湖泊水:

湖泊水是陆地表面天然蓄水洼地的水体,通称湖水。

湖泊分淡水湖、半咸湖和咸水湖。

冰川水:

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山谷或坡面缓缓移动,就形成冰川,冰川融化后成为冰川水。

冰川按其空间分布和特点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地下水: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下土层和岩层空隙中的水体。

它是由雨水下渗、砂隙水汽凝结和地下岩浆冷却形成的。

u水的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周而复始的相变

和运动进行着大规模的交换。

分海陆间循环、海上循环、内陆循环。

(4)地球上的大气

u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大气的组成:

干洁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容积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次是氩(0.9%)和二氧化碳(0.03%),还有一些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等(总和不超过0.1%)。

此外大气中还悬浮着一些固体杂质和液体颗粒。

大气的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厚度约有3000千米,约95%集中在下层,越向上空气越稀薄。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外层)五个圈层。

其中近地面的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地球上的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里。

u大气的热力---气温

大气热力的来源: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力的最主要来源。

一日之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并不是正午,而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究其原因:

大气的热力虽然来自太阳辐射,却不是太阳辐射直接晒热,而是先晒热地面,然后地面再把热量辐射到大气中,使大气增温的。

气温及其观测: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这个温度基本上反映了观测地点(当地)的气温。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一种量度。

气温观测一般每天进行三次:

8时、14时、20时。

最高最低气温的观测只在20时进行。

u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流从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形成风。

风有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

风向:

风的来向。

地面风用十六个方位表示,每个方位各22.5º

角。

例如东风指正东方向偏北11.25º

与偏南11.25º

之间的夹角内,都称为东风。

风速:

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风速的大小常用风级来表示。

风力等级划分标准(蒲福风级表)

风力

等级

风的

名称

风速

陆地现象

海面状态

(m/s)

(Km/h)

无风

0~0.2

小于1

静,烟直上。

平静如镜

1

软风

0.3~1.5

1~5

烟能表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

微浪

2

1.6~3.3

6~11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能转动。

小浪

3

微风

3.4~5.4

12~19

树叶及微枝摆动不息,旗帜展开。

4

和风

5.5~7.9

20~28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微动。

轻浪

5

劲风

8.0~10.7

29~38

有叶的小树枝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

中浪

6

强风

10.8~13.8

39~49

大树枝摆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大浪

7

疾风

13.9~17.1

50~61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巨浪

8

大风

17.2~20.7

62~74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猛浪

9

烈风

20.8~24.4

75~88

建筑物有损坏(烟囱顶部及屋顶瓦片移动)

狂涛

10

狂风

24.5~28.4

89~102

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将建筑物损坏严重

11

暴风

28.5~32.6

103~117

陆上很少,有则必有重大损毁

非凡现象

12

飓风

32.7~36.9

118~133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13-17

37.0~61.2

134~220

 

估测风级歌

u大气的降水

降水:

是从去中降落到地面的各种形态水的总称,包括雨、雪、雹等。

降水的多少用降水量表示,它是指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既不流走,也不渗透到地里,同时也不被蒸发掉而积聚起来的一层水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降水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

最常用的对降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根据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标准,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种(见表)。

各类雨的降水量标准表

种类

24小时降水量(㎜)

12小时降水量(㎜)

小雨

小于10.0

小于5.0

中雨

10.0-24.9

5.0-14.9

大雨

25.0-49.9

15.0-29.9

暴雨

50.0-99.9

30.0-69.9

大暴雨

100.0-249.0

70.0-139.9

特大暴雨

250.0以上

140.0以上

在没有测量雨量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从当时的降雨状况来判断降水强度:

小雨: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

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

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

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

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

积水形成特快,

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u天气的变化和预报—云

云:

是直径为20~50微米的悬浮水滴或冰晶在空中的密集集合体。

云的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水汽、足够多的凝结核和使水汽凝结的冷却过程。

根据云的常见云底高度,云被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三族。

此外,世界气象组织1956年公布的国际云图分类体系又将云分为十属。

其中低云有积云(Cu)、积雨云(Cb)、层积云(Sc)、层云(St)和雨层云(Ns),中云有高积云(Ac)和高层云(As),高云则有卷云(Ci)、卷层云(Cs)、卷积云(Cc)。

一般来说,高云都在6千米以上,中云云底在2-6千米,低云云底为0.1-2千米。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云属经常会伸展至其它层,如属于中云族的高层云可能伸展至高云族所在的层次,积云和积雨云能伸展至中云族和高云族所在的层次。

此外,在云物理学上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如根据云的微结构分类(水云、冰云和冰水混合云);

根据云体温度分类(暖云和冷云);

根据云的动力学特征分类(层状云、对流云和波状云)等。

各云属除了高度有别之外,云形也各有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积状云、层状云及卷状云(波状云)三大类。

积状云就是一朵一朵高低起伏的云,代表对流较为旺盛;

层状云就是成层且较平坦的云,通常是较弱的对流所造成;

而卷状云则是一丝丝轻薄的云,这正是由冰晶组成的特征。

高云族由冰晶组成。

卷云常呈纤细稀薄的条状或纤维状横过天空。

卷积云由密集的镶嵌式球状云块组成,并且聚成团或排成行,通常被形象地形容为“鱼鳞天”。

高层云是一种毡状云层,常平滑地布满整个天空,外表略呈灰色。

高积云是单个云块组成的云层。

云块呈白色或在背光侧略呈灰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单块或单列之间能看到蓝天。

通常高层云预示着坏天气,高积去则一般象征晴朗的天气。

层云是一种致密、低位的暗灰色云层。

雨层云下部往往正在降雨或降雪。

层积云是一种低位云层,由特殊的、略呈灰色的云块组成。

层积云常伴随晴好天气。

淡积云是一种白色的、棉花堆状的云块,孤立分散,底部平坦而顶部凸起,表示好天气。

浓积云高大臃肿,顶部变成花椰菜状。

从远处看去,积雨云顶是白色的,但在它下面却是天空昏暗、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云量:

云量多少,全凭目测云块占据天空的面积来估计。

因为是目测,当然并不十分准确,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全世界的气象站至今还是用这种目测方法估计云量。

天气预报广播中的晴、少云、多云和阴,就是根据云量的多少划分的。

通常将整个天空划分为10等份,碧空无云或被云遮蔽不到0.5份时,云量为“0”;

云遮盖天空一半时,云量为“5”。

云量多时,应估计露出的青天,再推算出云量。

云量少时,则直接估计云所遮蔽天空的份数,如云块占全部天空的1/10时,云量为“1”;

云块占天空2/10时,云量为“2”,余类推。

天空无云,或者虽有零星云层,但云量不到2成时称为晴;

低云量在8成以上称为阴;

中、低云的云量为1-3,高云的云量为4-5时,称为少云;

中、低云的云量为4-7,高云的云量为6-10时,称为多云。

一般说来,当天空被云掩蔽,颜色发白,地上东西显得明亮时,这种云较高。

相反,云色呈灰或灰黑色,显得阴沉,这种云则较低。

移动慢的云较高,移动快的云较低。

2、地壳变动与地球运动

(1)地球的内力作用与地壳变动

火山:

通常,岩浆沿着一些通道上升到地表形成的喷出物,围绕各种不同形状的喷出口形成的山丘,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山。

喷出口就是火山口。

由于火山通道和喷发形式的不同,形成的火山也形态各异。

地质学家把火山喷发归结为三种形式:

熔透式、裂隙式和中心式。

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又可以分出活火山、死火山以及休眠火山三种。

现在仍在喷发或者在历史上有喷发记载的火山,是活火山;

在两次喷发之间处于静止状态,但是仍有可能爆发的火山,是休眠火山,它也属于活火山范畴;

喷发很早,并且预见将来不可能再喷发的火山,视为死火山。

地震:

是大地发生的快速震动,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构造地震是地壳深处积聚的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即:

一旦积聚的弹性应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岩石突然破裂,产生一个冲击力。

这种地下冲击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称地震波,可分为三种。

振动方向与地震波前进方向一致的称纵波;

振动方向与地震波前进方向垂直的称横波。

地震台可根据收到这两种波的时差及它们穿过地壳各岩层的折射和反射情况计算震中的距离和震源深度。

还有一种地震波叫地面波,振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由震中向外传播,速度最慢,但对地表的破坏和人类的生存危害最大。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

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

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

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

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

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

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

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

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

毁灭性的破坏。

震级与烈度对应关系(参考)

震级

>

震中

烈度

1~2

4~5

6~7

7~8

9~10

11

12

u褶皱:

是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岩层受水平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

若岩层只发生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两个或两个以上褶曲的组合,称为褶皱。

u断裂:

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

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

一类叫劈理,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连续性。

最常见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发育的轴面劈理,常呈扇形(以褶皱轴面为对称轴)。

第二类称节理,是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

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

如果断裂两盘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是最重要的一类断裂。

(2)地球的外力作用与地貌变化

u风化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是岩石在地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所产生的一切物理状态与化学成分变化的总称,它是一种在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风化作用是在各种营力的作用下进行的。

主要的风化营力有:

太阳热能、大气降水、地下水、水蒸气、冰,以及二氧化碳、氧和动植物有机体等。

按作用性质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以温度变化为主要影响因素,是一种不改变或很少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破坏作用。

这种破坏只是使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由小块变成砂和细粉,最终成为岩土。

化学风化作用是以水为主要影响因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破坏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在生物参与下的机械、化学破坏作用。

u流水作用与地貌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生活在湿润的平原地区,形成这种地形的主要外动力是流水。

地表流水的作用有三种方式:

侵蚀、搬运、堆积。

u风力作用与地貌

风力是塑造干燥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形成风成地貌。

(3)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它一方面绕轴自转,另一方面绕日公转,这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u地球的自转

地球怎样自转: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

地轴是连结地球南北两极并通过地心的假想轴。

地轴不是直立着的,而是有23度26分的倾斜,即地球是“斜着身子”自转的。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每小时15度。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快,两极静止。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千米。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叫做地球自转周期。

它是一个恒星日,而不是一个太阳日。

恒星日:

以某一颗遥远的恒星作参照,地球上的任意一点连续两次经过该参照天体(或天体中心)的时间间隔。

地球自转了360度,时间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照。

地球自转了360度59分,时间约为24小时。

太阴日:

以月球为参照。

地球自转了373度38分,时间约为24小时50分。

尽管只有恒星日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但由于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根据日出日落来安排作息的,所以太阳日依然被用作最基本的计时单位。

地球自转的证明:

摆动变向---摆具有这样一个一个特性,就是摆动期间力图保持其原来的方向。

摆的变向不是摆振的真正变向,而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根据惯性原理,任何运动物体都力图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北半球向右偏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